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都市絕代戰神 > 第0963章 君子講義,小人講利(五千字大章)
  向朗知道馮刺史素來與李家交好——當然,不是那個蜀地李家宗房。

  而是以前的蜀地李家六房,現在的平襄李家,再加上一個隴西李家。

  這兩個李家與馮刺史的關系,那是眾所周知。

  馮刺史連提兩個姓李的,十有八九就是出自這兩家。

  在向朗看來,這些年來,平襄李家與隴西李家也算是為大漢立下了不少功勞。

  現在別說是兩個名額,就是額外關照十個八個名額,他也會裝作什么都沒看到。

  就如同他裝作沒有看到正有些遮遮掩掩,試圖在不引起馮刺史和自己兩人注意的情況下,混入考場的馬謖。

  直到馬謖的身影消失在影壁之后,向朗這才開口說了一句:

  “考課過后,幼常也當能恢復原名了吧?老夫總算是不必愧對黃泉之下的季常了……”

  馮刺史輕輕一笑,略有戲謔的看向向朗:

  “向公怕是想多了。馬幼常怕是沒那么快就能恢復原名。”

  向朗一愣,顯然是沒有想到馮刺史竟然會說出這個話來:

  “君侯……這是何意?”

  馮刺史沒有回答,而是轉過頭,掃了一眼他處。

  向朗順著他的目光看去,正好看到站在遠處觀禮的吳國使團。

  他心里有些明悟,又有些不敢相信,低聲問道:

  “君侯莫不成欲有計于吳國?”

  馮刺史“嘖”了一聲:

  “向公莫不是說笑了?大漢與吳國,乃是兄弟之國,互尊帝位,何來有計一說?”

  向朗聞言,就是一怔,用疑惑地目光看向馮刺史:雖然你說的是事實,可是我總覺得哪里有不對勁的地方。

  “大漢答應送吳國戰馬,所以吳國愿意拿戰船來交換;只是這有了騎軍,尚需騎將。”

  “故吾欲以統騎軍之法,換取吳人操船之術,也算是公平吧?”

  馮刺史悠悠地說道,“到時候總得派些學生過去學習吧?”

  考課選才,馮刺史可以接受非學堂出身的人士參加——只要你有才干就行。

  兩漢數百年,可不都是這么察舉人才過來的?

  可是涉及到派往吳國學習造船或才操船這種事情,馮刺史只相信自己的學生。

  “只是那些學生年紀多是尚淺,少諳世事,故吾欲派一年老持重,又善機變者,帶領他們前往吳國。”

  別的不說,就憑馬謖出自“荊州馬氏”這個原因,他也是最合適的人選之一。

  向朗得知馮永的計劃,當下喜上眉梢,若不是在大庭廣眾面前,他差點就要向馮刺史拱手道謝了。

  “某代幼常謝過君侯。”

  馮刺史看向向朗,意味深長地說道:

  “向公,你是知道的,吾可是連續十數載,投入了無數的錢糧,方有今日的南鄉學院。”

  “從學院里出來的學生,那都算是我的寶貝,誰要是敢在此事上辦砸了,到時可莫要怪吾心狠手辣。”

  能從南鄉學院畢業出來的學生,對馮永來說,每一個都是珍貴的人才。

  同時他們也是馮永開始著手布局天下統一后,和天下世家大族掰手腕,重建官吏系統的籌碼。

  只要有這些學生在,大漢就掌握了一部分人才選拔的主動權。

  不至于統一了天下,最后卻又讓那些世家大族變相地竊取勝利果實。

  要是沒有這些學生,就算是統一了天下,治理天下的官吏還是得出自壟斷了智力資源的世家大族。

  那樣的話,和被世家竊取勝利果實有什么區別?

  堂堂鬼王,豈能白勞?

  現在的馮刺史,那可算得上是十足十的大漢重臣,邊疆重將。

  甚至乃是大漢丞相之下,手握重兵的第一人。

  能讓他自言“心狠手辣”一詞,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向朗雖然年長,但……位高權重這種事情,比的可不是誰比較年長。

  大漢丞相不同樣比向朗小十幾歲?

  想起了街亭一戰,再看到馮刺史的神色,向朗心里一凜,連忙說道:

  “君侯放心就是,吾到時定會跟幼常說個明白。”

  馮刺史點了點頭,這才臉露笑意:

  “有向公出面,那自是最好不過。”

  馮刺史覺得自己與馬幼常之間,當然算得上是君子之交啦!

  君子之交淡如水嘛,既然對方不愿意以真名示人,這幾年來也不愿意主動過來見自己。

  那自己就不要不識趣,跑去自找沒趣。

  向朗聞得馮刺史之言,暗松了一口氣,目光里不禁有了些許復雜之色。

  未曾收復涼州以前,遙領涼州刺史的人可是魏延。

  按理說,收復涼州之后,魏延任涼州刺史的可能性,遠比馮永要大得多。

  讓馮永接任隴右都督,魏延任涼州刺史,在當時看來,這才是最合適的安排。

  所以丞相最后的決定,著實是出乎了不少人意料之外。

  許多人明面上雖然沒有反對,但心里未必沒有嘀咕。

  畢竟單單一個年紀太輕,馮永就不能服眾。

  誰知不過短短數年,涼州就興水利,墾荒田,建草場,開工坊,六畜興旺,羌胡皆臣。

  就連涼州考課一事,居然都沒有遭到世家大族抵制,甚至還有世家子弟參加。

  若是當年由魏延任涼州刺史,怕是難有涼州今日之盛。

  想到這里,向朗心里的感慨更甚。

  再想起馮刺史方才看向吳國使團的目光,向朗終是忍不住地說了一句:

  “君侯這些日子以來,一直在忙考課之事,這吳國使者,已經拜訪了老夫好幾次,就想知道君侯……”

  馮刺史露齒微微一笑:

  “不急。反正急的又不是我們。”

  向朗有些遲疑地說道:

  “就怕有損兩國之間的善意,陛下和丞相那邊不好交代。”

  馮永不答,目光閃了一下,反是問了一句:

  “打擾向公的吳人中,以誰為甚?”

  “自是陸瑁為甚。”

  “沒有他人了?”

  “有,還有一個叫秦博的,上門送了兩次禮,分量不輕。”

  馮刺史聞言,臉上的笑意更甚:

  “陸公就算了,吾不欲與彼打交道,太累。不過考課過后,向公可以知會那個秦博一聲,就說我可以見見他。”

  向朗聽了,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陸子璋乃是吳人使團的主事之人,君侯不與他談,卻反去和那秦博談?這又是為何?”

  “陸公乃正人君子,又學識過人,吾學問不到家,何敢在陸公面前多言?此與操斧于班、郢之門何異?”

  馮刺史咳了一聲,“再說了,現在不是還有向公嘛?向公博學廣識,正好替吾與陸公歡談。”

  向朗眼中的疑惑更濃重了:學識過人就學識過人,你非啥要在前面加一個正人君子?

  不過疑惑歸疑惑,但聽到馮刺史終于愿意正式談,向朗亦是松了一口氣。

  在這個事情上,雖說著急的不是大漢這一方,但總是這么拖下去也不是辦法。

  馮刺史事務繁忙,可以避而不見。

  但向朗可是被朝廷派來涼州,表面上好歹也是代表大漢的臉面,又不在涼州任職,乃是閑人一個,總不能說不見就不見。

  吳人有求于大漢,爽是挺爽的,但天天被吳人找上門來嘮叨漢吳之好,煩……也確實挺煩的。

  馮刺史和向朗站在上面交頭接耳,別人也聽不到他們在說什么。

  但當陸瑁感覺那兩個家伙的目光有意無意地飄向這邊時,他總覺得似乎哪里不大對勁。

  但他很快把這種感覺拋在一旁,因為真正讓他心驚肉跳的,還是那魚貫而入的士子們。

  當最后一名士子消失在學堂大門,然后學堂大門“嘎嘎”作響,到最后“轟隆”一聲關上。

  本就一直有郁郁之色的陸瑁,身子竟是微微一顫,臉色變得有些發白。

  乃至向朗過來,與他說了些什么,他都完全沒有聽到心里去。

  直到秦博意有所指地在他耳邊說了一句:

  “陸尚書,向公方才特意來言,馮君侯答應提供良馬,尚書為何看起來不太高興?”

  這才讓陸瑁猛然清醒過來,但見他勉強一笑:

  “只是心有所慮耳。”

  “尚書何慮?”

  陸瑁的目光再落到那學堂高臺上,但見馮永早已不見了蹤影。

  他目光有些呆滯,似在回答,又似在喃喃自語:“與數百才俊相比,數千戰馬,算得了什么?”

  “尚書在說什么?”

  “沒什么,吾有些累了,就先回去了,這戰馬之事,爾等看著辦就是。”

  陸瑁搖了搖頭,突然轉身離去,身影看起來,似乎有些失魂落魄。

  秦博對陸瑁的表現不明所以,但聽得此事交給自己等人,當下就喜上眉梢,當場就把這點疑惑拋到九霄之外了。

  這些時日以來,涼州以考課為重,就是陸瑁欲見馮明文亦不可得,秦博就更不敢輕舉妄動,以免泄了校事府之事。

  此時終于得聞對方同意提供良馬,可不正好是去見馮明文的大好機會?

  “秦博想要見我?”

  考課的人員排名還沒出來,馮刺史手里就多了一份拜帖。

  “自從他來到涼州以后,一直沒見他有什么動作,我還道他能沉得住氣呢,看來他比我料想中的要著急。”

  對方著急是好事,談判嘛,誰先急誰就落了下風。

  “讓他進來吧。”

  在外頭焦慮等待的秦博聽到馮刺史答應了要見他,臉上露出大喜之色,連忙整了整衣冠,然后跟著下人進入廳堂。

  看到最上頭的高大身影,秦博沒有細看,連忙行禮:

  “博見過君侯。”

  “起,秦校事不必這般多禮,請坐。”

  聽到馮刺史一口道出自己的身份,秦博心頭就是猛然一跳:

  雖然對方從來沒有單獨見過自己,但一見面就點明了自己的身份,只怕早在暗地里調查了不少事情。

  對于秦博來說,如何利用漢國,準確地說,主要是如何利用興漢會,來達成維持校事府在陛下心里的地位,遠比從涼州拿到戰馬更重要。

  并不是說戰馬不重要,而是說,戰馬僅僅是自己此行的一部分目的而已。

  所以被馮刺史一口道破了自己的真正身份,秦博不禁就有些惴惴起來。

  懷著這樣的心思,他一邊連忙道謝,一邊小心地坐下。

  待下人給秦博奉上茶之后,馮刺史揮了揮手,示意所有人都下去,這才問道:

  “不知秦校事前來,可是有何要事?”

  “自是與戰馬交易之事有關……”

  馮永伸出手臂,三指虛搭在茶杯的蓋子上,聞言就是一笑:

  “這戰馬之事,刺史府不是有專人負責么?怎么還勞秦校事前來與吾親自說?”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數千戰馬,對于涼州來說,確實算得上是一件大事。

  但這樁交易的詳細內容,份量還不足以讓馮刺史親自出面去談。

  如果說當年在隴右開馬場,以河曲馬為母種繁衍出來的馬群,騎馱兩用,解決了騎兵備用馬匹和訓練馬匹的問題。

  那么以騾子開始批量繁殖為標志,就是解決了步軍的機動和后勤的問題。

  至于現在,則是以涼州大馬為母種,開始解決重騎兵和精銳騎兵的戰馬問題。

  不客氣地說,掌握了涼州的大漢,不但可以系統地進行馬種培育,而且產出的戰馬質量和數量,要比魏國穩定許多。

  畢竟魏國雖然有并州和幽州,但很多時候,他們常常要從胡人那里補充合格的戰馬。

  什么叫知識儲備和技術積累?

  這就是了!

  馮刺史這些日子晾著吳國使團,可不是什么也沒干。

  而是在有意試探吳人對戰馬的看法。

  經過試探,涼州刺史府的智囊團得出一個結論:

  操船的吳人知道個錘子的戰馬?

  以涼州大馬為母種所產的優良戰馬,馮刺史自己都不夠用,肯定不可能賣給吳國。

  但大漢培育出來的第一代戰馬,也就是以河曲馬為母種培育出來的馬匹,挑挑揀揀,蒙一蒙吳人,那是一點問題沒有。

  反正馮刺史就是打算這么干的。

  了解了吳人的底細之后,馮刺史從最開始聽到吳人求馬時的惱怒,已經轉變成了心態平和。

  河曲馬好哇,又能當戰馬,又能當馱馬,蹄大如碗,力氣也不小,好使得很!

  就是馬蹄有點薄,容易磨損……

  馮刺史就沒打算把馬掌的小秘密告訴吳國。

  配個兩件套就差不多了。

  軍火出口嘛,減配那是基操。

  馬掌費鐵太多,吳國就不要把珍貴的鐵料浪費在這種無用的小玩意身上了。

  再說了,涼州這邊別的沒有,就是馬多!

  什么時候江東馬匹不夠用了,可以隨時再來買。

  里里外外都設計好了,秦博還拿這個事情跑來跟馮刺史說,也怪不得馮刺史表現出這么一副沒什么興趣的態度。

  秦博在吳國的官職雖低,但卻也是讓不少吳國權貴官吏懼怕的人物。

  但在馮刺史面前,卻是半點脾氣也發不出來。

  但見他陪著笑道:

  “君侯,吾雖不懂軍中之事,但這些日子,也是打聽了不少戰馬之事。這戰馬,也不是到了吳地就能立刻上戰陣的。”

  “吾這些日子,也沒少見君侯麾下騎軍,發現這騎軍兵器具械,與步軍大有不同。這養馬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更別說這騎軍還得另行打造軍械。”

  “我大吳這些年來,連年與魏賊相爭。君侯也是知兵之人,知道這兵馬一動,錢糧就如水一般潑了出去。”

  “所以我大吳這幾年,府庫的錢糧也不算是充裕啊!”

  馮刺史拿起茶杯,輕抿了一口:

  “秦校事,這大吳府庫錢糧不趁手,乃是你們吳國的事情,你說給我聽,我也幫不上忙啊!”

  “再說了,這幾年來,涼州年年都要從他處運糧接濟,再窮,能窮得過涼州?”

  “而且這一次,吾交給吳國的戰馬,可算是勒緊了腰帶擠出來的,可是虧了血本呢!”

  講價是不可能講價的,我馮鬼王什么時候做過虧本生意?

  少賺那就已經算是虧了,這還是看兩國乃是盟國的份上。

  “君侯自謙啦!誰人不知,君侯乃是斂財有道?小人可是聽說了,這兩年君侯發兵塞外,可是賺了大量的牛馬丁口……”

  嗯?

  馮刺史目光一冷,掃了過去,你特么的這是在諷刺我?

  哪知卻是看到對方一臉的佩服與羨慕:

  “諸葛元遜算得上我吳國年青翹楚,去年也曾平定了山越,惜哉卻是比不過君侯手段與胸襟,收得山民十余萬人,最后卻是無半錢入到府庫,唉!”

  馮刺史聽得“山民十余萬”,忍不住地咽了一口口水,下意識地就是問道:

  “這個得賣多少錢?府庫怎么會沒錢?”

  漢中搞了多少年才搞到十余萬夷人去填莊園,好不容易才讓漢中重新興盛起來。

  那幾年諸葛老妖光是收過路費,賣民團資格,賣干糧,就能吃了個肚圓。

  更別說平定南蠻之后賣的那一波。

  但見秦博一拍大腿:

  “要不說那諸葛元遜就是比不過君侯呢!他把四萬青壯編入軍中也就算了,剩下的六七萬人,居然在私下里和軍中諸將分了,府庫那是半錢都沒拿到手。”

  我靠!

  你們吳國軍中諸將真幸福。

  這種事情要是換了在大漢,軍中諸將被諸葛老妖搞出屎來都算是小事,腦袋能不能保住那才叫大事。

  聽得秦博把這等事情說給自己聽,甚至不惜貶低諸葛恪,馮刺史心頭一動:

  “所以秦校事這番前來,不僅僅是為了戰馬交易之事?”

  秦博挪了挪身子,盡量側向馮刺史,以示恭敬:

  “君侯高見,小人此番前來,正是為了欲與君侯商量錢財一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