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朱厚照:朕的廟號最次也得是圣宗 > 第830章 巴卑兒的朝貢之路(五)
  方獻夫本來想去問問這群外來宣慰司的人,結果沒想到立刻就有軍隊出現,將他們接走。

  這讓方獻夫無奈,只能帶著嚇呆了的巴卑兒手下離開。

  然后在南京隨便逛了兩天。

  因為泲南宣慰司的人很多,包走了所有的官船,以至于方獻夫只能跟著一條國企的船北上。

  這就需要等待。

  畢竟國企的船主要是運送物料北上。

  什么物料呢?

  棉紡布。

  巴卑兒坐在甲板臨時加蓋的雨棚上,看著一群蒙古客商跟著國企的經理在討價還價,雖然說著官話,但蒙古的口音還是很濃重。

  “我說妥妥不花,一塊棉布,你給我砍到這個價,如果你要的量上萬,我還能勻你,結果你只要三千匹!這不是逗我嗎?”

  “我……我這終究是要運到羅剎去的!這個價格,已經夠高了!你也得考慮一下我嘛!”

  “得,每匹再加一分錢,我勻你三千匹!”

  “不是……行吧,就這個價,噶爾丹,說好的,這個價。”

  “行。”這個經理微微搖頭,這批布料去不去羅剎他也懶得管,但凡是跨國貿易,除了一些特殊的料子允許從江南轉運,剩下的都只能出口成衣。

  朱厚照也是盡可能的想辦法將更多的東西留在國內,延長生產線。

  但奈何外邊的貴族,總是有需求的,他們買到了成衣覺得品質一般,我既然都是貴族了,你肯定要不同凡響的嘛!

  所以他們開始加價買料子,尤其是好料子,想著自己找裁縫做各種衣服。

  可惜,好料子,朱厚照雖然允許賣,但價格得加,出口都是往三倍以上開始翻,買還不如買尚衣局的成衣。

  加之最近朱厚照完成了的蒙北三宣慰的初步整頓,大批倭人抵達,人口開始充盈,道路開始暢通,安全開始有了一定的保障,所以蒙古一帶的蒙古商人,開始進入關內購買物資轉運北上。

  價格是很貴,但他們也只是賣給貴族,貴族有錢,花得起。

  基本貨過去,跟貴族打好關系,錢就是源源不斷的到手。

  而巴卑兒聽得懂一點官話了,趁著這個蒙古人過來落座,便上前來問道:“這位兄臺,你是哪里的人?”

  蒙古人看了一眼巴卑兒的打扮,皺眉道:“你是突厥人?烏茲別克還是庫爾德還是奧斯曼?”

  “我……是莫臥兒蒙古人。”

  “莫臥兒?哦,蒙兀兒人啊。”蒙古人恍然,“我以前是葉爾羌汗國的。我叫妥妥不花,你叫什么?”

  “巴卑兒。”

  “嗯……沒聽過這個詞語,算了不重要。是客商?朝貢?”

  “這……朝貢。”

  “哦。朝貢團,那你有什么想問的?”

  “也沒啥,就是想問問,你們剛才在討論什么棉布的價格,這東西很貴嗎?”

  “嗐,普通的棉布,當然便宜。問題是朝廷不允許普通棉布出口,只準進行成衣出口。

  但你是不知道,北方雖然有國企,但縫紉技術相當不好,很多都是很隨意,拿出去也沒人買。要不是朝廷禁止了棉布出口,這些國企早就破產了!”

  妥妥不花一提起北方的紡織國企,臉色并不好看,充滿了不悅。

  畢竟他上次有一批貨,險些砸手里,要不是趕巧草原遭了白災,讓他有機會用相對低廉的價格賣出去,不然肯定血本無歸。

  總之,從那次之后,他就放棄了對大明成衣加工廠,尤其是國企的認可,實在是太次了。

  巴卑兒從這個蒙古老哥的抱怨中,聽完了始末,這個老哥也是健談,不過巴卑兒也算是了解了大明的部分邊疆政策。

  雖然蒙古人移民關內只能去城市,但還是有很多人搶著來關內。

  畢竟草原也是分內外的。

  順化、武川、寧夏這幾個地方被稱呼為內蒙古,而妥妥不花是外蒙古的喀爾喀人。

  說到底,他對關內的向往,還是好日子。

  因為降雨帶的原因,內蒙一帶那是水草豐美,而過了大戈壁到鮮卑宣慰司之間的土地,那就是狼藉。

  朝廷雖然投資,但主要是以集鎮和修鐵路為先。

  總之,他們這些外蒙人很多是想盡辦法先將籍貫挪到了內蒙,再之后通過其他的方式遷徙進入大明的關內諸省。

  “要說大汗還是厲害,關內這邊發展迅猛,也想著辦法從各地弄來稅收,最近一段時間,又開始進行結對支援。

  直隸直接支援外蒙草原三個都司的建設工作。

  就是草原上儲水比較困難,各家都想想辦法解水源問題,但也鼓勵草原跟關內通商,今年的規矩松了很多,去浙江、福建兩省的買賣,只要有大明戶籍的都能去,不論關內關外。

  咱等著今年把這貨弄到歸化國去,湊夠了錢就去一趟浙江,好好的瞅瞅。”

  妥妥不花說著,船靠岸淮安府,他就要去換船了。

  畢竟接下來他要直接走海路,從遼寧北上,直接抵達黑龍江。

  松遼運河將會在五月開通,他得去試試水,好盤算以后的路線。

  畢竟走松遼運河,遠比他走陸路北上花銷便宜太多了。

  “松遼運河?那是什么?”方獻夫被巴卑兒問。

  而巴卑兒拿著一張地圖,這是大明朝廷頒布的簡略地圖,只是簡單的標繪地點和海岸走向,以及涂抹色塊,讓天下人看看大明究竟有多大。

  軍事作戰根本用不上這玩意兒。

  所以,巴卑兒很容易就買到了。

  方獻夫看了一眼,指了指遼寧和吉林、漠河之間的一條虛線運河:“這一段,去年其實就完工攔水試驗了,今年是正式運營。

  每年五月開始通航,一直到十月結冰之后分段停運。”

  “就為了半年,你們挖了三百公里?”巴卑兒按照地圖上標注的比例尺粗估一下,震撼得說不出話來。

  “這玩意兒平日里只是承擔內外東北的轉運工作,惠及四周北山、安江、濱海、漠河、吉林、遼寧、順化七省、都司。

  如果有叛亂和戰事,能直接從京師出兵,同時也很在夏季的時候轉運糧食填補直隸的糧食儲備。

  現在直隸境內,糧倉數以萬計,能夠保證一億人一年半的用度。

  但朝廷顯然不止這點想法,還在想辦法進行配置調整,聽陛下曾經放出豪言,準備籌備一億人十年的口糧儲備,哪怕哪天真的天災連連了,也有足夠的糧食應對災難。

  當然,相關的業務已經從戶部剝離……算了,你也聽不懂,你只需要知道,大明有能力讓一億人,維持一年半不生產,全力投入戰爭就行。”

  方獻夫本來還想吐槽一下皇帝對于戶部的閹割,糧食這玩意兒朱厚照看得比誰都緊,官僚堅決不能碰,誰碰誰死!

  這是底線。

  不過代價是,有些地方需要糧食,但朝廷的糧食轉運不到位。

  國企臃腫且龐大,效率低下的言論,已經甚囂塵上。

  頗有后世那個時代的特色。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