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修仙,從長生不死開始 > 第313章糧價饑荒
  周邊各國紛紛擾擾,楚國這邊,卻是獨修內政,沒有理會外界的風雨。

  開春以后,冬日的風雪迅速消退,那可怕的白色天災仿佛成了個記憶一般,很快被迎向新春的人們忘之腦后。

  新的一年到來了,在家里貓了一年冬的人們,也要在這個新年,開始自己的忙碌。

  農人們開始播種育苗,城里的居民們也開始在各個工坊或者店鋪尋工,往來的商旅們帶著貨物,開始游走于各個城市之間。

  楚國朝堂上下,也開始為去年制定的戰略努力工作。

  最先開始的自然是黔中郡的諸多礦場。

  百業錢為首,不管是做什么,首先最重要的,自然是有錢。

  因此年節過后,朝堂各部恢復上值之后,陸淵便召集了諸多大臣,與他們商議之后,特派出欽差大臣,領人前往黔中郡,開始專辦此郡諸多開礦事務。

  至于開礦所需的諸多人力和物資,特令黔中郡地方官府、以及暫由禁軍管轄的諸多夷人戰俘提供。

  有的這些支持和安排,再加上領差前去辦理此事的欽差大臣,也是個能干事的,想來要不了多久,黔中郡那邊就能傳來好消息。

  錢袋子的事情,差不多就這樣解決了。

  不過錢糧、錢糧,錢與糧,向來是并行,被人拿到一起稱呼的。

  所以解決了錢的問題后,另一個糧的問題,朝堂這邊也很快處理起來。

  楚國現如今有兩大產糧地,分別是襄陽郡所在的江漢平原,洞庭郡所在的洞庭平原。

  這兩處平原,皆處于江湖灌溉之所,土地肥沃,那是一等一的產糧地。

  現在這兩處地方,都已開發完畢,剩下一些還未開發的,也都是頗為耗費人力的土地。

  不僅開發艱難,最后開發出來之后,產糧也遠不及先前的上好土地。

  因此對于這些不好開發的地方,如今人力緊缺的楚國,自然沒多大興致。

  以后人口多了,土地缺乏,或許可以去開發那些下等土地。

  但現在楚國地廣人稀,到處都有上好的田地等著開發,自然沒必要把寶貴的人力,浪費在這種地方。

  因此對楚國來說,現階段的洞庭、襄陽二郡,開發已經到了極限,無力、也沒必要繼續更深層次的開發了。

  所以想要提升糧食產量,把糧袋子擴大,在這兩郡使辦法,是沒多大用處的,得去另外地方才行。

  而這個地方,自然是西川郡了。

  西川郡所擁有的西川平原,潛力絲毫不亞于江漢平原與洞庭平原,若是能開發出來,不,那邊早就已經開發好了,不用多費力氣開荒,應該說是利用起來。

  只要能將現有的西川平原利用起來,那么不用兩年,這又是一處產糧數千萬石的賦稅重地。

  巔峰時的西川郡,足有五百余萬人口,能養活這么多人,靠的就是西川平原的供養。

  楚國如今,自是沒這么多人,來開發整個西川郡。

  但只要初步開發,將西川平原上的諸多良田稍稍耕種起來,產出的糧食也足以養活兩三百萬人了。

  不僅足以養活西川郡現有人口,每年能結余出大量糧食來,供給楚國大軍,或者向外貿易。

  近些年來,九州各國都兵鋒不斷。

  常年的戰爭,不僅帶來了死亡,也帶來了饑荒。

  大量的青壯勞力被征召到了戰場上,那么自然而然的少了這些人后,各國地方上的糧食生產,也會急劇的降低減少起來。

  就如楚國旁邊的蘇國。

  這個參加了當初合縱聯盟的合縱國,在發動了征伐西南夷的戰爭之后,雖然初步解決了財政赤字的問題,但國內也因為戰爭,出現了極其嚴重的缺糧現象。

  時至如今,哪怕蘇國早在去年底,就結束了戰爭。

  可直到現在,幾月過去了,蘇國國內依舊沒能解決缺糧問題。

  蘇國地方上,如今糧價已經飆升到四十文一斤米的程度,大量百姓買不起糧米,為了活下去不得不變賣家產田產,甚至賣兒鬻女,只為換一口米吃。

  更多的人則是在活不下去后,紛紛逃往深山,或者干脆逃往臨近它國。

  就在寒冬這段時間,蘇國這邊又接收了數萬蘇國逃民。

  這些蘇國民眾,為了逃離那個心中的地獄,甚至不惜冒著去年冬天那可怕的風雪,也要千里跋涉而來,跑到楚國的地界。

  根據陸淵得到的匯報。

  去年冬天時,蘇國境內爆發了一波大規模的逃亡潮。

  參與逃亡的蘇國民眾,數量多達十余萬。

  逃亡的方向,則包括了楚國、南海國、宋國,甚至大理、昆海等國,也在其中。

  楚國不過是其中選擇之一罷了。

  而這逃亡的十多萬百姓,途中最少有四五萬人,死在的路上。

  去年冬天的那一場風雪,可不是那么好熬的。尤其是在風雪中趕路,更是要命的事情。

  倒是蘇王蘇玄歌,據聞在得知了地方百姓逃亡的消息后,在宮內大發雷霆,一年處置了好幾個官員。

  隨后更是大發軍隊,派往各地府縣收捕逃民。

  一經發現,就當場懲戒,甚至直接處死,尸體懸掛各處要道,用以震懾人心。

  但這般作為,不僅沒遏止住這股逃亡潮,反倒使得各地人心更加惶恐,因為害怕而逃亡的人更多了。

  甚至一些被派去搜捕逃民的軍隊,也有許多跟著一起逃亡。

  那些逃走的民眾中,可是有很多都是蘇國軍隊的親人眷屬。

  如今自己家人都想跑了,那些蘇國軍隊難道還能下狠手,來個大義滅親不成?

  先不說蘇玄歌有沒有這么大的人格魅力,但就是蘇國給那些軍隊的待遇,也不值這個價啊。

  四十文一斤的米,對于蘇國軍隊來說,那也是不可承受之重。

  很多蘇國軍人家中,都因為糧價飛漲,快要揭不開鍋了。

  在此情形下,自不能指望他們對蘇國,有多高的忠心。

  而在這一波又一波的逃亡潮下,蘇國的江山社稷,也顯得風雨飄搖,亡國之象愈發濃厚。

  不過蘇國要亡,那是蘇玄歌該去頭痛的事情。

  對于楚國,對于陸淵來說,對方如今這副亡國之下,反倒是個大賺一筆的好機會。

  前幾年,蘇國攻打西南夷,雖然最終領土方面的收獲不多,才開拓了一郡四府,還不到半郡之地。

  可在錢財方面,蘇國收獲卻是極大的。

  因為針對新開拓的通海郡,還有蘇國之前率兵攻打,曾經涉及過的大理銀生地區。

  蘇玄歌所采取的政略方針,可是類似于此前李雄在西川郡那般,完全不顧未來,純粹竭澤而漁似的掠奪手段的。

  具體來說,就是不論貴賤,不論地區,不論死活,凡是蘇國大軍所過之處,地方百姓的一切財產錢糧,通通被掠奪一空。

  這種酷烈手段,除了激起了大量夷人反抗之外,也幫助蘇國獲得了大量的錢財物資。

  與蘇國那貧瘠窮困的國力,能在西南夷地區,維持十萬以上的大軍數年之久,靠的就是這種掠奪式的壓榨手段。

  如今雖然打了數年,當初掠奪的錢財被消耗了許多。

  但在蘇國手中的銀錢,應該還是剩下不少的。

  當初李雄就能在西川郡,掠奪價值數億兩銀子的財物。

  西南諸夷雖然貧瘠不少,蘇國掠奪的地方也只有半郡之地,但按照估算,蘇玄歌靠這場戰爭,最少也獲得了上億兩價值的財物。

  這諸多錢財,就算因為戰爭耗去了不少,但如今蘇國多少還是能剩下幾千萬兩銀子的,這已經是一筆巨款了。

  如今楚國到處都要用錢,雖然按照戶部那邊的統計,等到六年之后,楚國便可實現財政盈余,每年可結余一千二百萬兩銀子。

  但那也只是六年后。

  現在的楚國,依舊是處在財政赤字的現狀,每年都要從國庫中補貼開支一千萬兩銀子,缺口可謂巨大。

  雖然如今的國庫,足以支撐到六年后,財政盈余的時候,楚國的財政問題,不會出現什么太大狀況。

  可以上這些,是建立在楚國現有條件環境,一直不變的情況下,才能勉強維持如今的窟窿。

  這期間稍有變故,那么以楚國現如今的國庫儲備,便就有支撐不住的風險了。

  因此能趁此機會,多賺一些錢,對楚國來說,那自然是大好之事。

  而賺錢的目標,自然是缺糧的蘇國了。

  蘇國缺糧有錢,楚國有糧沒錢,兩邊正好形成互補。

  如今蘇國主要的糧食供應商,是南海國那邊的糧商。

  那些貪婪的家伙,為了賺錢,硬生生的把蘇國的糧價,抬升到了如今三十文一斤米的程度。

  可謂抽骨吸髓,毫無仁慈之心。

  對此情況,蘇國,乃至此前被坑過的楚國、宋國,都是恨的牙癢癢。

  也就是如今,南海國情況特殊,關乎楚、蘇等國與寧國的博弈,陸淵和蘇玄歌他們不好教訓南海國,這才讓對方得意如今。

  可現在,楚宋等國已經結束了對西南夷的戰爭,沒有龐大大軍消耗糧草,楚國的糧食壓力大為緩解。

  國內的大量糧食,自然也可節省下來,或進行儲備,或對外出售了。

  而對于如今每年都能收獲大量盈余糧食,并且很快就能開發出西川平原的楚國來說,每年只要不遇到大規模絕收的災情,那么當年出產的糧食,就足夠自己消耗了。

  所謂囤糧之事,在如今缺錢的情況下,并不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所以拿多余的糧食去換錢,對于楚國來說,還更劃算些。

  關于此事,在與大臣們商議之后,陸淵已經派出使者,去往蘇國進行前期的溝通了。

  楚國愿意把多余的糧食,以低于如今“市場價”的價格,出售給蘇國。

  嗯,價格減低之后,大概是十文一斤米,相當于南海國所賣糧價的三分之一。

  這個價格雖然比國際市場價低,但對于楚國來說,依舊是大賺。

  如今停止戰爭之后,楚國國內原先飛漲的米價,也迅速回落到正常價格,從原本的五文一斤米,跌回了如今的三文一斤米。

  所以哪怕楚國賣給蘇國的糧食,只是十文一斤米,但那也是高達百分之兩百以上的純利潤,已經稱得上暴利了。

  而楚國為此所付出的,也不過是從國內收集調撥一批米,然后將它送到蘇國邊界罷了,費不了多少功夫。

  相反,楚國低價糧食的出售,還能狠狠打擊一下南海國那些囂張的糧商,把他們肆無忌憚的氣焰給壓下去,直接斷了他們發財的路子。

  想來蘇國那邊,在得到楚國的善意之后,應該也會很樂于見到此事吧。

  畢竟,相比于花費三十文一斤的高價,去從那些把自己當做肥羊吸血的南海奸商手中購買糧食。

  還不如僅用三分之一的價格,跟從自己一直有著盟約的楚國手中購買糧食。

  這筆交易,不管是經濟層面,還是情感層面,蘇玄歌都沒有拒絕的理由。

  “如今蘇國應該還有一百五十萬以上的人口,這些人按照平均每人一個月一石糧,一年消耗十二石糧來計算。

  一個人一年的糧食消費,便差不多有十三兩銀子。

  一百五十萬人,那就是兩千萬兩銀子以上的市場。

  就算這些市場,楚國不可能完全吃下,而且蘇國隨著地方安穩,生產恢復,也會慢慢實現糧食的自給自足。

  但在安穩前的幾年,楚國每年從蘇國掙個一千萬兩銀子,應該也是不在話下的。”

  陸淵心中計算了一下,不由大為愉悅。

  每年能多出一千萬兩銀子的收獲,并且這個收入能持續好幾年,怎么看都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

  “而且不止蘇國,周國那邊,其實也可以試著去做一做糧食生意。”

  現在周國西面有蕃人,北面有魏人,東面有梁人,南面有楚人。

  這四個方向,除了楚國如今與周國議和,保持了和平狀態外。

  其它剩下三個方向,可都是周國的敵國。

  如今周國三面用兵,除去留守關內郡和漢中郡的十萬兵馬外,其余三個方向的戰場,動用的兵馬足有九十萬。

  若是算上轉運糧草的民夫,被征召而來的民團鄉勇,那么周國的大軍總數,更是直逼兩百萬以上。

  這么大規模的軍隊,幾乎已經相當于周國總人口的十分之一了。

  也就是說,周國十個人里面,就有一個人被征召到了前線戰場,而且還是青壯勞力。

  少了這么多青壯勞力,周國國內的生產,自然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問題。

  根據皇城司的探報,如今周國國內的糧價,已經普遍上漲到五文一斤米,個別地區,甚至漲到了十文一斤。

  由缺糧引起的糧荒,已經開始在周國內部顯現。

  并且這種饑荒,糧價的飛漲,還將隨著周國戰爭的持續,逐年增長上升。

  若是不能及時控制,如今的蘇國,就是周國的下一個榜樣。

  對于這么一個正在新生的龐大市場,陸淵自然極為感興趣。

  不過雖然感興趣,但他卻沒有立刻行動。

  一來是楚周之間,剛剛結束戰爭,雙方信任度不夠,即便想做生意,也暫時沒那個基礎。

  二來則是,周國如今雖有糧荒,但這種饑荒并不嚴重,以周國的底蘊,完全支撐得起。

  此時找對方賣糧,也賺不了多少,頂多賺個辛苦錢。

  三來便是楚國現在,手頭糧食也不算多,滿足一個蘇國就已經是極限了,暫時也拿不出更多的糧食賣給周國。

  所以考慮到這幾方面,陸淵選擇還是等等,等那邊饑荒嚴重了,自己這邊經過幾輪收獲,糧食變多了,再考慮去找周國做生意。

  而為了蘇國和周國這兩個國際市場,甚至未來其它更多可能的市場,楚國提升自己的糧食產量,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這其中,開發出西川平原,便是重中之重。

  不過想要開發西川,自然缺少不了人力,以西川現有的人口,遠不足以開發整個西川平原。

  好在去年冬天一場雪災,雖然使得楚國各地百姓損失嚴重,甚至出現了大量的死傷。

  但同樣的,那些受災嚴重的百姓,大多都是屬于較為窮困,沒有多少資產之人。

  而這些人,恰恰便是朝廷這邊選定的最佳移民人口。

  于是一場雪災之后,損失了大量財產的底層貧民百姓,在接受了官府的救濟邀請之后,干脆一咬牙一跺腳,就選擇了參與征募,移民西川。

  根據戶部那邊匯報上來的數據,如今楚國各地,已經有著大約五萬戶、二十余萬人的受災百姓,接受了移民,此時正在各地官府的調配下,陸續發往西川郡。

  并且這個數目,還只是開始。

  后續隨著工作展開,將會有更多人選擇移民。

  今年內,朝廷這邊,最少也能向西川郡移民十萬戶,五十萬人以上。

  年前那場未來數年的戰略會議上,所制定的未來六年內,向西川郡的移民目標,極為有望在今明兩年內完成。

  一場雪災,看來倒也并不完全是壞事,還是有一些積極影響的。

  不管怎么樣,等著五十萬人到了西川,那么整個西川平原,差不多也能初步開發了。

  最多到明年,西川郡將又成為楚國一個產糧重地。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