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戍邊三年,朱元璋請我當皇帝! > 第三百零三章、多思與首富
  和泉民宿里雖然住進了一個不相干的冷面女人,可這并沒有影響南易和萩原小百合的好心情,對南易的探寶行動也不存在什么影響。

  不管做什么事情,南易都會提前推測可能遇到的所有困難,能預防的就好好預防,不能預防的,等不好的事情發生后就坦然接受。

  南易是個悲觀主義者,向來會想的很多,一直都有為帥者的自覺,未慮勝先慮敗。冷面女人的出現,在南易的意料之外,也在他的預案之內,他的心里古井不波,毫無波瀾。

  話說南易也是勞碌命,雖說現在他是在度假,可腦子里一直沒有把工作給放下。

  他這會正在思考如何建立一個物流公司,給全日本的1327家7-ELEVEn便利店供貨,在他的預想里,7-ELEVEn是他的必得之物。

  20年代,家用冰箱才剛剛問世沒幾年,還是個新鮮玩意,自然不能“飛入尋常百姓家”。

  1927年,羙國南大陸制冰公司[南方公司],在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創建了一家日后改變了行業發展的商店,主營業務選擇了順應市場需求的制冰、售冰。

  但自然地,隨著冰箱漸漸成為家庭剛需產品,銷量連年走高,加之店鋪經營者發現來店的顧客還有購買其它商品的需求,就順勢擴充了禽蛋奶等食物品類。

  一年后,一家店在門口立起了一根圖騰柱,這樣的奇怪組合反而抓到了過往顧客的眼球,給店鋪帶來了實際收益,后來高層決定在每一家旗下的店鋪旁都豎起圖騰柱,店鋪也就開始被稱為“圖騰商店”。

  1929年,羙國遭遇經濟危機,但幾年后經濟開始復蘇,全國失業率不斷下降、GDP等指標不斷提升,消費的需求再次被激發了出來。

  二戰結束后,圖騰商店為了爭奪更多的顧客而將營業時間擴展到了早上7點至晚上11點,一周營業7天,這也是7-ELEVEn的來歷。

  彼時羙國很多店鋪的營業時間都是早8點至晚7點,周日休息全天都不營業。

  簡單算一筆帳,7-ELEVEn每周營業時間112小時,比競爭者的66小時足足多了70%,這一策略簡直是碾壓性的。

  該調整使得營業時間基本覆蓋了非休息時間的全部時段,便利店不僅在商品種類上,也從營業時間上真正為顧客創造了便利。

  營業時間的調整讓店鋪大受歡迎,店鋪經營者在嘗到甜頭后自然不會就此止步,伴隨著店鋪越開越多,1963年,7-ELEVEn第一次在得克薩斯州的奧斯汀試驗了24小時營業。

  后來,南方公司又在達拉斯、拉斯維加斯等地的部分店鋪推行了24小時營業制,此時羙國各州的7-ELEVEn店鋪總數已經超過1000家。

  緊接著,南方公司出于進一步擴張的考慮推出了“特許加盟運營”政策。

  1974年5月,獲得了特許經營權的日本伊藤洋華堂公司在東京江東區開設了日本第一家7-ELEVEn。

  簡單的說,伊藤洋華堂手里的7-ELEVEn品牌其實是屬于羙國的南方公司,他們只是加盟商,而不是品牌的持有者。

  伊藤洋華堂在日本把7-ELEVEn的業務做得風生水起,但母公司南方公司的日子并不是太好過,可以說是每況愈下;

  按照南易拿到的資料來看,南方公司應該撐不了多少年,就不得不面臨破產或者重組。

  斯嘉麗那邊已經在和南方公司的股東悄悄的接觸,爭取先收購或控股一家持有南方公司股份的企業,以此為跳板先成為南方公司的股東,進而慢慢吸納南方公司的股份。

  一零售不可能自己慢慢的擴張,收購然后合并,才是南易想住的快速拓張之路。

  7-ELEVEn在日本沒有自己的物流配送體系,貨物配送外包給了大和運輸公司,這對南易來說,就是一個先介入到日本7-ELEVEn日常運作中的機會。

  可他也不可能建立一個物流公司只是為了給7-ELEVEn供貨,順便介入到個人快遞業務,這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目前,日本的個人快遞業務主要被大和運輸公司和日本郵政兩家盤踞著,兩家一共占了八成以上的份額,剩下的份額,一共被十幾家不同的快遞企業瓜分。

  而十幾家快遞企業當中,佐川急便占據剩下不到兩成里面的60%以上。

  大和運輸公司原本主營的是國際物流運輸和日本國內的大件貨物運輸,1973年開始插足個人快遞業務。

  日本郵政則是國家經營的帶有公益性質的快遞公司,有著國營公司的普遍弊病比如效率低下,結構臃腫等一些問題,在大和運輸公司插足個人快遞業務之后,市場占有率迅速下降,現在的市場占有率僅僅只能與大和運輸公司保持并駕齊驅。

  而且南易發現日本現今的快遞業務,并不如他所想的那樣原始,早在七十年代,大和運輸公司就開始向UPS快遞學習,使用條形碼來進行快遞分裝,并在短時間內就普及開來。

  按照現在日本快遞業務市場的成熟度來看,南易介入快遞業務,只需要成立少許的直營快遞門店,剩下的可以由7-ELEVEn便利店來代收,條形碼的廣泛使用,讓普通的便利店店員都能在短時間里快速接發快遞。

  那么企業的日常經營成本將會被拉低很多,相比于其他快遞公司將會處于一個十分低的水平,這樣一來,可以把這部分成本有選擇的回饋給用戶,將快遞的價格降低到接近日本郵政的水平。

  為什么日本郵政的快遞業務效率很低,還是有不少用戶選擇使用日本郵政,正是因為日本郵政的快遞價格便宜。

  當出現一個價格與日本郵政相當,效率水平又高的快遞公司時,南易相信潛在用戶會拋棄原本的快遞公司,選擇新出現的公司。

  這樣一來將會很容易快速搶占大量的市場份額,迅速和大和運輸公司、日本郵政同臺競技。

  之后就可以利用個人快遞業務賺取的利潤,向其他物流業務不斷擴張,南易相信很快就可以形成壟斷效應。

  至于7-ELEVEn現在還不屬于他的事情,南易有選擇的忽略了。

  和7-ELEVEn合作,利用他們的門店作為快遞的網點,自然要給7-ELEVEn利潤分潤,可這一筆支出,南易并不是太在乎。

  他的算計很長遠,已經把思路延伸到了將來的“互聯網+”時代。

  南易的這個計劃,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就是7-ELEVEn甩開他,直接去和大和運輸公司談合作,畢竟大和已經是一家歷史悠久,而且市場占有率很高的物流公司,不是南易都還沒出現在紙面的公司能比較的。

  所以,計劃的執行步驟很關鍵,必須先拿下南方公司的大部分股權之后,才能在日本執行個人快遞業務計劃。

  一開始,在日本的物流公司還不能去碰個人快遞業務,只能先發展配送業務。

  尋思了半天,南易就把大部分問題給想透徹,現在擺在他面前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起步資金從哪里來?

  南國銀行業務都還沒有理順,暫時根本沒能力給他提供貸款,南氏控投的資金,他也早就決定不會再多一分錢進入日本。

  南易想要在日本開拓新的業務,資金也只能在日本本土解決。

  資金,對目前的南易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南易蹙著眉發愁,萩原小百合就趴到他的肩膀上,關心的問道:“永尾君,怎么了?”

  “沒什么,想開展新業務,正在為錢發愁。”

  “缺錢?”萩原小百合頓了頓說道:“我在銀行里還有一筆存款,你需要的話,可以先借給你。”

  “呵呵。”南易撫了撫萩原小百合的頭發,說道:“你有50億日円?”

  “50億?”萩原小百合大聲叫道:“我怎么可能會有這么多錢,我一共才兩千多萬。”

  “不錯啊,居酒屋這么賺錢?居然能有這么多存款。”

  別看現在日本的上班族一年都有三四百萬日円的年收入,可到了年底,能存下多少就是一個謎了,能存下一半,就是很懂得理財的家庭。

  而兩千萬日円,得是這種家庭十年的存款。

  “我的花銷很少,平時也就買食物和日用品、化妝品,大部分時候都是穿和服,一年下來,也很少會買衣服。”

  “我們百合醬,真會過日子。”南易摸了摸萩原小百合的臉說道:“好了,我的事情你不用跟著發愁,缺錢不是沒錢,你的錢自己好好存著,也把你的心放到肚子里,我不會養不起你。”

  “咯咯咯,我還沒答應讓你養我呢。”萩原小百合巧笑道。

  “嘿嘿。”南易的手變摸為拍,在萩原小百合的臉頰上拍了怕,“去幫我泡壺大麥茶過來。”

  “哈依,主人。”

  萩原小百合乖巧的躬了躬腰,邁著小碎步去給南易泡茶。

  ……

  此時,在香塂的一間茶樓,方夢音正和一個人在廂房里面坐著。

  “伍公子,你們祖上是哪年去的倫敦?”方夢音身子微微前傾,詢問道。

  “我祖上是1833年去的鷹國。”伍再盛說道,語氣里很是感慨。

  “現在是1983年,離1833年正好150年。”心里快速算出結果,不僅是方夢音驚訝,就連站在邊上的湘荷也很驚訝地看向伍再盛。

  “這么久了,你們家在清道光年間就去了啊。”

  “是啊,族譜上是這么記載的。”伍再盛一臉平靜地說道,似乎已經習慣了別人的驚訝。

  突然,方夢音心中一動,想到一些事情,“為什么伍再盛的祖上會從大清去鷹國,并且一直定居到現在?能在鷹國存在150年而沒有消失,這是一種本事,但是再考慮一下那個年代,就出國打拼,這就不簡單了。

  伍家?

  姓伍?”

  方夢音腦海里瘋狂轉動起來,很快,她眼睛一亮,想到了一種可能,直直看向伍再盛,問道:“你們伍家,是粵省十三行的那個伍家?”

  伍再盛露出意外的神色看著方夢音,想不到方夢音女士的思維這么靈敏,竟然這么快就猜出來。

  不過這也不是見不得人的事,整個鷹國,許多華人都知道這個事情,可以說是一個公開的秘密,根本無需隱瞞,以后方夢音也會知道。

  所以他點了點頭,含笑道:“是的,就是那個伍家,我們這一脈,源自敦元公第三子。”

  聽得伍再盛承認,方夢音臉色一肅,說道:“久仰久仰,貴祖上也算是當時的世界首富。”

  看到方夢音變的這么鄭重,伍再盛苦笑著搖搖頭:“那是祖上的榮光,我們子孫無能,致使家族沒落。”

  “不,能在鷹國一直傳承下來,就是實力的一種體現。”方夢音立馬搖頭道。

  方夢音邊上的湘荷震驚于十三行的這個名頭。

  湘荷原來的老東家也算是一個傳承許久的富人之家,香塂與粵省一海之隔,粵省十三行的傳說一直流傳著,“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二洋。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堆滿十三行。”

  她當時就在老東家那里聽到過,知道當年的粵省十三行向清廷納的關稅,就占了當時全國稅收的四成。

  據記載,在1822年時,十三行街著了一把大火,火勢兇猛,蔓延數日,里面所存放的大量財物和現銀四千萬兩被毀于一旦,大火過后,出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十三行所在的街道中“洋銀熔入水溝,長至一二里”。

  她也知道當時的十三行只是一個統稱,并非是十三家,多時可達幾十家,少時則只有四家,其中涌出了一批巨富,如潘振承、潘有度、盧文錦、伍秉鑒、葉上林等。

  只是湘荷不知道的是,伍秉鑒竟然是當時的世界首富。

  其實說伍秉鑒是當時的世界首富,確實一點也不為過,1834年的時候,伍家統計了家產,竟然達到了2600萬銀元,而那時的羙國首富資產折合一下也才800萬銀元,不到伍秉鑒的三分之一。

  而商業奇才伍秉鑒是真的打造出了一個大財團,當時,伍秉鑒是鷹國東印剫公司的“銀行家”和最大債權人……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