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血蓑衣 > 第八百二十章:以訛傳訛
  七月二十一,少林。

  自從得道高僧“緣機”在徐州不幸罹難,講經堂首座的位置一直由緣苦暫代。由于其性情溫和,平易近人,故而深受眾弟子擁戴。

  清晨,緣苦率眾“悟”字輩弟子于講經堂打坐,入定不足一炷香的功夫,“果”字輩弟子果信突然到訪,躡手躡腳地來到緣苦身旁。

  二人竊竊私語一番,緣苦匆忙放下手中的念珠,起身與果信一道悄悄離開講經堂,腳步匆匆地朝方丈的禪室走去。

  禪室內一如既往的清凈,桌上焚著一爐香,青煙裊裊,如霧似紗,緩緩縈繞在空氣中。沁入口鼻,蘊散出一絲淡淡的幽香,令人平心靜氣,精神禪定。

  此刻,玄明與緣空盤膝坐于榻上,目無表情,神思凝重,似乎心事重重。

  “拜見方丈!”

  “緣苦,在法隆寺時,你為何讓悟禪跟隨柳尋衣北上?”

  “這……”一見面,緣空劈頭蓋臉一通質問,令不明真相的緣苦暗吃一驚,“此事我早已向方丈如實稟明,方丈也認為此舉并無不妥……”

  “公主替黎民蒼生獻身,錚錚鐵骨,耿耿寸心,比男兒也不遑多讓,自當受到天下人的感恩,我少林弟子保護她也是一種福緣。”玄明不可置否,“若無柳尋衣摻和其中,此事本是一樁功德無量的善舉。然而,這樁善舉……眼下卻為少林帶來不小的麻煩。”

  緣苦一怔:“方丈何出此言?”

  “當初在法隆寺,你讓悟禪護送公主到什么地方?”

  “護送到京北大營,那里有蒙古的數萬大軍坐鎮,足以保護公主的周全……”

  “那你可知悟禪事實上送到什么地方?”緣空按捺不住內心的不滿,憤然搶話,“如果只送到京北大營,為何遲遲不歸?”

  “這……”

  這段日子緣苦一直在講經堂修法,對悟禪護送公主的事未曾上心,此時被緣空提醒,方才漸漸意識到蹊蹺。

  “悟禪一路將公主護送到漠北。”似乎看出緣苦的疑惑,玄明開門見山,“非但如此,他竟搖身一變成為大宋使臣,與蒙古人打起交道。”

  “什么?”緣苦大驚失色,“悟禪豈敢擅自做主?”

  “悟禪自作主張,老衲當他大發善心,可以既往不咎。可他將公主送到漠北后,為何沒有馬上返回少林?反而莫名其妙地留在漠北,甚至稀里糊涂地變成柳尋衣的‘同僚’。”玄明無奈道,“他這般率性而為,豈不是落人口實?”

  “哼!”緣空怒極而笑,“如今,天下人都以為少林已歸順朝廷,淪為朝廷的忠實鷹犬。這幾日,武林各派紛紛傳書質問,更有甚者已在信中與我們劃清界限,說什么‘寧死不與朝廷的走狗為伍’。我少林一向與世無爭,清靜無為,卻不料今日竟因為一個小小的悟禪而變成眾矢之的。貧僧自剃度以來,在少林櫛風沐雨幾十年,從未見過像今日這般‘熱鬧’。”

  “根本是一場誤會!”緣苦急聲道,“方丈何不向各門各派解釋清楚?”

  “不是我們不想解釋,而是當下的事實令少林百口莫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緣空惱怒道。

  “事實?”

  “六天前,柳尋衣和悟禪已離開漠北。”玄明耐心解釋,“有趣的是,他們一直結伴同行,至今沒有分道揚鑣。”

  “這……”

  “也不知柳尋衣給悟禪灌了什么迷魂湯?竟讓這小子死心塌地,樂不思返。”緣空憤憤不平地嘟囔,“繼續下去,悟禪就該去臨安受賞封官了。”

  “緣苦,你看看!”玄明從匣中拿出厚厚一沓書信,苦笑道,“這些都是武林各派送來的書信,其中十之八九與悟禪有關。有些質問我們是否已歸順朝廷。有些比較含蓄,詢問我們是不是另有計劃。另有一些比較理智,勸我們盡快召回悟禪,因為柳尋衣即將回到中原,各路人馬早已摩拳擦掌,等候多時。他們擔心追殺柳尋衣時,一不小心誤傷少林弟子,與我們產生誤會。”

  “緣苦,如果你在法隆寺時沒有讓悟禪參與送親,今日就不會出現這么多麻煩。”緣空抱怨道,“你就是心太善,柳尋衣看你好欺負,于是暗施詭計將少林拖下水。”

  “這……不會吧?”緣苦眉頭緊鎖,難以置信,“你的意思是……一切都是柳尋衣設計的陰謀?”

  “當然……”

  “不可能!”緣苦神情一稟,連連搖頭,“在法隆寺時,柳尋衣剛剛虎口脫險,根本自顧不暇,豈有精力算計我們?更何況,他抵達法隆寺時根本不知道我和悟禪也在寺中。”

  “你……”

  “罷了!”玄明打斷緣苦、緣空的爭執,思忖道,“事已至此,多說無益。當務之急是盡快找回悟禪,只有讓他遠離柳尋衣,少林才能洗脫冤屈。如果他一直和柳尋衣形影不離,縱使我們說出天大的理由,其他門派也不會相信半個字。”

  “國有國法,寺有寺規。既然此事因我而起,自該由我解決。方丈,我愿下山將悟禪帶回來領罪。”緣苦心懷愧疚,主動請纓,“倘若帶不回悟禪,甘愿受罰……”

  “還是我去吧!”緣空遲疑道,“我思來想去,為今之計只有先下手為強。由我們出手解決柳尋衣,只要柳尋衣死在少林手中,一切謠言都將不攻自破……”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緣苦臉色一變,連忙勸阻,“佛門有清規戒律,柳尋衣再錯也是一條性命。你身為出家人,豈能妄生殺心?”

  “我犯殺戒也是為少林的百年清譽著想,難不成讓方丈的一世英名毀于悟禪之手?”緣空辯解道,“更何況,柳尋衣謀害武林盟主,天下英雄人人得而誅之,殺他等于為民除害……”

  “佛門凈地,豈容你說出這般謬論?”

  “我……”

  “不要再爭了!”玄明語氣一沉,不怒自威,“老衲心意已決,就讓……緣苦去找回悟禪。至于對柳尋衣痛下殺手……大可不必。我們既不參與追殺,亦不包庇袒護。至于柳尋衣究竟是生是死,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方丈英明!”

  “緣苦,此次下山只需帶回悟禪,其他的事萬萬不可插手。”玄明耐心叮囑,“而今,武當、昆侖、青城、峨眉、崆峒、陸家、唐門以及江湖中的各路豪杰,無不對柳尋衣虎視眈眈。一旦他在中原現身,勢必招至四方云動,八面來襲。值此關鍵時刻,誰接近他都不會有好下場,少林因悟禪的貿然行事現已麻煩纏身,故而絕不能再招惹非議,老衲……實在不想蹚這趟渾水。”

  其實,玄明的最后一句話另有所指,他早就知道洛天瑾的死與清風、凌瀟瀟皆有牽連,絕非柳尋衣一人之過,因此才不愿蹚這趟渾水。

  “方丈放心,貧僧知道該怎么做。”

  “事不宜遲,你即刻下山,勢必趕在天下英雄動手前帶悟禪遠離是非之地。”

  “緣苦領命!”

  ……

  七月二十六,晌午。

  柳尋衣和馮天霸擔心丁輕鴻“惡人先告狀”,故而快馬加鞭,晝夜兼程。

  從京北大營至和林,他們去時足足走了一個多月,回來時卻只用了短短十天。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河西是柳尋衣“順風順水”、“安穩趕路”的最后一站。再往南走,蒙古勢弱而漢人勢威,柳尋衣遇到的麻煩和仇家必然與日俱增。

  身為“大宋和親使”的柳尋衣,于情于理都該去京北大營拜訪“河西王”按陳與“西京將軍”隋佐,向他們交代“那達慕”的前因后果,并磋商南下收取“十萬石稻米”的細節。

  按陳、隋佐早已接到忽烈的密報,因此對柳尋衣的到來絲毫不感到意外,非但沒有刁難找茬,反而熱情相迎,以禮相待。

  經過一下午的密談,雙方終于將正事商定妥當。

  按陳命人準備一席酒宴,對柳尋衣再三挽留。

  實在推脫不過,只好卻之不恭。待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柳尋衣幾人打著飽嗝被按陳送出京北大營的時候,天色已暗。

  “柳大人,天色已晚,何不在營中歇息一夜,明日再趕路?”

  “多謝河西王的美意!”柳尋衣謝言婉拒,“并非在下不通人情,實在是皇命在身,不敢貽誤。今夜,承蒙河西王盛情款待,在下感激不盡!”

  “欸!”按陳滿不在乎地笑道,“大宋公主做了蒙古王妃,蒙漢已是一家人,又何必客氣?”

  “河西王所言甚是!”柳尋衣拱手道別,“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天色已晚,河西王早些回去休息,我們也該上路了。”

  “既然如此,本王也不再強人所難。各位多多保重,我們后會有期!”

  “河西王保重,我等告辭!”

  寒暄作罷,策馬揚鞭。一陣清脆高昂的馬蹄聲驟然響徹在茫茫夜空,按陳笑盈盈地目送柳尋衣幾人漸行漸遠,直至消失在黑暗盡頭。

  然而,當柳尋衣幾人走遠后,按陳臉上的笑容竟詭異地漸漸凝固。

  “走了?”

  不知何時,隋佐來到按陳身旁,手中攥著一紙書信。

  “走了!”按陳語氣復雜地應道,“他們在我們的地盤出盡風頭,接下來輪到我們去他們的地盤……親近親近。”

  “這是汪總帥派人送來的密函。”隋佐將書信遞到按陳面前,解釋道,“汪總帥的意思是……他已有所行動,現命我們將柳尋衣回到中原的消息散出去,吸引江湖各路人馬前去剿殺。”

  “哦!”按陳的回答不陰不陽,令人聽不出喜怒。

  “我怎么有些糊涂了?王爺讓我們將柳尋衣視作上賓,汪總帥卻讓我們暗中害他,這柳尋衣到底是蒙古的朋友,還是蒙古的敵人……”由于之前屢屢犯錯,如今的隋佐不敢再魯莽沖動,遇事變的萬分謹慎,“此事……我們該怎么辦?”

  “什么怎么辦?”按陳驀然轉身,一雙精光四射的眸子諱莫如深地盯著面色糾結的隋佐,“視作‘上賓’不等于視作‘朋友’,眼下既是汪總帥下令,你我……自當奉命行事。”

  ……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