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馬謖別傳 > 第587章 鼎足而三(16)
  陸遜作為吳國新晉的軍中第一人,已經成為整個吳國的定海神針。

  荊州乃三戰之地,有陸遜坐鎮,能夠同時擋住來自蜀漢和曹魏的威脅。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陸遜對軍事情報非常重視,在曹丕使者見到孫權之前,他就根據魏國兵力的異動情況,料到曹丕使者來吳國的用意,并想好了應對之策。

  陸遜奉召來到武昌,聽了孫權的問詢,毫不猶豫地奏報道:

  “曹丕坐鎮中原,急不可圖;今派人前來,有意緩和兩國關系,如果主公不從,必翻臉為仇,為了維持臉面,說不定不久之后在我邊境動兵。臣料劉備駕崩以后,諸葛亮早就嚴陣以待,魏國無法攻破西川天險,主上可暫且應允,借整軍備之名,暫緩進攻,打探其他四路的進展情況,若曹丕的四路兵獲勝,川中必定危急,諸葛亮首尾不能兼顧,我可以領軍快速突破夔關,直取成都,則西川在主公掌中,是為上策;如曹丕四路兵敗,別作商議。”

  孫權見陸遜說得有理,就答應了曹丕的請求,并對使者說道:

  “吳國連續大戰,軍資糧草需要臨時征集,頗費時日,等籌備完畢,擇日便當起兵。”

  曹丕與孫權的戰火剛剛停息,并沒有簽訂新的協議,他派出使者前來,只是一個試探,其實并沒有指望孫權真的出力攻打西川。

  曹丕雖然出兵征討孫權,但并沒有撤銷孫權吳王的稱號,孫權也沒有自立稱帝,曹丕還是可以擺一擺他宗主國的威風。

  當然,曹丕也沒有什么好心,他這是陽謀,只要孫權答應動兵,就達到目的。

  現在魏國的軍事實力,在三家之中還是最強大的,對付其中任何一家,他都能夠有信心戰而勝之,最怕的就是東吳和蜀漢再次結盟。

  他讓孫權出兵,就是要進一步離間東吳與蜀漢的關系,讓他們兩國繼續敵對。

  最不濟,他也能給自己找一個借口,隨時進攻江東。

  使者得到孫權出兵的允諾以后,并沒有再提別的要求,拜辭而去。

  要說孫權不想進軍西川,那是不可能的。

  當年魯肅給孫權提出“鼎足江東”的戰略布局,發展方向就是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盡力占有長江以南全部地方,然后就是進軍西川,仿效劉邦統一天下,成就大業。

  周瑜念念不忘江陵,也是想要謀算西川。

  因此,孫權對西川也非常渴望,但力所不能及。

  他讓陸遜按兵不動,但幾乎動用了吳國龐大的情報系統,派出大量的探子,四處打探雙方魏蜀兩國交戰的軍情,免得失去戰機。

  不久之后,西平關的探子傳來消息:軻比能在關下還沒有進攻,見守關將領的旗幟是威震西羌的大將馬超,竟然不戰自退。

  緊接著,南蠻孟獲勞師動眾,分路攻打益州四郡。

  但遇還沒有開始攻城,就被馬忠、張翼等人,用疑兵之計殺退。

  上庸太守孟達,倒是不敢違背曹丕的軍令,已經出兵漢中。

  但兵至半路,忽然停滯不前,據說是主將孟達染病,不能繼續進軍。

  曹真兵出陽平關,兵強馬壯,準備走當年曹操征服漢中的舊路,先一舉攻破陽平關,然后吞并漢中。

  但陽平關守將趙云,可不是當年的張衛可比。

  趙子龍還是按照當年張衛的戰略布局,拒住各處險道,并不出戰。

  果然是“一將守關,萬夫莫開”,曹真面對勇猛過人的趙云,試探著強攻幾次,都是損兵折將,一籌莫展。

  趙子龍在長坂坡殺了個七進七出,在漢中殺入重圍救走黃忠,在曹軍中可謂大名鼎鼎。

  曹真深知趙云之勇,他雖然武藝不錯,卻不是好勇斗狠之人,他屯兵于斜谷道,不敢輕捋趙云虎須。

  相持十余天以后,先是探子報說軻比能退兵,后有孟達之軍停滯不前,兩路接應之軍無所作為,曹真料不能取勝,也退兵返回長安。

  孫權連續得到這幾個消息,料想曹丕得的這次進攻,注定是無功而返,就對一眾文武說道:

  “陸伯言真神算也。孤苦妄動刀兵,又結怨于蜀漢矣。”

  孫權這種明顯的敷衍,情知瞞不過曹丕。

  心知曹丕心中不快,雖然未必馬上出兵征伐,但報復是難免的。

  因為劉備東征之初,攻勢猛烈,所向披靡,整個江東受到嚴重的威脅,孫權不得已臣服曹丕。

  因為害怕兩面受敵,孫權對自己的定位很低,主動把自己放在附屬國的地位。

  曹丕接受孫權的投效,也是有自己的打算。

  他可沒有認可孫權的藩屬國地位,而是冊封孫權為魏國的吳王,封地僅僅為吳郡之地,江東只是孫權的管轄之地,意味著他什么時候都可以收回。

  孫權擊敗劉備以后,本來就準備翻臉不認賬,而曹丕也是打著同樣的主意。

  曹丕小題大做,就因為孫權沒有及時送出質子而龍顏大怒,趁孫權戰后虛弱之機,派出三路大軍進攻江東。

  這次戰爭互有勝負,持續了半年之久,雖以然曹丕主動退兵而告終,但孫權也已經精疲力竭。

  自此以后,魏吳的友好關系破裂,邊境摩擦不斷。

  曹丕制定的戰略,就是先平江南,再收西川。

  因此,就算孫權認慫,要與曹丕重修舊好,也無法取得同等的地位。

  而江東群臣,也難以接受自己的主公低人一等的地位。

  別看孫權在與劉備、曹丕的對戰中,連勝兩場戰役,但現在國內空虛,外部也是兩面皆敵,局勢非常不利。

  因此,與蜀漢重修舊好,就成為吳國外交的當務之急。

  本來,曹丕四路進攻西川失敗以后,孫權想主動派出使者出使西川,結好蜀漢。

  但想起上次的諸葛亮派來的使者丁厷,高高在上,把孫權當做了蜀漢的臣下,傲氣凌人,讓他心中非常不滿。

  要不是吳國的局面險惡,孫權都想當場翻臉。

  他并不知道丁厷表達的是諸葛亮的意思,還是他本人的態度。

  因此,蜀漢君臣對江東的立場,孫權有些拿捏不準,不敢主動派出使者,以免弱了聲勢,自取其辱。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