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人道大圣 > 第223章 震蕩(2)
  幾乎就在完顏宗望倒下的同一時刻,距離燕京千里之外的揚州卻在張燈結彩,一眾百姓商賈都沉浸在官軍克復濟南府、大破耶律馬五金兵十萬的喜悅當中。

  是的,這些平民百姓才不愿意去分辨前線傳來的軍報到底多么的矛盾重重,甚至人們懶得去想為何金兵軍將會有一個契丹貴族的姓氏。反正前線報回來是大捷,那么便應該是場大捷,更何況這場大捷之中還有已經被他們視作是擎天之柱的勝捷軍,更讓這場勝利顯得無比可信。

  可是在勉強重做行在的揚州府衙之中,上至官家趙構,下至各位臣工,卻都在一片詭異的尷尬氛圍之中沉默著。

  這位官家,如今和自己親自組建起來的文武班底相處得還算愉快。至少,無論他內心深處有著多少腹誹,總還是能在表面上維持著一個從善如流的圣人君主形象。

  李綱說讓他在揚州收攏江淮士族,開新稅、練新軍,他便照做。汪伯彥建議他在杭州府做些布置,留條后路,他也一并照做。一月多來,淮水御營被重新充實到三萬之數,淮河、長江兩道防線也被整理得很是有了些模樣。這個原本風雨飄搖的小朝廷總算是擺脫了顛沛流離的亡國氣象。而趙構身邊,也開始有人拍他馬屁,吹噓他為中興之主……宋之光武。

  只可惜,這位宋之光武可沒有劉秀當年那等魄力,如今他對著一張簡陋的京東路輿圖,正愁眉不展。

  他的身前攤著兩份軍報,一份是正式軍報,言說淄州城外野戰慘烈,之后勝捷軍偷襲濟南得手,領七千降軍東進,匯合劉洪道及義軍張榮部,最終逼降耶律馬五余部一萬五千余人。

  署名是京東路宣扶使顧淵、青州知州劉洪道以及一個叫做張榮的,想必便是那不知名的義軍統領了。

  而另一份則是自己那位好妹妹,十九帝姬趙瓔珞呈上來的密報。

  這份密報字跡倒是一貫的娟秀,可上面只有寥寥數語,不過是對于戰果做了一份印證和背書——京東路諸軍的確于淄州城外俘獲大約一萬五千契丹和北地漢兒軍!可唯一的問題是,他們根本沒有與后方行在以及三司通哪怕一口氣,居然就由顧淵提議,趙殿帥首肯,將那一萬五千降軍直接填入了京東諸軍之中!

  拿冠冕堂皇的理由來說——各軍連番作戰,損失慘重,急需兵員補充。可李綱、汪伯彥、包括他趙構又不是完全沒有碰過軍隊的人,哪里還不知道這些武人耍得那些心思手段!所謂損傷,無非是這些領軍武臣往上虛報一個人數,平日里由后方轉運接濟,自然會盡量往少了報,以使自己軍隊可以有更多空餉可吃。

  但是這等時候,他們肯定會往多了報,以圖能夠吃下更多兵馬,壯大自家勢力!

  他們可是早就聽說,這位顧節度,出身江南豪商,如今聽聞他風卷殘云,掃蕩兩淮、京畿、京東諸路,那些江南世家哪一個不是在與他暗通款曲!那些龐大船隊,從杭州、從明州、甚至是毫不避諱地直接走揚州北上,或走運河,或走海陸,去與顧節度做生意——或者干脆是直接輸誠!

  這些精明的豪商巨賈,儼然是要將這位戰功赫赫的顧節度立為江南世家在朝中的代言人,因而靠著販私鹽和放貸起家的杭州府顧家也一躍成為了江南諸路的頂級豪門,甚至連曾經不可一世的曾家都不得不對他們禮讓三分。

  可這樣的勢頭,卻已經讓趙官家近乎本能地感到了懼怕——原因無他,顧淵崛起得實在有些太快了!

  克淮水、復汴京——他可是撈足了天下民望!將這個殘破的帝國從亡國之危中解救出來!

  而后突襲濟南、席卷京東,又讓他撈足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剛剛一群行在臣僚帶著幾員參議對著輿圖指指點點,已經大概算明白了顧淵此時手頭整合的實力——他的麾下,除了三千五百精悍騎軍之外,至少還有兩萬五千各色兵馬!除此之外,還有劉洪道手中兩萬京東軍以及梁山水泊附近聚攏的兩萬現成義軍——他們毫不懷疑以這位顧參議手段,假以時日早晚能夠將他們收歸囊中!

  若是這樣,顧淵在大宋京東路上將聚集起一支總數接近七萬的重兵集團!即便是與女真兵鋒正面相抗,也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最最關鍵的是,揚州行在忽然間發現自己已然完全失去了節制顧淵的辦法——拿有宋一朝最為擅長的轉運使和監軍制度?

  別開玩笑了,勝捷軍、京東軍、梁山軍,哪一個吃過朝廷一個銅板的軍餉?而如今行在,便是養淮水御營都著實勉強,又能從哪里勻出銅板來支撐京東路七萬大軍的開銷?人家可是全靠自給自足或者自籌糧餉!根本不可能被如今這個令不出揚州的行在掌握!

  至于監軍……那位十九帝姬,就算還留著趙家血液,可心里面究竟向著哪邊已然說不好!總之無論李綱還是呂頤浩都在拼命地勸說官家速速召回帝姬,選一名新的監軍送過去。

  一屋子的君臣就位這監軍之事爭論良久,始終得不出一個結論。最后是汪伯彥不知有心還是無意地長嘆一聲:“這位顧節度,自己已然封侯,此次又是如此大勝,怕是除了拿出個郡王封賞,就只能是下嫁帝姬于她了……”

  這么一說,倒是似乎終于將趙構觸動了一下,他看著自己面前這些大臣們,小聲分說了一句:“顧卿忠勇……應該還是無可置疑的吧?”

  可此話一出,滿屋的文臣幾乎是爭先恐后地上前進諫。

  誅心一些的一拱手便痛哭流涕地進言道:“官家、官家——王莽尚有未篡時的謙恭!安祿山也曾是唐明皇的忠臣良將!這些手握重權的臣子,幾乎是天然地便會舉起反旗,無論咱們如何防范都不為過!我觀顧淵此子,鷹視而狼顧,若是再晚幾月,待羽翼初成,即便不為安、史,怕也難免李元昊之故事!”

  即便是稍稍溫和如李綱也會沉著一張臉,向那位明顯沒法自己拿主意的官家建議道:“良將如名刀,平日還是要納入鞘中斂其鋒芒。此時召回顧淵則成就他宋之光弼子儀的美名,不若便趁此時諸路稍靖,以賜婚為名,將顧淵與十九帝姬一并召回……”

  可無論他們討論得多么熱火朝天,卻始終沒有人想過,京東路前線,他們這個小朝廷的夾袋中究竟還有怎樣的人物,可以去頂替那位他們口中的狼顧之臣!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