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天道今天不上班 > 第161章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王凌的反應與鐘琰類似。

  得知天子連下兩道詔書,遣王基出使荊州,拜王渾為散騎侍郎后,他一聲嘆息。

  半年不到,他離開了壽春,郭淮離開了隴右,等王昶離開荊州,太原人在軍中的勢力就去了大半,再也沒和天子較量的本錢。

  但他也沒辦法,只能怪王渾不成器,主動放棄了這個機會。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未必就是壞事。

  太原人在軍中的勢力削弱,不再讓天子忌憚,王廣等人在軍中升遷的阻礙就小了。如果天子搞制衡,再有意扶持一下,以免其他勢力坐大,王廣等人就因禍得福了。

  不管王昶父子虧不虧,他們父子肯定賺了。

  同樣因禍得福的人可能還有郭淮。

  等王昶還朝,郭淮的復出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說到底,朝堂上的爭斗就是利益交換,有得就有失,有失也就有得。

  只不過得失的未必是同一人而已。

  ——

  半個月后,王基到達荊州,與王昶見了面。

  兩人談得很投機。

  數日后,王基上書,匯報了相關的情況。

  王昶也單獨上書,除了匯報與王基交流的相關內容之外,就是表達自己身體不佳,想還朝養老的心情,同時推薦王基接任,只字不提伐吳的事。

  可謂相當識相了。

  曹芳與眾臣商量了一番后,隨即下詔,一是慰勉王昶本人,讓他留任。二是委任王基為荊州刺史,加揚烈將軍,填補荊州刺史的空缺。

  之前的荊州刺史是王昶,后來曹爽拔王昶為征南將軍,荊州刺史的空缺則由李勝填補。李勝是曹爽的親信,去荊州之前還去看望養病的司馬懿,刺探虛實,結果被司馬懿騙了,導致曹爽疏忽大意,在高平陵被一鍋端。

  李勝本人也沒能到荊州赴任,半路上就被免職了。

  荊州刺史一直空缺,由王昶兼管,現在則正式由王基接任。

  與歷史上相比,看似沒什么變化,王基只是晚到任了大半年。

  實際上,這大半年非常關鍵。

  曹芳與王基朝夕相處數月,君臣之間有了默契和信任,才能放心的將荊州交給王基。

  沒有這個基礎,王基別說接任荊州刺史,連洛陽城都出不去。

  ——

  建業,石頭城,太初宮。

  孫權站在宮墻之上,遙望西北方向的洛陽,面色陰沉,心中的焦慮如不遠處的江水,一浪接著一浪,永無停息之時。

  他剛剛收到消息,魏國的王基接任荊州刺史,與王昶共同負責荊襄軍事,而王昶進攻江陵的準備卻停止了,趁機進攻的方案被取消,誘敵的計劃已經失敗。

  他對王基并不陌生。

  幾年前,王基任安豐太守,守備森嚴。他曾集結大軍,揚言要進攻壽春。魏國的揚州刺史諸葛誕很緊張,調兵遣將,王基卻按兵不動,沒給他一點機會。

  這樣一個對手到了荊州,讓他很擔心西部防線,甚至懷疑調諸葛恪回建業是否合適。

  陸遜、步騭、朱然等宿將先后辭世,西線無人。

  尤其是今年三月,朱然因病離世,讓他感覺到了時間的緊迫。

  朱然與他同年,曾一起讀書。朱然去世,固然是因為傷病,卻也與年老有關,是人生苦短的例證。

  朱然如此,他也不例外。

  朱然去世,江陵無重將鎮守。

  他去世了,誰來延續帝業?

  一想到這一點,孫權就頭疼,呼吸不暢,胸口仿佛堵著一塊大石頭。

  繼承人是他目前最大的心病,比西部防線的安危還要煩心。

  尤其是聽到從洛陽傳來的消息時。

  在他余日無多,甚至無法選出一個合格的儲君時,敵國出現了一個少年英主,絕不是一個好消息。

  最初收到高平陵事變的消息時,他還指望曹魏因此大亂,死一大批名臣大將。后來消息不斷傳來,那個年輕的天子竟然不疾不徐,穩住了朝臣之心,又不動聲色的調整了鎮守一方的大將,換上了自己的心腹時,他的內心是絕望的。

  如此老辣的手段,就算是他也做不到。

  為了壓制江東世家,他費了那么大力氣,弄得雞飛狗跳,最后還是未能如愿。與那個少年一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能有此手段的,在他印象中,只有西蜀的那位丞相。

  為什么我大吳沒有這樣的儲君?

  孫權嘆了一口氣,伸手輕拍欄桿,惆悵無比。

  繼承人是否出色,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國運。曹魏接連三代君主,一代比一代出色,吳蜀卻找不到能與其匹敵的繼承人,這本身就寓示著天命有所偏愛。

  如果他找不到破局之道,用不了幾年,吳蜀必然被魏國擊破,最后平定的只會是曹魏。

  假如這是必然,他是否應該做點什么?

  “陛下。”營下督朱績走了上來,在轉角處站定,躬身施禮。

  孫權按捺下心頭的郁悶,擠出一絲笑容。“公緒,家里都安頓好了?”

  朱績點點頭,神色悲傷,卻沒說話。

  孫權看得清楚,暗自嘆了一口氣。

  他知道朱績想說什么,但他無法滿足朱績的要求。

  老臣朱治的門戶,必須有人支撐。

  “公緒,令尊為國守邊數十年,如今以身報國,本該讓你守孝三年,但天下未定,邊境多事,不得不讓你奪情起復。朕想讓你繼承父志,鎮守江陵,你覺得如何?”

  朱績拱手行禮,慷慨說道:“陛下信任臣,臣當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孫權滿意地笑了一聲,沉吟片刻,又道:“你最近忙于父喪,可知北方的事?”

  朱績茫然地看著孫權,不知道孫權想說什么。

  孫權轉身,伸手一指西北方向。“洛陽最近很熱鬧,發生了很多大事,其中之一就是魏主曹芳迎回了明帝的廢妃虞氏,認為生母,為自己正名。”

  孫權嘴角輕挑,笑了一聲。“其實明眼人都清楚,他不可能是虞妃所生,這些都是自欺欺人。可是你不得不承認,這個辦法很有用。從此之后,不會有人再拿他的身份說事。至于他究竟是誰的兒子,又有誰關注呢?”

  朱績沉默不語。

  孫權說了一半,他就明白了孫權的意思。

  他本不姓朱,而是姓施。他的父親朱然本是吳國宿將朱治的外甥,被過繼給朱治,改姓朱。后來朱治有了自己的兒子、孫子,朱然就想改回施姓,重歸本宗,卻被孫權阻止了。

  如今父親去世,他再提此事,孫權還是不同意。

  他不理解孫權的心思,對此頗有怨言。雖然嘴上沒說,臉上卻藏不住。臨行在別,他本來是想再次請求的,沒想到孫權不僅不同意,還用魏主為例,勸他接受現狀。

  這是能接受的嗎?

  可是君命難違,他也無能為力。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