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華麗逆襲韓三千 > 第一百五十六章謀劃
  四月,宜陽。

  “弘農郡,戶十一萬八千九十一,口四十七萬五千九百五十四。有鐵官,在黽池。”傍晚時分,王平在營中閱讀《漢書》,劉敏也在旁邊討論一二。

  王平常喜歡在用膳之前,在帳內與士人出生的武將在一起討論典籍,席間還會問詢問一些不懂之事,以為進取學習。

  不過若至用膳時分,王平十分遵守規矩,食不語,寢不言之訓,其雖然出生蠻夷粗鄙之人,但卻十分遵守禮儀,正襟危坐,從未有差。

  “今日之弘農郡,全然不復兩漢之鼎盛,今能有彼時五之一二之數,已是僥幸。”王平放下《漢書》,評價說道:“不過從此之言,可知三晉之韓為何能以宜陽之卒,以立足于中原了。”

  “據宜陽官吏所說,弘農今有一萬八千余戶,民有近八萬余人。遠不及兩漢之時,亦不能及戰國韓之宜陽。”劉敏擺放餐具,說道:“昔戰國蘇秦有言:韓地方九百馀里,帶甲數十萬,天下之強弓、勁弩、利劍皆從韓出。可見其利害之所在,故秦伐宜陽,立三川,以窺周室。”

  “不過自漢之后,函谷關漸廢,潼關后置。天下漸有鐵礦,宜陽難以憑黽池鐵礦橫強,故漸漸衰也,遂不復漢之興盛也。”

  戰國時期,韓國依仗宜陽鐵礦,打造了一支鐵軍,不過隨著鐵器時代的發展,宜陽鐵礦失去了優勢,自然也就漸漸衰弱了。

  侍從端來了飯食,至用膳時分,但王平還是忍不住述說的欲望,繼續討論說道:“張子(張儀)曾曰:下兵三川,攻新城、宜陽,據九鼎,按圖籍,挾周室以令于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

  “然幸得司馬錯據理力爭,言盡伐巴蜀之利,使秦全據巴蜀,以巴蜀富饒,東出而爭天下也。否則秦若要滅天下,何其難也!”

  自王平統率大軍,加之讀史以來,一直認為秦滅巴蜀,是秦國做出的最偉大的抉擇之一,而不是聽從張儀的言論,過早地參與到中原的紛爭。

  】

  劉敏將飯食擺到王平面前,應和說道:“衛將軍所言有理,國欲統天下,當為國取利。然張儀類小販,司馬錯乃大賈,小販者,只見眼前之利,不知往后所得。大賈者,高瞻遠矚,以小取大,能為日后之計所慮。”

  “有理!今取荊南后,當復北上,取逆魏河南,屆時大漢天下之基有矣!”

  說完,王平拿過快子,就在座位上安靜用膳,討論之聲已經澹去,帳內頗是安靜。

  在二人用膳之際,親衛從帳外入內,奉上來自句扶的戰報,放在王平餐具旁。

  用膳的王平用眼睛瞥了一眼,用澹然進食,沒有再看了。

  待用餐完畢,王平漱口之后,朝著劉敏,說道:“孟功,孝興已取桃林塞,正在收集物資,以來堅守之用。”

  劉敏臉上一笑,說:“攻略潼關已成一半,今只要孝興守住險要,斷絕逆魏援軍,潼關士卒內亂交困之下,其必降也。”

  王平站起身子,叮囑說道:“不可過早歡喜,孝興能否守住險要未可知,我軍能否擋住逆魏大軍,亦是不知。”

  “諾!”

  由于大漢剛戰罷,大軍休整,此次雖是兩州聯合,但兵馬仍是不多。加上此戰目標,不過是為了攻克潼關,掠奪部分百姓。因此大漢此次作戰,除了潼關方面,基本是牽制為主,以分曹魏大軍兵力。

  ……

  洛陽,洛水。

  山坡上,司馬懿駐馬于上,俯視正在道路上行軍的大批魏軍士卒。

  當聽聞王平又在此出兵宜陽,司馬懿率大軍前往抵御,以免其深入洛陽,干擾到遷都的事宜。

  背負旗幟的斥候,從北處奔馳而來,于坡角下馬,急跑上坡,行禮說道:“啟稟太尉,蜀將句扶率蜀軍,翻越崤山,攻破桃丘塞。”

  “什么!”司馬懿臉色一驚,疑惑說道:“王平不攻洛陽,卻去取桃丘塞是何道理?”

  “不對!”說話間,司馬懿想起桃丘塞是崤函古道上的重要節點,來往道路都需要通過此處,若從此地設壘,肯定是為了切斷潼關與洛陽的聯系。那么蜀軍的目標也就呼之欲出了,其關中之眾將取潼關,句扶守潼關乃阻援軍也。

  那么宜陽的王平所部只不過是策應而已,畢竟蜀漢戰事剛結束,肯定不會有大規模的軍隊出動。

  想明白了這些,司馬懿恍然大悟,說道:“蜀軍并非想襲擾我軍遷都,必定是欲取潼關。此策毒辣,定非王平所出。且句扶怎會如此迅速。”

  司馬懿為了防止蜀漢趁著曹魏遷都北上進攻,將主要軍士安排在了南部的交界一帶,并未料到蜀漢攻略潼關的意圖。

  “諸葛村夫!”

  司馬懿也顧不上是不是諸葛亮想的計策,喊來郭淮,說道:“伯濟,句扶占桃丘塞,欲絕崤函之道,蜀將王平從宜陽來犯,必為句扶策應。故你且分兵前去,守住宜陽一帶,阻止王平東進即可。某率大軍,急取桃丘塞,打通崤函之道。”

  頓了頓,司馬懿叮囑說道:“伯濟初到此次,洛陽地勢必不熟悉,此次牽制王平,令其不可東出襲擾洛陽即可。”

  在曹爽與司馬懿談話后,郭淮便被委任為洛陽留守,負責洛陽兵事。但因其剛至此,是故隨司馬懿左右,以為熟悉洛陽情況。今司馬懿讓郭淮前去擋住王平的東進的趨勢,也是對郭淮的信任。

  至于郭淮離任后的位置,則是由司空陳群之子陳泰,陳玄伯繼任。陳泰早些年,隨曹爽左右,出謀劃策,有關中之戰,伏擊劉巴之功。又有安豐之戰,阻斷孫權歸國之勞。

  因此曹爽便舉薦陳泰擔任并州刺史,加振威將軍,但仍由滿寵主持軍、政事務,待遷都鄴城完畢,朝穩定再改由陳泰主持,先讓陳泰適應些許時日,度過曹魏困難期間。

  “諾!”

  披著甲胃的郭淮,翻身上馬,準備單獨率兵前往宜陽。而司馬懿也吩咐手下將士調轉方向,朝著桃丘塞方向而去。

  而在隆中患病的諸葛亮正與徐庶對弈圍棋,徐庶笑著說道:“孔明之策頗是刁鉆,不知司馬懿能否識破?”

  放下一枚棋子,諸葛亮咳嗽著說道:“洛陽乃其心腹要害,其不敢不顧,今其遷都,潼關難以顧及,想必其難識破。元直兄,此策亦有子均之功,某不過是細化一二,何言我之策也?”

  襲取潼關的計策,實際是王平率先思考而出,然后交由諸葛亮批閱。諸葛亮細化部分內容,送回到王平手上之后。王平才于武關召集眾人,商討出兵潼關事宜。

  “某失言也!”徐庶搖頭致歉。

  諸葛亮自知自己可能度不過此劫,為了培養王平,特意不出面指揮。當然也有自己身體不允許的緣故。不管如今情況怎么樣,諸葛亮都已經提前安排自己的身后事了。

  見諸葛亮喝了口湯藥,徐庶又追問道:“不知孔明身體如何?”

  “壽屬司命,常人難改,我命難過今歲矣。”諸葛亮咳嗽說道。

  “孔明可出此言?”徐庶緊張地反問道。

  諸葛亮默而不語,唯有耳畔不斷傳來兒孫的讀書聲。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