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馬謖別傳 > 第499章 夷陵之戰(21)
  張壯、楊奎、鐘岳、傅力等幾人,從各自家族帶出來五百私兵,跟隨馬謖在關中轉戰數月,越戰越強。

  他們手下兵力,也增加到一千人,最后不戰而攻下了襄陽,立下大功,被劉備任命為千人將。

  在鎮守襄陽期間,因為他們沒得到重用,并沒有戰功,職位一直無法升遷。

  關羽統領荊州以后,也無法對他們幾個從關中來的降將放心使用,索性把他們幾個閑置在武陵,讓他們去五溪蠻的沙摩柯去火拼。

  關羽沒有安好心,他們幾個也不是省油的燈,暗地里和沙摩柯取得默契,兩家和平相處,倒也沒有出現什么叉子,但升官也是無望。

  家族能夠派他們幾個出來給家族另謀后路,雖然未必是家族最杰出的年青一代,自然也不是泛泛之輩。

  關羽丟失江陵以后,荊南的形勢非常微妙,但他們幾個能夠穩住陣腳,按兵不動,并沒有和其他官員一樣,主動投靠孫權。

  因為他們知道,領軍投奔江東孫權,他們既沒有投名狀,又沒有靠山,到孫權也許能夠短時間內繼續統領自己的軍隊,但絕對得不到重用,注定只能是炮灰,而且面對的還是自己過去的袍澤,肯定沒有什么前途。

  沒有家族的指示,他們也不敢擅自回歸家族。

  因為這樣等于是家族分配給他們的任務失敗,家族絕對不會再給他們機會,只能是庸庸碌碌渡過余生。

  他們在關羽已經敗亡的形勢下,都沒有背叛劉備,如果能夠立下大功,前途不可限量。

  問題是要跟對人才行,像習珍、樊胄之流,都是眼高手低的無能之輩。

  如果到他們手下,能夠保住自己手下這點血本就不錯了,要想立下大功,想都不用想。

  就算習珍、樊胄運氣爆盆,真的陵助劉備收復荊州,這些大功勞,也沒有他們幾個的事情,樊家、和習家,出來領功的將領可不缺。

  如果跟隨沙摩柯,等于是投奔到了蠻族的麾下,在回過頭來再成為劉備的手下,就算劉備體諒他們發的難處不刻意針對,但他們日子也未必好過。

  因為沙摩柯作為外族,劉備對他留有戒心,肯定是虛名大于實職,他們又被沙摩柯壓了一頭,要想出人頭地,基本沒有可能。

  想通了這兩條路行不通,就只有繼續追隨馬謖一途了。

  馬謖才華過人,他們幾個現在的職位,也是跟隨馬謖立功所得。

  但馬謖本人似乎仕途不順,立下的軍功不少,但反而被放到地方打理政務,就現在的情況來說,怕是無法安排他們這幾千人馬。

  猜不透馬謖的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他們幾個用眼神交換了一下意見,還是由鐘岳開口問道:

  “馬將軍,你說的是那三條路,能否說出來讓我們參詳一下?”

  馬謖要忽悠他們前往越嶲,自然要不可以把事情說的太直白,就故弄玄虛道:

  “你們心里也明白,主公稱帝以后,必定需要對外用兵,我估計十有八九會對荊州動手,所以,你們的三條路很明白,一是跟隨習珍、樊胄準備在荊南起事;二是投奔沙摩柯,還是在荊南搞事,第三繼續追隨我,但到底到哪里去,我還沒有拿定主意。我能夠告訴你們的是:家兄馬良被主公任命為侍中,你們不需要立刻回答我,三天以后,我也已經拿定主意,你們也應該想明白了,告訴我一聲就行了!不要抹不開情面,耽誤了自己的前程!”

  說完以后,馬謖并沒有繼續解釋,而是直接離開,留下鐘岳等四人面面相視。

  ……

  ……

  孫權奪取荊州以后,知道劉備不肯干休,一直親自在公安駐守。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令人眼花繚亂,難以接受。

  即便是孫權,也有目不暇接之感!

  先是曹操病逝,曹丕主導上演了一場漢獻帝禪讓的大戲,曹丕登基為皇帝。

  緊接著,劉備不甘落后,也在成都宣布上位皇帝,繼承漢統。

  三家勢力,有兩家都已經稱帝,要說孫權心里沒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與曹丕的把持朝政、水到渠成不同,孫權并沒有漢獻帝在手。

  也與劉備是漢室宗親不同,孫權也無法自圓其說,繼承漢統。

  孫權多次與部下心腹張昭、顧雍、陸遜、諸葛瑾等人商談,因為名不正言不順,沒有一個人主張他稱帝的。

  相反,孫權部下的文臣武將,都提出讓孫權做好大戰的準備。

  因為按照慣例,新皇上位,都是有大動作的。

  曹丕和劉備登基以后,可不是大赦天下那么簡單,還要必須要四海賓服。

  孫權既然無法稱帝,也就是無法和曹丕、劉備平起平坐,他就面臨著一個選擇,那就是向誰稱臣的問題。

  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孫權不管向誰臣服,都會遭到另一方的攻打。

  而臣服的一方,并不是一個可以依賴的靠山,不但不能引為援手,還需要嚴加防范。

  因為孫權作為臣屬,就是所有的地盤、權利被剝奪,也是名正言順的。

  孫權并沒有急于表態,而是先調兵遣將,把自己的疆界,守嚴實了。

  孫權和文武百官討論的結果是:不管是曹丕和劉備誰來進攻,首選之地,自然是孫權用不正當手段奪取、且人心未定的荊州,因此,孫權一直在公安鎮守。

  公安是劉備占據荊州不久之后修建的都城,其實是不想進入想孫權借來的江陵。

  因而在修建的時候,并沒有下大力氣,城市的規模和防御力都不夠,孫權并不想在這里防守。

  通過多次考察,孫權相中了鄂州,這里地處荊州中心,伴山依水,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于是,孫權改鄂州為武昌,在那里修建堅城,準備把武昌作為荊州的治所。

  做好了抵抗劉備的準備,孫權可不認為自己搶奪了劉備的荊州,用臣服這么一個幌子就能打消劉備奪回荊州的心思,

  因此,他決定選擇歸順曹丕,一起對抗劉備。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