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華麗逆襲韓三千 > 第二百二十二章太子妃
  公元241年,建興十九年。

  距離諸葛亮病逝,已過了三四個月,大漢的官吏恢復了正常的辦公。同時新的一年春耕的時節也到了,為了勸導官吏勤于農事,劉禪在田畝中親耕,同行者還有眾皇子。

  清晨時分,剛下過春雨。望著綠意盎然的原野,劉禪感嘆幾聲,對著太子劉璿說道:「一歲之時,在于春季。若廢春耕,國稅安出?百姓何所依?太子今后治事,當以春耕為上,不可忘也!」

  「諾!」太子劉璿微微拱手,說道:「兒臣謹記,不敢相忘。」

  大漢以往北伐出征,基本是春季之前的冬季出兵。在秋收之后,發動地方百姓出徭役,轉運糧草,在冬季的那幾個月之內,迅速的籌措到滿足大軍的所需的糧草。

  入春時,發徭役的百姓歸家春耕。到三月份,農事尚閑之際,再發一次小規模徭役,為大***運糧草。接著百姓歸家,解決自家的夏收。

  以上的描述的過程看似簡單,但實際而言,卻對執政者提出一個極高的要求。一般人根本玩不轉,如果調度出現問題,產生了延期或者延時,便會極大的影響到地方上的春耕,而這便是政治能力的體現。

  蜀漢北伐的成功,在后勤上一靠劉禪搞出新式耕法、蜀中犁等物增加畝產,二靠諸葛亮爆表的政治能力調度有序,從而才讓大漢北伐期間少有缺糧之事的發生。

  為什么到姜維時期,其被扣上窮兵黷武的帽子。歸根到底還是諸葛亮遺留下的政治秩序被破壞,以及姜維不按農時的長期北伐。

  如249年秋,北伐隴西;同年冬,再出隴右;253年春,北伐南安;254年夏,姜維北圍襄武。255年夏秋,桃水大捷;256年夏,段谷大敗;257年冬春時,攻關中。

  而諸葛亮用兵,227年冬,北伐隴右;228年冬,陳倉不克;次年春,轉攻武都、陰平二郡;231年冬,再伐隴右,鹵城之戰;234年春,北伐關中,軍屯當地。

  姜維雖長期跟隨在諸葛亮身側,但只得其表,而不得其質。軍事歸根到底在于后勤,后勤不支,強如諸葛亮打出了鹵城之戰,亦要引兵而退。

  蜀漢后期,不按農時的興兵北伐,徒廢國力,致使百姓疾苦。加上國內老人政治以及二代政治的興盛,彼時的蜀漢安能不亡。

  且農業之重,不僅在封建社會,至今依然如此。其基辛格有言,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掌握貨幣,誰就控制了全世界;而誰掌握糧食,誰就控制了全人類。

  隨著寒風吹過,劉禪緊了緊外袍,準備下地干活。不過卻被太子攔住,其恭敬的說道:「父皇在外征戰一年,頗是辛勞。還請父皇歇息,由兒臣為父皇下耕種。」

  說著,劉璿就準備擼起袖子,卷起褲腳,下田勤勉耕種。

  劉禪打量了幾眼劉璿,笑著說道:「既然如此,今歲由你替父皇耕種。所收之糧,朕當親嘗。」

  「諾!」劉璿應道。

  身旁的廖立趁機吹捧道:「太子仁厚,恭孝博學,實乃我陛下之幸,亦是我大漢之幸。」

  「不可過譽!」劉禪哈哈一笑,指了指在樹下鋪設的席桉,說道:「且坐,觀二三子耕種。」

  坐到席上,劉禪看著埋頭耕種的劉璿,與廖立聊家常,說道:「太子日歲漸長,應當娶親。然朕常年忙于軍政之事,將其忘記。昨夜王夫人向朕提及,朕才想起為太子納妃。今當觀之,欲為太子妃者,當是不少。」

  「敢問陛下,可有人選?」

  劉禪端著茶盞,說道:「有中軍師費祎之女、司隸校尉馬良之女、故左將軍馬岱之女等,良人繁多,不知選何家女子,方可配我家太子。」

  廖立

  捋著胡須,說道:「太子母族無人,故太子妃之事,非同小可,關乎朝廷大事。如何抉擇,還需觀陛下之意。」

  頓了頓,廖立說道:「不過臣竊以為太子妃人選,其門楣不可過高,亦不可過低,適當即可。」

  廖立說的話還是比較隱晦的,太子劉璿母族無人,其母王夫人歌姬出身,其叔父不過郡縣官吏。因此太子妃的人選頗是重要,如果選擇朝廷大臣之女,便會助長太子的權勢,選擇普通官吏之女,則是相反。

  而他的門楣適當之語,便是認為太子妃的族人或是父輩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這樣有利于朝局的問題。

  廖立的意思,劉禪聽出來了,放下茶盞,沉吟少許,說道:「我大漢將遷都于關中,太子妃出身關中頗是合適。故左將軍馬岱之女,出身左扶風茂陵,門楣恰當,賢良淑德,可為良配。」

  廖立思量了少許,拱手稱贊道:「陛下英明!」

  如今馬氏一族,自從馬超死后,便由馬岱為領軍人物,其在軍中的威望不小。而且馬氏與皇族的關系也是緊密,馬超之女便嫁給了劉禪的三弟劉理為妻。

  嗯!四年前,一向體弱多病的劉理病死,馬氏也成了寡婦。

  因此按馬氏的門楣來說,當是不低。不過馬岱去世了,馬氏也失去了最后的旗幟性人物,因此就在大漢國內其門楣也不能算高。這樣的家庭對于太子來說既有幫助,也不會太過助長他的勢力。

  至于為何要擔心助長太子的勢力,也是簡單。劉禪今年也才三十四歲左右,不看現在的身體狀態,單看歷史上的歲數,劉禪還有三十年的壽命。適當的控制太子勢力,不是劉禪在忌憚自己的兒子,而是側面的保護他。

  如果娶費祎之女,費祎接下來可能是蔣琬之后的執政者,以費祎的心性難免不會飄。

  要知道歷史上,費祎與劉禪關系極佳,女兒是太子妃,兒子又娶公主。在成為執政者后,蜀漢在他治理下,國力往下坡滑去,并破壞了諸葛亮時期遺留下來的政治體制。

  在劉禪這么多年的觀察下來,也看透了費祎的為人。他能力可以,天賦過人,才智也高明,深曉為官之道,人緣極佳,長袖善舞。但論人品而言,他遠不如諸葛亮,連蔣琬、姜維也都比不上。為了追求平衡,缺乏一種信念。

  【鑒于大環境如此,

  甚至在一段時間內,費祎想成為第二個諸葛亮,然而卻死于郭修之手。

  總體而言,費祎是一位成熟且優秀的政治家,但卻不是劉禪所滿意的丞相。

  劉禪感受著早春的寒風,問道:「公淵,近日以來尚書臺情況如何?」

  廖立沉吟少許,回答道:「啟稟陛下,蔣尚書處事有方,楊度支雖有不滿,偶有怨言,但亦是勤勉做事。」

  頓了頓,廖立補充說道:「大司農李平(李嚴)、衛尉潘浚二人已病故。」

  在諸葛亮病重之時,潘浚也患病了,但情況沒那么嚴重,留在成都養病,拜封衛尉,以為榮養。但在收復湘州,諸葛亮去世后,潘浚或許又念及當初為孫權效力,殺害忠漢士人的往事,心中抑郁難舒,熬了一段時間,后腳也跟著諸葛亮過去了。

  至于李平一直想著出山做事,但他自己除了指望劉禪外,也就指望諸葛亮能委任自己。但諸葛亮去世后,他知道劉禪肯定不會讓他擔任要職,心結難舒之下,也在近日病逝了。

  至于劉禪為何不會讓他擔任要職,不難理解。李平乃是老劉留下的托孤大臣,地位不同與其他老人。如果出來任官,執掌實權,肯定是會破壞大漢國內政治環境,威脅蔣琬的執政地位。

  「唉!」

  劉禪嘆了口氣,現在的他經歷了太多老臣的病故,已經沒太多的傷感。也就對他們的病逝,惋惜一二。吐了口濁氣,劉禪說道:「令二人子弟各承其爵,潘浚喪事,可由太子替朕出席。」

  「諾!」

  (今天狀態不太好,差了點感覺。)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