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雙穿門:直通明末1639 > 第17章 內閣會議
  最終董小宛還是嫁進了李府,蘇媚在簡單教了兩人一些會計知識之后便準備回現代了,李子明于是和蘇媚一起回了趟現代,不過李子明隨機又趕往明末蘇州,他必須在蘇州等待著張國維的消息。

  另一方面,張國維的奏疏送到京師之后立刻引起了崇禎帝的興趣,他翻看了張國維的這道奏疏,在奏疏中,張國維向崇禎帝說明了重開東江的三大好處:

  首先是牽制建奴,使建奴不敢長驅入寇,其次是收攏遼民,將在北直隸和山東與當地人關系緊張的遼民減少一些,最后是制衡關寧軍,關寧軍耗費了數量龐大的遼餉卻屢戰屢敗,偏偏朝廷還不敢對這些人怎么樣,只能安撫再安撫。

  張國維的奏疏讓崇禎帝頗為意動,他其實也知道到東江衰弱之后建奴的入寇確實變得越來越肆無忌憚,也知道遼人因為建奴入寇被關內各省的民眾遷怒,更明白關寧如今已經成了尾大不掉的軍閥集團,但是崇禎帝也知道,重開東江面臨著兩大問題:

  一是錢糧,二是人選。

  首先是錢,現在明廷已經近乎破產,這個節骨眼上,去哪搞錢?

  雖然張國維在奏疏中提出了“借債”的說法,以朝廷名義向江南富商借債并許以利息,可崇禎帝知道這個提議一旦提出朝中那些清流必然反對,而且萬一變成像王安石變法那樣變成強制攤派那該怎么辦?

  而且如今夏收已過,想支撐新的東江鎮的糧食供應還真的像奏疏中說的那樣只能依靠海商,可如今的海商還處于一種灰色地帶,堂而皇之地拿出來討論真的合適嗎?

  除了錢糧,人選也是大問題,雖然張國維在奏疏中保舉了一位遼地舉人充當新的東江鎮領袖,能得到巡撫的保舉,想必這個舉人還是有些本事的。

  但是,崇禎想起朝中的文人,他又搖搖頭,登基十二年之后,他對于文人的能力已經失望透頂,崇禎帝所見的大部分文人不是眼高手低就是空有氣節,能真正辦事的寥寥無幾。不過如今虜寇肆虐,崇禎帝又確實拿不出合適的人選。

  崇禎帝把奏疏放回桌上,他輕輕敲打著桌面,腦中想過一系列事情,雖然他心里已經肯定了張國維的說法,但是想了想崇禎帝決定還是先和內閣通一下氣。

  皇帝的意思傳到內閣之后,剛當上巡撫不久的薛國觀便暗嘆倒霉,他沒想到自己剛當上內閣首輔不久就又面臨著和清兵有關的重大議題:

  上一任內閣首輔劉宇亮就是因為清兵入寇而丟了首輔的位置,每一次和清兵有關的事情總能引起一場官場地震,所以現在大臣們最怕的就是和清兵有關的事情。

  除了薛國觀,其他幾名剛剛上任不久的閣臣也是這樣想的,當然,目前圣眷最隆的楊嗣昌除了有些頭疼還有些不高興。

  因為楊嗣昌堅信的是“攘外必先安內”,在楊嗣昌看來,清兵再強橫最多也就是當年遼金的水平,而農民軍可是有覆滅明王朝的危險的,所以,把大量錢糧兵馬扔進遼東這個無底洞是非常不明智的,這些力量扔在遼東可能濺不起幾點水花,但放在關內卻能剿滅大批流寇。

  不過楊嗣昌也很清楚,皇帝的圣眷是有限度的,那就是不能違逆皇帝的意向,所以楊嗣昌也只能順著崇禎帝的意向。

  內閣大臣到齊之后,崇禎帝說道,“張國維的奏疏你們都看了吧,說一下你們的看法。”

  幾位閣臣知道崇禎帝肯定是有意向的,不然如果崇禎帝壓根不想重開東江鎮的話,是不會召集閣臣來商量的,但是眾人又知道,崇禎帝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肯背鍋,一旦開口那若是將來有偏差那么就是妥妥的背鍋俠了。

  眾人沉默了一陣,崇禎帝見無人說話,便點了他最愛的楊嗣昌的名字,

  “文弱你怎么看?”

  楊嗣昌無奈,他其實是反對重開東江鎮的,但他他斟酌了一下,說道,

  “陛下,重開東江固然好處甚多,但是錢糧如何解決?張巡撫提出的幾個方法恐怕很難通過朝議。”

  崇禎帝皺了皺眉頭,轉而看向薛國觀,“首輔的意思呢?”

  薛國觀知道皇帝對楊嗣昌的回答不太滿意,他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咬咬牙說道,

  “臣認為張巡撫的奏疏有道理,沒了東江確實是建奴敢于直入山東橫行無忌的重要原因,但是張巡撫保舉一個舉人做東江新領袖這點臣不敢茍同,我大明律令外派一方至少需要進士功名,請陛下三思。”

  薛國觀說完剩下的幾人臉色微變,最好糊弄的兩點被這兩人說完了,接下來就不太容易應對了。

  崇禎帝看了看剩下幾人的臉色,他嘆了口氣,群臣總認為他不肯擔責但這群大臣又何時有過擔當?

  崇禎帝說道,“去年至今年年初,建奴荼毒京畿山東,流寇又復起,我大明官吏缺員嚴重,若其人確有奇才,破格提拔亦可。”

  崇禎帝這話幾乎已經完全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幾個閣臣也不得不表態了,沒有辦法,崇禎帝換閣臣換得太快,閣臣們沒有勇氣和皇帝的意向作對,于是只得紛紛表態贊同。

  確定了態度之后就是討論可行性了,這時崇禎帝又點了楊嗣昌的名字,楊嗣昌便說道,

  “張巡撫所說大概可行,但不可太過明示,可令江南籌措軍費,福建籌措糧草,委派可靠官吏指導兩地官員配合,至于張巡撫保舉之人,可賜以武職,另派監軍太監觀察之,同時,傳令關寧諸軍給予支援。”

  崇禎帝點點頭,他還是很滿意楊嗣昌的表現,雖然張獻忠復起讓朝中對楊嗣昌的意見很大,但崇禎帝仍然對楊嗣昌給予厚望。

  這場內閣會議結束后崇禎帝特意留下了楊嗣昌,這個舉動讓幾個閣臣不禁對楊嗣昌另眼相看,但楊嗣昌心中卻嘆了口氣,他知道皇帝估計是要自己去處理湖廣的流寇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