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秘術紀元 > 九十章 天山決戰
  李肆笑道:“明公多慮了,樓蘭王在登上王位前,一直在匈奴為質,登上王位后也一直沒有到過長安,豈會與太子殿下有關系!”

  張越疑惑的道:“既然如此,殿下怎會如此偏袒樓蘭王,而不顧吾漢家將士的死活。”

  李肆無奈的搖了搖頭:“這不過是殿下身邊的人收了賄賂罷了!”

  張越思忖片刻,恍然大悟,大漢如今的利益集團主要分成了兩派,一派是關東豪強,一派是關西軍事貴族。

  關東豪強一直是反對戰爭的,認為只需要每年給予匈奴人一點點錢財美女就可以避免戰爭,何必與匈奴人死磕到底呢。他們典型的做法就是“不如和親便!”

  另外一派就是關西與各邊郡了,因為他們是直面匈奴人的,知道胡人的本性是什么,所以一直支持戰爭,想要徹底解決匈奴。

  當今皇帝幼時就見到過甘泉宮的烽火,見到過匈奴入侵的慘狀,是以在即位之后,就一直對匈奴采取強力的態度。

  但這樣一來,關西與邊郡之人往往能通過軍功而進入朝堂,而關東這些自稱為賢良方士之輩的進身之路就窄了許多。

  這群賢良方士原本也寄希望于改變皇帝的想法,但在發現無能為力之后,先是聚集在了淮南王劉安身邊。

  淮南王謀反自殺之后,他們又聚集到了太子殿下身邊,寄希望于太子殿下登基后能改變皇帝的政策。

  不過可能是文人們的通病吧,他們做事情從來只看自己的利益。只要對自己的利益有好處的就是正確的,一旦觸犯了他們的利益他們就會竭力反對。

  如今太子身邊的這群人也是同樣的情況,基本上只要是戰爭他們就全部反對。

  不過好在他們如今還沒有真正掌握大權,是以還無法動搖根本。

  在張越看來儒生真正掌握國家大權只有三個時期,一個是西晉、一個是宋朝,一個是明末。這三個時期也是后世歷史上最悲劇的三個時期。

  太子殿下之所以偏袒樓蘭王,應該是受身邊的賢良方正們的影響在打擊帝國內的強硬勢力而已。

  但如今真正掌握中央大權的是強硬的皇帝和軍功貴族們,所以李肆才會勸張越不用擔心。

  這時李肆又繼續道:“即使樓蘭王之事有爭議,但吾大漢還有另外一個封侯標準,那就是斬首兩千級。”

  “即使不算樓蘭王的首級,明公如今斬首也足夠兩千級了,何況還有匈奴王子與山國國王的首級。”

  “肆以為,明公此戰之后封侯是必定的,可慮的是能否成為千戶侯!”

  漢朝的列侯其實也是有等級的,千戶以下的列侯,實際上權力并不算大,但到了千戶以上就不一樣了。

  千戶以下的列侯必須要擔任兩千石以上的職位才能上殿議事,而千戶以上的列侯則不然,他們即使什么職務都沒有,也擁有上殿議事的資格。

  張越了然的點頭道:“原來如此,看來吾還真得準備往長安走一趟啊!”

  其實張越心中對長安的朝堂是有所抵觸的,或許是因為受后世史書的影響,在他眼中朝堂之上就是不停的玩弄陰謀詭計。

  在內心中他還是希望做一名純粹的軍人,可是他也明白,這只是癡心妄想而已,任何一名軍人當他達到一定高度之后,政治都是避不開的。

  張越嘆了口氣,“雖然如此,但山國的建設不能放棄,李公先做一個規劃吧,咱們先在這里建立一個據點再說。”

  “即使吾被調回長安,吾也會竭力上書,爭取在此地建立一個塞障!”

  ……

  張越與歐脫王在山國交戰之時,李廣利率領的漢軍主力也在天山北麓與匈奴右賢王所部展開了大戰。

  這一代的右賢王也是一位梟雄,在他統治匈奴右部的這些年,匈奴右部的實力急劇擴張。

  如今在匈奴內,右賢王的實力已然僅次于單于。

  右賢王直屬力量就有八萬控弦之士,再加上聽命于他的諸小王。

  右賢王能夠調動的兵力達到了十五萬騎。

  就連西域第一大國,號稱擁有十八萬騎兵的烏孫人也不得不在他面前低頭,年年向匈奴進貢。

  這一次右賢王足足調動了十萬騎兵與李廣利決戰,就是想打破漢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同時也為自己將來爭奪單于之位,爭取一些加分。

  為了這一次決戰,右賢王做了很多鋪墊工作。

  不但在漢軍剛剛出塞時就不斷騷擾漢軍。

  而且不惜大價錢買通了漢國太子周圍的賢良方正,讓他們在漢軍的糧草補給上做做手腳。

  而且在樓蘭和山國也布下了伏兵。

  為了疲憊漢軍,更是從蒲類地區開始就不斷的派出各小王的軍隊,與漢軍不斷進行小規模的戰斗。

  應該說右賢王的這些布置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歷史上這一戰,漢軍就是先勝后敗。

  最后因為糧草斷絕不得不倉促退兵,從而落入了匈奴人的重圍之中。

  如果不是危急關頭,軍侯趙充國突然爆發,漢軍這一戰恐怕會全軍覆沒。

  即使如此,漢軍在這一戰也損失了三分之二的士卒。兩萬多名漢軍精銳埋骨天山。

  最讓人心痛的是,這些死去的士卒真正戰死的不到三千人,其余都是因為缺糧而被活活餓死的。

  不過現在的情況已經大大不同,樓蘭和山國的匈奴人都已經被張越解決了。

  雖然賢良方正們仍然在后方拖后腿,使絆子。但即使漢軍還是如歷史上一樣需要退兵的話,也多了一條選擇。

  天漢二年八月,歷史上著名的天山之戰終于正式開始了。

  第一個與漢軍交鋒的是匈奴日灼王所部。

  日灼王在匈奴內部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他原本才是匈奴單于的繼承人。

  只是在前任單于死后,他自己感覺實力不足,所以主動放棄了單于之位。

  最后為了避免被猜忌,還選擇了離開王庭,來到了匈奴右部。

  日灼王所部的裝備和戰斗力在匈奴右部之中也是最強的。

  在與漢軍前鋒接觸后,日灼王親領萬騎主動向漢軍發起了進攻……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