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明末之拉上皇帝一起造反 > 第811章 限制君權
  “都察院,言官,從建立之初,至今日,一直未能監察朝綱,反腐肅,貪,這一點,朝野之間,自有公論!”

  先是給這件事,下了一個論斷,隨后,只聽見朱慈烜又繼續說道。

  “所以,朕如今,要對我大明朝的都察院,還有言官,進行一番整治!”

  “從即日起,便廢除言官制度,將所有現有之言官,一律并入都察院內!”

  “其職責嘛,也在監察百官!”

  “皇上,言官分為監官,還有諫官兩種,莫非,都并入到都察院內?”

  聞言,高宏圖不由的皺眉道。

  言官分成監官,諫官兩種。

  監官是用來監察百官的,諫官則是用來勸諫皇帝的。

  按照高宏圖的想法,如果取消言官的話,那監察百官,大抵是沒什么問題的,畢竟都察院還在,可是,日后將由誰來勸諫皇帝呢?

  “莫非,就任由皇帝,胡作非為?”

  要知道,古往今來,再圣明的皇帝,也是會聽人勸諫的啊!

  當然,這也有一個例外——“我大清”,我大清的個個君主,可都是“圣君”,都是“千古一帝”啊。

  手底下的大臣,也不是臣,而是奴才!

  是一群磕頭蟲家奴啊。

  一群奴才,自然不敢再去勸諫我大清的一個個“圣君”,“千古一帝”了。

  而沒有人勸諫,自然也就成了“圣君”,“千古一帝”了。

  當然了,朱慈烜也不能夠這么搞——學清朝這種,讓百官們都不敢勸諫,是很有問題的,后果會很嚴重的,遇上一個似朱慈烜這種的英明君主,也就罷了。

  但是,朱慈烜也是熟讀歷史滴。

  當然清楚,這古往今來,那么多的皇帝,似他這么牛逼的,也就那么幾個而已。

  若是跟清朝似的,甭管皇帝咋樣,所有事情,都要圣心獨斷,然后擱軍機處那個小屋子里頭,由一群跪在地上,磕頭聽命的軍機大臣去聽,然后去辦,這不是扯淡嘛?

  這項制度是雍正建立的,雍正當然可以這么做了——雍正可是滿清唯一一個說的過去的皇帝啊。

  康麻子,十全老人可都比不上他。

  當然,下場也不太好——得罪的文官太多了,連后來的滿遺都不戴見他了,后世滿遺們狂吹的“糠聾”圣世,直接就把其中最具有亮點的雍正給略過去了。

  雍正在位期間卻成功的推行了官紳一體納糧制,攤丁入畝,剖開民族成份而言,其的能力之強,簡直不要不要了。

  他自然可以搞搞軍機處了,畢竟他能夠做出正確的決定嘛。

  但別的人就不太適合了啊!

  譬如說雍正的皇阿瑪康熙就不用說了,吹的牛逼,可實際上呢?

  差點沒把清朝給折騰崩盤了。

  如果不是因為,吳三桂年齡大了點,因為吳三桂已經是“恐滿癥”晚期,不可救藥,沒有一鼓作氣的打到北京。

  只怕是清朝就跟元朝一樣,直接被驅逐了……

  至于雍正的兒子,十全老人?

  這就更不必多說了。

  簡直就是渣渣!

  所以,鑒于歷史,朱慈烜還真必須要限制一下君權。

  這既是朝堂上,百官們的想法,也是朱慈烜的想法。

  在朱慈烜看來,這些規矩,并不是約束那些個圣明君主的——圣明君主即便是被條條框框約束,也有辦法越過這些條條框框辦事,而昏君的話,也正好可以被這些條條框框約束住,不至于亂搞,把大明江山給禍害嘍。

  當然,朱慈烜這個約束,卻不會用言官們來約束——言官們最大的問題,不是在于他們提出問題。

  而是他們的嘴炮。

  想想看,哪怕是一個正常人,辦了錯事,被旁人披頭蓋臉的一通怒斥,還專門寫個文章,來罵你。

  那你肯定,得生氣極了啊。

  所以,明代皇帝,殺言官這種事,有人說怨皇帝,但實際上,但凡你手上握有權力,而你當時,有極端生氣,而你的權力,又沒有限制,大抵,是個人,只要脾氣稍微暴躁一些,就會下令殺人吧?

  “這勸諫帝王嘛,依朕看,用言官不妥吧!”

  只聽朱慈烜朝群臣們說道。

  用人來勸諫帝王,本身就不太靠譜,因為言官們的身體,實際上也是很柔軟滴。

  只要皇帝肯殺,早晚能夠把言官們殺成磕頭蟲。

  只聽見朱慈烜笑呵呵的,朝高宏圖等大臣們說道。

  “朕琢磨著嘛,可以立個規矩,給后世的君主,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夠做,都加以限制,這個規矩,不知道諸位愛卿,覺得如何?”

  “這個……”

  一時間,文官們頓時眼下一亮——這可比靠言官們約束強的多了啊。

  因為華夏本身就是一個崇拜祖先的文明,祖宗之制的約束性,比言官們奏折的約束性,先天要強的多了。

  “皇上,不知道這個規矩,如何的立啊,其中有什么?”

  高宏圖站了出來,朝朱慈烜詢問道。

  “這個嘛,還需要日后,慢慢的議,此事不急,不急!”

  朱慈烜笑呵呵的說道。

  他這個規矩是用來限制后世君主的,可不是用來限制自己的,怎么可能讓他提前的冒出來?

  而且,朱慈烜的立的這個章程,跟歷史上的君主立憲,也是有明顯的差別的——君主立憲是被動發生的,而朱慈烜這個,卻是主動的提出來的,所以,限制的權力實際上是很小的。

  無非是局限于,不讓君主亂搞。

  譬如說亂興邊釁,就跟明英宗朱祁鎮似的,胡折騰,差點把大明折騰完蛋。

  譬如限制后世君主的花銷——君主的花銷可是很大的啊,尤其是撞上了昏君,那花的就更大了,朱慈烜可得限制一下。

  當然,這個限制只是限制君主花費國家的錢,而不限制君主花自己的錢。

  而且,還得限制君主在經商當中,以權謀私,這可是必須要限制的,要不然可就真成家天下了——天下的權,歸君主,錢也歸君主,那可就把所有人都給得罪了啊,到時候,可就徹底完蛋嘍!

  除此之外,還得督促君主去處理政務。

  這可不是說說啊,朱慈烜的太爺爺萬歷,近三十年沒上朝也就罷了,他還不處理公文,這就導致了一個件事,朝廷無官可用了,吏部報上去的選官,萬歷一概不認,導致萬歷年間后期,朝廷空缺率極高,政府工作幾乎停滯。

  類似的,這些限制有很多,反正都是朱慈烜,琢磨著歷史上,或是未來君主,可能會犯下什么錯誤,都加以限制一下。

  防止自己后人,生出什么昏招。

  只聽見朱慈烜,朝群臣們說道。

  “定章程的事,暫且擱置一下,還是先議一議,如果的改良都察院吧!”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