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馬謖別傳 > 第492章 夷陵之戰(14)
  在孟達算計申家兄弟的時候,申家兄弟作為地頭蛇,在消息方面更勝一籌,他也在算計孟達。

  早在劉封、孟達攻打上庸之時,申耽手下的探子,親眼看到孟達的手下殺害蒯祺。

  申家兄弟引而不發,就是在等待時機。

  看到關于戰敗,襄陽被曹軍收復,而宜都卻被陸遜占領,上庸雖然可以據險而守,但前景堪憂。

  申耽兄弟起了異心,當當初他們毫不猶豫投降劉備,就因為他們家族的根本在上庸,離開了上庸,申家的財產馬上縮水八成。

  可以說,申家是上庸最大的地主,他們差不多占據了整個上庸郡三成的耕地和山林。

  他們如果要離開上庸,當初就不會投降劉備,而是舉家搬遷。

  所以,他們投降曹操,必須把上庸當做籌碼。

  在夏侯尚鎮守襄陽以后,與夏侯尚有一面之緣的申耽,終于聯系上了他。

  夏侯尚當然不會放過這個立功的機會,對申家兄弟大加稱贊,讓他們做好準備,等待自己前去攻打。

  上庸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特別是孟達親自鎮守的上庸城,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申家兄弟要想建功,最好的辦法就是策反孟達。

  得到夏侯尚的接納以后,申家兄弟開始行動。

  他們早就看出劉封和孟達不和,而且孟達特別渴望榮華富貴,就設計先離間兩人、然后策反孟達

  他們暗地里放出孟達殺了蒯祺的流言,剛開始的時候,孟達并不太在乎,后來突然變得比較緊張起來。

  尤其是這兩天,監視孟達的探子發來情報,孟達收到一封密信以后,變得坐臥不安。

  申家兄弟昨天也接到夏侯尚的密信,讓他準備充當內應,他半月后領軍前來上庸。

  雖然覺得時機還不成熟,但事情已經迫在眉睫,申耽親自上門,準備說服孟達歸降。

  誰知道,申耽剛進太守府還未坐定,就把孟達喝令手下抓起來,并開口揭穿了他們兄弟要造反的圖謀。

  看到孟達的神態,老練的申耽不驚反喜,坦然承認,自己要把城池獻給夏侯尚,并對孟達說道:

  “孟太守與法孝直相交莫逆,同時有功于漢中王;漢中王重用法正,對太守也不薄,有法孝直周旋,太守地位穩如泰山。現在法孝直病故,將軍殺害蒯祺的事情敗露,諸葛亮軍師定然不會放過太守,你在西川已經沒有立足之地,我今天是特來救將軍的!”

  孟達當然明白申耽的意思,問道:

  “你如何說服諸葛軍師?”

  申耽笑了笑,說道:“我與諸葛亮軍師素無交情,自不能說服諸葛軍師與你和好,但我有一計,使諸葛軍師和漢中王,都不能加害于你。”

  孟達大喜,虛心求教,申耽回答道:

  “吾弟兄欲投魏王久矣,孟太守也已經看出端倪,你可以作一表章,辭了漢中王的官位,把上庸城獻給魏王曹丕,必得重用,我兄弟二人,也一起歸降。”

  孟達猛然省悟,這是自己唯一的出路!他也不是沒有想過投降曹操或者孫權,但沒有人引薦,現在有了申耽牽線,隨即寫下降表,付與申耽,讓他送給曹丕。

  ……

  ……

  劉備不得已放棄攻打孫權,準備劉封、孟達當做替罪羊,給大家一個交代。

  對于沙摩柯和荊南的奇兵,劉備非常重視,曾經征求馬良的意見。

  因為這次主要是馬謖策劃的,那些將領都是馬謖的老部下,馬良代弟弟馬謖請命,答應保住這只軍隊,等待劉備進攻荊州。

  劉備已經和馬謖攤牌,要把他雪藏起來,而馬謖卻耐不住寂寞,屢屢逼迫自己不得不用他,劉備心中不快,不愿意再讓馬謖立功,就以糧草無法不給為由,否決了馬良的提議。

  劉備與諸葛亮商量以后,決定讓習珍、樊胄來統領這只軍隊。

  諸葛亮提出這個建議,也是為了馬家的利益,養一支五千人的軍隊,還要不被江東發現攻打,難度可不小。

  馬謖雖然有才,但在荊南沒有根基,很難做到這點,因為馬家的田產都在襄陽。

  襄陽被曹軍占領以后,馬家已經無法獲得糧食收成,軍隊的糧草供應確實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而習家和樊家,田產和根基就在荊南,他們兩家有自己的田產和山林,藏軍和供應糧草都不是難題,是掌管荊南奇兵的恰當人選。

  劉備認可了諸葛亮的建議,就任命習家的習珍為零陵北部都尉,加裨將軍;任命樊家的樊胄為武陵從事,兩人共同掌管軍隊,等待劉備進攻荊州的時候,起兵響應。

  劉備派出使者,前去上庸宣讀調令,沒有見到劉封前往綿竹赴任的消息,使者反而帶來了孟達投降曹軍的消息,還帶回了孟達的辭職表章。

  劉備心喜怒不形于色,拿起孟達的上表看起來,只見表中寫到:

  “臣達伏惟殿下將建伊、呂之業,追桓、文之功,大事草創,假勢吳、楚,是以有為之士,望風歸順。臣委質以來,愆戾山積;臣猶自知,況于君乎?今王朝英俊鱗集,臣內無輔佐之器,外無將領之才,列次功臣,誠足自愧!臣聞范蠡識微,浮于五湖;舅犯謝罪,逡巡河上。夫際會之間,請命乞身,何哉?欲潔去就之分也。況臣卑鄙,無元功巨勛,自系于時,竊慕前賢,早思遠恥。昔申生至孝,見疑于親;子胥至忠,見誅于君;蒙恬拓境而被大刑,樂毅破齊而遭讒佞。臣每讀其書,未嘗不感慨流涕;而親當其事,益用傷悼!邇者,荊州覆敗,大臣失節,百無一還;惟臣尋事,自致房陵、上庸,而復乞身,自放于外。伏想殿下圣恩感悟,愍臣之心,悼臣之舉。臣誠小人,不能始終。知而為之,敢謂非罪?臣每聞交絕無惡聲,去臣無怨辭,臣過奉教于君子,愿君王勉之,臣不勝惶恐之至!”

  劉備看完,大怒道:

  “孟達匹夫,首鼠兩端,不忠不義,反而把過錯推到別人身上,真是可惡!”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