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舉漢 > 第三百三十一章 倚仗
  九、十月間,泉陵的求援信如雪花般涌入臨湘。九月中時,交州牧張津遲遲沒有收到劉景的回信,意識到對方正在拖延時間,根本沒打算談判,大怒之下,修造戰具,猛攻泉陵十余日。

  張津這么做無非是想要以戰促和,逼劉景就范。可惜他注定要失望了,劉景原本實力就不比他弱,近來又兼并了數以萬計的荊州軍,麾下兵力已倍于交州軍,只是需要時間消化,每拖延一天,劉景的實力就強大一分。

  此時距離酃縣之戰已過去兩個多月,歸順的荊州軍將士經過連月的休整,亦勉強可以一用。

  因此自打進入十月以來,劉景便開始動員長沙,征調民夫,囤積軍資,準備南下。

  出兵前一天,劉景在便坐中招劉修、劉康、桓階三人密談。

  族兄劉修雖身體殘疾,然性格沉穩,亦有威嚴,他親自鎮守臨湘,足以讓劉景無后顧之憂。桓階、劉康則負責主持長沙政務,以前者為主,后者為輔。

  劉景事無巨細,一一交代,最后,其目光在三人身上一掃而過,斬釘截鐵道:“我走之后,若有人心懷不軌,圖謀叛亂,不必向我請示,直接殺無赦!”

  劉景話中似意有所指,劉修、劉康毫不猶豫地領命。桓階遲疑了一下,才點頭稱“諾”。

  劉景不以為意,正準備開口再做補充,于征忽然從外面走進來,匯報一事,讓他呆愣當場。

  “你說誰來了?”

  “諸葛孔明。”于征重復道。

  再次得到于征的確定,劉景終于相信自己耳朵聽到的,霎時間陷入到難以言喻的幸福之中。

  他與諸葛亮雖交情甚篤,他若攻克襄陽,全取荊州,相信諸葛亮必會來投。可若是只有荊南三郡,那就不好說了。因此托蒯祺送信給諸葛亮后,他便陷入坐立不安,整日為之焦慮。如今聞其舉家來投,終于可以安心了。

  劉景身為穿越者,深知漢末魏晉,乃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絕無僅有的黑暗時代。他不信有人會比自己做得更好,毫不客氣的說,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當今天下,舍我其誰?

  然而他穿越的時間點稍稍有些晚,前路上的最大敵人,曹操很快便會贏得官渡之戰,北方統一,即將進入倒計時階段。

  面對“天下十分有其七”、“智計殊絕于人,用兵仿佛孫吳”的曹操,劉景即便是一個穿越者,又哪里敢言必勝?

  他或許可以憑借先見之明,及發明創造,在對陣曹操時占據一些優勢,可僅憑這些是無法消滅曹操,奪取天下的。

  勝算不夠,那就找人來湊。

  諸葛亮,就是一個能夠大幅增加他勝算的人。

  在劉景看來,漢末三國,可謂是群星璀璨,名將輩出,不過能稱得上軍事家的,唯有曹操、諸葛亮二人而已。

  甚至諸葛亮比曹操更加全才,《漢書》所載兵家之四勢:

  論兵權謀:《隆中對》一出,并且使之一一實現,讓奔波半生,地僅一縣,年近五旬的劉備,短短十一年間跨有荊、益,稱帝建制,諸葛亮憑此直接奠定了中國歷史頂級戰略家的地位。

  論兵陰陽:諸葛亮著《兵法二十四篇》及改良八陣,諸葛亮八陣影響后世長達數百年之久。

  論兵技巧:諸葛亮長于巧思,元戎連弩、木牛流馬等等,莫不令世人嘆為觀止。

  論兵形勢:諸葛亮宣稱:“八陣既成,自今行師,庶不復敗矣。”后果如其言,兩軍對壘,陣前用兵,天下無人能敵。司馬懿號稱“制其兵,出奇應變,奄忽若神,無往不殄,雖曹公有所不逮焉。”其西擒孟達,東滅公孫淵,內夷曹爽,外襲王陵,所向無前,天下莫敢攖其鋒。唯有對戰諸葛亮時,被打得損兵折將,灰頭土臉,龜縮不敢出。

  兵家四勢,諸葛亮樣樣精通,莫說漢末三國,放眼古今,如此軍事通才,能有幾人?

  如果說軍事尚存在一些爭議,治國則毫無懸念,諸葛亮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有了諸葛亮的加入,劉景才有了和曹操一較高下的倚仗,由此不問可知他內心的喜悅之情。

  劉景不顧室中旁人,噌的站起來,急問于征道:“子祥,孔明現在在何處?”

  于征回道:“正在來的路上。諸葛孔明舉家而來,于北津登岸,他手中持有劉(祝)文繡傳信,守津吏在得知他的來意后,不敢怠慢,以車載其前來。”

  劉景聽罷當即對桓階、劉修、劉康三人道:“今天就先說到這里……”話剛說完,便急匆匆走出便坐,站在門外翹首以盼。

  桓階、劉修、劉康不禁面面相覷,劉景性情沉深,氣度過人,縱然泰山崩于前亦能不改顏色,何時看過他這般“失態”。

  唯有劉修,從蔡升、馬周等人處了解一二,知道劉景對諸葛亮有一種異乎尋常的看重。

  三人相繼告辭離去,劉景卻渾然不覺,如同望夫石一般佇立在便坐臺階上,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眼簾內終于浮現出一架犢車,轆轆輪聲,徐徐而來。

  不等犢車停下,劉景便迫不及待的邁下臺階,來到車前,手挽車轅,呼道:“孔明……”

  車廂內隨之鉆出一人,其身量高大,姿容英偉,頭戴綸巾,身著青衫,風儀氣度之佳,世間罕有人及,不是諸葛亮是誰?

  “仲達……”看著不顧身份,手挽車轅,神情喜悅的劉景,諸葛亮心頭不覺一暖。兩人雖已分別四年,可兩人的友誼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所減退,反而如一壇老酒,越發香醇。

  劉景上前攬住諸葛亮的手臂,上下好一陣端詳,他身高七尺七寸,而諸葛亮這幾年身量大漲,已反高出他少許,史書言其“身長八尺”,果然不假。

  劉景眼眉帶笑道:“孔明,見到你,我心情之喜悅,簡直難以言說,想必當年世祖在鄴下相逢鄧禹時,也和我現在一樣吧?”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