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嚼龍 > 第111章 問道
  聽見這話,齊敬之心頭登時一震:“無緣無故的,鄧符卿應當不會拿這種事蒙騙我。可我修習《仙羽經》以來,修為進境一直頗為迅速,心骨的孕育和成就也極為順利,何曾得過什么人的許可?”

  “嗯?也不能說一定沒有……我的《仙羽經》得自路云子的殘念,殘念藏于靈魄面具,這靈魄面具實則是青銅小鏡煉制的靈魄尸,若說有誰許可,恐怕也只有那面鏡子了!”

  “若真是如此,鄧符卿口中的仙羽山必定門戶森嚴,我這個溜門撬鎖之人遇上那位玄都觀主,多半下場堪憂……仙人擲履、踏鶴飛升,其中究竟蘊藏了多少隱秘?”

  念及于此,齊敬之立刻扭頭轉身,快步走向拴在老樟樹上的青驄馬,借此掩飾住臉上的異樣神情。

  焦玉浪耳聞目見,已經覺察出不對,只是悶不吭聲地跟在齊家哥哥身后。

  “哎?我瞧你小子挺有城府的啊,不至于被老夫當面揭穿就惱羞成怒吧?”

  鄧符卿則立刻踏劍懸空而進,再一次停在了齊敬之的身側:“我就納了悶了,以老夫和玄都觀的淵源,你在我面前還有什么好避諱的?你可別告訴我,你此前從沒聽過老夫和碧桃劍的名頭!”

  聞聽此言,齊敬之心中念頭急轉,一邊解韁繩,一邊扭頭看向木雕老叟:“前輩信也好、不信也罷,晚輩只是個僥幸踏入修行路、連迷神之劫都不曉得的野狐禪罷了!”

  被這么一提醒,鄧符卿明顯一愣,也回想起先前畫舫上所見,看向齊敬之的目光就變得詭異起來。

  他想了想,終于還是搖頭:“罷了!玄都觀主有什么謀劃,老夫管不著!嘿,山上、山下,圈養、放養,想來也無甚差別!”

  聞言,齊敬之心里一松,翻身騎上馬背,與焦玉浪一起向著官道而去。

  他扭頭看向依舊不緊不慢跟在自己身側的木雕老叟:“前輩還有事?”

  鄧符卿理所當然地點點頭:“你既然是仙羽山門人,哪怕連你自己也不知曉自己的身份,卻也不可不知老夫!我與仙羽山淵源甚深,按照輩分,你該叫我一聲師伯!”

  聽見這話,饒是齊敬之心中打著十二萬分的小心,仍不免有些啼笑皆非,他在修行路上連師父都沒有,如今竟冒出個師伯來。

  一旁的焦玉浪嘻嘻一笑:“鄧前輩,這天底下哪有強按著頭讓人認師伯的道理?”

  木雕老叟立刻把眼一瞪,怒視小娃子道:“我教了他關閉靈竅之法,還將你二人從那條鬼船上安然帶出,又不是讓他拜我為師,難道連一句師伯都當不起嗎?”

  焦玉浪啞然,眼珠子轉了轉,搖頭道:“我還真沒見過哪家宗門是這么培養弟子的,做師父只丟下本殘經、從未露過面就不說了,當師伯的斗法殃及師侄,給了篇雞肋的閉竅法門做補救,竟還洋洋得意、自以為功!”

  “不說別的,就連素昧平生的曹江水神還請我們哥倆喝酒吃肉呢,哦……還送了我兄長幾句真正的渡劫法門!要是依著我,前輩不說送我兄長三五把飛劍作見面禮,好歹把《仙羽經》傳下來啊?”

  鄧符卿聞言一怔,旋即惱怒道:“老夫也只這一把飛劍而已,還是自胎里帶來的,上哪兒找三五把去?再者,老夫只是與仙羽山有舊,又不是同出一門,哪里懂得什么《仙羽經》?”

  他頓了頓,又轉頭看向齊敬之,沒好氣地道:“這小娃子的激將法雖然拙劣,可老夫卻是個講究人!曹江之主得了《飛龍喚霖譜》,便說你二人可能是他的機緣福氣,老夫來大齊一趟,終于化生雙臂,偏又能正巧碰上你這個故人弟子,未必不是冥冥中自有天定!”

  “不提別的,若非你忽遭迷神之劫,打斷了我與曹江之主的斗法,老夫若想如愿,只怕還要費些口水與手腳……這樣吧,老夫可酌情滿足你一個要求!嗯,修行功法除外,畢竟你是仙羽山弟子,老夫可不能胡亂教授,壞了玄都觀主的謀劃。”

  齊敬之訝然,實在想不到朱衣侯和鄧符卿這兩位第三境的大高手皆如此看重所謂的天定機緣,明明他和焦玉浪只是恰逢其會而已,難不成這里頭有什么說道不成?

  他認真想了想,這才開口說道:“那便請前輩為我詳細解說修行的諸般境界吧,只講其根本即可,不必涉及枝葉,更無須具體功法。”

  聞言,鄧符卿忍不住目露奇光:“你可想好了,老夫難得發一回善心,過了這村兒可就沒這店兒了!”

  便連一旁的焦玉浪也有些傻眼,這可是他冒著風險爭取來的機會,也開口勸道:“兄長,要不你再好好想想?小弟因為心骨未成,家里不許我好高騖遠,許多東西不曾詳細教授,但區區修行境界,實在不必浪費如此良機!”

  齊敬之搖搖頭,朝小娃子燦然一笑:“鄧前輩乃是第三境的高人,必定高屋建瓴,有許多他人不及的灼見真知。你雖是焦氏嫡系子弟,我卻是個無名之輩,難不成還能請動你祖父親自為我授課不成?”

  “更遑論比起軍侯世家,鄧前輩的道統顯然更適合《仙羽經》,甚至可能比大齊所有高姓名門的傳承都適合,這才是過了這村兒就沒這店兒了。”

  焦玉浪啞然,先前鄧符卿與朱衣侯幾句淺嘗輒止的論道,他同樣聽在耳中,姜齊的圣王道統與鄧符卿的道門傳承,在許多地方差相仿佛,但兩者的分別也是實實在在的,更何況他也確實不大可能請動自家祖父。

  齊敬之見他不吭聲了,轉向鄧符卿正色道:“仙羽山如何晚輩不清楚,且放在一邊不論。我與前輩本就是萍水相逢,雖說先前被斗法殃及,那也是前輩的無心之失,且已經得了補償,實不該得寸進尺。”

  “奈何晚輩憑借一本殘經修行至今,多是自己磕磕絆絆地摸索,僥幸成就了心骨,卻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許在那些大宗門之中,修行諸境界乃是俯拾可得的尋常學識,卻是莪眼下最為急需之物,若是前輩愿意講解一二,齊敬之感激不盡!”

  聞言,鄧符卿不由得哈哈一笑,一臉得意地輕輕頷首道:“你這小子的天資還在其次,單是這份清醒與決斷,已是極為難得了。”

  他略一沉吟,接著道:“這樣吧,老夫如今乃是第三境大成,后頭的境界未得親身實證,不好誤人子弟,便為你解說一番前三個大境界,以還你我今夜相隔萬里、萍水相逢的一段天緣。”

  說著,他又瞥了一眼面現糾結之色的焦玉浪,悠然道:“老夫今夜心情好,一只羊也是趕,兩只羊也是放!再說了,你都已經習練了太乙一脈的超度法,此刻身上還隱隱殘留有照幽拔罪的九彩靈光,比起這個,聽聽老夫的一家之言又算得了什么,還能壞了你家傳的兵家根基不成?”

  聽見這話,焦玉浪先是一愣,隨即默默點頭,臉色倒是恢復了正常。

  齊敬之在馬背上扭身,向鄧符卿拱手為禮,鄭重道:“請前輩賜教!”

  鄧符卿點點頭,肅容說道:“老夫份屬道門,在我這一脈看來,我命在我,不屬天地。我不聽不視不知,神不出身,與道同久。吾與天地分一氣而治,自守根本也。這便是我輩修士的修行之基、道途所在。”

  “這話有些大了,你們聽聽就好,且說這修行第一境,修士志神鍛身以壯命,講究內蘊神明、外煉道身,以全壯性命,故謂之壯命境。圣姜道統謂之煉骨壯命,名稱雖有些差異,內里意思卻是一般無二。”

  “外煉道身或者說外熬筋骨,無外乎武道、淬體、服食這類手段,所謂骨正筋柔、氣血自流,筋長一寸、延壽十年,筋骨道身乃是修行的根基、渡世的寶筏,這沒什么可說的。”

  “至于內蘊神明或者說內養心骨,則多是讀經、靜坐、行路等笨功夫,詩曰‘上人勸我養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豗’,又曰‘吾聞壯夫重心骨,古人三走無摧捽’,此之謂也!”

  鄧符卿頓了頓,忽地把眼盯住齊敬之,嘿嘿笑道:“心骨成就從無一定之規,有那天生道性深重之輩,吃飯喝水都可能心生明悟,就此打開靈覺,踏入修行之門,想多打磨一二都不行。”

  “亦或是背景深厚的憊懶之徒,自恃娘胎里帶來的天資根性,不愿在此長久水磨工夫上耗費光陰,便可由長輩出手助力,有傳心、受箓、寄神等諸多捷徑可走。”

  齊敬之知道對方意有所指,不由皺起眉頭,心中暗忖:“讀經、靜坐與行路,我似乎兼而有之,而以行路誅邪為多,就是太過順利了,是我天生道性深重,還是青銅小鏡代替了宗門師長,引我走了捷徑?”

  念及于此,他當即開口問道:“前輩,若是修士頓悟速成或者師長助力,如此成就的心骨會不會根基不穩?”

  “這是自然,所謂有得必有失,譬如開啟靈覺之后,修士見到眼前一片新天地,往往有迷神之劫,心骨不堅者尤甚。若是渡不過,自然又得長輩出手護持,此等受不得風雨的嬌花,能有什么大成就?”

  鄧符卿一臉理所當然地點頭說道:“便如你這小子,無論屬于哪一種,起碼這迷神之劫就比那些根基扎實的修士酷烈許多,反之若是一步一個腳印地登上山巔,心性必定堅韌,對五色五味五音的抵御之能必然更強,又何懼些許浮云遮眼?”

  “可話又說回來了,只要扛過了迷神之劫,這類或天資超拔、或背景深厚的修士大可以在第二境高屋建瓴、反觀自照,再回過頭來一一補足根基,稱得上事半功倍,比之盲人摸象、自修自悟的笨功夫,也未見得差了。”

  “其實很多時候,反而是這些投了個好胎的修士,極可能一步快、步步快,直到師長再也提供不了助力,自身天資也到頂,那才是與同儕比拼心性、勤勉這些東西的時候。”

  齊敬之了然點頭,心中倒并無什么不平。

  他雖然出身寒微,全無修行助力,卻自認于修行一道上還有些天賦,更有一面神異非常的青銅小鏡在身,未見得就比那些高姓名門子弟差了,反倒是自己的心性尚需打磨、見識更是欠缺,若不及時補足,日后再不明不白地遇上迷神之劫這類劫難,只怕會有殞身之厄。

  鄧符卿待少年消化片刻,這才繼續說道:“圣姜之外,其他道統在內煉這一步還有其他修法,只不過皆是異曲同工、不出藩籬。”

  “譬如姬氏諸國,我雖未去過,卻也聽說諸姬的道統大多將心骨稱為內景,講究納外景于心內,比起諸姜更注重對天地的摹畫與溝通,因此在第二境天人交感時進境更快、威能更著。”

  齊敬之聞言點頭,這位鄧前輩不愧是行路萬里的人物,見識果然廣博,至于道統的所謂內景,倒讓他想起了姜姓神農氏一脈的種心根古法和鎮魔院的《躬耕譜》,也確實是異曲同工。

  一旁的焦玉浪撇了撇嘴,忍不住出言問道:“聽前輩的意思,難道諸姜的道統比不上諸姬?”

  木雕老叟失笑搖頭:“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諸姬由內景得來的優勢只在第二境天人交感,待修至第三境游神御氣后,無論是渡形變之劫,還是淬煉道種,反倒要羨慕諸姜心骨的堅韌穩固了。”

  “說起來,在修行一道上,佛門那些禿驢倒是精明得緊,也更愿意吸納別派之長。他們結合諸姬內景與諸姜心骨之長,講究開辟情田福地,種下心珠道種。”

  “所謂情田福地,其底子便是諸姬的內景之學。《禮記》有云,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脩禮以耕之,陳義以種之,講學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樂以安之。佛門學了去,以佛理代之,自稱‘道種將閑養,情田把藥鋤’。”

  “至于心珠道種,佛門稱之為佛果之種,號稱‘靈光獨耀、迥脫根塵,心性無染、本自圓成’,又吹噓為‘心珠道種,瑩七浄以交輝;戒月悲花,耿三空而列耀’。哼!任他們說的天花亂墜,明眼人誰不知道這就是心根和心骨的變種!”

  “你們日后遇上,可別被那些舌燦蓮花的禿驢誆騙了去!無論是圣王道統還是道門之法,皆是神通具足、玄妙非常,又何必妄自菲薄、汲汲外求!”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