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明末之拉上皇帝一起造反 > 第210章 治理淮河
  “父皇,兒臣明白了!”

  一旁的朱慈烺到底年輕,腦子比較活,片刻間便醒悟了過來。

  他驚呼一聲說。

  “老二他的意思是,帶著幾百萬的災民過去,把災民給編練成了行伍之后,給他們發上武器,編成軍隊,哪怕是流寇那樣的烏合之眾,可是這么多人在,南邊的那些個士紳們也不敢反對!”

  “而且,兒臣以為,還可以把這些百姓們,重新的編練成新軍戶!”

  “新軍戶?”

  崇禎朝朱慈烺掃了眼,有些驚訝,因為大明朝眼下的軍戶,那都已經是反面教材般的存在了,這還搞新軍戶?

  “對,就是新軍戶!”

  一旁的朱慈烜卻是附和一聲,有些佩服朱慈烺。

  這一點,他可沒想到,聽朱慈烺這么一說,才醒悟過來。

  “南邊有大量的官田,根據各地官田的數量,給這些北方的災民們分田地,讓他們耕作,在各地都留下一些這種北邊的災民,然后呢,將他們編練成軍隊,不圖他們能跟韃子打仗,只要他們能夠鎮的住地方的大戶就成!”

  “如此一來,便用不著朝廷派強軍到南方坐鎮了。”

  “而且,軍戶一制,雖然眼下咱們大明朝的軍戶朽爛異常,可是,依我之見,這軍戶制度,也不是無可取之處的!”

  朱慈烜說。

  軍戶制度雖然在后世被詬病良多。

  但是,在朱慈烜看來,軍戶制度還真有他的可取之處,畢竟,軍戶制度要真那么垃圾,那朱元璋他老人家當年的橫掃天下的百萬明軍是從哪來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軍戶制度省錢!

  幾乎不需要朝廷撥銀子,就能夠維持下來,就像是終明一朝,除了九邊軍需,還有嘉靖年間的東南抗倭外,幾乎就沒有什么額外的軍費支出!

  所以,留下一些災民,編成軍戶,給他們分田地,讓他們鎮守地方,替朝廷看著那些個大戶,以保證官紳一體納糧制度的與清田的順利進行,是十分有必要的!

  “朕明白了,朕明白了!”

  崇禎拍著大腿。

  “對,就應該這么辦,不過,這百萬災民所需要的糧草,至少也得準備上百萬石吧?”

  崇禎喃喃道。

  是啊,幾百萬災民,到了南方之后不用管了,直接的去那些地主老財家里,就跟后世電影里面演的那般,吃大戶,吃霸王餐就成了。

  可是,在從北面到南邊,幾千里跑呢,得走上一個月呢,這么遠的距離,一人至少得備上個幾十斤的糧食吧?

  “這個好辦!”

  朱慈烜拍著胸脯。

  “眼下,改漕運為海運,已經開始了,您的兩位親家,我的老丈人,還有宮里的市舶司的船只,走海路一趟也就是半個月的功夫,就能夠從江南把糧食給運到京城來。

  “還怕缺糧食嗎?”

  “別的不說,這一回咱們跟韃子打這一仗,京城里面可是缺糧的很,可是咱們手下,二三十萬人啊,愣是一點吃的都不缺,吃的就是他們海運運過來的江南精米!”

  “如此便好。”

  崇禎微微頷首,又不禁感慨,改漕運為海運,確實是一件好事。

  “而且,不只如此,還可以修一下淮河了!”

  “北面的災民多了去了,呆在北方,早晚都得反了,而新軍戶又用不了那么多,以工代賑,修一下淮河的話,淮河兩岸就不必再受水災之害了,那么的話,便可以平白的多了兩岸數千萬畝之田地啊,有了這數千萬畝之田地,即便是朝廷把這些田地給賣了,也能夠值個幾億兩的啊!”

  朱慈烜繼續說道。

  漕運這玩意,說實在的,真心不是太好,尤其是放在當下這個大航海時代而言,因為北京,還有南方的糧食產地,距離海岸線,都是十分的近的,就像是北京,從北京天天津,不過三百里路!

  而且,還有水路可走!

  在這樣的情況下,走京杭運河,實在有些不合時宜了,畢竟,運河河運的成本,可比海運高的多了。

  因為海運只需要維護船,而不需要維護河,而漕運就不同了,需要維護運河!

  由于黃河奪淮入海,而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河水當中,由于攜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淮河的河道,是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抬升,在淮河下游,形成了一條地上懸河。

  當時間進入到明朝末年的時候。

  淮河兩岸可以說是無歲不災啊!

  在這樣的災害面前,歷史上的明清兩代,卻都沒有下定決心,去治理淮河的水災,倒不是因為無法治理,事實上,在有的時候,明明有辦法保住淮河沿岸的百姓,可是,他們卻不能保!

  歷史上,清朝道光年間,曾經有數次主動打開淮河大堤,放河水淹了岸邊數千萬畝田地的事情發生過。

  而在明朝,這樣的事情,同樣有之!

  由于首都在京城,所以,明清兩代朝廷,必須依賴運河每年運抵北京的數百萬石糧食方可生存,而一旦淮河水過多,倒灌入運河,那么,便會中斷運河漕運。

  在明朝,對于南方的淮河兩岸,在面臨水災的情況下,有三個東西需要保!

  首要的,是運河,其次,是風陽中都,最后,才是淮河!

  連老朱家的風陽祖陵都排在淮河之后,可想而知,淮河附近的百姓,是有多慘,幾乎每年,為了保證漕運的順利進行,朝廷會主動的蓄洪之后,然后,放水淹沒兩岸。

  這么做,無疑是忍痛割肉,只求保住京城的漕糧北運!

  而眼下,已然改漕運為海運了。

  那么,說實在的,運河就已經沒那么的重要了!

  “我的意思是,想辦法,把淮河給治理好,順便,再把黃河給改回原先的故道去,否則的話,黃河依舊奪淮入海,那么,即便是咱們能夠在淮河兩岸,修建一條大堤,用不了多久年,就特喵的又不行了!”

  “所以,得沿著原先的黃河故道,清理淤積之后,把黃河水,引到山東,從渤海入海!”

  朱慈烜解釋道。

  “這是好事。”

  崇禎不假思索的點頭,治理淮河是歷代統治者們都想辦的事情,因為淮河兩岸可是適宜耕作的田地,再加上荒廢了數百年,肥力極高,在生產力落后的古代,這么大的平原,這么多可供耕作的良田,任何一個統治者,都不愿意忽視。

  以前為了保漕運而不得以為之,現在既然有了辦法,那自然是要好生治理的!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