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明風八萬里 > 第三十九章 透支
    按照多鐸的估計,現在江南省內也就是明人所說的南直隸境內“真金華賊”也就是幾百人而已,完全不足為患,但是他明顯低估了自己的老對手。

    在金華軍北征的第一階段,劉永錫就專門組織多個支隊不惜一切代價潛入南直隸境內,這些支隊多則三五百人,少則百八十人。

    中間雖然遭受了許多意外,但還是有上千甲兵成功進入到南直隸境界,以后劉永錫多次組織對南直隸的滲透行動,現在南直隸境內的京口鎮舊部兵力超過兩千人,幾乎與劉永錫最初投入湖州、嘉興戰場的兵力相當。

    但是多鐸之所以有著“金華賊不過數百人”的錯覺,很大程度是因為這幾支明軍散布在南直隸幾十個州縣的緣故,并不象浙江境內集中兵力與清軍大規模野戰的緣故,但這同樣也是劉永錫的謀劃。

    現在的大清國可以說是真正的巔峰狀況,光是多鐸麾下就有一二十萬大軍,阿濟格麾下的兵力更是超過多鐸所部,而在北方還有清軍的多支戰略預備隊,憑借浙江一省之力自然是無法對抗占領了大半個中國的大清國。

    在這種情況下,向敵后進軍就是最佳選擇,畢竟江南初定劉永錫又用兵江上,多鐸根本沒有多余兵力來解決自己身邊的諸路義軍,在清軍不知不覺之中,北面的諸路義師已經有很大發展。

    但光有“義師”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畢竟這些義師往往是臨時武裝起來的農夫、漁夫、市民、商人,很多義師甚至連兵器都沒辦法配劉,正規軍出身的清軍能輕松解決他們。

    而老資格的越明軍戰斗力雖然不錯而且能得到浙江方面的支援,但是兵力有限實力也有限,在南隸直最多也只能集中幾百人行動而已,正常情況下會被海量的清軍所掩沒。

    但是越明軍與諸路義師結合之后就有非常神奇的連鎖效應,現在江蘇境內直屬于張皇后與劉永錫的義軍已經發展到近兩萬人,趁著多鐸主力傾巢出動的機會連續攻奪了六七個州縣并殲滅了多支清軍,而且聲勢越來越浩大,讓多鐸、李率泰都有后院起火的感覺。

    但這些布置雖然是劉永錫的功勞,但是劉永錫卻是大大方方地把功勞讓出來:“邢姐姐,你這話就過了,勤王詔書是張娘娘點頭才能發出去,而且勤王詔書能有這么好的效果,邢姐姐與香君姐當居首功。”

    邢夫人搖了搖頭說道:“這件事香君確實有大功,如果沒有她用心宣講,這份詔書的威力最多只有一半,但是我們老夫老妻就不必這么自吹自擂吧這,都是香君的功勞!”

    邢夫人這句評語確實是真心話,這份勤王詔書有一半的功勞屬于劉永錫與張皇后,而另一半功勞就屬于李香君這位秦淮河出身的奇女子。

    邢夫人都沒想到李香君會把這件事辦得這么漂亮,她在第一時間就抄寫與刻印了幾千份勤王詔書,在邢夫人的印象之中這是前所未有的壯舉。

    畢竟在這個時空刻書、印書雖然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但是規模卻非常有限,一次性刻書的數量往往只有幾百本甚至幾十本,畢竟刻版的損耗大得驚人,一本書一次性的印量能達到五百本已經是一種不可思議的事情。

    但是李香君卻是一口氣抄寫與刻印幾千份勤王詔書并第一時間輸送到整個江南的每一個州縣,而且她還親自上陣又唱又跳,讓所有人都知道這份勤王詔書的真意,正是這樣的全面動員才讓這份勤王詔書起到了不可思議的作用,整個江南的反清勢力都因為這份勤王詔書動員起來。

    但李香君也不敢居功,她朝著邢夫人盈盈一笑:“既然都是老夫老妻,大家就不用自吹自擂了,都是娘娘的功勞,我只是按娘娘的意思去辦而已!”

    李香君雖然說得謙虛,但是她看張皇后的眼神卻有些詭秘,而張皇后當然知道李香君心里想說什么:“這哪里是我的功勞,都是越國公的功勞,越國公,我覺得你的名義應當要換一換了!”

    劉永錫現在已經是越國公兼天下兵馬大元帥,從某種意義來說已經封無可封,畢竟按照大明的慣例武將雖然有封王的先列,但都不是先封而是死后追封,劉永錫如果要再進一步那就是破了大明朝的先例。

    劉永錫沒想到張皇后與邢夫人在這個問題上會達成共識,他當即答道:“娘娘,現在用兵正急,不急著改轉名義吧?現在我能以越國公出任天下兵馬大元帥,已經是 已經是深感皇恩浩了!”

    只是劉永錫下首的兵部尚書余煌卻已經明白了張皇后的真意:“越國公您這是過謙,在這生死存亡之際自然需要更合適的名義號令三軍,不然會讓三軍將士心寒!”

    在場的武將原本還沒明白張皇后與邢夫人葫蘆里賣得什么藥,現在余煌這么一說就全明白過來了,張皇后是想讓大家勸進越王啊!

    而且劉永錫能得封越王的話,大家也能跟著水漲船高,即使封不了公爵,一個侯爵、伯爵總是有希望的!

    張皇后對劉永錫特別大方,封他為越國公、天下兵馬大元帥,但是對越國公之下的武將卻是有些苛刻,直到現在連一個伯爵都不曾封過,跟弘光朝封了一堆武將為侯爵、伯爵的故事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劉永錫如果能成為越王,大家自然也有成為伯爵、侯爵,這可以說是武人的終極夢想,因此在場的武將不管什么出身都變得一團火熱:“越國公,您不要太謙虛了,您的功勞封越王絕對沒問題啊!”

    “是啊,您封越王對國家對朝廷都是件好事!”

    “您封了越王,咱們兄弟們跟著您就有希望有盼頭了!”

    有些人唯恐劉永錫聽不懂這其中的玄機更是直接說道:“只有您升了越王,咱們這群老兄弟才有機會加官晉爵,越國公您覺得對不對!”

    很快這件事就形成了共識,劉永錫自然不好跟大家的意思對著干:“娘娘賞識,諸位兄弟抬愛,那我只能卻之不恭,但是現在沒有合適的名義,只有打退了清軍的這一輪攻勢,我才有勇氣接下這樣的重任!”

    對于劉永錫統帥的這支明軍來說,勤王詔書已經把全部的力量都動員起來甚至進行一定程度的透支才維持與八旗主力野外交鋒一個平分秋色的局面,但是現在張皇后提出劉永錫晉封越王的問題之后,在場的這些武將突然又有了動力。

    他們接下去幾天的表現將決定人生最關鍵的走向,第一批能封伯、封侯者自然是新朝最有權勢的人物,因此接下去的兩天時間之內清軍遇到了大麻煩。

    用“大麻煩”不足以形容清軍遇到的麻煩,多鐸不由鎖緊了眉頭問道:“都是一樣的火槍一樣的藥子,為什么我總覺得金華賊的火器更難對付?”

    這幾天廝殺下來,多鐸發現八旗將士最引以為傲的重甲遇到了真正的克星,雖然從形制來看,明軍裝備的火繩槍與關外遇到的火繩槍幾乎一樣,唯一的區別只是金華賊更喜歡集中火力在短距離齊射而已,但是披著重甲的八旗精銳就是一次又一次倒在了明軍的排槍之中。

    而在關外哪怕遇到更密集的槍林彈雨,八旗甲兵往往是毫發無損或者只遭受小小挫折,不象眼前這支金華賊每一發槍彈都有可能致命,兩天下來光是滿洲八旗已經死傷了近千人,而且戰死者比戰傷者還多,更麻煩的是戰傷者大多是重傷員,每天都要死掉好幾十人。

    這讓多鐸完全不能理解明軍手上的燒火棍突然搖身成了大殺器,而在場的八旗將領雖然對于火器有著相當深刻的理解,但仍然無法明白這其中的變化因何而來,倒是李泰率突然想到了什么,他朝著孔有德問道:“恭順王,你最通火器,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

    孔有德這兩天也是焦頭爛額,雖然他用盡一切辦法調度火器營,但是在較量之中卻總是輸給了明軍,因此他一開口就是推托責任:“王爺,諸位貝勒,金華賊火器確實凌厲,但之所以如此凌厲我覺得他們是用了西洋操法,他們軍中肯定有西洋教官!”

    一說到西洋操法與西洋教官,孔有德就一下子來了精神:“反正金華賊這套玩法,沒有西洋教官是肯定搞不定,說不定他們用的火槍還有藥子、鉛子都是從西洋進口的!”

    孔有德這么一說,多鐸總算能理解同樣的火槍、藥子、鉛子,遇到普通明軍的時候八旗兵能勢如破竹,遇到金華賊的同時卻總是辦法不多,但這也讓他變得自信起來:“看起來金華賊是把一切手段都用盡了,才會想到這么一個被動挨打的辦法,而且他們的新兵越來越多,機會在我們這邊,大家穩住,金華賊的花招快要用盡了!”

    這兩天廝殺下來,多鐸終于對眼前的這支金華賊有了正確的認識,雖然眼前這支金華賊有三萬之眾,但其中有一半是入伍沒多久的新兵,只要持續消耗下去勝利一定屬于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