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朕就是亡國之君 > 第六百九十二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
    大明皇帝釣不到魚,連遠在大寧衛的脫脫不花,都有所耳聞。

    但是大明皇帝打窩的水平,一向讓人欽佩不已。

    只要陛下不親自下場撈魚,只是打窩,那基本上都是三個指頭捏田螺,十拿九穩。

    朱祁鈺翻身上馬,帶著一眾緹騎,向著松江府城外奔馳而去,數十名緹騎并未豎起龍旗大纛,跟在陛下的身后。

    數十騎兵奔跑,氣勢雄壯,四蹄生風的駿馬,奔馳在一望無際的棉田之中,強勁的馬蹄踏過了泥土,落下了重重的腳印,噠噠的馬蹄聲,響徹大地。

    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吁。”朱祁鈺勒馬駐蹕,看著面前的小村落,終于來到了自己想要到的地方。

    上海縣高昌鄉下轄的一處村落。

    宋祥興元年、元至元十五年,元世祖忽必烈與朝中宰相伯顏奏對談論南方海運之事,命羅璧、朱清、張瑄三人,至上海設縣,造遮洋船六十余艘,試行海運,當年四萬六千石漕糧順利抵京。

    次年,元世祖再次下旨,將華亭縣東北境高昌、長人、北亭、新江、海隅五鄉二十六保之地,設立了上海縣,自此上海縣城里,七萬兩千余戶,專事漕糧海運。

    之后四十六年的時間,上海起運漕糧逾八千三百萬石抵京,幾乎囊括了大半的江蘇與部分浙江漕糧。

    朱祁鈺的目的,自然是上海縣高昌鄉轄下的一個村落,名叫海潮村。

    朱祁鈺翻身下馬,緹騎們動作整齊劃一,一共十二個人分成了四組,向著村里而去。

    他們要去清道,看看有沒有什么危險。

    朱祁鈺站在村口泥濘的馬路上,看著面前的村寨,開口說道:“這海潮村又叫楊家村,都姓楊,楊家村有楊老爹,有三個兒子,叫楊金、楊銀和楊鐵,楊銅三歲夭折了。”

    “楊鐵有兩個姐姐,一個叫楊春,一個叫楊夏。”

    松江府尹陳宗卿和松江巡撫李賓言,已經隱隱察覺到了不妙,陛下從九天之上,忽然來到了凡間。

    海潮村坐北朝南,路邊都是農田,因為昨日下過雨,道路略顯泥濘,路邊堆積著糞便,不時傳來一陣陣的惡臭,這些糞便可都是有主的,要灑在田里。

    而村里大多數都是土坯的矮墻,若是房頂有瓦,還有磚墻,那在村里是闊綽之家了。

    “看見沒,村里在敲鑼打鼓,這是楊鐵準備成婚。”朱祁鈺看著緹騎們回來,便向前走去,他們是綾羅綢緞的大貴人,一進村,那些孩童就被嚇到了一樣,跑的飛快躲在矮墻下好奇的看著一行人。

    朱祁鈺深一腳,淺一腳踩著泥濘的道路,向村里走去,一邊走一邊說道:“這海潮村還有那邊三個村,近萬畝田,全都是高昌楊老爺的地,海潮村全都是楊老爺的佃戶。”

    “這楊鐵出生的時候,他母親就病了,生育了六個子嗣,元氣傷了,這楊鐵還沒滿月,苦命的女人,就撒手人寰了。”

    “楊鐵,兩歲的時候,患了四六風,本來以為沒治,但是卻活了下來。五歲的時候,楊鐵就開始給楊老爺放牛,偶爾也會放羊。”

    “楊老爺是個大善人,看楊鐵小小年紀便沒了娘,就時常給楊鐵點糠面,糠,糟糠,就是谷物褪的皮,貧者食糟糠啊。”

    “這楊鐵,就靠著楊老爺的善心,活了下來。”

    話說到這,陳宗卿嘴角抽動了下,總覺得事情不是那么簡單。

    朱祁鈺說著話,就在緹騎的引路下,找到了掛著一抹紅布的院落前,朱祁鈺停下了腳步,站在老槐樹的樹蔭下,滿不在乎的坐在了石頭上。

    他這里,可以完完全全看到楊鐵的家,三間房,院墻只有半人高,土坯的院墻塌了半截。

    朱祁鈺坐定后,繼續說道:“楊鐵七歲的時候,就開始跟著他爹下田干活,干到十五歲,就像四十歲一樣,皮膚被太陽曬得開了裂,滿臉的褶皺。”

    “喏,那就是楊鐵。”朱祁鈺看到了楊鐵出現在了院落里,對著眾臣們說道。

    一個黑黑瘦瘦,大約只有五尺高的孩子,出現在了所有人的目光中,那孩子的眼中帶著畏懼,因為老槐樹下,那些綾羅綢緞,前呼后擁的人,在打量著他。

    這是個孩子,但是皮膚被曬得黝黑,臉上居然出現了褶皺。

    這十五六歲的年紀,是膚質最好的時候,可是這孩子的皮膚像極了身后老槐樹的樹皮。

    朱祁鈺波瀾不驚的繼續說道:“楊鐵和大多數農村的孩子一樣,讀書?什么是書?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他們一家人,給高昌的楊老爺當牛做馬,全家人夏干三伏,冬干三九,一年到頭從雞叫忙到鬼叫。”

    “一家六口人,楊老爹、楊金、楊銀、楊鐵、楊春、楊夏,六口人,一共就兩條褲子,大姐二姐十八歲了,在家里還是光著腚。”

    “老話說得好啊,窮生惡計,富生良心,這楊春、楊夏光著腚,好不知羞耶。”

    說到這里的時候,朱祁鈺的語調略微有些上揚,但依舊平靜的繼續說道:“種出來的棉花,全都歸高昌楊老爺,楊老爺把棉花賣了,買了糧再給佃戶們分,六口三丁分六石糧,就是七百斤。”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一年六石白糧,能干啥?這糧食根本不夠吃。”

    “每到黃青不接的時候,全家都得挨餓,所以楊鐵才那么的瘦,不想被餓死咋辦呢,去問大善人楊老爺借糧。”

    “楊老爺看在都是本家的面子上,就劃拉了一筆,從堆積如山的糧倉里,拿出發霉的陳年雜糧,這一家六口的命算是勉強保住了。”

    “楊鐵餓啊,餓的抓心撓肺的,但是他不敢吭,因為都餓,他們這村里,年年都有餓死人的。”

    朱祁鈺說到這里暫停了一下,因為楊鐵要去迎親了。

    而此時的松江府尹陳宗卿,臉色漲紅像塊豬肝,他的手抖的厲害。

    一是氣的,二是恨自己,三是迷茫。

    陳宗卿,已經是大明朝少有的真正清流,不貪不腐,勤勤懇懇做事,在松江府內有陳青天的美譽,有一次有百姓告狀,陳宗卿穿著一只鞋子上的堂,他自己都沒發現。

    陳宗卿,當得起陳青天的美稱。

    可即便是如此,這個世道依舊在滴著血,就在松江府。

    陳宗卿感覺到了陣陣的無力。

    風吹動著老槐樹的樹葉,沙沙作響。

    朱祁鈺手里握著馬鞭,語氣里帶著一些波瀾和若有若無的怒氣繼續說道:“楊鐵十三歲的時候,楊老爹死了,在田里干活的時候,倒了,這一倒便再沒起來。”

    “大哥楊金就去楊老爺家里借錢,想把父親給葬了,入土為安。”

    “要不說高昌的大地主楊老爺,是個大善人咧,要不說窮生惡計,富生良心呢。”

    “這錢,楊大善人,就真的借了,大善人看不得這等受苦的場面啊。”

    “只不過楊金還不起了。”

    “從楊金的爺爺輩兒算起,楊鐵他們一家一直在斷斷續續欠楊老爺家里錢,人死債不爛,父債子還。”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楊金、楊銀被賣到了不知道哪里的工坊做了包身工,楊春和楊夏,被賣到了松江府舊院做了娼妓。”

    “一家六口,就剩下了楊鐵一人。”

    “楊鐵再沒見過兩個哥哥和兩個姐姐。”

    陳宗卿最先按捺不住,猛地站了起來,憤怒無比的說道:“啊!豈有此理,豈有此理!簡直是,豈有此理啊!”

    陳宗卿作為正經的進士,此時此刻的他眼里甚至帶著淚。

    他詞窮了,他完全不知道該用什么詞語,去發泄自己的情緒,他只感覺自己被怒火給點著了一樣。

    他整日里被松江府的百姓們稱呼為青天大老爺,他勤勤懇懇,自然也擔起了這樣的稱呼,收到萬民傘的時候,他雖然看似波瀾不驚,但也是歡喜的。

    而此刻,他只有惱羞成怒!

    什么青天大老爺!什么萬民傘!什么父母官!

    都是狗屁!

    朱祁鈺伸手示意陳宗卿坐下,緊緊握著手中的馬鞭,用 鞭,用力的盯著楊鐵家那破敗無比的土坯房,繼續說道:“楊鐵十五了,這該娶媳婦了,楊鐵爹沒了,哥哥、姐姐也被賣了。”

    “楊鐵就去楊老爺家里借錢,楊老爺又借了。”

    “要不說,楊老爺就是大善人呢?這不,楊鐵今天就去娶親了。”

    楊鐵黝黑的臉出現在了村口,他就去鄰村迎親,自然沒幾步路的距離,姑娘穿著一身褪色但是沒有補丁的衣服,蓋著一個紅蓋頭。

    楊鐵顯然頗為興奮,臉上居然有一絲的紅暈。

    朱祁鈺看著村口的熱鬧說道:“楊鐵能娶親,還是因為和高昌楊老爺家是本家,楊老爺肯借錢。”

    “這娶親要大約二十二枚銀錢的三媒六聘,楊鐵一個莊稼漢,哪里能湊得出這么多的錢來?”

    “要不說,楊老爺是大善人呢?”

    窮不過三代,因為壓根沒有第四代。

    陳宗卿兩拳緊握,他整個人都在顫抖著,他已經快要瘋了。

    這個時候,一伙穿著棉布短衫的人出現在了村頭,四個壯漢抬著一頂竹轎,竹轎上有個干癟的年輕人。

    朱祁鈺要來這海潮村,自然是了解清楚了,能在這鄉間地頭擺出這種排場,自然只有楊大善人的兒子了。

    他看著那干癟的身影說道:“那是楊大善人的兒子,楊小善人。”

    “這小善人,染上了福祿三寶,福祿三寶,享之,福祿不斷,所以成了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樣。”

    楊鐵似乎沒想到楊小善人也能來,趕忙迎了過去,還把楊小善人給扶下了轎攆。

    楊鐵此時紅光滿面,仿佛楊小善人來參加他的婚禮,就是天大的臉面。

    酒席開始了。

    楊小善人眼神不大好,瞇著眼看著老槐樹下的眾人,看到了眾人的穿衣打扮,就知道是自己惹不起的人,也就沒有招惹,在一聲聲的恭維中,楊小善人入了席。

    這楊鐵給了聘禮就已經把錢花完了,也就擺了三桌的酒席,粗茶淡飯,但楊鐵顯然很高興,喝著酒糟,臉上都是歡喜雀躍。

    這楊小善人顯然心思不再酒席上,也不吃席,眼神一直往屋里瞟,沒過多久,街坊鄰居們都散了,這也到了入洞房的時候。

    楊小善人臉上興奮無比,帶著四個壯碩的轎夫,就沖進了這新房之內,楊鐵也趕忙進去。

    “鬧新房了。”楊小善人提著褲管,彎著腰,像只鴨子一樣的跑進了正房里。

    朱祁鈺站起身來,向著院落里走去,還沒近前,就聽到了一陣陣不堪入耳的嬉鬧聲。

    朱祁鈺站定,盧忠一腳把門踹開。

    楊鐵被兩個壯碩的轎夫摁在地上,滿臉是土,臉上的神情頗為迷茫。

    新娘被兩個轎夫摁在了床上,楊小善人正在寬衣解帶,滿臉的興奮!

    想來也是,那些娼館里的伶人,哪有這良家好玩?

    “特娘的,你們是誰!”楊小善人顯然沒想到,坐在老槐樹下乘涼的一眾人,會突然闖了進來。

    新娘那洗褪色的衣服被扒了,只剩下了里衣。

    新娘在床上哭,還被塞住了嘴,新郎楊鐵被摁在地上,有種麻木不仁的悲涼。

    朱祁鈺看到了,他看到了楊鐵那麻木的眼神之下掩藏著的滔天怒火!

    就是這個火!

    “盧忠,把他們控制起來。”朱祁鈺并沒有理會楊小善人的叫囂,而是對著盧忠下了命令。

    陳宗卿居然是第一個沖出去的人,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穿著長衫的松江府青天大老爺,就這么沖了過去,直接照著楊小善人的臉上來了一記老拳。

    緹騎怕陳宗卿受傷,趕忙一擁而上,把楊小善人和四個轎夫都摁在了地上,三下五除二綁住了。

    緹騎縛術,又快又緊。

    新娘趕忙鉆到了被褥了,遮住了自己的身子,楊鐵仍然在地上趴著,一動不動。

    朱祁鈺走上前去,興安想攔一下,但陛下要去,興安也攔不住,只好亦步亦趨的跟著。

    “是不是沒想到啊?”朱祁鈺蹲下,看著楊鐵的眼神,極為認真的問道。

    楊鐵的眼淚流了下來,繃著嘴唇說道:“嗯。”

    朱祁鈺猛不丁的說道:“二十年前,你娘親被楊大善人如此羞辱過。”

    “啊!”楊鐵猛地撐起了身子,他心底的那股火,終于被徹底勾了出來!

    朱祁鈺站起身來,將楊鐵拉了起來,厲聲的問道:“你的新婚妻子,差點被他羞辱了,你生氣嗎?”

    楊鐵大聲的喊道:“生氣!”

    “想不想殺了他!這個狗雜碎!”

    “想!”楊鐵的雙眼已經滿是血絲,氣息渾濁如同熱浪,肩膀一聳一聳的,顯然已經到了爆發的邊緣。

    “那就殺了他!盧忠,給朕一把繡春刀!”朱祁鈺對著盧忠伸出了手,語氣卻極為平和。

    楊鐵眼睛通紅,憤怒到了極限之后,略有一些失語,嘴唇都在哆嗦,說話有些不利落,斷斷續續的說道:“不能殺他,不能,殺人要償命的。我哥走的時候,告訴我,我們家就我一根獨苗了,我不能殺了他。”

    朱祁鈺將三尺二寸、八寸寬、三斤六兩,黑檀木鑲嵌黃銅裝具,六面鍛花紋鋼,開著大血槽的繡春刀,塞進了楊鐵的手中正色的說道:“朕是大明皇帝,朕命令你,殺了這狗雜碎!朕赦你無罪!”

    “真的?”楊鐵握住了刀柄,依然有些猶豫。

    朱祁鈺拍了拍楊鐵的肩膀說道:“想想你爹,想想你娘,想想你的哥哥姐姐,想想你的媳婦,去吧。”

    “殺了他!”

    “刀有些快,小心點,不要傷著自己。”

    盧忠全神貫注,一旦這個楊鐵膽敢襲擊陛下,他會第一時間替陛下擋刀。

    楊鐵沒有理由刺殺皇帝,他此時已經被怒火完全點燃,眼里只有楊小善人!

    楊鐵不會殺人,但是沒關系,刀快。

    他第一刀并沒有砍到楊小善人的要害,從肩膀劃到了腰腹,劃出個巨大的傷口,血流不止。

    “啊!你瘋了嗎!我爹可是楊…啊!”楊小善人沒喊出來他爹的名字,因為第二刀已經砍在了他的身上,血流如注,痛的楊小善人哀嚎不已。

    緹騎最喜歡用襪子堵人的嘴了,但是這次卻沒有堵。

    很顯然,緹騎大部分都是和朱祁鈺一樣的俗人,就喜歡看著楊小善人哀嚎的樣子。

    殺人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楊鐵一共砍了十多刀,才徹底砍死了楊小善人。

    楊鐵有些脫力,氣喘吁吁的跪在了地上,還緊緊的握著手中的刀。

    盧忠將楊鐵的指頭一點點撥開,低聲說道:“沒事,過去了,沒人會找你的麻煩的,安心,安心,那真的是陛下,手放開,刀給我。”

    “乖孩子,你做的很好,把刀給我,很好。”

    盧忠的繡春刀并未收鞘,而是一刀砍在了楊小善人的脖頸處,盧忠這一刀比楊鐵十幾刀還要準,直接將楊小善人的腦袋給砍了下來。

    死的不能再死了。

    “陛下,案犯已經伏誅。”盧忠確認了案犯已死收鞘復命。

    緹騎向來如此,陛下要殺的人,即便是人死了,再砍腦袋。

    陛下說要楊小善人死,那就必須得死透了。

    “放哨箭抄家吧。”朱祁鈺平靜的下著令。

    這高昌楊大善人的家,自然要抄。

    朱祁鈺對著仍在跪在血泊中,無法緩過神來的楊鐵說道:“楊鐵啊,你姐姐楊夏,現在在松江府織造局,她改日啊,會回來看你。”

    “好了,快起來吧,這大喜的日子,趕緊收拾收拾。”

    朱祁鈺帶著眾人離開了正房,走出了破敗的院子。

    朱祁鈺看著一望無際的棉田,頗為感慨的說道:“王復這廝說得對啊,什么是中興?就是在土地上做文章,均一均,讓百姓耕者有其田,就是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