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做媒這一塊,我誰都不服 > 第131章 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
  【張居正身為首輔,又擁有無比巨大的權利,他的貪污以及大搞權力游戲,成為了深受后人詬病的地方,也讓他留下了許多頗具爭議的地方。

  但這并不能完全掩蓋他對大明王朝的貢獻,因為正是他的改革,讓大明王朝喘了一口氣,實現了短暫的復蘇,延緩了衰落的步伐。

  當他死后,后來的首輔為了迎合皇帝,將張居正的改革廢除,明朝便又開始走下坡路。

  張居正排名歷史十大名相第十名,實至名歸!】

  朱元璋看了張居正最后評價后,捫心自問道:“貪污、貪權...這家伙要是在咱這個時代,恐怕活不過第二期視頻......不過這朱翊鈞分不清好壞,只顧發泄個人恩怨,也確實算不上一個好皇帝。”

  確實,以老朱這殺性,張居正要是敢在洪武年間像在萬歷朝這樣行事的話,殺頭都是輕的,最終恐怕得死一家子人。

  朱棣也同樣有著顧慮,文官集團本就非常難對付,不然他也不會重用太監來達到平衡朝堂的目的,

  “這張居正功勞太高,而且權勢太甚,換了哪個皇帝都會心生猜忌。

  只是即便張居正有諸多不妥,這萬歷帝也不該全盤否定,影響不好的可以去除,但這些頗為有效的改革措施卻應該好好保留才是。”

  其他皇帝也基本上這么個想法:“張居正的改革措施不錯,但他這個人嘛...還是有待商榷啊。”

  畢竟任何一個皇帝都不喜歡養一個比自己權勢還甚的大臣,那不是純粹找不自在嘛。

  ......

  大明京師,萬歷帝等人看到了有高懸半空,如神跡般的視頻直播。

  雖然不知道這個“蘇遷”是誰,但他能以這種鬼神莫測的手段向世人“通報”張居正的功與過,至少說明他非等閑之輩。

  “去找,給朕把這個蘇遷找出來!”萬歷帝朱翊鈞最討厭這種高高在上、大義凜然的人,就像他討厭總是指責自己的張居正一樣。

  “陛下...這蘇遷有著鬼神莫測之能,咱們還是得小心點啊!”有人站出來向朱翊鈞勸道。

  朱翊鈞帶著不屑的笑容,問道:“哼!裝神弄鬼罷了,你們莫不是就這樣怕了他?”

  “這......”大臣們面面相覷,要說不怕那才是假的。

  ......

  張居正的視頻播放完畢后,接下來便輪到下一位,也就是排名第九的名相。

  只見光幕先是逐漸暗了下去,隨后當畫面再次亮起時,一位渾身正氣的老人畫像,出現在了光幕的正中央。

  同時,他的畫像旁邊還出現了一首詩,

  【四十年來身富貴。游處煙霞,步履如平地。紫府丹臺仙籍里,皆知獨擅無雙美。】

  【將相兼榮誰敢比。彩鳳徊翔,重浴荀池水。位極人臣功濟世,芬芳天下歌桃李。】

  不同于之前皇帝或者猛將配的詩詞是后人所寫,這首《蝶戀花·四十年來身富貴》,卻正是這位畫像中的老人所著。

  這首詩寫的是一個官場成功者的人生歷程和功業。

  第一句“四十年來身富貴”,表現了主人公官場成就斐然,享有富貴的地位。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主人公的仕途得意,游走在仙境般的煙霞之中,步履輕松自如。還說他的才華不僅在人間得到贊譽,就連上天的紫府丹臺,也都知道他無人能比,自成一派風采,多少顯得有些自戀...

  后寫官場成功者時,詩人又通過“將相兼榮誰敢比”表現了主人公的地位高貴,顯得傲氣十足。

  然而,他又并不僅僅是權利的追求者,還特別注重自身的修養和氣質。

  詩中的“彩鳳徊翔,重浴荀池水”描述的就是主人公在自然的美景之中沐浴身心,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

  最后一句“位極人臣功濟世,芬芳天下歌桃李”,則是對主人公功業的高度贊揚。

  他的事業不僅僅是個人的追求,而是關乎天下的,將功績施及世人。同時,他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風范,也像桃李芬芳般在人間得到了廣泛的贊譽。

  總體來說,這首詩主要是表現出主人公的官場成功和人格魅力,充滿了對功業的追求和向往,同時還想表達自己高尚的人格和道德風范。

  【雖然這首詩多少顯得有些自戀,但總體來講還算是比較真實的寫出了作者本身的情況。】

  “呵!這家伙是在自己夸自己嗎?真是好厚的臉皮......”

  “我知道這首詩,是宋朝名相寇準寫的。不得不說,這寇準確實配得上這首詩啊!”

  “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要我說,寇老寫的這首詩只不過是真實的介紹了他自己的成績以及理想罷了。”

  在眾人的議論聲中,畫面中出現了本期視頻的標題,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短視頻:盤點歷史十大名相!】

  【歷史十大名相第九位:北宋名相寇準!】

  【制作者:蘇遷】

  【晉元年,石敬瑭反唐自立,希望能夠成為皇帝。

  但是,按照當時石敬瑭的實力來看,他的這一舉動無疑是自取滅亡。

  而且,令所有人都未曾想到的是,他為了當皇帝竟然采取了一個令后人憤恨不已的舉動,那就是主動成為遼國皇帝的兒子,并將燕云十六州全部割給北方的遼國,以換取契丹的支持。

  從這時起,遼國的勢力大幅度增長,甚至到了可以直接威脅中原政權的地步。

  后來,五代十國結束,宋太祖趙匡胤建立了宋朝,但燕云十六州仍然未能完全收回。

  不過,這時候的宋太祖其實還是希望能將這塊重要的戰略地帶收回,只是他本著“先易后難”、“先南后北”的政策,想先后掃平后蜀、后唐,結果卻并沒有如他想象的那般順利,更沒有騰出時間來對付北方政權。】

  【到了宋太宗趙炅時期,一場影響深遠的戰爭爆發,那就是被歷史稱為“雍熙北伐”。

  遺憾的是,這場戰爭最終以宋朝慘敗而告終,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宋朝開始主動避戰,遼國則逐漸增加了南下侵擾的頻率。】

  說起宋太宗,就連趙佶都忍不住吐槽了一句:“唉...太宗還是過于自信了,他本沒有太祖那樣的軍事指揮天賦,卻硬要逞強...”

  北宋建立后,皇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采用的立國之策就是“重文輕武“。

  宋太祖趙匡胤以文立國,收回了武將們的兵權,防止出現唐末藩鎮割據的重演,在這種社會風氣下,越來越多的人棄武從文,古代漢人身上的尚武精神日漸衰弱,北宋的軍事實力也逐漸消退。

  然而就是這種情況下,宋太宗還要一意孤行,致使宋軍連續在戰爭中遭遇慘敗。

  這么做的后果就是,官員、百姓甚至是軍隊都開始懷疑自己的作戰能力,逐漸失去了對遼國作戰的信心,這也是“大慫朝”的開端。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