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晚唐浮生 > 第五十三章 怎么還不走?
  (暫時不要點開,稍后修改)

  (暫時不要點開,稍后修改)

  1679年10月4日,探險在繼續,混亂也在逐漸平息之中。新處鄉以東的湖區沼澤地帶,一群東岸農民圍在幾個滿頭大汗的工人周圍,一邊談笑一邊看熱鬧。

  幾位工人來自鄉農技站,穿著天藍色的牛仔布工作服,手里拿著各類工具,正在倒騰著一臺小型蒸汽抽水機。這臺抽水機是用來將沼澤積水排入普耶韋湖的,型制不大,但功率卻不小,足足有7.5匹馬力之多——至此我們也明白了,這就是如今在東岸已經非常流行的7.5匹馬力蒸汽機,因為體型小、重量輕(相對的)、功率大,非常受農業、交通等部門喜愛,目前制造該型抽水機的國營大豐農機廠已累計在全國范圍內售出了超過二千八百臺,取得了非常驚人的經濟效益。

  比如眼下南智利中央谷地的這個偏僻、荒遠、貧窮的地方,竟然也采購了一臺,用在了湖區周圍的沼澤積水排干項目之中,只不過目前看起來好像出師不利,抽水機用了沒多久,竟然就出了故障,讓鄉農技站幾位專職伺候這臺機器的工人們急得滿頭大汗。

  “氣缸的密封出了問題,也許是環,也許是活塞,我不太能確定。”一位看起來十七八歲的學徒模樣的年輕人赧顏說道,他手里拿著工具,臉上全是油污,臟兮兮的。

  “我當然知道是氣缸密封出了問題。氣都漏得那么厲害了,只要不眼下,得出這個結論很難嗎?”一位嘴里叼著煙斗的大胡子中年技工走了過來,嘴里還罵罵咧咧的:“你說我怎么就帶了你這個笨徒弟?干點事怎么就這么困難呢?無論氣缸哪里出了毛病,我們也沒備件啊,難不成你想自己手工磨一個出來?去去,去湖對面的礦區里借點零備件過來,對,就乘船去,就報我的名字。另外,小劉,你再檢查下其他部分,看看有沒有什么問題。”

  “明白了,站長。”被稱作“小劉”的技工應了聲,然后仔細撿視起了面前的機器,從氣缸到連桿、從曲軸到泵體,檢查得非常仔細,也非常專業。

  這臺設備上的零部件,都是大豐農機廠、第二重型機械廠、大魚河兵工廠石浦分廠、鐵嶺特鋼、梅林鐵路機械加工廠生產出來的,涉及到各種材質、尺寸和型制,加工精度也非常高,體現了東岸工業制造的最新水平。在此時歐洲還在使用腳踏式機床、水力機床生產鐵質零件甚至木質零件的時候(只有英國開始嘗試著使用蒸汽機驅動機床加工物體),東岸已經開始大范圍普及蒸汽機床了,因為其具有振動小的特點,故加工精度可以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再加上東岸人這十幾年在材料科學上取得了不少突破,很多新材料開始應用,比如機械加工上的錳鋼刀頭,就使得機床轉速達到了一個更高的水平,穩定性、機械加工精度成倍提高。更別說,東岸人還發明了刻線機這種國家重寶般的神器,使得大規模標準化生產達到了可能(以往只能部分標準化生產,零件互換性較差),工業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精度進一步提高,這些都極大促進了機械設備在全國的鋪開。

  就像眼前這臺7.5馬力蒸汽機,其實和早期生產的也大不一樣,這只和工業加工水平有關。打個比方,假如早期的這種蒸汽機只有30%的零部件能夠互換,那么到了現在,可能就有百分之六七十能換了。而且即便不能互換的,二次手工加工一下,沒準也能使用,這無疑是能極大降低維護成本的。

  反觀歐洲的機械設備,因為缺乏普遍通用的量具(沒有刻線機,無法大規模復制生產),他們加工的零件通用性不是很強,因為他們仍然是在通過古老的五等分法、十等分法給原料劃刻度加工,前后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況。用這種零件加工的機器,出現部件損壞的情況后,就必須得去原廠尋找零件,且尋來的零件也不一定能用,因為尺寸可能存在微小差異,必須二次加工。這樣的成本,確實是很高的,除非在蒸汽機明確具備巨大優勢的場合,不然使用起來成本就未必比騾馬、水力低多少了。

  所以,你便看到了,這么些年來,隨著東岸出口的機械設備在歐陸各國使用的日漸增多,機械零部件的出口漸漸也成了一項規模不小的產業,并且增速呈越來越大之勢。究其原因,還就是因為東岸機械零部件的高通用性和互換性,使得維護起來成本較低,間接促進了歐洲各國生產機械化的程度,當然也打壓了歐洲各國機械加工業的進步。

  這種7.5馬力小蒸汽機如今主要用在東岸大草原、河間及鴨子湖流域,南智利地區這種窮鄉僻壤受限于多種因素(主要還是配額限制),引進得不多,以博陵縣為例,也就在湖區一帶購置了一臺試用,與那些騾馬抽水機、大型蒸汽抽水機(固定式的,移動起來非常困難)一起,排干沼澤積水,為當地的農業拓荒發揮作用。

  與這些抽水機一起行動的,還有挖掘溝渠的蒸汽鋤、蒸汽犁。有這些機械的幫忙,利用天然池塘、湖泊、沼澤改造成水庫,完后開挖灌溉水渠,也就變得一項輕松不少的活計了。甚至于,聽說縣農業局已經派專人前往西湖縣的大豐農機廠,打算搶購一臺蒸汽拖拉機回來,看看效果如何,聽說這種拖拉機在巴塔哥尼亞一臺用得很多,很頻繁,無論是拉貨還是拉別的東西,效果都非常不錯。

  當然縣里也不是沒有人指出,這種功率為25馬力的蒸汽拖拉機以及由此衍生而出的蒸汽玉米收割機、小麥收割機、大豆收割機什么的(取代以前的各型馬拉式收割機),因為自身重量較大,只適合在土壤較為干硬的巴塔哥尼亞及潘帕平原部分地區使用,否則可能會極大地損壞農田和道路,造成不小的損失。

  而像南智利地區,因為氣候濕潤、降水豐富的緣故,土壤與巴西高原不少地區一樣,較為松軟。當重量驚人的蒸汽拖拉機一來后,會將田地毀壞得不像樣,以至于農民們后期還得花費較大精力對其進行修整,還不如不用呢,還省點力氣。

  這樣的論調,自然也是有其道理的,因為河流縱橫、降水豐富素有水鄉之稱的河間地區已經證明了,25馬力蒸汽拖拉機及各種衍生機械的使用時是如何在農場上失敗的。不過縣農業局的態度也比較鮮明,他們認為,在人煙相對稀少、群山環繞、森林密布的南智利地區,即便這種蒸汽拖拉機完全無法用來耕田,那么也可以推廣到林場和礦山上去。那些地方,可是不怎么害怕你毀地的,唯一可慮的,大概就是雨雪天氣導致的道路泥濘,無法行走罷了。

  當然除了燒薪柴或煤炭的蒸汽機外,在南智利這些工業基礎較為薄弱的地方,對傳統風能、水能的利用自然也是非常普遍的,以降低對新式機器的依賴,提供他們的生產力水平。比如這會農技站技工將要去的湖對面,就有一座利用水能的大型蒸汽機,總馬力超過了150,與后世歷史上1682年南尼德蘭木匠雷內昆為路易十四建造的馬爾利機(為凡爾賽宮提供水源)差不多,后者的最大功率達到了124馬力,應該是法國當時輸出功率最大的動力設備了。

  公允地說,因為氣候濕潤,降水豐富,且河流、湖泊較多,南智利地區使用水力設備的基礎是非常好的。尤其是那些木材加工廠、硫磺礦、石灰石礦什么的,真的需要蒸汽機嗎?它們需要很高的加工精度嗎?不需要吧!就像那些用來雜碎礦石的大錘,用水力設備足矣,因為其偏差一點完全沒影響。甚至因為水源不夠——有些地方因為水流流速較慢,驅動不了大型機械設備,故首先需要用水車將水送到高處,然后落下驅動水輪,這種情況下水力機械設備無法長時間運作——而中途停頓,也完全沒有任何影響,這一點與機械加工業是非常不同的,所以我們便看到國家投入資金幫助南智利地區和博陵縣在普耶韋湖以東的國營硫磺礦、石礦上面修建了一套大型水能利用系統,潛在功率150馬力,可驅動包括水力鍛錘、水力破碎錘在內的多種設備,用起來非常好。

  東岸人的這套系統,自然與法國人的大不一樣,主要區別體現在設計、體型、可靠性及使用壽命方面。設計自不用說了,有著大量理論知識支撐的東岸人,與歐洲傳統的水力設備的設計差別很大,體型更小,效率更高。而在性能指標方面,自然也大大領先,首先是可靠性高,不像法國人的那個故障率高,動不動停擺,這主要取決于設計及零部件加工精度上的領先;其次使用壽命也超過人家很多,這當然還是得益于設計及零部件材質的領先,不是法國人那種硬木、鑄鐵混合的設備可比的。

  所以,別看兩家的水力設備功率相差不大,但實際使用起來差別可大著了。時間跨度長一點的話,法國人的這套系統能用到東岸人一半的功率就很不錯了,雖然這在歐洲也已經是很亮眼的水力設備了,但要知道這是屬于國王的財產,一般人可沒財力建造這樣宏偉的設備。

  歐洲人現在能有的,也就是仿制的各類東岸早期蒸汽機罷了。至于后期的比較先進的,即便他們利用各種渠道拼湊出了實物,但也無法復制,或者復制起來成本極高,可靠性也很低,完全沒有使用價值。

  就這種還是在英國、聯合省和北德意志這些技術比較發達的地區呢,在一些堪稱落后國家的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各邦國,使用的蒸汽機——其中有些很難說是不是蒸汽機——還是非常原始的。這既是由于機械加工和材料科學方面的欠缺,理論方面的落后也是很明顯的。比如,歐洲人在將近三十年前才對氣壓這種概念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遑論對其深入研究了,且這還是在東岸文明知識向海外傳播的情況下才達到的,后世對蒸汽機做出重大改進的薩弗里、紐開門此時還是個毛頭小子,歐洲的理論進步與其自己研究,還不如想辦法從東岸人那里獲取更加靠譜。

  當然這也不是說歐洲人就沒法進步了,事實上英荷德地區的蒸汽機研究者們如果沿著現在路子發展下去,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早晚會慢慢發展起來,并不斷改進蒸汽機,使其達到很高的水平。但這究竟需要多少時間呢?

  要知道,東岸人可也沒有停下來等你。隨著基礎工業的進步,東岸人已經能夠設計重量更輕、體積更小、效率更高、功率更大的蒸汽機,不斷推陳出新,將其應用到船舶、火車、工廠、礦山和農田之中。而且一些比較成熟的蒸汽機型號可靠性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程度,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一升再升,全蒸汽動力船只的研發呼聲再度高漲,三大國營造船公司已經重新從故紙堆里翻出了當年的全蒸汽動力船只的相關資料,并設立了課題組,開始做一些前期準備事項,就等中央交通部下達相關指示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