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萬古昏君我為王 > 第14章 辛坦夫是誰?
  李玄來到一士子身旁,士子趕忙起身作揖,李玄擺手。

  “無須理會朕,專心作答!”

  該士子已經答到第二題。

  李玄俯身看去。

  昔者亞圣舍魚而取熊掌,舍生而取義也。臣捫心自問,命根子與性命皆不忍舍去,臣嘗聞女帝愛惜人才,臣自恃有才,恃才便可傲物,當鎮定心情,與女帝座談家國大事,依時事出十策獻之······

  李玄看罷,面無表情走開。

  人才啊,確實是人才,可我大楚不需要這樣的人才,朕需要奸才和蠢材!

  李玄瞄過一位又一位考生的答卷,在巡視了一刻鐘后,終于停步一考生前。

  該考生面如冠玉,神氣飛揚,給李玄最直接的感覺便是----傲,目中無人,蔑視一切的傲氣。

  考生嘴里叼著毛筆,斜躺在地上,雙手枕在腦后,即便李玄已經站在他面前,但他宛若無覺,壓根沒有任何恭敬之意。

  孩子,你成功勾起朕的興趣。

  李玄干脆移開鎮尺,拿起考卷,考卷最右側填寫了考生的姓名和編號。

  姓名:辛坦夫。編號:9527。

  李玄心中默念幾遍該考生的姓名,后世姓辛的名人及其少見,除了南宋辛棄疾之外,李玄確實想不起來還有誰了。

  后世確實沒有這個人,這難道是無道之界的土著?

  李玄放下思索,開始查看答案。

  第一題,辛坦夫一共寫了九個字。

  “不如我寫的,不用論證!”

  6,李玄極度無語。

  第二題,辛坦夫一共寫了三個字。

  “干死她!”

  666,李玄想笑,但他忍住了。

  第三題,不出李玄所料,辛坦夫還是只寫了八個字。

  “給我三千兵,滅南唐!”

  666666,看到這個答案,李玄確實繃不住了。你小子真不把我朝的陳慶之,霍去病放在眼里。

  李玄再次看了一眼辛坦夫,剛好對上辛坦夫蔑視的目光。

  這一刻,李玄深深懷疑上了自我,感覺他才是皇帝,自己只是一介布衣。

  李玄心底竟然開始期待辛坦夫最后一題的答案。

  第四題,辛坦夫寫了整整十六個字。

  “陛下以天下殺韓信,韓信以兵法殺陛下!”

  李玄倒也干脆,直接撕毀辛坦夫的試卷。

  “與朕聊兩句?”

  辛坦夫叼著毛筆,依舊是一副二世祖的模樣,跟著李玄來到考場外的一處空地。

  一路上,李玄百思不得其解,自己辛苦謀劃,怎么會被一個小子看穿。

  就連韓信也解不了自己的陽謀,這小子怎么就看穿了?不合理啊!

  所以李玄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

  李玄雙目緊盯辛坦夫,屬于自己帝王的威壓散發開來,辛坦夫也收起了吊兒郎當的模樣,自顧說道:

  “孫武將軍告老辭官,京中流言四起,陛下卻在這時召韓信入京,韓信不入京,那么謀反之心昭然若揭,韓信一旦入京,便身不由己。陛下加封韓信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把韓信放在火上烤,無論韓信接不接受陛下的封賞,關于韓信謀反的謠言都會一直散播下去,屆時就算韓信不反,天下人都會認為韓信有反心。可韓信偏偏答應了,那么群臣再如何相信韓信,韓信已掌天下兵權,群臣既驚又懼,自然防備疏遠韓信。”

  “陛下的最后一道考題,便是公開告訴天下人,韓信有可能造反,天下人只需要懷疑就夠了。韓信名聲已壞,何以立足大楚?”

  “陛下借蕓蕓眾生之口逼韓信造反,無非是想提前剪除大楚內部最大的隱患,只消韓信起兵,那么陛下自然師出有名,占據大義,堂而皇之掃除韓信。”

  “只是可惜啊!我不知道陛下針對韓信的后手是什么,但是我可以確定,韓信一旦起兵,大楚無人能攔!陛下低估了韓信用兵之神。”

  辛坦夫的分析可以說完全契合李玄的謀劃,只不過辛坦夫壓根想不到,李玄的目的其實就是要大楚內部掀起戰亂。

  李玄聽完辛坦夫的分析,抬起手輕輕拍在辛坦夫的肩膀上。

  “朕姑且認同你的胡說八道,那么如你所言,朕要如何破局?”

  “我來破局!”

  簡直6的飛起啊,你小子當真不知自己幾斤幾兩。說實話,李玄被搞無語了,從來沒有見過這么自戀的人。

  李玄斜眼辛坦夫,嗤笑道:“人貴在有自知之明,你不會認為自己用兵超過韓信吧?”

  辛坦夫正色道:“我用兵自然遠遠不如韓信,但是我可以長存于暗夜中,在最為關鍵的時刻,給予韓信最致命的一擊。”

  李玄聞言,若有所思,隨即從懷中掏出一塊金色令牌。

  “這屆科舉,你已被除名,拿著它,去找一個叫做納蘭容若的侍衛。”

  辛坦夫接過令牌,留下一句話后轉身就走。

  “納蘭容若?好娘的名字!”

  獨自站在原地的李玄嘴角抽搐。

  “希望納蘭小子和這個小子和平相處吧!”

  端坐于太廟前的文臣也在討論,甚至爆發了比武將那邊更為激烈的爭吵。

  以中書令范仲淹、左相張居正為代表的文官一致認為李玄所出試卷很新穎,很絕妙!就連魏征也深表認同。

  以吏部尚書韓愈、尚書令房玄齡為代表的文官則認為李玄所出考題太過荒謬,有損國體,有趣的是,曾在大殿上支持李玄的工部尚書沈括也不贊同這張考卷。

  吏部尚書韓愈更是直言:

  “諸君無不以治國平天下為己任,君子當以德立世,以才行事。陛下此卷不尊古法,不效圣賢,其題荒誕不羈,若以此卷選拔人才,那又會是些什么妖魔鬼怪,屆時我大楚朝堂魑魅橫行,魍魎亂紀,國內外烏煙瘴氣,諸君悔之莫及!”

  中書令范仲淹爭鋒相對: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值得效仿)。人生當世,自然行當世之道,思當世所思,憂當世所憂。陛下此舉開科舉之先河,為我朝網羅人才萬萬,可喜可賀!”

  見兩邊相持不下,諸葛亮只好為此事蓋棺定論。

  “諸君且看,陛下第一題看似誣蔑蘇學士,實則考查敢于懷疑,敢于變革之人才。”

  說道此事,諸葛亮神情嚴肅起來:“我大楚士子,若是一昧尊師,連蘇學士都不敢去質疑,那么將來我大楚到了不得不變革求生之際,朝中全是懦弱守舊之徒,無人敢推翻舊制,大楚亡矣!”

  群臣聞言盡皆神色肅穆,諸葛亮又撫須笑道:“只是陛下也太不講究了,這么埋汰蘇學士,哈哈哈!”

  氣氛有所緩和。

  諸葛亮繼續道:“第二題看似混賬,實則大有深意。如韓愈所言,君子立于德才,治國仰仗禮法。這一題,考查的便是士子們置身絕境的選擇和應變措施。是忠義理想重要,還是身家性命重要?有無兩全之策?僅憑此題,便能淘汰一半庸才!”

  ······

  “至于這最后一題,想必諸君看到此題時便心中有數,本相不再贅述!”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