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隋末之群英逐鹿 > 第八章 江都科舉
    隋軍將士龍精虎猛,常遇春、薛仁貴都是勇冠三軍的猛將,吳軍根本不敵,混戰了兩個時辰左右,整個歷陽城頭,都掛上了獵獵飛舞的“隋”字大旗。

    帥帳內,常遇春滿面春風地將捆綁成一團的輔公佑拖進帥帳,得意地說道:“大將軍,末將活捉賊王杜伏威前來繳令。”

    “好!”薛仁貴聞言大喜道,“常將軍果然勇猛,先是陣斬杜伏威兩個義子王雄誕和闕棱,現在又活捉了杜伏威,此次平叛,常將軍當居首功!”

    夸了常遇春幾句,薛仁貴又扭頭看向輔公佑,呵呵笑道:”杜伏威,你背叛朝廷,可知會有今日?“

    輔公佑怒哼了一聲,昂首挺胸說道:”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若不是楊廣這昏君強征壯丁,不恤民情,我又為何會起兵造反?“

    “大膽!”薛仁貴拍案而起,厲聲喝道:“刀斧手何在,將此賊拖下去斬了!”

    “元帥且慢!”原本在一旁沉默不語的楊恭仁突然開口阻止薛仁貴。

    薛仁貴聞言愣了一愣,疑惑地看向楊恭仁,“楊將軍,你為何阻止我,此等大逆不道的賊子難不成還要留他性命嗎?”

    楊恭仁微微搖了搖頭,沉聲說道:“大將軍,末將不是要阻止你殺賊,而是想讓你明白一件事,你殺的到底是誰?”說罷轉頭望向輔公佑,淡淡說道:“我說的沒錯嗎?輔公佑將軍!”

    “什么?”薛仁貴聞言大驚,“楊將軍,你說這人不是杜伏威,是他的結義兄弟輔公佑!”

    楊恭仁點了點頭,“當年先帝曾在洛陽舉辦英雄大會,意圖招安亂賊匪。當時杜伏威和輔公佑都曾前來參加,在那個時候末將和這兩人見過幾面,絕不會認錯的!”

    輔公佑見被人認出,也不再偽裝,高聲大笑道:“不錯,我就是輔公佑,你們這些隋狗,中了爺爺的金蟬脫殼之計了,我兄弟將來一定會領軍殺回淮南,替我報仇雪恨的!”

    “大膽狂徒,你找死!”一旁的常遇春正因為自己中了金蟬脫殼之計而怒火中燒,突然聽到輔公佑這么說,頓時勃然大怒,當場便把自己的佩劍拔了出來,作勢就要砍了輔公佑。

    薛仁貴微微皺了皺眉頭,沉聲喝阻道:“常將軍息怒!”

    常遇春暴怒之后也知道自己有些失態,慌忙收回自己的佩劍,拱手說道:”末將因為自己不慎放跑了賊首杜伏威,心中有氣一時唐突,還望大將軍恕罪!“

    薛仁貴呵呵笑道:”常將軍何罪之有,你本來就不認識杜伏威,有心算無心,這不是你的責任。再者,杜伏威雖然跑了,但他手上無兵無將,又能翻起什么風浪,根本不足為慮!“

    常遇春拱手說道:”末將多謝大將軍體諒!“

    薛仁貴再一次轉頭看向輔公佑,微微一笑,“輔公佑將軍真是忠義之人,寧愿自己赴死也要保住杜伏威的性命,薛某...”

    “廢話少說,忠臣不事二主,趕緊殺了我,別白費唇舌了!”薛仁貴話還 仁貴話還沒有說完,輔公佑就不耐煩地大聲說道,“我輔公佑雖然沒念過什么書,但忠義二字我還是知道的!”

    看到輔公佑這般決然,薛仁貴無奈地長嘆了一口氣,“來人,將輔公佑押往城門口,梟首示眾,以儆效尤!”

    輔公佑深深地望了薛仁貴一眼,淡淡說了一聲,“多謝!”

    ..........

    薛仁貴兩月之間掃平淮南杜伏威,飛馬向楊杲報捷,并表奏常遇春首功。雖然常遇春中了杜伏威的金蟬脫殼之計,但正如薛仁貴自己所講的那樣,杜伏威雖然跑了,但他手中無兵無將,造不起什么風浪了。

    楊杲覽表大喜,加封常遇春為驃騎將軍,鑒于李淵已經全取關中,荊襄一帶的壓力大增,楊杲又大筆一揮,調任楊恭仁為荊州刺史,坐鎮襄陽協助南陽的楊延昭守衛荊襄。

    原江陽縣令狄仁杰在驍果兵變之后治理有方,短短三個月下來就將江陽縣恢復至兵變之前的狀態,在朝中頗受好評,楊杲為表其功勛,當即升任其為淮南郡守。

    在軍事方面,楊杲又密下圣旨給薛仁貴和常遇春二人,命令二人原地整編軍隊,并且大肆招募兵卒,等到時機成熟,便以二人為先鋒,平定江南。

    另一方面,楊杲下令科舉選士的消息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江南、巴蜀、中原、河北甚至是關隴的士子都紛紛趕至江都,參加楊杲登基后的第一次科舉。

    這一次科舉和楊廣當年舉辦的科舉大有不同,這一次科舉選士的主要目的是填補因為驍果兵變而出現的官員空缺現象,人員安排一定會比前幾次楊廣舉辦的要好,而錄取人數破天荒地達到了八百人之多,其中文科占三百人,武科占五百人,而且不中的人也有機會進入翰林院就讀。

    這樣的科舉毫無疑問是唯一的一次,所以很多懷揣著夢想的士子都不顧千難萬阻,歷經千辛萬苦跋山涉水趕到了江都。

    短短三個月內,江都城內云集了近三萬士子,江都城內的客棧一時之間爆滿,不少眼光毒辣的商人早在三個月前就做了準備,這個時候是盆滿缽溢,晚上睡覺都笑的合不攏嘴。

    原本科舉是要經過“鄉試”、“縣試”、“院試”層層選拔,最后有機會到京城參加“會試”的不超過千人,但這次情況特殊,根本來不及準備層層選拔,楊杲便破例下令,每一個來江都的士子都有機會參加會試,當然也僅此一次而已。

    不過人多了難免出現魚龍混雜的情況,武科還好一點,畢竟是實打實的,功夫好壞一目了然,想作弊都很難。

    但文科情況就不同了,歷朝歷代作弊者層出不窮。為了杜絕這種現象,楊杲特地任命了虞允文為本次文科的主考官,并如后世學生考試一般,為每個考生進行編號,隨機打亂分配考場。試題也是由楊杲親自主編,并進行了密封保管,各個考場的考官直到開考前半個時辰才能拿到試題。

    而在錄取人數上面,楊杲明面上雖然說要錄取八百人,但他還下了一道圣旨,告誡各個考官寧缺毋濫,不要為了湊人數而把一些才能不足之人也選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