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霓裳鐵衣曲 > 第四章 白虹貫日
  天上出白虹了,姐姐你快出來呀,晚了就沒有了!」

  「白虹?」李下玉疑惑的走到窗旁,順著妹妹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白虹劃破天空,好似一把利劍,直穿太陽,霞光如血,汩汩流出,將半邊天空都染紅了。

  「白虹貫日?」李下玉不禁打了個哆嗦,趕忙把妹妹從窗戶邊扯開,然后將窗戶砰的一下合上:「不許看!」

  「為啥不許看呀!」妹妹李素雯還只有十二歲,好奇的看著神色驚惶的姐姐:「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白虹呢!」

  「記住,日、天子也!白虹、白精之氣,主刀兵也!這是大大的不詳之兆!」

  「姐姐,你是說那太陽就是阿耶嗎?這征兆對阿耶不利?」

  「不錯!」李下玉起身從窗縫里向外看了看,確認無人在監視自己姐妹,將妹妹抱入懷中,方才附耳低語道:「阿雯,那個女人現在已經是皇后,后宮之主,宮中到處都是她的耳目,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在別人的監視之下。稍有不慎,我們都會和母親一般下場。今日天上有這等不祥之兆,只要旁人說一句你我面有喜色,那你我一個怨望之罪就逃不過,你明白嗎?」

  聽到姐姐的話,妹妹的眼睛陡然睜大,臉色慘白,渾身顫抖說不出話來。原來這對姐妹并非尋常人,乃是當今天子的兩個女兒:義陽公主李下玉和高安公主李素雯,她們的母親便是蕭淑妃,今上還在東宮時便被選入宮中,為李治生下二女一子,深得李治寵愛。

  公元649年李治登基為帝,便封蕭淑妃為淑妃,由于王皇后一直沒有孩子,蕭淑妃就成了王皇后的最大威脅,為了分去蕭淑妃的寵愛,王皇后就讓當時在感業寺出家的武氏蓄發,并勸說李治將其迎入宮中,引以為援手。卻不想武氏深得李治寵愛,王皇后與蕭淑妃相繼失寵,兩人不得不聯合起來與武氏宮斗,但最后還是失敗。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十月,唐高宗下詔稱:「王皇后、蕭淑妃謀行鴆毒,廢為庶人,母及兄弟,一并除名,流放嶺南。」不久之后,武則天令人要將王皇后和蕭淑妃縊殺。王氏族人、蕭氏族人全都流放嶺南,并追改王氏的姓氏為「蟒」,蕭氏為「梟」。李下玉和李素雯姐妹雖然是金枝玉葉,但也因為母親的緣故被囚禁于大興宮的掖庭中,就和其他有罪宮女一般。

  「阿姐!」李素雯深吸了一口氣:「阿耶他平日里最疼愛我們的,我們被關在這里,被人如奴仆一般對待,難道阿耶他不知道嗎?」

  妹妹的問題就好像一根鋼針,直接刺入李下玉內心的最深處,她年紀比妹妹要大不少,當初蕭淑妃宮斗失敗時她已經懂得不少世事了,自然知道無論是母親被治罪處死,還是自己和妹妹此時的遭遇,都肯定得到了父親的首肯,至少是默許。但她無法把如此殘酷的真相告訴尚且年幼的妹妹,畢竟在這種鬼地方,有一個人絕望就夠了。

  「是的,阿耶一定是不知道的!」

  「那阿耶若是知道我和姐姐被關在這里,一定會下圣旨把我和姐姐救出來對不?把我們接到大明宮中去!」李素雯滿懷希望的說:「還有那個壞女人,一定是她蒙蔽阿耶,才害了母親和我們的!」

  「不要說了!」李下玉本能的伸手捂住妹妹的嘴巴,抬起頭看了看窗外才低聲道:「小心隔墻有耳!」

  「嗯!」李素雯順從的點了點頭:「姐姐,我們已經在這里關了好幾年了吧?阿耶這么久沒見到我們,難道不懷疑嗎?」

  「大唐有那么多州郡,每日送來的奏疏都能堆滿幾張桌子,阿耶每日里處理國事都忙的沒時間吃飯睡覺,一時間想不起來我們姐妹也不奇怪!」李下玉強笑著的安慰妹妹:「只要我們誠心向神佛祈禱,今年上元節前、不、下雪前,阿耶一定會想起來我們,派人來接我們去大明宮的!」

  「嗯!姐姐說得對!」李素雯從李下玉懷中掙脫出來,雙膝跪下:「姐姐,我們現在就向神佛祈禱吧!這里太冷了,能早一天離開這里也好!」

  ————————————————————————————

  大明宮,觀德殿。

  在明黃色的羅傘之下,李治與武皇后正襟危坐,在殿前的廣場上,不時傳來悠揚的鼓樂聲。與大興宮不同,大明宮乃是位于唐代長安城外的龍首原上,地勢很高。而李治身體不好,患有風濕病,原有的大興宮地勢較低,比較潮濕,所以李治便在城外的龍首原上修建了大明宮作為自己的寢宮。而從隋朝開始,位于長安城北的龍首原便有觀德殿,是皇家舉行射禮的地方,大明宮建成之后,李治也沒有改變這一先例,射禮依舊在原來的地方舉行。

  由于弓箭這一武器在古代軍事中占據的重要地位,幾乎所有古代民族都有將射箭這一活動禮儀化、神圣化的傾向,華夏民族也不例外。而天子參與射禮也就同時具備了雙重意義:通過本人的示范,教化全國百姓不要忘記武事;射禮本身也是一種貴族間的社交活動,除去射箭以外,還有繁復的禮儀、參與射禮的射手除去要有精湛的弓術之外,還依照繁冗的程序和鼓樂進行,以表現出其謙遜、內省、莊重等品格,若是違反了禮樂規則,弓術再出色也會因為當中的錯誤而被判犯規出局。

  「陛下!」武皇后看了看下方的廣場伴隨著鼓樂聲走入射道的少年們,露出一絲狡黠的笑容:「你覺得今日弘兒能贏嗎?」

  「呵呵!」李治笑了起來:「媚娘說的外行話了,這射禮又不是看的勝負!」

  「不看勝負看什么?」

  「看德行!」李治答道。

  「德行?這明明是比射箭,如何看得出德行來?」

  「媚娘你是女子,未曾讀過射義倒也不奇怪!」李治笑道:「我在弘兒這個年紀的時候,先帝便曾親自教射與我,開宗明義便是講了射義。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諸己,己正而后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求反諸己而已亦!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