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天道今天不上班 > 第237章 大吳皇帝權,崩!
  決定了暫時放棄皖城,孫權立刻將主力向濡須轉移。

  剛剛立功的陸抗得到了重用,成為第一批派往濡須的將領。

  在路上,孫權陸續收到消息,在諸葛恪主動放棄東興堤,退守羨溪后,曹芳已經派兵增援毌丘儉,奪取濡須的意圖非常明顯。

  為了保住最后的臉面和防線,身心疲憊的孫權不得不強打精神,咬牙堅持。

  中書令孫弘成了他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承擔了大量的具體事務。

  只是在如何處置諸葛恪的問題上,兩人有根本性的分歧。

  孫弘認為,當初筑東興堤就是諸葛恪的建議,現在他擅自放棄東興堤,退往羨溪,標志著挑釁魏國的計劃全面失敗,足以說明此人不足以經國輔政,辜負了陛下的信任。

  其次,接連兩次大敗說明諸葛恪好大喜功,軍事才能低劣。

  最后,合肥之戰時丁封、留略陣亡,巢湖之戰時留贊陣亡,撤退時又燒毀了大量的戰船,這些損失都需要有人承擔責任。

  諸葛恪作為大將軍,難辭其咎。

  不殺他就是法外開恩了,豈能留用?

  孫權承認孫弘說得有理,但他自有他的考慮。

  盡管諸葛恪此次作戰不如預期,卻依舊是淮泗系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將領,沒人能代替他的位置。

  此外,此次戰敗,也不完全是諸葛恪的責任,魏軍的實力之強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顯示出了極高的水平。

  魏主曹芳雖然年輕,卻馭下有道,不僅毌丘儉、郭淮這樣的老將對他服服貼貼,還涌現出一批年輕將領,原本平庸的宗室曹興、夏侯績等人都有不錯的表現,沒給諸葛恪一點可乘之機。

  就軍械而言,魏軍的拋石機、連弩同樣威力極大,不可小覷。

  諸葛恪在軍報中說,魏軍的連弩不僅殺傷力大,速度還快,即使是諸葛亮改造的連弩都相形見絀,更別說吳軍使用的連弩了。

  諸葛恪一向推崇諸葛亮,能說出這樣的話來,絕非妄言。

  兩人各執一端,誰也無法說服誰。

  但雙方都清楚對方在想什么。

  孫權自知余日無多,為了保持朝堂上的平衡,依然希望將諸葛恪列為輔政大臣之一,以免江東系膨脹,后繼之君完全被江東人左右。

  而孫弘本人就是江東人。

  孫弘則與諸葛恪素來不和,擔心諸葛恪成了輔政大臣之后,對自己不利。

  為此,孫權多次召見了越越校尉呂據。

  呂據字世議,汝南細陽人,是故大司馬呂范之子。

  呂范是孫吳開國功臣之一,早年追隨孫策開拓江東,影響力極大。只是死得早,在孫權稱帝前一年去世。呂據繼承了呂范的爵位和軍隊,用兵能力也不錯,積累了不少軍功。

  但呂據和呂范的影響力不可同日而語。

  除了能力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呂據生不逢時。

  他正式走上仕途的時候,江東人已經掌握了優勢,重視禮法文化,既排斥淮泗人,也排擠文化素養差的武人,正好呂據兩者都占了。

  越騎校尉幾乎已經是他的上限。

  在諸葛恪受挫的情況下,孫權想到了他。

  如果讓諸葛恪擔任輔政大臣的阻力太大,就由呂據頂替,也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方案。

  至少,他可以利用呂據來向江東人施壓。

  不得不說,孫權這一招起到了作用。

  見孫權接連召見呂據,孫弘的態度軟化了。

  諸葛恪雖然討厭,終究是士族,呂據卻是一個純粹的寒門武夫。他的父親呂范出身縣吏,在汝南沒有出頭之日,不得不選擇追隨孫策。

  由這樣的人掌權,還不如諸葛恪呢。

  大敗之后,諸葛恪或許會有所收斂,不再那么囂張、跋扈。

  ——

  朱據趕到行在,拜見孫權。

  孫權臥在病榻上,人已經瘦得脫了形,看到朱據,他長出一口氣。

  “子范,你可來了。”

  見孫權這般模樣,朱據也是吃了一驚,膝前上前,緊緊握著孫權的手,淚流不止。

  “陛下,幾日不見,你怎么病成這樣?”

  孫權苦笑一聲,搖搖頭。“子范,不要再提了。夫子云,不遷怒,不二過,我卻一條也做不到。喪師辱國,顏面掃地。”

  朱據連忙勸阻。“陛下,勝負乃兵家常事,不必介懷。”

  孫權喘了幾口氣。“當年劉琬曾說,我兄弟皆壽短,唯我有大貴之表,壽又最長。如今一切如他所言,我也沒什么好遺憾的。只是朝堂不安,儲君年幼,放心不下。”

  朱據一聽,心中一松。

  孫權直言儲君年幼,自然是不再考慮孫霸了,這倒是好事。

  由此可見,孫權雖然病入膏肓,隨時可能駕崩,頭腦還是清晰的。

  “陛下,太子二十有六,天資聰穎,又久受陛下教導,必是仁義之君。監國期間,文武稱誦,臣在武昌都聽說了。”

  孫權一聲嘆息,心情不僅沒輕松一些,反而更沉重。

  孫和才監國幾天,就有這么多好名聲?

  如果只是朱據的安慰之辭也就罷了,如果是孫和給了江東世家什么承諾,換取他們不遺余力的為他鼓吹,那才是他最擔心的事。

  想想當年曹丕吧。

  為了在爭嗣中獲勝,他對汝潁人做了多少讓步,以至于汝潁人尾大不掉。

  “子范既是大臣,又是國戚,自是輔政首選。”孫權盯著朱據,眼神變得銳利起來。“依你之見,還有誰能為輔弼?”

  朱據雖然有心理準備,卻還是屏住了呼吸。

  他與孫權既是君臣,又是翁婿,非常清楚孫權的性格。別看他已經病成這樣,手段依然不可小覷。一旦應對不當,不僅首輔落空,性命都有可能難保。

  他也清楚,孫權想要什么。

  “大將軍諸葛恪文武兼備,正當壯年,又蒙陛下厚恩,可為輔政。”

  孫權的眼中閃過一絲安慰,隨即又說道:“可是他新敗,怕是無法服眾。”

  朱據再拜。“陛下,魏主舉國而來,大將軍以萬人獨當大眾,有所挫折在所難免。受挫之后,能軍心不亂,全身而退,便是難得。存亡之際,陛下當觀其大略,不必拘泥末節。”

  中書令孫弘在一旁聽著,同情地看了朱據一眼。

  他能理解朱據說這些有多勉強。

  為了能讓太子順利繼位,不要再起波瀾,朱據簡直是昧著良心說瞎話。以他的為人,將來一定為會這些無奈之言后悔。

  孫權卻為此長出一口氣。

  有朱據這句話,他總算可以放心了。

  “就依子范所言。”孫權輕拍朱據的手背。“中書令孫弘雖是文士,忠貞不二。解煩督孫峻,亦是宗室中不多見的將才。他們二人可以輔政,為子范分憂。”

  朱據眉頭微皺,剛要說話,孫弘就跪倒在地,垂淚謝恩。

  “臣蒙陛下厚望,當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孫權看著朱據,意味深長地說道:“子范,兄弟相殘,自古就是違逆人倫之舉。曹魏苛責宗室,可以為鑒。朕的兒孫就托付給你了,好好待他們。”

  朱據無奈地點點頭。“陛下教誨,臣銘記在心。”

  取得了朱據的支持,孫權頒布正式遺詔。

  傳位太子孫和,以朱據、諸葛恪、孫峻、孫弘四人為輔政大臣。

  丞相朱據為首輔,兼太子太傅,掌內外政務、軍事。

  大將軍諸葛恪兼太子少傅,為次輔,掌外軍。

  拜孫峻為衛將軍,掌禁軍。

  中書令孫弘掌宮內事務,協助丞相理事,輔佐新君。

  除此之外,他又調整了滕胤、呂據等人的職務,有意加強了淮泗人的權力,讓他們能夠和江東世家互相制衡。

  原本這些權力都是留給諸葛恪一人的,但諸葛恪剛剛打了敗仗,實在承擔不起這樣的恩寵。

  孫權只好退而求其次,將權力分散到其他人手中。

  可以想象,這道詔書有很多隱患,江東世家會非常不滿,但這已經是孫權能做出的最好安排。

  他太累了。

  遺詔頒布當晚,他就在懊喪和遺憾中閉上了眼睛。

  赤烏十二年,冬月十三,夜,丑時初刻。

  大吳皇帝孫權,崩!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