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丑丫修真記 > 第553章 軍屯制
  這是一間普通的屋子,只是面積略大一些,正中擺放了一張長桌,在北墻上則是貼了一張諾大的地圖,其上繪制著大康與周邊鄰國,主要是邊界部分清晰一些。

  此刻圍著桌子,已經坐了一圈人。

  居中的是關寧,另有龐青云,郝倉,費申,楊素,費田等軍機大臣。

  還有內閣首輔薛懷仁,次輔公良禹二人參議。

  新朝成立級別最高的軍事會議,今后所有軍事戰令都將會從這里決議而出。

  這算是組建了一個專門從事軍事的內閣,從此軍政互不干涉,這樣既分了權,又加強了中央集權。

  作為天策上將的關寧,才是全國兵馬大元帥,使得軍權不會旁落

  坐定之后。

  關寧直接進入主題,開口道:此次所決議之事為邊境駐軍的問題,想必各位能夠知曉現今大康的實際情況,此事迫在眉睫!

  眾人點了點頭。

  大康邊境從來就不安穩,北方暫且不說,有游牧蠻族始終進犯,西南與梁國接壤,正南與魏國交界,可以說是三面受敵。

  而今大康剛結束內戰,皇位更迭,發生巨變。

  國內還未恢復穩定,內戰之后更是滿目瘡痍,對周邊國家來說,絕對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趁人病,要人命。

  這話放在國與國之間同樣受用。

  大陸各國曾有長達近三十年的安寧,但于四年前打破。

  魏梁二國結成同盟,對大康發起進攻,其來勢洶洶,進攻迅猛。

  幸有關寧于危難救國,率先擊退魏軍,見情勢不利,不能得到好處,梁軍退兵。

  此戰掀開大陸亂局的序幕,魏國損失近二十萬大軍,自然不會甘心。

  梁軍損失略小,但未達成目標,同樣不會罷休。

  恰逢大康內戰,隆景帝見情勢不利,引二十萬梁軍抵抗關寧大軍,但于陽河平原大敗,二十萬大軍盡數滅亡!

  折損如此之大,梁國必然比魏國還不甘心。

  或許用不了多久,就會卷土重來,邊境駐軍迫在眉睫

  眾人思緒著當前情勢,面色皆是格外凝重。

  大康已經經不起折騰了,根本再無法負擔起大規模戰事

  最大的威脅就是梁國!

  關寧沉聲道:梁武帝野心勃勃,企圖爭霸大陸,隆景帝當時引兵入康,實屬昏招,若當時失敗的是朕,那梁國必然會立即與大康反目,國內有其軍隊,再繼續加派,內外進攻之下,大康危矣!

  隨即占據大康,梁國國力大增再攻魏國,即可一統大陸,成就霸業!

  這般分析之下,眾人皆是暗自點頭,由此可知梁國野心之大

  幸虧當時陛下率部于陽河平原全殲梁軍,否則后果不堪設想,不過

  薛懷仁開口道:也因此跟梁國結下了仇恨。

  沒錯。

  關寧開口道:雖是隆景帝昏聵之舉,但梁國覬覦之心也是昭然若是,必須要以強力手段威懾,讓他們明白,大康再如何如何,也不是他們能夠插手的,那二十萬梁軍的覆滅,想必也能為我們贏得一些時間。

  在京有軍隊四十萬,朕準備調三十萬鎮守于兩國邊境!

  三十萬?

  他們都知道,目前在邊境的已經有十余萬,有從平章關一役后撤回的七萬邊境守軍,關寧登基后,又將在隴州一帶的五萬兵力派往。

  再加派三十萬,那邊境兵力就要達到近五十萬!

  這時費申開口道:北方還有威脅吧?把兵力都放在南邊,那蠻族之患又該如何?

  大康跟魏梁二國的相差就在這里。

  在整個大陸版圖上,大康是在最北方,因而會有游牧蠻族威脅,而魏國和梁國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北方無礙,至少兩年之內應該不會大規模進犯,更何況北方還有留守的兵力。

  他起兵之前率鎮北軍攻入蠻荒,把蠻族王庭都打的北遷,又逼迫蠻族賠付大批牛羊戰馬,他們恢復也需要時間

  而且當時蠻族克烈部落見王庭乃蠻部落勢弱趁機發起戰爭,現在蠻荒還在進行著一場內亂,根本無暇顧及大康。

  所以北方暫時無礙。

  您確定嗎?

  確定。

  楊素再一次詢問確認,在他們看來北方游牧蠻族的威脅可比魏梁二國威脅更大。

  畢竟不是同族。

  不過也奇怪,大康內戰這么久,經歷如此大的變故,蠻族那邊竟然沒有任何動靜

  應該是陛下曾經對蠻族打擊太大了,對其造成重創,讓他們一時恢復不了

  如果是這樣那還好一些,同時應對三方就太難了。

  以我們現在的糧食儲備,恐怕無法供應如此大規模的軍隊啊。

  薛懷仁開口道:這才是最關鍵所在。

  眾人點了點頭。

  打仗就是打錢,主要是現在的國力無法負擔。

  這些軍隊去了邊境,不止是要擔負守衛之責,還要開荒種地!

  軍屯制?

  嗯。

  對于這個制度眾人并不陌生,當時關寧在兵部輪值時,首次提出了這種制度,并且很快被朝廷采納。

  自給自足,閑時為農,戰時為兵。

  對于當權者來說,這種誘惑太大,可未實行太久,就起了戰爭,所以擱置。

  關寧準備實行了。

  軍屯制確實存有弊端,但在初期能夠極大緩解糧食壓力,大康經過長時戰爭,人口減員嚴重。

  懷州,源州一帶,自之前魏梁二國進犯戰爭之后,就未真正恢復過,那里有大量的土地。

  任何制度都有利有弊,關寧能夠依據歷史經驗,制定的更加完善。

  軍屯制是解決新朝初期,軍隊糧食供應的最好方法,也能對農業發展起到好的作用。

  這種制度起源于明朝,推行者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最終走向衰落是因為這種軍屯是建立在對軍籍戶口百姓的殘酷剝削之上的。

  軍屯出產的糧食除了自食外,還必須繳納朝廷,后期屯田被很多宦官占據,卻依舊讓軍戶繳納,這種剝削太嚴重。

  關寧知曉利弊,就可以避免這些問題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