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臥底魔門三千年 >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陳文哲能夠看清楚,被從船上推入水中的是一只鼎。

  而有了這一件寶鼎的發現,他自然就不再多加關注那件鳥譜。

  畢竟鳥譜已經打算交出去,當然也有陳文哲不想收藏書畫的原因,因為這東西真的不容易保存,特別是古董。

  剛才提到的后母戊鼎,其實是我國古代五大名鼎之一。

  跟剛才說的清代海內三寶,沒有什么沖突,就是多了兩件。

  剛才說了后母戊鼎、大克鼎、大盂鼎和毛公鼎,而最后一件應該是小盂鼎。

  雖然沒有看的太過仔細,也沒法通過回朔看的太清楚,但是,陳文哲還是懷疑,這件被藏在木箱之中,推入長江的鼎,好像是小盂鼎。

  這可就太有意思了,因為這件寶貝,消失的太長時間。

  那么,它要真是小盂鼎,那么又怎么落入了當年運輸寶貝去彎彎的寶船之上?

  對于秘密,陳文哲是最喜歡研究的,因為有秘密,往往就意味著有價值。

  再說,鼎,特別是一些特別大,還有著特殊意義的寶鼎,都是國家重器。

  因為這種寶鼎之上,往往銘刻著我們國家的歷史,而且很大的可能是正史。

  鼎這個詞,對于我們中華民族,特別重要。

  鼎是漢語常用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

  鼎的本意,是古代的一種煮食物的器具。

  在古代,鼎不僅僅是用來烹煮食物,也是放在宗廟里祭祀用的一種禮器。

  鼎很大、很重,所以“鼎”又表示很盛大。

  如:鼎鼎大名、鼎盛。

  由于“鼎”的重要,又常用于比喻王位和帝業。

  如:定鼎、問鼎。

  所以,鼎也是國家政權的象征。

  鼎是煮食物的大容器,水在鼎里翻滾稱為“鼎沸”。

  比喻喧鬧、混亂。

  鼎又有更新的意思,如:鼎革、鼎故革新。

  鼎本來是古代的烹飪之器,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

  最早的鼎是黏土燒制的陶鼎,后來又有了用青銅鑄造的銅鼎。

  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于荊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

  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

  國滅則鼎遷,夏朝滅,商朝興,九鼎遷于商都亳(b)京;

  商朝滅,周朝興,九鼎又遷于周都鎬(ho)京。

  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

  鼎被視為傳國重器、國家和權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賦予“顯赫”、“尊貴”、“盛大”等引申意義,又是旌功記績的禮器。

  那么,我國古代著名的鼎都有哪些?這里就要提到我國古代五大名鼎。

  鼎對于我國的意義非凡,所以只要有所發現,就是重大發現。

  而五大名鼎之中的兩件,卻是同一時間出土。

  百年前,西陜的一位村民卻一下挖出了兩件寶貝。

  可惜后來這兩件寶貝,一件消失無蹤,而另外一件卻流傳至今。

  那是道光時期,陜西陜郿縣禮村有村民挖出了兩件寶貝——大盂鼎和小盂鼎。

  這兩尊鼎歷史悠久,出自周代名臣盂之手。

  當時國家尚無文物保護的概念,地方官府對盜墓行為的管理也不嚴格,各地文物交易不受限制。首發更新@

  以至于,小盂鼎在出土后不久便遺失了。

  大盂鼎幾經輾轉,被袁世凱的叔叔袁保恒購入。

  當時袁保恒在左宗棠的麾下做事,為了謀得升遷,袁保恒將重金購買的大盂鼎作為禮物,贈予左宗棠。

  左宗棠位高權重,亦有收藏金石的愛好。

  在。(本章未完!)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得到了大盂鼎之后,對其愛不釋手。

  不過,沒過多久左宗棠便將大盂鼎,轉贈給了潘祖蔭。

  說起來,這潘祖蔭雖貴為工部尚書,但當時的左宗棠已成為封疆大吏,為何要對地位低于自己的潘祖蔭如此討好呢?

  原來,左宗棠贈鼎完全是出于救命之恩。

  早年左宗棠在駱秉章麾下擔任幕賓之時,曾得罪了永州總兵,因此獲罪。

  值此之際,侍讀學士潘祖蔭站了出來,替左宗棠說了不少好話,這才保住了左宗棠的性命。@精華\/書閣*

  左宗棠始終想報答恩人的救命之恩,但潘祖蔭唯好金石,且眼光極高,唯有大盂鼎這種級別的國之重寶能入其法眼。

  因此,在得到了大盂鼎之后,左宗棠思量再三,決定以此物相贈。

  說起這大盂鼎,其形制是標準的周代三足鼎。

  它高約一米,鼎口的直徑為77公分,重達153公斤。

  在周鼎這一大家族里,大盂鼎絕對是罕見的大家伙。

  最難得的是,大盂鼎上篆刻了近三百個字,這是周康王向盂進行的告戒。

  周康王指出,當年先祖文王、武王靠仁政治理國家,希望盂能繼承先代的遺志,為國家多做貢獻。

  盂感激涕零,特鑄兩尊青銅鼎,并在上面刻下天子的教誨。

  拋開大盂鼎本身的價值不談,單單刻在上面的銘文,都已是無價的文化瑰寶。

  即便是在滿清王朝,大盂鼎亦屬價值連城的國之重寶。

  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有時獲得了這種國之重寶未必是好事,反倒容易招致禍端。

  潘祖蔭在朝廷的地位舉足輕重,所以,在他生前,這尊鼎自是無人敢覬覦。

  然而,潘祖蔭駕鶴歸西后,禍從天上來,不少人都將貪婪的目光瞄向了大盂鼎。

  起初,先是身為封疆大吏的兩江總督端方,對大盂鼎起意,多次派人來潘家索要大盂鼎。

  不過,潘祖蔭雖死,但余威尚在,潘家人毅然決然地拒絕了端方的“美意”。

  在后來的日子里,又有洋人找上門來,開出天價,希望潘家人能將此鼎轉賣到國外。

  潘家雖已落魄,但風骨尚在,自不會做出這種將國寶賣到國外的事。

  因此,潘家人亦拒絕了洋人的請求,讓這些投機取巧的外國人碰了一鼻子灰。

  到了民國時期,有位北洋政府大員,打著讓大盂鼎參加展覽的幌子,想要將這件重寶據為己有。

  好在潘家人及時洞悉了此人的陰謀,并未將大盂鼎送去展覽,這才保住了大盂鼎。。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