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晚唐浮生 > 第1737章 河東系
    第1737章 河東系

    男人深沉的號子聲中,一艘漕船靠上了河陰倉碼頭。

    力工們立刻忙活了起來,將船艙內的糧食卸下,運入庫內。

    “‘云帆轉遼海,粳稻來東吳。’這一批吳地粳稻,來得可不容易埃”倉督腆著個大肚子,匆匆忙忙下了城頭,哈哈笑道。

    有唐一代,有關水稻的唐詩很多,十有八九指的是粳稻。

    唐代宗時,關中一年收粳稻二百多萬石——以畝收兩石來算的話,也就一萬頃,百萬畝,播種面積其實不大。

    唐與吐蕃會盟,蘭州也生產粳稻。

    東吳地方,粳稻也很有名。

    真是奇了怪了,就沒其他稻種了嗎?

    不過沒關系,物以稀為貴。河陰倉只是一個中轉倉庫,這些粳稻最終都會運進含嘉倉城,倉督家也安在洛陽,自己其實也是京官的一員,逢年過節發俸祿時,如果能得一些粳稻,取代那些早吃膩了粟米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

    “這粳稻怎么來的?”有人問道。

    這個族弟辦事不太利索,還有小偷小摸的毛病,若非他爹娘當年照拂過自己,抹不開情面,早讓他滾回老家了。

    他記得馮道是同光四年二月出任淮南道轉運使的,至今已五年有余。

    他知道郭崇韜這人心思熱切,被壓抑許久的河東系官員多半也一般無二。

    其他幾位官員也沒說什么,只有一兩個性情外露的,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嘖嘖兩聲后離去。

    接下來得加把勁,免得被人揪小辮子,特別是在他大嘴巴胡咧咧之后。

    “是埃”馮道附和道:“這一年年的,過得太快了。”

    河北人罷了,怪不得。

    說句難聽的,如果再像前唐那樣,出現徐州銀刀都之亂,截斷漕運的話,海運還可保證江南與洛陽之間的物資運輸暢通。

    這些年,九月下旬開始,就有產自遼東的各類物資運抵河北各港口,然后經永濟渠、黃河水運至河陰,再溯伊水而上,輸入洛陽。

    倉督族弟臉色發白,半晌后才道:“四哥,要不逃……”

    “好。”族弟飛快離去。

    六十歲的人,還想建一番功業,是不是太貪心了?

    不過,或許還不算晚。

    呃,不知不覺間,郭崇韜發現自己越來越關心這個朝廷了。遙想當年晉王剛死之時,他心中還好惆悵、迷茫,雖然做了大夏的官,卻未必多認同。

    “所為何事?”郭崇韜追問道。

    “幾月赴任?”郭崇韜問道。

    作為淮海道轉運使,他不但要轉運本道的稅糧,有時候還要轉運江南、遼東運過來的糧食,收儲之后,統一通過黃河水運至洛陽。

    當然,也有人猜測郭崇韜可能入樞密院,畢竟他允文允武,文官武將都可做得。

    想起方才河陰倉見到的那個胖子倉督,不由哂笑。

    老實說,他這個人性子淡漠,也沒什么雄心壯志,對大夏朝的歸屬感很一般。但思來想去,好不容易出現個一統天下,壓制諸多歪風邪氣的王朝,崩掉怪可惜的。因此,在不傷及自身利益的情況下,他是愿意為圣人、為太子做些事情的。

    確實很可能是最后一 最后一批漕糧了,但未必是最后一批物資。

    沒想到啊,沒想到。

    馮道似未發覺他大變的神色,繼續說道:“太子剛剛巡視到隴右道,開過年來,定然北上涼州,再折回關北。看圣人的意思,或要與其匯合。”

    倉督嘆了口氣。

    他很清楚,太子多年前就與河東出身的官員走得很近,關系十分密切。

    “你懂什么?”倉督哼了一聲,道:“漕運有漕運的好處,海運有海運的便利,不可偏廢。圣人喜歡海運,底下就有幸臣揣摩上意,哄他老人家高興,以冀升官。”

    就在昨天,倉中還儲備了一批咸魚干、肉脯,幾乎把地下冰窖給填滿了。在運河封凍之前,這類物資的運輸根本不可能斷,已經形成一個成熟的運輸季了。

    “難說。”馮道說道:“開過年來,可能要先隨太子北上。”

    馮道沉默,不接這個茬。

    倉督看了眼問話之人,是自己本家族弟。

    這是世間最無情之物。無論貧富貴賤,都逃不過時光的摧殘,公平無比。

    辣!辣得夠舒服,辣出了他的雄心壯志,幾乎讓血液都燃燒了起來。

    好處是非常多的,而且事關朝廷安危,只有眼皮子淺的人才會不重視。

    ******

    郭崇韜住進了河陰驛之內。

    郭崇韜在淮海,偶爾也與馮道打些交道,知道此人在淮南表面和光同塵,誰也不得罪,但暗地里做成了不少事,這就是能力了。但——不影響他看不起這個人的品行。

    碼頭力工們仍在一絲不茍地搬卸著貨物,間或說笑幾句,完全沒注意這邊的情形。

    這年頭做官,說實話都喜歡提攜鄉黨或親戚。沒別的原因,用起來放心,哪怕能力不足,只能干個低等的雜役,那也是自己人,很多不方便做的事情都可以交給他來辦。再者,你發達了不幫助鄉黨親戚,回鄉探親時脊梁骨都要被人戳塌了。

    “來,滿飲此杯。”驛站內人聲鼎沸,有來自外州的考學士子,眼見著快過截止日期了,也不去禮部登記報名,居然還賴在河陰宴樂。

    話說海運糧食,一直是郭崇韜極力推行的事情。

    郭崇韜宴請僚屬時,表面作色,但心中十分高興。

    河東降得太晚了,正所謂一步慢步步慢,好位置都讓關西人、河南人占去了,河北人、河東人所得甚少。要想翻身,只能指望新君了。

    河東怎么出了這種人!不,馮道是河北瀛洲人,根底是老幽州鎮,被晉王征服之后,才到河東當的官。嚴格來說,只能算半個河東系官員。

    “關北道的巡撫可不好當。”馮道苦笑了下,道:“刺頭太多,過去之后,怕是不好施展。”

    郭崇韜心下一驚,馮道與太子勾連到這份上了?

    “原來如此,我說呢。”

    倉督額頭滲汗,下意識覺得新娶的第三房小妾不保,剛許了人家的女兒也要被抓進掖庭局洗衣了。

    消息甫一傳至兗州,僚屬們就紛紛恭賀。

    “那也不近啊,還不如走漕渠、汴水運來京城呢。”

    郭崇韜看了他們一眼,書生意氣,真好!

    他唯一羨慕他們的一點就是年輕。  <div class="contenta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