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 第215章 財帛動人心,卻也要人命啊~
  隨著今年的秋收告一段落,晚秋的氣息,也悄無聲息的降臨在了長安。

  今年關中糧食大面積歉收的事,也已在各地商賈的添油加醋之下,在關中百姓的心中,蒙上了一層不淺的陰影。

  但稍有些出乎長安朝堂意料的是:對于今明兩年,可能出現在關中的糧食緊缺、糧價暴漲,有接近一半的關中家庭,都并沒有表現的過于擔憂。

  ——這些家庭,是在年初的吳楚七國之亂中,派出家中子侄,以軍卒、民夫的身份,參與平定叛亂的軍屬。

  年初的吳楚之亂,確實曾轟動關中一時;

  但滿打滿算,這場長安中央-吳楚叛軍雙方拉開陣仗,合計投入兵力高達六十萬、作戰單位合計超百萬的叛亂,滿打滿算,也就持續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

  在這場叛亂中,長安中央遭受的傷亡,也主要集中在駐守睢陽的梁國軍隊。

  從關中派去平定叛亂的關中部隊,則基本沒有遭遇什么打擊。

  到秋收前后,關東的叛亂徹底塵埃落定,數十萬關中軍隊,以及數以倍計的民夫,也基本都帶著各自的戰利品、武勛,回到了關中。

  隨后,長安朝堂的賞賜、撫恤,也都迅速發放到了出征將士的手中。

  ——從關東,尤其是從吳地,幾乎每一個出征平叛的關中將士,都得到了相當不菲的‘戰利品’;

  而在遣散回家之后,絕大多數參戰的軍卒、民夫,也都獲得了自己應得的賞賜。

  就這樣,一場吳楚七國之亂,竟陰差陽錯的,在關中締造出了上萬戶‘中產之家’,并讓十數萬戶生活窘迫、瀕臨破產的半佃農,重新回到了自耕農階級的懷抱。

  這些發了‘戰爭財’的關中兒郎們,連為家中置辦田產都不含糊,自也就不會擔心今、明二年,可能發生在關中的糧食緊缺、糧價暴漲了。

  ——就是一個字:不差錢!

  帶著這樣的自信,這些已經憑借武勛,改變整個家族命運的大丈夫,便拖家帶口的走進了長安城。

  過去只敢看一看,連摸都不敢摸的精細布料,如今卻被這些丈夫,以‘匹’為單位買回家;

  曾經只敢遠遠聞一聞,看都不敢多看一眼的肉鋪,生意也是異常火爆。

  就連過去,只能被賣入高門之內的零嘴、吃食,都成為了長安街頭的暢銷品。

  反倒是往年,客流量最高的糧米鋪,卻在今年秋后,成為了整個長安城的棄兒。

  如此繁華的長安城,似也是將今年,關中大面積糧食歉收的陰影,從關中百姓的心中暫時驅散。

  也就是在這短暫的繁華之中,長樂、未央兩宮,接連發出了兩道關乎宗廟、社稷的詔令。

  ——天子啟新元三年,秋九月初一,長樂宮低調頒詔:廢皇后薄氏。

  這道詔令,顯然沒有出乎朝野內外的預料。

  在聽說這件事之后,絕大多數人都只是唉聲嘆氣著,向薄皇后、已故薄太皇太后表達了同情。

  待薄皇后在‘兒子’劉彭祖,以及庶子劉勝二人的協助下,從未央宮內的椒房殿,搬到了未央宮外的北宮,這件事,便迅速被長安淡忘。

  對于長樂宮發出的這道‘廢后詔’,長安的輿論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反應。

  而在未央宮發出一道早有預兆的‘任命詔’之后,長安街頭的輿論,卻是被徹底點燃。

  ——拜太尉周亞夫,為丞相!

  一時間,長安街頭人影攢動,交談聲此起彼伏;

  幾乎每一個人口中,都掛上了一句:周亞夫,是憑借平定吳楚之亂的功勞,才得以成為丞相!

  緊隨其后的,自然是華夏民族數千年歷史中,從不曾消失過的一個名場面:隔壁家的周亞夫。

  “等攢下點錢,就買點肉膘回來,給大郎補補身子吧?”

  “免得將來上了戰場,劍都揮不動······”

  ——農戶們,決定從身體素質入手;

  ···

  “明年,老二就別下地了;”

  “俺已經聯系了舊時的軍中同袍,等開春,老二就去登門學藝,磨練本領。”

  “將來上了戰場,也不至于因為學藝不精,而錯過了建功立業的機會······”

  ——小有家底的中產之家,決定從戰斗技巧入手;

  ···

  “整日里就知道斗雞走狗,端的是混賬東西!”

  “明天開始,誰都不許出門,都在家中讀兵書、練武藝!”

  “若再敢不聽,打斷你們的狗腿!!!”

  ——高門顯貴,顯然也不想在這場競賽中,落于下風。

  ···

  對于周亞夫官拜丞相一事,幾乎整個長安的反應,都是‘萬般皆下品,惟有武勛高’。

  若非如此,周亞夫僅憑武勛就位極人臣、禮絕百僚,又該怎么解釋?

  于是,秋收后的長安,乃至整個關中,便都陷入了一陣莫名的忙碌之中。

  ——朝堂內外,忙著準備年末大計、歲首朝議;

  ——公侯貴戚,則滿帶著對周亞夫的嫉恨,督促起了家中子侄磨練武藝。

  就連尋常百姓、農戶,都按各自的實際情況,無所不用其極的,為自家兒孫,謀劃起了將來的道路。

  也就是在這忙忙碌碌之中,一道本該吸引整個關中注意力的政令,卻被絕大多數人忽視······

  ·

  “田公!”

  長陵邑,田府。

  無鹽忌標志性的沙啞嗓音,惹得田蚡趕忙從座位上起身,旋即滿臉嚴肅的昂起頭。

  待無鹽忌呼哧帶喘的走入屋內,將一卷明顯剛寫好的竹簡遞上前,田蚡只伸手一把接過。

  稍一打量竹簡上的內容,田蚡遍布嚴峻的面容之上,卻悄然涌上一抹疑慮。

  “開太倉,售平價糧?”

  “——現在就開始?”

  滿是疑惑地一聲驚呼,卻只惹得無鹽忌呼哧帶喘的點下頭,又趕忙抓過手邊的茶碗,咕嚕嚕猛灌一通。

  田蚡卻是再次低下頭,面色陰沉的將那卷竹簡仔細看過一遍,才疑慮重重的坐回座位,陷入了漫長的狐疑之中。

  “這豎子,究竟是想做什么?”

  “就算是開倉放糧,也該是在明年開春,糧價上漲的時候才對;”

  “現在就開倉······”

  越說,田蚡面上神情便越凝重,看向手中竹簡的目光,也是愈發嚴峻了起來。

  “一石百錢······”

  “價格倒是合適;”

  “就是這開倉的時間,也太早了些······”

  滿是狐疑的自言自語著,終也沒能想出個所以然,田蚡終也只得面帶疑慮的抬起頭。

  “那幾家,是什么反應?”

  田蚡說話的功夫,無鹽忌也總算是捋順了呼吸,隨即又長呼出一口氣;

  聽聞田蚡此問,那才剛平靜下來的面容,卻又陡然涌上一抹激動!

  “諸田支脈,似乎還有些疑慮;”

  “但韋家粟氏、安陵杜氏,都已經給我遞了拜帖!

  “話里話外的意思,似乎是想借錢,把太倉這批糧食吃下······”

  難以激動之情的說著,無鹽忌望向田蚡的目光,也不由稍帶上了些許試探。

  話雖然沒說出口,但也明顯是想要問田蚡:這錢,我該不該借出去?

  更準確的說,應該是:這錢借出去,能不能收回來?

  對于無鹽忌溢于言表的迫切,田蚡卻并沒有急于作答。

  而是再次低下頭,反復查看著那卷竹簡,嘴上卻顧左右而言他般問道:“無鹽公,知不知道如今的太倉,有多少糧食?”

  “知不知道長安朝堂,即將從蜀郡、漢中,運多少漕糧如關中?”

  “又可知今年,關中的糧食缺口有多少、要花多少錢,才能買下足以填補這缺口的糧食?”

  接連三問,只惹得無鹽忌微微一愣,面上迫切之色,也稍有些了減退的趨勢。

  便見田蚡最后一次查閱過手中竹簡,確定沒有遺漏之處,才將竹簡平攤在面前的案幾之上;

  再次抬起頭,望向對座的無鹽忌時,面容之上,也悄然帶上了一抹戲謔之色。

  “少府內帑,光是在長安太倉,就存有兩千萬石糧食。”

  “如果有必要的話,關中其他幾座糧倉,也能在半個月之內,運上千萬石糧食到長安。”

  “另外,蜀郡、漢中,也會有近千萬石糧食入關。”

  “——算下來,這,可就是不下四千萬石糧食了······”

  譏笑著道出此語,田蚡又稍低下頭,朝面前的竹簡指了指。

  “那豎子,打算以每石百錢的價格賣糧,單就是這四千萬石糧食,就需要四十萬萬錢。”

  “敢請問無鹽公;”

  “——無鹽氏傾家蕩產,可能湊得銅錢四萬萬?”

  “這四千萬石糧食,頃無鹽氏之力,可能吃下其十一?”

  又是接連兩問,將無鹽忌面上雀躍之色盡數揮散,田蚡終是長呼一口氣,又面帶唏噓的對無鹽忌搖了搖頭。

  “韋家粟氏、安陵杜氏,外加我田氏七支嫡脈,這九家豪商,看上去,似乎有能力吃下這些糧食。”

  “但無鹽公別忘了:秋收,可才剛過;”

  “這九家的現錢,可都用來收購農戶手中的糧食,以囤積于各自家中的糧倉了。”

  “若非如此,這九家家貲萬貫、富甲一方的豪商巨賈,也不至于找上無鹽公?”

  “無鹽公的子錢,動輒數倍的利息,可不是什么人,都有膽子借的啊······”

  “嗯?”

  滿帶戲謔的一問,也終惹得無鹽忌面色凝重的低下頭。

  思慮再三,終還是將自己的內心想法,大致道與田蚡知曉。

  “我已經查問過:關中今年的糧食缺口,在八千萬石以上!”

  “而少府內帑、關中各倉,外加蜀郡、漢中的漕糧,也只能湊到這八千萬石的一半。”

  “只要能把這四千萬石平價糧吃下,那關中的所有糧食,就都將由韋家粟氏、安陵杜氏,以及田家七支庶脈掌控。”

  “到了那時,糧價是百錢、千錢,又或是萬錢一石······”

  “誰,又說的準呢?”

  如是說著,無鹽忌面上神色,也稍輕松了些。

  再輕笑著搖搖頭,便又指了指田蚡面前,那卷剛被抄錄下來的相府公文。

  “至于如何吃下這四千萬石平價糧,這個,我也想過了。”

  “——我無鹽氏,傾盡所有,能吃下太倉一百七十萬石糧食。”

  “韋家粟氏、安陵杜氏,外加田氏七脈分支,雖然手中沒有太多現錢,但也總能吃下一百三十萬。”

  “加在一起,總共也才三百萬石,確實少了些。”

  “但田公可別忘記了:在關中行商做賈,誰家背后,又沒有靠山呢······”

  “這一本萬利的買賣,難道朝中那些公侯、貴戚,就不想做了嗎?”

  “——以一百錢每石的價格,買下這些平價糧,只等明年開春,轉手就是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利潤!”

  “如此暴利~”

  “呵,田公;”

  “財帛動人心吶······”

  意味深長的一句‘財帛動人心’,先前被田蚡擊散的那抹貪婪,便又再次回到了無鹽忌的臉上。

  而這一次,田蚡卻并沒有急于開口,而是深吸一口氣,便陷入了漫長的思慮之中。

  這次的事,說白了,其實就是個很簡單的供需關系變動。

  ——今年秋收歉收,導致關中今年的糧食產出,無法滿足關中百姓的內部需求。

  供不應求,自然就有了‘價高者得’的操作空間。

  如果心狠一點,關中的商人們聯合起來之后,甚至可以玩兒一手限量供應、饑餓營銷的伎倆。

  而對于朝堂而言,要想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從供需關系著手。

  ——把‘供不應求’的現狀,改變為‘供求相應’,就可以了。

  只要有足夠滿足關中百姓需求的糧食,那糧價,便很難被頂上去。

  具體的操作模式,也非常簡單:等明年開春,少府直接在城外擺幾個涼亭,以平價往外賣糧就可以了。

  只要少府這么做了,那其他的關中商人,為了把手里的糧食賣出去,就只能按照少府的價格,甚至是以稍低于少府的價格往外賣糧。

  田蚡先前,也是這么預測的。

  田蚡預測,在得到天子啟‘平抑糧價’的指派之后,劉勝也肯定會按照這個模式,在明年開春時,于關中售賣平價糧。

  至于從現在的晚秋,到明年開春的這段時間,劉勝應該會無所不用其極,動用自己能動用的所有能量,從天下各地往關中調糧。

  因為到了明年開春時,劉勝手里的糧食越多、撒入市場的平價糧越多,關中的糧價,也就會越穩固。

  但田蚡無論如何都沒想到:在接到這件差事之后,劉勝居然第一時間,就開始對外出售平價糧······

  “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尤其這件事,還是關乎國本,關乎宗廟、社稷的大政。”

  “——哪怕是為了順利坐上儲位,那豎子,也絕不會如此大意。”

  “就算那豎子大意了,陛下,也絕不會冷眼旁觀······”

  如是想著,田蚡終還是長呼一口氣,面上嚴峻之色卻不減分毫。

  作為一個商人,尤其還是故田齊王族嫡脈——長陵田氏出身的杰出商人,田蚡,當然也有著自己的生存本領。

  而這次的事,就讓久經商場的田蚡,聞到了一絲危險的氣味。

  這種感覺,很難用話語說清楚;

  但也就是這難以言表的直覺,曾幫助田蚡,度過一次又一次危機······

  “先前,我就已經和無鹽公說過了。”

  “——我長陵田氏,今年不會有任何舉措。”

  “就連秋收后,我田氏都沒有如往年那般,從農戶手中購入糧食。”

  “這次的事,我長陵田氏,也還是不會插手。”

  滿是決絕的語調,只惹得無鹽忌心下一急!

  但在田蚡那‘不必多言’的堅定目光下,無鹽忌縱是有心再勸,也只得悻悻作罷。

  可無鹽忌是作罷了,田蚡,卻絲毫還有話要說。

  “我和無鹽公,也算是舊識,實在不希望無鹽公,因為這次的事,而葬送了宗族。”

  “只一言贈與無鹽公,聽或不聽,都由無鹽公自決。”

  “——這次的事,無鹽公能不插手,最好,還是不要插手。”

  “即便實在想插手,也至少不要親自下場,染指有關糧食的事。”

  “只把手里的錢,放給韋家粟氏、安陵杜氏以及諸田支脈,坐收子錢的本息,就可以了。”

  田蚡滿是誠懇,又滿帶著鄭重的一語,也惹得無鹽忌不由自主的坐直了身。

  暗下稍思慮片刻,卻又滿是疑惑地皺起眉頭。

  “田公······”

  “是不希望我無鹽氏,插手糧食這門生意?”

  卻見田蚡聞言,只憂心忡忡的搖了搖頭,又滿是凝重的望向無鹽忌,抿緊嘴唇,再緩緩一搖頭。

  “我并非是不想讓無鹽公,染指關中的糧食生意。”

  “而是不想讓無鹽公,因為這次的事,而讓‘無鹽’二字,從此消失在八百里秦中。”

  “——給韋家粟氏、安陵杜氏,以及諸田支脈借子錢,最差的結果,也不過是這些蠢貨家破人亡;”

  “如果是這樣,那無鹽公即便是血本無歸,也總還能保下自身、保下宗族。”

  “但如果無鹽公親自下場,貿然插手糧食的事兒,回頭真要有個萬一~”

  “呵,無鹽公;”

  “財帛動人心,卻也要人命啊······”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