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洪荒:悟道茶樹,開局滿級悟性 > 第242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府州,那是折云谷老爺子的故鄉,當然這是郭戎的說法,因為此時那個地方還不叫府州,而叫作府谷鎮,是沿河五鎮之一,屬于關內道麟州治下。

  根據折云谷老爺子的說法,折氏最早可以追溯到貞觀八年(628年)。

  太宗,貞觀八年,合連谷、銀城二縣地,初置麟州。

  折氏為黨項大族,而麟州于時為黨項居地,屬于折氏的黨項人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成為唐人。

  玄宗,天寶元年,大將軍王忠嗣奏割勝州連谷、銀城兩縣復置麟州,折氏應該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刀頭上舔血,世代從軍,到了折云谷這一代已經是第四代了。

  事實上,郭戎很早就想要專門去一趟麟州的府谷鎮,打探一下折氏到底怎么樣了,折云谷老爺子是否還有后人存在。

  畢竟,折老爺子雖然沒說,但是郭戎又不是愣頭青,如果有可能,自然會盡可能拂照一下折老的子孫。

  只不過郭戎自己在長安根本就沒停留多久,停留期間不是在練兵就是在打仗,沒辦法去調查遠在河東的折云谷老爺子后人的情況,更別說親自前往。

  原本郭戎想要在出征草原回來之后再去麟州的府谷鎮,但是沒想到在梳理天德軍名單的時候,郭戎無意中發現了其中有一個折姓子弟。

  原本已經被推遲的計劃,一瞬間被抬上了心頭,郭戎隨即決定在出兵之前的空檔期去一趟麟州的府谷鎮。

  然后郭戎沒有猶豫,直接找到了太上皇李誦,向李誦請示自己希望去一趟麟州,查看一下折云谷老爺子的后人情況。

  面對郭戎的請示,李誦沉吟良久,最終說了一句話:

  “府谷折氏,祖居麟州,雖先祖為黨項,然自貞觀起已為唐人,自開元起至今,折氏六代人從軍,為國捐軀者不下三十人,雖未有身居高位者,然其忠誠已然可證。”

  “折云谷隱居漠北近二十載,未曾與折氏有任何聯系,然折云谷接受了李相的使命前往漠北之前已有三子,其長子折光裕貞元八年戰死鳳州,次子折光普貞元十三年戰死邠寧,三子折光純貞元十六年戰死靈州烏蘭橋。”

  “……”

  郭戎只知道在宋代,府州折氏十余代人守衛大宋西北兩百年,卻沒有想到在折氏成名之前就已經如此,折老爺子三個兒子全部戰死!

  在心中,郭戎不得不對折老爺子以及折氏致以深深的敬意。

  他們的先祖雖然是黨項人,他們現在也沒有摒棄黨項人的出身,但是他們用自己鮮血證明了自己唐人的身份,比起那些黃皮白心的香蕉人不知道要強多少。

  “據說折云谷還有一個孫子存世,似乎也已經到了可以從軍的年齡,如果有可能的話把他順便帶回來吧,就留在你的身邊,做一個親衛!至少要給折氏留下一份血脈!”

  “遵旨!”

  說完之后,郭戎抱拳準備離開,然而還沒走出門,就直接被李誦叫住,然后一頭霧水的郭戎就聽到。

  “另外趁著你還沒去麟州,朕有些事情需要跟你商議一下,你把軍中的參贊、參議、祭酒全部合并成了參謀,而且設置了參謀長,羅中文似乎就是長纓軍的參謀長是吧。”

  “正是!”

  “自從把李愬留在河北之后,長纓軍的參謀體系就直接升級成為了整個禁軍四軍的指揮體系,偵察兵加上長纓軍的參謀體系發揮的作用遠遠超出了朕最理想的預期,所以朕已經準備朕已經決定把你的參謀體系也推廣到禁軍中來,所以朕要跟你要幾個人。”

  “陛下請講!”

  “李銳,沉穩有度,有大將之風,不錯,楊鑫,智謀過人,靈活機動,不錯,蒙乾,這是朕借給你的,現在差不多可以還給朕了!”

  “董嘉、裴松、蘇青朕要了,于謙、德剛、何海洋、沙周朕要了……”

  “陛下,德剛和于謙他們不是已經……”

  “那是借調,現在在轉調,能一樣嗎,否則朕何必再跟你單獨商量?”

  瞅了瞅,郭戎臉上便秘一般的表情,李誦瞪著眼說道,

  “你這什么表情,李二牛、莫靈均不是給你留著了嗎,你如果不樂意,朕把李二牛和莫靈均也要走了。”

  “……”

  “嗯,朕想想,工兵營那邊何芒、武朋君、徐浩霖也都要了,別皺眉頭了,蘭苗給你留下,嚴大媽,算了,炊事班等回長安吧,在豐州估計是湊不齊了!”

  “朕想想還有誰,哦,對了裴植……”

  “裴植?”

  “是啊,裴植這孩子確實不錯,只可惜醒悟得有點晚了,跟在你身邊兩年,天賦沒有浪費,心性磨煉不少,你得沉穩他也學到了幾分,經過這一次可見其能力已經不錯了,放出來帶兵吧。”

  看到郭戎有些猶豫,李誦笑了,“怎么不舍得?”

  “舍不得當然是有一些,畢竟未了裴植臣可是花了大心思的,陛下要用人臣自然不會多言,只不過裴植的身體恐怕……”

  “朕知道,裴植早些年放蕩不羈,身體虧空得太厲害,像你一樣大殺四方是不可能了,不過并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在前線搏殺,有些適合做戰將,有些適合做儒將!”

  “而且,在涇州的時候,裴植好像也是一直戰斗到了最后,還斬首三級!”

  “額,是!”

  “裴植的年齡比你還大,真不知道你擔心個什么,朕不會讓裴植去做戰將的,裴植去羽林軍做張取義的參謀長、李銳軍功已經夠了去天策軍景軍統兵、楊鑫去神威軍做參謀長。”

  “德剛、于謙,蘭苗,武朋君他們直接升郎將,董嘉、裴松、蘇青更是直接升中郎將,雖然你提出了職銜分離,但是留在長纓軍他們哪有機會晉升。”

  “他們幾個人都會把自己直屬的營和團帶過去,后續會以他們和核心補充兵員,你長纓軍分出去的人也不吃虧,跟著他們去另外三軍軍士、軍校都會晉升一級。”

  “而且現在只是名義上的歸屬變化,出征計劃不變,所以出征的時候他們還是會作為長纓軍的一部分作戰,另外三軍每個軍依舊精選出兩個營的戰兵加強到你的長纓軍中去。”

  “長安那邊朕會讓天子為你補充備選的新兵,然后讓留守長安的韓愈那邊提前給你訓練,保證你回長安的時候,長纓軍還是滿編。”

  好家伙,這一大堆東西,很顯然李誦考慮了不止一天,看著太上皇苦口婆心地說了這么多,而且說得也確實沒什么問題,郭戎也確實無話可說了。

  “臣代替長纓軍的將士們謝陛下隆恩!”

  “好了,要去麟州就快去吧,速去速回,或許草原上的情報會提前傳回來,到時候可能要提前出征的,再多說一會,張嘉軒估計又要罵人了,朕也累了,休息休息。”

  “臣告退!”

  以從長纓軍為核心,擴編成為一個擁有四軍的大禁軍;從長纓軍抽調部分軍官,成為三另外三支禁軍的骨干,這是李誦對于禁軍的兩種編練思路。

  兩種思路各有優點,也各有不足,原本李誦對于這兩點是猶豫不決的,否則天策、羽林、神威三軍也不會只有常規戰兵的編制,而沒有配屬專職輔兵。

  而現在,根據李誦的表述,很明顯李誦最終選擇了第一個思路,也就是將長纓軍擴編為大禁軍!

  雖然會在很大程度上保證連貫性和戰斗力,但是自己對于整個禁軍的掌控力度也會隨之變強,某種意義上就等同于一支比昔日的神策軍更強的神策軍,而且基本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根據郭戎的了解,這一次出征之所以會帶著另外三支新軍的各五千戰兵,就是實驗一下效果,等回到長安之后,再做定奪。

  只不過,現在還沒有返回長安,甚至連出征回鶻都沒有進行,似乎太早了,而且給自己的權利實在太大了,大到郭戎自己都有些不安!

  說個不好聽的,這支兵馬駐扎在長安,自己在理論上是有廢立大唐皇帝的能力的……

  按道理來說,李誦不應該這么著急,但是……郭戎隱隱約約的感覺到了什么,但是……,郭戎沒敢再想下去,一切自有天數,現在自己的目標依舊沒變——安西!龜茲!

  安排好了演訓事宜,將自己的手頭不大多的任務交給羅中文,郭戎帶著自己最新的親隨韓湘南下麟州。

  事實上,年初郭戎就有機會來到麟州的,因為最初的行軍計劃是從洛陽走河東道北上。

  雖然麟州是在關內道,但是行軍過程之中并不需要自己的指揮,到時候就在路過麟州的時候郭戎準備去府谷鎮走走。

  結果誰知道碰上了河東道大雪,寒冬臘月的齊腰的暴雪基本就代表幾個月里面河東道是無法通行大軍的,于是一竿子河南、河北、塞北繞著河東道走了整整一圈……

  從豐州南下,先是沿著大河的南側一路向東,兩日內狂奔兩百六十里,在第二天日落之前,抵達了大河幾字形拐角處的勝州,從勝州的北門入城之前,甚至還看到了獨特的大河日落。

  感受著日落的特殊美感,郭戎總覺得勝州這地名聽起來有點熟悉,而且郭戎總感覺記憶里,在前世的資料里面看到過黃河幾字形這塊地方似乎有點什么特殊的物產。

  然而,苦思良久無果之后,郭戎最終放棄了,現在還是抓緊時間到府谷,找到折云谷老爺子的孫子最為重要,萬一北方的消息真的提前傳了回來,自己這個主帥不在,那就真的麻煩了。

  至于勝州到底有什么物產,等返程之后有的是時間研究,隨后郭戎不再多琢磨,隨即帶隊入城。

  天亮之后,沒有任何停頓,一行人馬不停蹄地從勝州離開,繼續南下。

  如果說在河套地區行進的時候看到的盛夏之下,廣闊的沒有邊際的草原,那么從勝州南下之后,呈現在郭戎眼前的景色陡然一變。

  說實話,郭戎不是歷史學家,不知道此時的勝州是后世的哪里,但是地理常識郭戎還是有的,從河套南下,告別了內蒙古高原之后,所到達的位置只能是后世的陜北。

  提到陜北,郭戎就會想到一個個皮膚黝黑,頭上包著頭巾的形象,還有由那個紅極一時的陜北歌手唱出的信天游。

  當然,還有那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

  只不過,踏足這片土地之后,郭戎驚愕地發現這里沒有半點自己印象中陜北的樣子。

  不說到處綠樹成蔭,參天古木隨處可見,但是至少大地是被一片綠色所覆蓋的。

  整個陜北地界,屬于內附的黨項人的牧原,屬于本土唐人的農田,點綴在一片片濃密的山林之間,郭戎甚至看到了放牧的牧民,耕作的農民,以及偶爾出現的山間獵戶。

  一片又一片的綠色給了郭戎一種非常夢幻的感覺,想想也是,半年之前自己可以一路沿著大河行進了很久。

  現在的大河雖然說不上清澈,但是和后世一碗水,半碗沙子還是有本質區別的,汴州城外的大河也不是地上的懸河。

  而且郭戎知道,這泥沙主要的來源也不是現在這一片的高原,而是來自樹木砍伐眼中的關中渭水,來自關中北部山地流經涇州的涇水匯入渭水時候,清濁分明也就是涇渭分明的來源。

  想起了涇渭分明,高速行進中的郭戎的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了前世幾條非常經典的標語——

  “要想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種樹!”

  少生孩子在這個時代是不可能的!

  整個大唐才只有不到六千萬人口,一個地廣人稀的評價絕對不算夸張。

  事實上哪怕是人口相對密集的關中平原,有時候也會每隔十幾里才有一個村莊,至于在這鳥不拉屎的陜北高原上,幾十里沒有人煙簡直不要太正常。

  人山人海這種場景,也只有在長安這種人口過百萬的特大型城市中才有可能出現。

  至于種樹,那是不需要的,郭戎甚至感覺少砍一點,讓現有的生態系統擁有自我修復的能力就足夠保持現在的綠色陜北。

  少砍樹?

  幾乎是一瞬間,在快要抵達府谷鎮的時候,郭戎的思緒被打開,他想起來在勝州的時候遺忘的東西是什么了。

  是幾字形拐角處那密密麻麻的黑色小四方塊!

  相信所有完成過義務教育的人,都知道地圖上標注黑色小四方塊的意義——煤礦!

  東勝、神府、準格爾、神木、大同、陽泉、西山……那一圈可都是華夏超大型的露天煤礦!

  如果郭戎沒記錯神木還是兔子建國之后的四大煤都!

  而神府則是兔子最大的煤炭礦區,沒有之一,好像探明的儲量是大名鼎鼎的大同的五十倍!

  神府好像就是礦區所在的兩個縣神木和府谷的合稱……

  府谷鎮!府州!府谷縣!

  縱馬狂奔之中,郭戎的腦海之中的思緒被徹底打開,當明白了自己想的有可能帶來的東西之后,郭戎的心中浮現出了一個大寫的“臥槽”!

  郭戎不知道陜西的煤炭資源到底什么時候開始大規模開發的,但是現在肯定沒有人把這個當成一筆真正的財富,或者說發現了也不會意識到真正的價值。

  雖然不是理工科的學生,但是咸魚一般的郭戎也并不是真正的咸魚,至少郭戎知道近代科技發展史,知道近代科技發展的本質是研究如何更好,更有效率地燒開水!

  最早的工業革命就是在研究用鍋爐燒熱水!

  其后續的變化不過是用煤炭鍋爐燒熱水進化到用電能驅動燒熱水,接著進化到用石油內燃機燒熱水,最后進化到了用核能燒熱水而已,而且這不是結束,只不過是人類在燒開水中越走越遠。

  工業革命以及蒸汽機出現的時間并不早,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這些東西是多么高深的技術,如果有科技樹這種東西的話,蒸汽機最多也只能算是第二層的科技,只需要一定的冶煉、手工業基礎就足夠了。

  華夏的手工業和工匠的水平從來都是碾壓西方的,說領先個三五百年都是謙虛的,而且這手工業等百業被當做賤業,工匠被當做賤民的情況下。

  而現在,在自己這只小蝴蝶的作用下,李誦、李純兩位大唐的皇帝、大唐朝廷的宰府重臣、關隴的勛貴、山東的豪門已經在大唐的戰略重心從對內轉向對外已經達成了共識!

  以大唐的潛力,郭戎相信一旦將枷鎖打開,在技術改良層面上已經漸漸陷于停頓的華夏手工業/工業在巨大的刺激之下一定會迎來一個井噴式的爆發。

  郭戎不知道蒸汽機是怎么構造,也不知道怎么運轉,但是郭戎本質上不過是使用煤炭燃燒鍋爐產生蒸汽,由蒸汽膨脹推動活塞做功。

  雖然大唐未必有蒸汽機這東西,但是只要告訴了那些被解放了的工匠們原理,也許一年,也許兩年,也許五年、十年,但是郭戎相信華夏絕對不會被一個小小的蒸汽機永遠卡脖子!

  而一旦突破了蒸汽機這個領域實現了動力上的突破,有了蒸汽機強大而穩定的動力來源,在冶煉、紡織、機器制造等行業將會飛速發展,大唐的社會生產力必將迎來一波爆炸式的增長!

  最現實的意義:

  冶煉技術的提升意味著鋼鐵產量會呈現幾何指數的增長,即便沒有火藥,一支用一支全員披甲,用鋼鐵武裝起來的軍隊同樣令人望而生畏。

  剛剛對海洋產生了興趣,還處于萌芽中的大唐艦隊,不需要像西方那些探索海洋的時候一樣,用人工劃槳和布帆來對抗驚濤駭浪。

  即便沒有農藥、化肥,沒有良種的出現,大量鐵質農具的出現也會使得土地開墾以及土地耕作的效率大幅度提高,更多的糧食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或者將更多的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

  反過來,在蒸汽機的時代,最主要的能源就是煤炭!

  而這個時代,大唐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就是關中,神府距離關中不近,但是也說不上太遠,再說了大唐也不僅僅只有神府一個煤礦。

  很快,一張學生時代的兔子煤炭分布圖,以及學生時代地理課上背誦順口溜同時出現在了郭戎的腦海中,河北的開灤、峰峰,遼寧的撫順、鞍山,河南的平頂山,山西的大同、陽泉、平朔,陜西……

  而郭戎會想起來這些,僅僅是因為自己要來府谷鎮尋找折云谷老爺子的孫子!

  當狂奔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太陽已經緩緩落下,距離黨項折氏的祖地府谷鎮不到十五里的地方,猛然停住了腳步,翻身下馬。

  然后一步一步地走到了奔騰的大河之側,難以抑制自己興奮的郭戎突然大聲地呼喊:

  “天佑大唐!”

  連喊三聲,天佑大唐!

  對于自家將軍這種動不動就會發一通神經的行為,這些已經跟隨了郭戎很久的親衛們已經習慣了,一個個靜靜的守衛在身旁,防止意外會打擾將軍的思路。

  隨后便開始整理自己的思緒,思量著應該以何種的方式向太上皇勸誘,畢竟這一次不太好用安西那邊的情況忽悠了。

  然而這一想就是一個多時辰,當太陽已經徹底落山,天色已經徹底黑了下來的時候,郭戎終于琢磨出了一個也許不算太靠譜,但是至少說得過去的方式。

  看到自家的將軍重要從神經病的狀態恢復正常,跟在身邊韓湘詢問郭戎,是今天在這里宿營將就一晚,還是連夜趕路。

  思量一會之后,本著不要浪費時間的原則,郭戎帶著自己的親隨們點燃了火把繼續前行,一個半時辰之后,子夜之前抵達了自己的目的地,府谷鎮!

  雖然只是一個鎮,但是因為特殊的位置,府谷是有城墻和城門的,而郭戎他們抵達的這個時間確實晚了點,城門已經緊緊關閉。

  然而,一百多人的騎兵無論在哪里都不是一個小規模的隊伍,更何況他們的火把的火光早就暴露了他們的存在。

  考慮到大唐的規矩,為了避免讓戍守的將校為難,郭戎沒有叫門,而是選擇在距離城門不到二里的一片樹林里湊合一晚。

  然而,郭戎不知道的是,他們剛開始疾馳的時候,戍守的士卒并沒有在意,邊軍的騎兵在夜間抵達是常事,現在的府谷又不是前線,只要口令對,沒必要讓自家的兄弟在外吃苦。

  然而,長纓軍的士卒們熄滅火把的那一刻,府谷鎮衛戍的戍卒警惕性瞬間提到了最高,隨即將眼下的狀況通報了負責戍守府谷鎮的校尉。

  得到了戍卒的通報,鎮守府谷鎮的校尉眉頭緊皺!

  他的判斷和戍卒是一樣的,大隊騎兵從北方而來,不通名,不叫門,不溝通,這根本就不是邊軍騎兵的作風,既然不是邊軍要么是異族的騎兵,要么是馬賊,而校尉更傾向于后者,

  畢竟隱藏行蹤,借勢偷襲才是馬賊的一貫作風,一旦被偷襲得手,往往會傷亡慘重,而一百多人的規模也同樣符合他們的規模特征!

  隨即,府谷鎮城內鈴聲大作:大隊馬賊來襲,備戰!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