免費小說網 > 雙穿門:直通明末1639 > 第41章 明軍大敗
  聽到清兵抄到后邊,堵住了大凌河,幾位總兵都臉色大變,吳三桂首先說道,

  “錦州呢?建奴進至大凌河,錦州為何沒有出擊?”

  洪承疇搖搖頭,說道,“不知,不過既然建奴敢陳兵大凌河,恐怕錦州情況不妙。”

  幾個總兵聞言都沉默了,過了一會,遼東總兵王廷臣說道,“末將建議回救錦州,不然錦州丟了的話拿下廣寧也毫無意義。”

  其他總兵紛紛表示同意,洪承疇見眾人無心繼續進攻,便決策回防錦州。

  做出撤退決定后誰殿后又成了大問題,就在洪承疇思考如何決定殿后人選時大同總兵王樸主動提出殿后,見有人主動站出來,其他幾人自然求之不得,于是洪承疇做出了決議:

  明軍將繼續佯攻,吸引廣寧清軍的注意力,同時撤往大凌河,尋機突破大凌河,撤回錦州。

  明軍沒有想到的是,皇太極已經親自趕到了廣寧,他覺得上一次攻打東江的決定還是太急了,即使現在清兵有了火炮,但攻堅仍然不是清軍的強項,機動和野戰才是清軍的強項:

  于是皇太極果斷進行梭哈,把金州的部隊調至復州,在復州拖住東江,使其無法向錦州一線提供武器,在此基礎上,在廣寧-錦州一線穿插包圍明軍。

  在皇太極的計劃中,他已經準備舍棄金州和復州:這兩地當年在明清雙方的拉鋸下早已荒廢,至今也沒恢復多少元氣,與此相對的,錦州一線無論經濟價值還是軍事價值,都遠高于金復兩地。

  見明軍攻勢減緩皇太極便知道明軍要撤,他說道,“讓明兵撤,明兵后撤的時候一定會留下一部殿后,吃掉這股部隊,然后繼續向前,把明兵壓迫到大凌河邊。”

  皇太極說完露出了笑容,明軍此次會戰錯漏百出,他已經勝券在握,接下來就是如何擴大勝果的而已。

  翌日,明軍開始停止攻城,南下大凌河,廣寧清軍出擊,與王樸部明軍在廣寧城下展開大戰,明軍慘敗,王樸降清,皇太極親自將王樸迎進城中,當場宣布將王樸的部下單獨設立為【天偉軍】,仍有王樸帶領,并封王樸為【明順王】,抬旗加入漢軍正黃旗,賞賜美女金銀無數。

  王樸也當場痛哭謝恩,并表示愿意立即投入與明軍的戰斗,皇太極卻搖搖頭,表示他另有安排。

  另一邊,趕到大凌河邊的明軍遭到了清軍的阻擊,吳三桂驚訝地發現清軍居然在用遼鎮從東江購得的新式火器!

  隔著大凌河明軍攻不過去,遠程火力又打不到清兵,很快就在清軍的打擊之下傷亡慘重,士氣大跌。

  眼看過不了河,洪承疇只好下令各部暫停進攻,原地進行休整。

  既然攻不過去,洪承疇只得使出最后的手段:讓各總兵尋機分散突圍,突破大凌河,前往錦州。

  晚上,明軍各部突然行動,發起渡河行動,時值月黑風高,清軍也看不清楚,但明軍也是一團混亂,雙方在夜色下展開混戰,激烈的拼殺持續了整整一晚上,第二天,僥幸過河的洪承疇一清點,發現山海關總兵馬科,遼東總兵王廷臣兩人失蹤了,也不知是死了還是逃了或是降了,其他明軍也各個如喪考妣。

  過了河之后,明軍馬不停蹄地趕往錦州城,等到明軍趕到錦州的時候,發現錦州外城丟了,不過好在清兵在外城只有一小股蒙古人駐守,明軍擊潰了這些蒙古人之后順利返回了內城。

  此時大軍已經十損七八,軍械輜重更是幾乎損失殆盡,祖大壽看著這些“援軍”的樣子,也重重嘆了口氣。

  不久,明軍慘敗的消息就傳到了朝中:

  【崇禎十三年八月,錦州外城蒙古細作作亂,毀火藥庫,火藥爆炸,遼鎮火器付之一炬,錦州外城失陷。

  另,建奴聯合科爾沁,察哈爾部騎兵潛越至錦州以南,襲杏山,建奴旗主濟爾哈朗率兵至城下列紅衣大炮攻之,城壞二十馀丈,建奴入,杏山失守,總兵楊國柱殉國,副總兵李輔明率殘兵撤往寧遠。

  杏山既失,建奴又轉攻松山,松山亦失,副將呂品奇降虜,洪經略當此時與建奴戰于廣寧,久攻不下,聞松杏皆失,軍心紊亂,洪經略領軍回錦州,被建奴阻于大凌河,遂與建奴戰于大凌河,官軍大敗,山海關總兵馬科,遼東總兵王廷臣,宣府總兵王樸皆沒于陣,幸建奴未完全封鎖河面,洪經略率殘兵乘夜渡河退往錦州。】

  突然的噩耗震驚朝廷,前段時間形勢有所好轉的遼地又急轉直下,十萬明軍精銳損失大半,剩下的殘兵敗將被困在錦州城,看起來錦州失守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如此慘敗自然是在朝堂上頓時掀起驚天巨浪,兵部尚書張國維立馬成了眾矢之的,御史們對他口誅筆伐,輕者要求他立刻辭官去職,重者要求殺張國維以謝天下。

  然后說著說著御史們又抨擊內閣無能,接著又有人提議既然遼事敗壞至此,不如直接撤出關外退守山海關,東江的士兵也一并裁撤,為朝廷節省軍費。

  馬上就有人提出反駁,說大明雖大,無一寸可輕棄,朝堂上吵成了一片。

  張國維對此有口難辯,他也沒想到形勢變得如此之快,前段時間東江,遼鎮紛紛取勝結果還沒開心多久明軍就遭到了這樣的超級大敗:

  明軍派出去的八個總兵沒了四個,除了楊國柱確定戰死以外,也不知道其他總兵是死了還是降了,而且現在看起來錦州快丟了,錦州丟了的話明廷在遼西走廊就只剩寧遠了。

  崇禎帝也非常震驚,不是對于朝堂吵嚷的那些問題,這么多年崇禎帝早已看清楚了,朝堂袞袞諸公說時滔滔不絕,寫時筆走龍蛇,做時一問三不知。

  他震驚的點在于明軍戰斗力如此之差,九邊精銳集合起來仍然打不過清兵,還輸成這樣,這樣下去哪支部隊可以擊敗清兵?

  想到這崇禎帝倒是想起了兩個字:東江。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