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絕世武魂 > 第11章 知青要下鄉了
  馮家大隊跟原身從小生長的光明大隊一樣,同屬于灘河公社,公社下轄一共10個大隊,光明大隊靠近公社,稍微富裕一些,馮家大隊則要遠一些,步行去到公社也要四五十分鐘。

  不過這邊的每天的上工時間都是一樣,現在正值夏日,天亮得早,五點半就得準備上工。

  趕上夏收雙搶的話,可能會更早。

  春秋稍微晚一點,六點左右,冬天則是因為天亮得晚,大約在七點多。

  而在這個時期,每天的勞作都是以工分為計算的,生產隊的工分就是社員的工資單,作為分農產品和年終兌換分紅的憑據。這關系到生產隊社員一年的收入和口糧。

  一般來說,社員參加集體勞動都有一個底分,底分的賦值多少,會根據社員的強弱和技術高低進行評定。

  一個中等的男勞力,凡能拿得起田里農活犁耙的十八般武藝,一般定為10分,能完成地里全部農活的中等女勞力,一般定為8分,上下可能會存在一分左右的差值。

  學生孩子也會積極參與勞動,同樣隊里也會根據其年齡、干活的能力進行評定,一般為3、4、5、6分不等。但這些“底分”,都要經過正常的社員大會評議通過,才能最終確定。

  一般這樣的底分評定會在年初進行,定底分是生產隊的大事,事關社員一年的工分數量,牽涉到每個家庭的年度分配,所以社員們的思想覺悟還是很高的。

  以一個滿工分的壯勞力為例子,從早到晚干滿這一天的時間為一個工,一個工記十分。

  這一天的工時分五個時段,即從早干到吃早飯,這段工時記二分。

  吃過早飯開始干到吃午飯這段工時記四分。

  吃過午飯后干到晚飯,這段工時也是記四分。

  社員有事遲到或早退,所扣除的工分也是以此時間所定。

  一天一個工,一年也就是300多個工。每個隊一年的經濟收入除以隊上所用的總工分數就可以得出每個工值多少錢了。

  如果一個工值一塊錢,那么他一年就有300塊的收入。

  但實際上,在原主的記憶中,他們光明大隊這些年的工最多一次也才4毛錢,平時都維持在3、4毛的范圍。

  而馮家大隊,這些年工最高也才3毛錢,一年一個滿工分的壯勞力也才能掙下來90多塊錢。

  而全家人從生產隊分得的糧食、油料等一切物資是按國家定價扣錢的,三口人以上的家庭,分了生產隊這么些物資,靠一個勞動力一年掙的錢是不夠用的。

  魂不守舍的吃完飯,就到了上午工的時候了。

  原身也是個能拿7工分能干姑娘,這也是當初公婆相中她的一大原因。

  至于其他的原因,自然是她好歹也有個初中文憑,長得也是盤亮條順。

  不然當初馮建平也不會見了她一面后就相中了她,要問為啥確定這一點?就說以此前馮家挑剔的眼光,馮母若沒有明白兒子的心思,能直接做主給定下?

  但就林文菊自己?她自認是沒辦法和原主相比的。

  雖然小時候也跟著母親打理過家屬院開辟的兩塊地,但充其量也就算能夠拿鋤頭刨兩下的水平,要真做農活,還真可以說是啥也不會。

  好在繼承了原主的記憶,倒也不至于完全抓瞎。

  今天的任務倒也不難,大哥馮建中給布置的。

  她就負責給玉米、豆子地除雜草。

  “文菊,這里!”

  才到地里,同院羅家的三兒媳婦彭丹見著就跟她打招呼。

  林文菊自無不可,笑著也靠了過去。

  “明天有集,要不要一起去公社逛逛?”彭丹見著林文菊就是笑。

  “好啊!”林文菊正打算去公社看看,熟悉下情況呢。

  說起來,彭丹和原主還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

  她比林文菊早兩年嫁到馮家大隊來,是同一個大院子里羅寡婦家的三兒媳,有個一歲多的兒子。

  彭丹穿著一身藍色帶補丁的對襟衫,個子不高,臉上因為這幾年務農稍稍曬得有些紅,但不難看出,還是個五官標志的姑娘。

  一邊拔草,她嘴里也沒閑著:“唉,你聽說了嗎?我們大隊也要來知青了。”

  知青?

  林文菊知道,如今知青下鄉在全國如火如荼地開展。

  但事實上,此前整個灘河公社其實并沒有接收太多知青。

  現在馮家大隊也要接收知青了,看來下鄉潮也要蔓延到這里來了。

  見她沉默,彭丹以為她不了解:“就是之前我們在公社看到的那個啊,我還可羨慕她那身綠軍裝咧!”

  綠軍裝?林文菊翻找記憶,隱約有些印象。

  這年頭,除了當兵的,在這鄉下地界,一身軍裝可不多見。

  “不過聽說這次會來好多知青,還有從大城市來的呢!”

  “你從哪兒聽說的?”

  “嘿嘿,我家明福不是跟支書家的坤子關系好嘛。”

  說著她就又湊過來,“你說這些人不在城里待著,非跑到鄉下來干嘛?他們能干得了農活?”

  要么就是頭腦發熱一腔熱血想要建設鄉村,要不就是城里活不下去待不下去想辦法謀生存唄,林文菊心中腹誹。

  “你可別操心他們了,到時候不就知道了?”

  “也是。”彭丹被她說服,點點頭,隨即又開始跟林文菊叨叨村里最新的八卦。

  “聽說前幾天老馮叔又被抓起來了,估計過兩天才會放回來。”

  “你說老馮叔也真是的,老老實實種地不好嗎?非要去搞那些糟粕......”

  林文菊一邊干活,一邊豎起耳朵聽得仔細,還借此跟她打聽了這大隊的情況來。

  畢竟,這馮家大隊不管是對原身,還是對她,都屬于新地圖。

  有昔日好友主動分享情報,她自然得抓緊時間趕緊了解,免得遇上情況抓瞎。

  由此,她也才知道了,這整個馮家大隊一共有五個生產小隊。

  馮家大隊的大隊長,就是林文菊夫家族里的六叔公,住在前面的馮家坳里。

  而他們住在這坡上的,就屬于第五生產小隊,一共有30戶人家。

  其中,住在這獅子屋基的,就有10戶人家,三家姓馮,三家姓傳,還有夏、羅、陳、蔡四戶人家。

  說來這獅子屋基,得名于隔房表叔,也就是剛剛彭丹八卦的老馮叔家祖上在這里修建的房子,門前里了兩個大大的石獅子而得名。

  這隔房表叔家的叔爺爺,在解放前家里掙下來一百多畝田地,租了大半給佃戶,一小半自己和族里鄉親種,好不容易攢下一份家業。

  后來,即使叔爺已經去世,家產也充了公。

  這位叔爺攢了大半輩子的家當死后不光沒有為兒孫帶去好處。

  不光如此,他家的石獅子三合院子,也被分成了幾部分,給了村里幾戶貧困戶居住。

  現在,院子坐北朝南的一間正房給了傳明偉家,馮家樹保留了兩間。東廂則給了林文菊的婆家,西邊住著蔡家,后邊原是谷倉的地方被分給了羅家。

  當然,那個時候即使是他家也不富裕,其他除了傳家分到的都是茅草房。

  后面過了這么多年,早就翻蓋了,只是各家習慣了住在一起,就還是圍著這個院子新起了黃泥的瓦房。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