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嬌嬌王妃駕到,撩撥王爺臉紅心跳 > 第一百五十二章儒釋道
  葉安對待空空和尚的態度令玄誠子很是驚訝,畢竟佛道都是修行之人,作為道士這般折辱一個和尚還是比較少見的。

  即便是道門之中較為激進之人,也大多以文論道,以辯為主,未曾想葉安居然這般不留情面的當眾把隱私不堪的事情扒出來。

  隱私的事情是不能翻出來在陽光底下曬的,這會更顯骯臟。

  當葉安講完,酒肉和尚死后與佛祖的故事后似笑非笑的看向空空和尚時,這個胖和尚看了看自己肥大的肚子以及骯臟的衣服,便怪叫一聲迅速沖向盥洗之地。

  玄誠子看得出葉安是真的厭惡佛門,而他講述的那些典故軼事又不像是杜撰出來的,可見葉安的家學便對佛門有著排斥。

  對于玄誠子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但他卻不希望葉安太過鋒芒畢露,眼下這空空和尚算是東京城中有名的高僧,地位與臥佛婁守堅相似。

  但他卻沒有婁守堅那般的機變,為人憨厚德行也是不錯的,否則上清宮也不會容他在宮門之前盤桓如此之久。

  盞兒是女子,出現在上清宮稍顯不妥,但她畢竟是葉安侍女的身份,也還能將就,妙真帶她去了后面的廂房安頓。

  至于鐵二和王幫兩人便在上清宮中沒有什么禁忌了,相反鐵二的憨厚反倒是讓上清宮中的道士面露和藹。

  至于王幫則是早早的去往廂房安頓,葉安對他是無條件的信任,甚至連自己的小牛皮包都交給他保管。

  對于這樣的信任無論是玄誠子還是鐵二或是盞兒都沒有一絲懷疑。

  在他們看來王幫身為管事,就應該負責葉安的一切,包括獲得最大的信任,即便是身契已經不在,但契約卻還是有效。

  古人對約定的重視在葉安看來完全超過了后世,所以葉安從未懷疑過王幫的忠誠。

  進入太虛殿后葉安才發現這里的突兀,整個大殿規模宏大不說,殿中的供案之后卻什么都沒有!

  沒有三清,沒有靈官,沒有保生大帝,當然也沒有玉皇大帝,空空如也!

  “師傅,殿中怎生沒有供奉?”

  玄誠子翻了一下眼睛:“為師說的你學問不夠扎實,總在這般的微毫之處犯錯!老君殿供奉的是誰?”

  “太上老君…………太清道德天尊!”

  瞧見玄誠子要發作的模樣,葉安立刻改口。

  “那三清殿,玉皇殿呢?”

  “自然是三清和玉皇大帝!”

  “那太虛殿呢?”

  葉安微微愣住,太虛殿,一般的宮觀之中好似沒有這樣的大殿,因太虛既是虛無,是虛無縹緲的存在,供奉太虛有些扯淡……

  看著玄誠子默然不語,在看看邊上的道士好奇的目光以及空蕩蕩的大殿,葉安試探著說道:“太虛殿供奉的是道?”

  玄誠子這才面容舒緩:“孺子可教!天地之間有萬般的神仙,但大道卻只有一個,不可言明,不可聲傳,只可意會!故,老子以《道德經》為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葉安點了點頭,卻開口道:“我家長輩也是這么說的,但和師傅你說的不一樣,該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玄誠子微微愣了一下,就在葉安準備小小驕傲一把的時候,他卻開口道:“未曾想你家長輩居然知曉古版《道德經》,因避諱漢恒帝而避諱…………道家經典因歷朝歷代之避諱,錯改,失良多矣!”

  葉安驚訝的望著玄誠子:“師傅知曉?”

  玄誠子的目光越過供案以及后面的殿門,看著天空沉聲道:“儒釋道三家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即便是儒道之間也非看上去那般的中正平和。”

  葉安恍然大悟,他是學史的,自然知曉其中的沖突,但通過玄誠子之口說出來,卻發現,原來三家的沖突并未如同史書中記載的那般平和,甚至有些激烈。

  儒家和道家之間的關系還算好一些,儒家以仁愛為主,并不擅長機辯,最多便是下“陰招”。

  在玄誠子極力的要求下,葉安用了整整兩個時辰把他記憶中的馬王堆《道德經》給默寫出來。

  幸好“上輩子”在教授的帶領下對雜學感興趣,否則還真記不住。

  玄誠子雖知曉這一版《道德經》的存在,但卻不知全文…………

  供案之上,兩份《道德經》放在一起對比,玄誠子抽著涼氣,而葉安默然不語,明顯可見不同。

  道經與德經被調換了位置,而細致上的區別卻是更多,同樣的一句話,稍稍改動了幾個字,意思便大相徑庭。

  玄誠子長嘆一聲道:““致虛極,守靜篤”到你這便是“致虛,極也,守靜,表也。”雖幾字改動,但意境去相去甚遠!

  至于這句“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到了你這卻是“大方無隅,大器免成。”一字之差,二者截然不同!”

  玄誠子在葉安默寫《道德經》的時候便把太虛殿的其他人等遣散,待葉安默寫下《道德經》后他才鄭重的收起:“此書當守之!”

  這世上畢竟以儒道為主,即便是葉安號稱雜家,但最終還是要跟隨王淵學習儒道。

  在看過兩份經書之后,傻子也知道是誰改了《道德經》……………………

  葉安不由得脖后發冷,這種手段可比明火執仗要更為陰損的多,也由此可見三教之間的沖突有多么的復雜。

  但相比之下,道家和佛門之間的矛盾卻更為激烈,若是自己被卷入佛道之爭中,那便有些麻煩。

  這是一個非常古老又復雜的問題,其中涉及太多的新仇舊怨,尤其是在這個時代,更是如此。

  兩教爭斗無非處于門戶之見,相反在后世道佛之爭已經走向融合。

  自道教初興,佛教東來,起初算是互惠互利,因兩者所標義旨,間有相同。

  道家早在中土盛行,佛教傳入之初,譯天竺文為漢字,嘗襲用道家字義,后道家亦有襲用佛教教義者。

  但矛盾的沖突點還是在信眾多寡上,最終因利益發生了沖突………………

  南北朝時最為激烈,南朝道士顧歡的一文《夷夏論》震動儒釋道三家,從此拉開了佛道之爭得“大幕”。

  葉安從未想到過自己也會被卷入其中,但還好,道教是本土宗教,“地方保護”政策比較占據優勢。

  北朝三武滅佛,唐祚代興,以老子與唐室皆李姓,予道教以特殊禮遇,唐太宗更明詔道教居于佛教之上,定道先佛后之席,成為唐朝一貫方針。

  葉安并不覺得自己有資格參與到這場佛道之爭中,只要沒人找自己的麻煩,他非常樂意站在邊上看其斗法。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