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馭君 > 第三百六十六章 奏書
  太子一只腳邁入殿內,另一只腳還沒有跨過門檻,就聽一只瓷碗摔落在金磚上,砰然而碎,湯藥“嘩啦”一聲,隨之潑灑出去。

  膝蓋跪地之聲也如此響亮,太子甚至能聽到皇后身上華貴衣料“沙沙”作響,響徹大殿。

  緊接著便傳來皇帝上氣不接下氣的怒罵:“狼心狗肺!一個個......端著朕的碗吃飯......弄到這個局面,還要朕來收拾!”

  碎瓷片不知在誰手中互相磕碰,藥氣彌漫,皇后低聲勸道:“陛下龍體要緊,氣大傷身。”

  太子腳步不停,快步入殿,離御榻五步開外,便伏跪在地:“陛下,臣來遲了,請陛下責罰。”

  他悄然抬眼,以余光查看殿內情形,只見皇后親自撿起碎瓷片,放入渣斗中,宮人內侍跪了滿地,皇帝在榻上半坐半躺,臉色發青,兩眼下黑影重重,嘴唇發紫,胸膛急劇起伏,比起九月里因為死諫病倒那一回,更顯憔悴,錦衣華服也掩蓋不住的蒼老和衰敗。

  寬州定有大事!

  不知是殿中炭火太盛,過于憋悶,還是心中惶然,太子掌心被汗濡濕,皂色折角幞頭額邊也一點點浸濕。

  皇帝冷冷覷他一眼,對皇后揮手:“出去。”

  皇后不看太子,福身告退,殿中內侍宮人魚貫而出,只剩下還在殿中伺候的幾人。

  張供奉火速上前,為皇帝摩挲心口,又使眼色讓內侍擦去地面藥汁,再送藥來。

  太子跪地不起,地上收拾干凈,皇帝漸漸平復,并未叫起,內侍將第二碗藥送來,張供奉正要伸手去接,太子膝行上前,捧住瓷碗,拿起湯匙,親自喂到皇帝嘴邊。

  皇帝就著他的手喝完藥,并不領他的孝順,冷笑著坐起來,從榻旁小幾上抓住一把奏書,甩到他臉上:“這下你稱心如意了!”

  十多封奏書“唰”地抽在太子臉上,太子半邊臉登時紅了大片,他顧不得火辣辣的疼痛,連忙去看落在地上的奏書。

  撿起一張,他低頭看去,就見是寬州知府李清于十月初九日所呈送,還未細看,就有古怪——寬州的奏書,上面卻有朔州遞鋪的戳印,竟是輾轉先送到朔州,再到的京都。

  再看奏書,寥寥數語,卻令人心驚。

  “十月初七夜,知州府失火,譚旋溺亡于水,魏王陷莫府,有傳信者,莫千瀾殺之以儆效尤,并奪和談先機,定十月十五日和談,臣不明其謀,遣曹官往朔州送出此書,請陛下定奪。”

  奏書在太子手中顫抖,太子言語無力,放下此書,再取一封,內容與李清的奏書大同小異,卻沒有遞鋪戳記,封函字跡,是吳鴻喆所寫,拆開來看時,卻是寬州轉運使侯賦中所寫,同樣是十月初九日所書。

  他記得侯賦中夫人和吳鴻喆夫人是本家,這封信,也和李清的奏書一樣,避開了寬州遞鋪。

  太子再看一封,也是如此,再看,還是如此。

  莫千瀾囚禁魏王,實控寬州,操縱和談!

  奏書上時間,距現在已有十多天,十五日和談也已經過去,寬州如今又是什么情形?

  這些奏書應該是這一兩日陸續送到,沒有一封是寬州急遞,究竟是什么消息讓皇帝吐血?

  又是誰突破重圍,從寬州送出急遞?

  太子滿心狐疑,撿起散落的奏書,高高舉過頭頂,急道:“陛下,臣雖與老二不睦,卻也是兄弟手足,絕不會因老二受難便得意忘形,況且臣與國朝一體,國朝不利,臣又豈敢有誅心之想!”

  等皇帝示意張供奉拿走那些混亂的奏書,太子仰頭直面皇帝:“陛下!臣斗膽一問,寬州情形如何?”

  皇帝盯著他,片刻后從袖中取出今日急遞,扔入太子懷中。

  這封急遞帶著皇帝體溫,太子拿在手中,微感嫌惡,面不改色打開,仍然書侯賦中所寫,只看兩三行,便目瞪口呆,繼續往下看,更是呼吸急促。

  “......魏王、臣、知府李清、叛賊莫千瀾,十五日入堡寨和談,金虜索高平寨為界,臣等要三川寨,金王子言莫家鎮寬州,交還三川寨,魏王應允,魏王護衛忽出,擊殺莫賊、金王子,金虜大屠寨外。”

  看過之后,太子訥訥無言。

  他是局內人,略一思量便知前因后果——莫千瀾以十洲之財,引金虜、黃義仁入甕,為莫聆風謀取寬州。

  更有可能,謀的是天下——雖未反,卻和反了無異。

  他想莫千瀾這個人,當真是陰魂不散,哪怕身死,也能讓國朝籠罩在陰影中。

  他跪的兩腿發麻,將侯賦中奏書交給張供奉:“陛下,莫家不臣之心昭然若揭,臣愿領兵圍剿寬州,救魏王于水火之中!”

  皇帝喉間又翻起一股血腥氣,閉上眼睛平復許久,徐徐吐出這口惡氣。

  “你監國已久,朝中情形,你一清二楚,如何圍剿?”

  太子思索片刻:“百駐軍不如十壯士,十壯士不如一精兵,若從各州駐軍挑選壯士、精兵,無需十倍于寬州,也可成事,戶部上月有九成州郡登額,今年蝗災大為緩解,宗室祿米開支減少,如再減去浮費……”

  皇帝打斷他:“誰來減去浮費?”

  太子一時愣住。

  浮費之廣,文武百官心知肚明。

  樞密院奏兵元章二十九年之籍總七十萬兩千,禁軍馬步十九萬三千,如此龐大的軍隊,能上戰場的不足一半,無用之兵的軍餉便是浮費。

  兵不可輕動,此項浮費避無可避。

  此乃其一。

  其二宗室,鄔瑾快刀斬亂麻,已經砍去宗室浮費。

  其三,官無定數,恩蔭之濫、雜流之猥,未有如本朝之多者。

  朝中亦有官員上書冗官一事,卻無人能像鄔瑾那樣碎首以諫,若由皇帝親自裁官,便會大挫天下士子進取之心。

  皇帝本打算借鄔瑾之手,劍指宗室,再以十洲之財填補官、兵之浮費,如今謀劃已失,官、兵兩處浮費不動,就是昏混衰世之政。

  若大一個朝廷,竟無人可用。

  太子回想起方才所看的奏書,想過之后,他面露失望。

  如此多的奏書里,沒有鄔瑾。

  鄔瑾在朝時能死諫,寬州發生如此大事,他卻沒有只言片語進京,可見其心已變。

  如此局面,既讓人心驚,又令人膽寒。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