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天道今天不上班 > 第224章 江東的猜疑鏈
  朱據愕然。

  他奉詔見駕時,完全沒想到孫權會讓他率兵去駐守武昌。

  按理說,這么大的事,通常要在朝會上進行討論,取得大多數朝臣的同意,甚至讓他們知道此事,將來配合起來也方便。

  他是丞相,是文官之首,不是普通的官員,可以輕易調動。

  可是孫權將話說到這個份上了,他也不能直接拒絕。

  事關大吳存亡,天子都親自上陣了,丞相又豈能置身事外?

  再說了,丞相駐武昌并非沒有先例,之前陸遜就曾以丞相的身份坐鎮武昌。

  呂岱德高望重,但能力有限,也是公認的事實。

  愣了一會兒,朱據才提出異議。“陛下,臣去武昌,誰鎮守建業,為陛下籌措錢糧?”

  孫權甩甩袖子。

  在朱據考慮的時候,他已經有了方案,而且覺得這個方案極佳,簡直是巧奪天工,比刻意籌劃的還要好。

  “魏主傾東南而來,大吳興亡在此一舉,男子當戰,女子當運。朕與丞相率軍御敵,太子又豈能置身事外,當由其監國,穩定后方。”

  孫權撫著胡須,走到窗邊,看向遠處,臉上露出一絲決然。

  “朕年近古稀,近來常有不安。太子是國之儲君,當為君父分憂。若能處理妥帖,不孚眾望,朕將來也能走得安心些。”

  朱據心中一動,頓時覺得熱血上涌,連眼眶都濕潤起來。

  天子猶豫了很多年,終于清醒過來,要確立太子的儲君地位了。

  從宣太子孫登開始,大吳因為立儲的事鬧出了多少風波,造成了多少傷害。君臣離心,父子反目,令人痛心疾首。

  幸好天子醒悟了。

  朱據躬身一拜。“陛下圣明,臣領旨,愿與陛下共進退。”

  孫權回頭看著朱據,欣慰地點點頭。

  “回去告訴小虎,朕很想她。”

  “唯。”朱據忍不住落了淚,躬身再拜,退了出去。

  孫權在船上,看著朱據遠去,臉上的笑容卻漸漸散去。

  良久,他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召魯王見駕。”

  ——

  朱據下了船,一躍上車,匆匆返回丞相府。

  他情緒激動,不住地拭著眼角的熱淚,耳畔回響著孫權的聲音。

  他的夫人是公主孫魯育,乳名小虎,與長公主孫魯班一母所生,卻因為政治立場的不同姊妹反目,形同水火。孫權偏袒孫魯班,對孫魯育多有不滿,有很久沒叫過孫魯育的乳名了。

  這一聲“小虎”,意味著孫權認可了孫魯育的態度,接受了以太子為國之儲君的結果。

  這是一個如甘霖般的好消息,值得讓更多的人知道。

  除了夫人,就是太子。

  他知道太子為此擔心了多久。

  馬車穿過建業城,在丞相府前停住。朱據還沒下車,隨行車側的親衛將就打開了車窗。

  “丞相,前面好像是太子的車馬。”

  朱據撩開車簾一看,果然是太子的車馬,停在丞相府的門前。

  他有些意外,卻沒多想,下了車,匆匆進門。

  太子雖是儲君,但尚未正式接手朝政,一般不會主動與作為百官之首的丞相接觸,以免猜疑。不過天子剛剛說了,要以太子監國,還要將建業交給他負責,那就沒什么好顧忌的了。

  也許是天子已經和太子說過,所以太子趕來拜見,以示尊敬吧。

  朱據來到堂上,見到太子孫和,見孫和臉色不佳,幾個隨從官員更是如喪考妣,頓時心里咯噔了一下。他上了堂,與孫和見禮。

  “殿下?”

  孫和擺了擺手,示意張純等人退下。

  朱據見狀,心領神會,也讓隨從退下,與太子獨對。

  見禮完畢,孫和將來意說了一遍,向朱據請計。

  朱據聽完,哭笑不得,隨即將孫權召見他,讓他去武昌的事說了一遍。

  孫和眼前一黑。

  他將朱據看作救命稻草,沒想到朱據卻要去武昌了。

  父皇這是釜底抽薪啊。

  見孫和如此失態,朱據也意識到,他們了解的情況似乎并不相同。

  孫權命令孫和監國時,并沒有告訴孫和他將去武昌的事。

  正如孫權沒有告訴他太子要負責追查謠言之事,并給定了截止期限一樣。

  這很難不讓人猜疑,孫權這么做就是要將他與孫和分開,免得他們互通聲氣,聯手奪權,而不僅僅是為了加強武昌的防務。

  如果再聯想到魯王孫霸將隨駕征伐,參與軍事,就更讓人不安了。

  孫權這是自知余日無多,抓緊時間立儲,還是擔心魏軍攻勢太猛,自己有可能回不來,預先準備?

  不管怎么說,都不能掉以輕心。

  好在到目前為止,孫權還沒有明示廢太子,只是要考驗太子,看他能否當得起重任。

  朱據仔細想了想,問道:“殿下赴長沙祭廟時,路過武昌,可曾拜見上大將軍?”

  孫和苦笑道:“我曾投謁求見,卻被他拒絕了。他說太子是儲君,不宜與大臣交通,以免嫌疑。”

  朱據點點頭,隨即又問道:“那你見大將軍(諸葛恪)了嗎?”

  孫和猶豫了片刻。“只見過大將軍司馬李衡,未曾與大將軍私下見面。”

  朱據松了一口氣。

  二宮相爭,牽涉其中的人極多,但諸葛恪、呂岱卻一直保持旁觀,并沒有直接參與。

  諸葛恪好說。他與孫和的關系太親密,不可能倒向魯王孫霸,不表態就是表態。

  何況他的司馬李衡見了孫和,實際上已經表明了態度。

  呂岱則不然。

  作為從孫權創業時代起,就與孫家關系非常親密的老臣,又是廣陵人,他的態度非常關鍵,能影響很多人,尤其是孫權。

  他沒有表態,又與太子孫和保持距離,卻也沒有支持孫霸,只能說明一個問題。

  他無條件的支持孫權的決定。

  這可能也是孫權讓他增援武昌的原因所在。

  協助呂岱鎮守武昌只是一方面,讓呂岱看著他,以免他為了孫和而違抗詔書才是真正的目的。

  這當然不是好事,卻也算不上壞。

  這至少說明一個問題,孫權并沒有打算廢除孫和,只是對孫和過于親近江東世家的態度不太滿意,要借此機會敲打他,并留有后手。

  只要孫和的表現能讓他滿意,儲君之位就穩如泰山。

  “既然如此,我去武昌后,再與上大將軍商議。太子不用多想,安心監國,為陛下籌措錢糧,父子同心,保家衛國。至于謠言……”

  朱據皺起了眉頭。“該怎么查就怎么查吧,我也想知道是誰這么膽大妄為,竟敢如此大逆不道。”

  孫和一聽,立刻明白了朱據的意思,松了一口氣。

  朱據說造謠者大逆不道,說明至少在他了解的信息中,這事應該與吳四姓沒什么關系。

  大逆可是要族誅的。

  吳四姓互相結婚姻,關系復雜,一旦有人涉及其中,幾乎必在會牽連到其他人。

  有了朱據這點保證,他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去查了,吳四姓肯定會堅定的站在他這一邊。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