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冰鋒 > 第六章:曹操稱相
  請不要誤會,這個曹操稱相,絕非您熟悉的那個“曹沖稱象”的故事,而說的是曹操在建安十二年,準備擔任大漢王朝丞相一職之事!

  曹操在結束了對烏桓的戰爭后,于建安十二年正月,返回了鄴城,同時,也便意味著他徹底掃除了袁氏余孽,平定了北方!自從漢末以來,亂世近三十年,如今北方終于徹底統一了,這份不世之功,也是讓曹操的聲望,達到了一個新的鼎點!

  曹操迎天子入許都之時,曾獲封大將軍之職,但后來因袁紹嫉妒,曹操實力尚弱,不敢與其翻臉,只好把大將軍職銜讓給了袁紹,自任車騎將軍,兼任三公之一的司空之職;官渡戰后,袁紹病亡,曹操再次升任大將軍,領冀州牧,封武平侯爵位,可以說已經是位極人臣,無以復加!

  如今,曹操擊潰烏桓,穩定了邊疆,平定了北方,建千秋功業,按理天子還是應該給他再度晉封官爵,以彰其功,可是卻已經無以復加,于是便有人(肯定是曹操指使)建議,恢復西漢早期官制,請天子加封曹操為丞相!

  這里,必須要解釋一番了!西漢初年,漢代中央官制是三公九卿制度,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其中丞相是管政府機構的,太尉是掌管軍事的,御史大夫是掌管監察的,三公之首為丞相,也是權力和影響力最大的首席重臣!

  漢代第一任丞相,就是著名的蕭何,那時候的丞相,權力簡直大得驚人,皇帝幾乎不用管理什么具體的事務,只是國家統一的一個象征,丞相也是開府治事的丞相,有著自己的一套獨立辦事機構,與今天某些國家的首相或內閣制度,極為相似!

  這種制度,其實未必不好,但在古代,君權至上的思想意識根深蒂固,尤其是像漢武帝這樣雄才偉略的帝王,他又怎么能容忍丞相與自己分享權力?

  于是,從武帝朝開始,丞相一職,便被分割為左右丞相兩個人,其職權也被大大削弱,許多權力,被皇帝收回或分散到其他部門,到后來,甚至還取消了開府治事的制度!

  到了西漢末年,朝廷政治格局,又發生了變化,三公從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改為大司徒、大司馬和大司空,也就是說,丞相這一官職,被徹底廢除了!

  東漢時期,情況有些特殊,因為光武帝劉秀之后,皇帝一個賽一個幼小短命,政權逐漸落入宦官和外戚手中,雖然沒有恢復丞相制度,卻恢復了開府治事制度,以便于外戚掌權。三公也重新改了名字,為太尉(大司馬)、司徒(大司徒)、司空(大司空)。三公開府治事,也被稱為三府治事,與西漢時期不同的是,三公地位最高的,不是掌管政權的司徒,而是掌管軍權的太尉!

  到了漢末,三公制度實際上已經是名存實亡,掌管國家權力的人,變成了大將軍(何進),后來董卓亂政之時,自稱相國,總覽大權,三公徹底成了擺設,毫無權力可言(比如司徒王允)。

  天子劉協遷都許昌后,權力落到了曹操手里,他以司空之職,總攬朝政,總是存在個名不正而言不順的感覺,因此,這一次曹操平定北方,立下大功后,馬上便有人表奏天子,建議恢復西漢初年的丞相制度,并由曹操來出任大漢丞相一職!

  客觀來說,如果不去計較曹操是否有篡漢之心的前提下,他為大漢王朝立下如此功勛偉業,的確應該加封!別說封丞相,就是封個王爵,都不算過分!可關鍵的問題是,天下之人,多數都懷疑他有不臣和篡逆之心,這個假設的前提根本不成立!

  因此,當建議曹操出任丞相的奏疏一經拋出,真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那些崇漢士人和對漢王朝依然忠心不二的鐵桿漢臣們,竟紛紛上表諫阻,以孔融和崔琰為首的那些家伙,更是跳著腳的反對,并與曹操徹底撕破了臉,在奏疏上大罵曹操有不臣之心,早晚必效仿王莽,篡漢自立!一時間,整個許都,甚至北方地區,都受到這種言論的影響,人言可畏,說什么的都有,輿論對曹操非常不利!

  這個局面,令曹操始料未及!曹操平定北方后,也是志得意滿,有些飄飄然,他覺得自己的功績完全可堪任丞相一職!另外,他也想今后能名正言順地繼續把持朝政,控制朝局,便指使鐵桿親信上表天子舉薦他,本以為憑自己的威望和功績,不會有人反對,眾人你好我好全都好,樂呵呵地一并上表舉薦他,天子劉協再走個過場一批,便大事可濟,卻沒想到遇見這么大的阻力!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復雜的,主要還是曹操低估了四百年漢王朝那深入人心的影響力,以及儒家主流思想根深蒂固的程度!民間崇漢士人,依舊很多,他們認為曹操此舉,名為恢復西漢官制,實際上就是篡逆!道理很簡單,丞相之職的存在,早被證明有損皇帝權威,已經廢除多年,你曹操如今又要恢復,意欲何為?險惡用心昭然若揭!

  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誰心里都知道,恢復丞相制度,就是曹操的本意,他如果被社會輿論所阻而退縮,那丟人可就丟大了!更要緊的是,這件事,恐怕會成為動搖曹操統治基礎的導火索,一旦讓這些可惡的言論家得逞,后果也是不堪設想的!

  曹操何許人也?他豈能輕易服輸?更何況,現在整個漢朝廷的大權,都掌握在他的手中,幾個亂嚼舌頭的可惡文人而已,既然如此不識相,那就殺雞儆猴吧!

  曹操的動作很快,沒等不利輿論擴散開來,便命監察官員上表彈劾孔融“招合眾徒,欲謀不軌,誹謗朝廷,不遵超儀”等數款重罪,并抓捕下獄,其“黨羽”也一并問罪關押!

  孔融是什么人,他可是孔子的后代,更是當時儒家學說和思想的代表人物和領軍人物,曹操之所以拿他開刀,不僅因為孔融那張得罪人的嘴,更是想摧毀所謂維護漢家王朝的理論基礎,為自己能順利成為丞相,獨攬大權掃清障礙!

  尤為惡毒的是,曹操最終殺害孔融的罪名竟然是:不孝!我們都知道,儒家思想最崇尚的就是孝義,漢代也以孝治天下,一旦背負了不孝的罵名,便意味著孔融不僅被曹操從肉體上消滅了,連思想和靈魂也一并被抹殺了!

  很簡單的道理,孔融身為孔子的后代和儒家思想的領軍人物,卻被栽了個不孝之罪,不僅搞臭了他的名聲,更對維護漢王朝統治的,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也是個沉重的打擊!

  孔融最終被殺了,甚至還被株連了全家,這個人物的是是非非,我們不去過多論述,總之曹操的目的算是達到了,他這殺雞儆猴的鐵血手腕,震懾效果奇佳,原本對他的那些非議之聲,竟戛然而止,所有人都不敢再對恢復丞相一職之事說三道四了,滿朝文武,士子百姓,全都噤若寒蟬!

  曹操殺了一個孔融,便掃平了其掌握天下大權的最后一道障礙:輿論!最終他還饒恕了孔融的所謂同黨,沒有搞牽扯連坐,這場風波以孔融一家人頭落地的結果,畫上了句號。隨后,曹操在群臣的合力舉薦之下,正式就任了大漢丞相一職,并開府治事,徹底壟斷了天下大權!

  也就是在這個當口,荊州牧劉表病故的消息傳來,雖然看似是個天賜良機,卻讓曹操有些措手不及!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