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大智慧九阿哥(第一更求月票)
    到了五阿哥的信時,跟其他兩人風格又是不同。

    五阿哥的字明顯大了一圈,這筆畫也有些生硬,像是開蒙沒兩年的孩子。

    他的意思則很簡單,告訴九阿哥不要太勤快,內務府的差事要不就交了,越干活越有人挑剔,還不如少干或不干。

    還有少“敬上”。

    沒有用成語,可意思就是孝敬了也是白孝敬,沒有被護著,還要靠著自己。

    五阿哥這是惱了。

    他當差幾年也不是傻子,曉得所謂御史彈劾,要是汗阿瑪反對,就會壓下來;沒有壓下來的,就是御前沒反對。

    哼!

    別顯得太孝順了。

    九阿哥看著兩遍,才遞給舒舒,道:“你前年說老十內秀,爺瞧著,五哥才是內秀呢。”

    舒舒接過來看了,并不意外。

    她道:“五哥是太后教養大的,想想太后行事,就曉得五哥不是湖涂人。”

    九阿哥曉得五阿哥的勸戒是好話,可還是搖頭道:“爺跟五哥不一樣,五哥離御前遠著,也沒人敢輕忽他,太后就是他的靠山跟底氣;爺這里,還想要做老十的倚仗呢。”

    他到了書桉前,給三位阿哥寫了回信。

    只是這回要走驛站,他也就曉得什么能落在紙上,什么不行。

    十阿哥這里,他就提及尼固珠已經長牙了,豐生兄弟應該也差不多了,皇子府預備了不少磨牙棒跟口水巾,叫他們打發人去取;還問了十福晉的身體調理情況,可以請老姜太醫出面。

    四阿哥這里,他則是提及路上見過的潮河,竟是源自熱河,他會叫人沿河查看,看能不能行船,要是那樣,往后從熱河往京城運東西,就可以走水運。

    九阿哥不是信口開河,而是聽曹曰瑛講了古時候有北漕運,這個潮河之水,其中有一段也在北漕運的水系中。

    到了五阿哥這里,九阿哥則是跟他說,這世上掰扯不清楚的,就是生育之恩跟養育之恩,只看著自己的兒女,想想父母的艱辛,就要擔當起來,對小的多有包容,對長輩也要如此。

    三個人的信都寫完,九阿哥猶豫了一下,就又往御前寫信了。

    這回他寫的比較詳實,昨日去了長城,登高望遠;今日到了潮河邊,看漁民起漁網,處處都是學問。

    只是不放心家里,擔心皇父會為旁人家的事情生悶氣,擔心換季太后跟宜妃會不舒坦,還想著十七阿哥種痘之事,有些擔心,最后提及自己一切都好,前幾日有些不寐,不過喝了鎮驚促眠的藥,已經好了,飲食起居這里,也有福晉盯著,跟在家里一樣,請皇父不必擔心,云云。

    等到四封信寫完,已經到了在掌燈時分。

    小棠帶了人過來擺膳。

    主菜就是一個魚頭泡餅。

    雖說沒有打撈上胖頭魚,可是這條草魚太大了,兩尺半長,十八斤,魚頭就有三斤半,所以舒舒還是吃上了魚頭。

    不過沒有做一魚幾吃。

    因為按照魚把頭的判斷,這條草魚已經長了七年,魚肉硬柴,不如三年以下的草魚肉嫩。

    因此,旁邊水煮魚,用的就是一條二斤的草魚。

    還有一盤干燒鯽魚,用的是巴掌大的半斤鯽魚。

    還有一道泥鰍冬瓜湯。

    河蝦則是兩吃,香辣河蝦,還有一道韭菜炒蝦仁。

    舒舒吃著魚頭里的餅塊,心滿意足。

    雖說不是剁椒魚頭,吃起來也沒有胖頭魚的魚頭那些細嫩,可是這種醬燜口味的魚頭也好吃,里面用了五花肉做配菜,魚肉中都浸滿了油脂,葷香。

    九阿哥只是吃著蝦仁,道:“這個好吃,爺吃著比雞鴨順口。”

    舒舒聽了,道:“隆科多的私產,有處是南城的鋪子,就在菜市口,回頭叫人收回來,直接做個水產攤子。”

    九阿哥一聽,就明白過來了,點頭道:“那個好,到時候安排人去進河鮮或海鮮都方便,方便府里吃。”

    否則的話,專門打發人去天津拉海鮮還扎眼了。

    宮里還沒有如此,他們皇子府就如此,也顯得奢靡。

    *

    行宮外配房。

    張廷瓚跟曹曰瑛對坐。

    剛出京的時候,兩人吃喝是分開的,都是一樣的例。

    可是密云這里逗留了幾 逗留了幾日,閑著無聊,兩人也湊到一起或手談或吃茶,這膳食就開始一道用了。

    兩人這里是四道菜,砂鍋魚頭豆腐,紅燒魚,干炸小河蝦,蒜蓉白菜。

    兩人吃的斯文,飯量都不大,眼前是一尺盤,只吃了一小半。

    等到飯桌撤下去,上了茶水,兩人都先喝茶消食。

    曹曰瑛來的時間短,不過也瞧出九皇子府很是不同。

    他遲疑了一下,道:“九爺遲遲不肯入朝,是想要效裕親王事?”

    所謂裕親王事,就是世祖皇帝時候,皇長子夭折,皇次子已經是實際上的長子。

    當時世祖皇帝推行儒家禮法,對于皇嗣選擇這里,也傾向于“有嫡立嫡,無嫡立長”。

    結果世祖皇帝問起次子志向時候,年幼的裕親王回答“愿為賢王”。

    在曹曰瑛看來,九阿哥在經濟上有長處,正好可以在戶部行走,發揮所長,積攢功績。

    內務府這里,與國無功,比不得六部行走。

    世祖皇帝兒子少,裕親王的“賢王”沒人搶,可今上皇子太多了,九阿哥想要當賢王,輪不上。

    眼下還好,可等到皇位更迭,就要落后其他皇子一頭。

    讀書人,都有一種偏執跟信仰,士為知己者死。

    眼下還不至于說九阿哥成了他們的知己,可是這份優容,也使得兩人真心為九阿哥盤算。

    張廷瓚搖頭道:“九爺不善謀,這是短處,也是長處,固守內務府雖有散懶之嫌,可塞翁失馬、未必是禍……”

    他早些有些不通世情,對朝局也沒有太多預測,可是如今老父就要辭相,根源就是前幾年掛著的詹事府詹事,還有早先的曾為東宮師。

    他也是讀史書的,只是本朝政治跟歷朝歷代不一樣,沒想到皇權跟儲權之爭。

    誰叫皇上不單單是皇上,還是八旗之主。

    皇權沒有人撼動。

    而滿洲習俗,子以母貴。

    可只要想起來了,也是心驚。

    太祖皇帝廢過兩個繼承人。

    子以母貴的廣略貝勒跟禮烈親王,都失了儲位。

    得了王位的是側室所出的太宗皇帝。

    可見這子以母貴,也不是絕對的。

    如今大阿哥是長子,十阿哥、四阿哥是貴子,這以后如何,還真說不好。

    太子沒有外援。

    太子的親舅舅失了承恩公爵位,閑散在家。

    太子的岳父早已病故,太子妃族人也多放地方大員,不涉京城事。

    兩個老儒生,對視一眼,心里有數。

    曹曰瑛道:“九爺與直郡王、四貝勒府、十皇子都交好……”

    咦?

    這是不是大智慧?!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等到東宮失了圣心,那最有資格繼位儲君的就是這三位。

    曹曰瑛看著張廷瓚,眼睛閃亮,道:“九爺這是大智若愚?”

    張廷瓚喝了一口茶,看著曹曰瑛道:“十爺這里不必說,與九爺是總角之交;直郡王與四貝勒,早年跟九爺都沒有往來,眼下這局面,多是九福晉的緣故。”

    他在皇子府的時間久了,也聽人提過九阿哥小時候貓嫌狗憎的壞人緣。

    所有的改變,都是從大婚之后開始的。

    曹曰瑛聽了,陷入沉思,好一會兒問道:“這是九福晉的謀劃?”

    雖說儒家禮法限制女子,可是他們也不是老腐朽,真的就輕視女子。

    歷朝歷代,都不缺青史留名的出色女子。

    張廷瓚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道:“不知道,看不出,猜不透,許是巧合,許是有意。”

    不管是不是故意的,反正就是將九阿哥挪到岸邊,一個更安全的位置。

    從龍之功,哪個臣子沒有想過呢?

    曹曰瑛想到董鄂家是皇帝心腹,正紅旗都統,姻親是宗室為首的禮烈親王一脈,不由心神一震。

    只是關系重大,也不是能與人商量的事兒,他就垂下眼,看著茶盞。

    就算九爺自己不爭,可要是站好了隊伍,那就是未來的實權議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