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洪武生存指南 > 第074章:大海是塊田
  膠州距離金陵比明州要遠很多,但在驛傳完全不惜馬力的傳送下,三月廿九這天上午,第一批運糧團隊抵達山東的消息,甚至比再次從明州返回的聞造還要早到一些。

  朝野為之震動。

  百姓不了解詳情,總會覺得,不就是運糧嘛,既然某個少年都能做成,換成其他人,或許會更加輕而易舉。但,如果真是如此,元廷當年也不會為了一點糧食就對一眾東南割據勢力各種遷就。

  遷就的結果,也只是每年區區十幾萬石糧食而已。

  可以說,元廷之所以如此快速傾頹,與最近幾十年北方長期缺糧既無力養軍也無力恤民關系重大。

  因為朱元璋,歷史更多關注元末明初這段時間江淮地區因饑荒而爆發的農民起義,但實際上,同一時間,大都周邊的饑荒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一切很大程度上都在于南方的糧食無法順利運往北方。

  因此,越是見多識廣的朝廷上層,越是明白,某個少年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就幾乎是從零開始地一步步將20萬石糧食送到山東,是多么難得的一份創舉。

  元廷要是有這般人才,怎么也不會落得如此下場。

  老朱本人更是欣慰、喜悅、振奮皆有,不愧是自家的寶貝二十三世孫啊!隨后的第一個念頭,依舊是快快把人從明州接回來。

  老朱從來不是一個會慣著后輩的人,至少自認為如此,無論是親近的甥侄還是養子,抑或曾經歷史上后來分封各地的諸王,該用的時候都會各種調遣。但,他總覺得,朱塬是不同的,那孩子身子那么弱,又是如此重要,萬一有甚么閃失,怎么都無法彌補。

  與此同時,老朱也開始按照最近的設想進行兵力調遣。

  消息抵達金陵的這天上午,一封封詔令就快馬發往南方各軍,要求廖永忠、胡廷瑞等各部再次抽調總計五萬人,由李文忠、何文輝等率領北上,參與北伐。

  李文忠是老朱的親侄兒,何文輝是老朱的諸多養子之一,與朱文正、李文忠一樣,名字都是老朱所起,不僅名字中間都帶一個‘文’字,之前還賜姓‘朱’,去年老朱登基之前才改回原本姓氏,可見親近。

  兩人本來都是負責牽制一路主帥的帝王親信,類似監軍,隨著南方諸軍被不斷抽調,老朱也不再擔心各路將領還能有甚么異動,因此放心地將兩人調往北方。

  不過,計劃中的增兵十萬,從南方抽調之后,還差一半。

  這就讓老朱有些犯難。

  護衛金陵的親軍倒是還有五萬,但,雖然還沒有徹底明確定都,但金陵當下也算大明實際上的京畿重地,五萬禁衛,已經是老朱不斷壓縮后的結果。

  再調,也不是不可以。

  該下大注的時候,就像當年對陣陳友諒,老朱不會遲疑,但,必須好好考量一番。

  無論如何,五萬人也不可能全部調去北方,因此,還是湊不齊十萬。

  那就是周邊。

  老朱首先注意到了剛剛成立沒多久的海軍都督府,那邊只是八千的天興衛精銳,就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然而,天興衛責任也是重大,必須確保海上糧道萬無一失,這是此次增兵的基礎。一旦糧草無法穩定供應,對于前方大軍更是一場災難。

  與中樞重臣一番商討,老朱也打定了主意。

  關鍵還是要拿捏好時間。

  按照《天書》記載,明軍下半年的八月份攻破大都,因此,海軍方面不需要太過提前,只需要六七月份趕往北方參與對大都的合圍即可。

  既然海路已經打通,到時候,若是條件可行,甚至還可以來一次出其不意。

  最后就是各地衛所。

  湊齊最后一批人,不成問題。

  老朱也明白,這種從中樞到地方的全面抽調,其實有些行險,但,只要能夠一舉滅掉元室,這次行險也是值得的。

  因為某個少年的出現,老朱感覺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實在沒有幾十年時間與元廷進行糾纏。

  皇宮東閣。

  商討完方案,又迅速擬定傳布了一連串詔令,老朱終于打發走各位重臣,自己站在輿圖前斟酌良久,便示意侍臣將輿圖卷起,露出東閣的北墻。

  墻上有字。

  老朱一向喜歡在日常居所墻壁屏風等處寫下各種文字時時警醒自己。

  這次的一段,是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最短的一篇日志。

  漢唐之所以強盛,滅匈奴,逐突厥,使華夏數百年無北方邊患者,三字而已,曰‘良家子’;趙宋之所以積弱,金遼西夏無不可欺辱之,卒滅于蒙古者,亦三字而已,曰‘賊配軍’。

  說起這次調兵,若只是壯丁,老朱一封詔令下去,短時間內聚攏百萬,問題都不會太大。

  然而,正是這段話,讓老朱意識到絕對不能因為心急就這么做。

  壯丁和兵卒,畢竟是有區別的。

  老朱可不想要百萬級別一沖就散的土雞瓦狗。

  不僅如此,近日反復斟酌這段話,老朱還舉一反三地想到了更多,雖然其中大部分措施還是需要將來徐徐圖之,最好先讓那孩子參謀一下,但,未來該怎么做,他也有了一份逐漸明了的思路。

  正思索著,侍臣來報,聞造求見。

  不是讓去接人了嗎,怎么這么快又回了?

  疑惑中,老朱讓人把聞造帶過來,聽聞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不愿意回金陵,頓時生氣,當然不是生那孩子的氣,而是生華高等人的氣。

  他年紀小,你們就不知道勸勸?!

  好吧。

  就是這么偏心。

  接過聞造這次帶來的唯一一份文稿,老朱一邊還想著,稍后要親自寫封信,再派個得力之人跟過去,一定要把那孩子帶回來。

  拆開文稿,老朱看了眼標題,表情里閃過一些古怪。

  大海是塊田。

  饒有興致地開始讀,讀著讀著,老朱的表情就逐漸收斂,最后轉為鄭重。

  這篇文案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小標題是‘海洋生態’。

  基本是一次科學普及,其中還引入了一些全新的計量單位。

  文中闡述,地球表面大約5億平方公里的面積,其中1.5億陸地,3.5億海洋。只占三成的陸地,因為環境多變,適合耕種的面積又不足其中一成,但,大海卻不一樣。

  占有地球表面七成面積的海洋,淺則有數尺,深則三千丈,并且,構成了一塊超級廣袤的立體田地。

  朱塬同時又以非常淺顯的文字引入了生物鏈的概念,介紹這塊超級立體田地中種種生物的生存之道。

  最后結論則是,不說當下農業時代人類的生產力,哪怕到了工業時代前期,百年之內,海洋內可供人類利用的資源,都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的。

  這里朱塬還再次給出了一個全新的重量單位,噸。

  并暗示一個只有老朱能明白的知識點,不說其他,只是各類海鮮,每年的可捕撈極限,就在1億噸以上,換算成當下斤兩單位,大致相當于2000億斤。

  若是畝產300斤的良田,想要產出同等數量的糧食,需要6.6億畝。而當下,整個中原地區,包括北方元廷控制區域,耕地總面積也才4億畝左右,且南北平均之后,糧食畝產也遠不到300斤。

  因此可見大海出產之豐富。

  隨后是第二部分,小標題是‘歷史趨勢’。

  朱塬很直白地給出了一個結論。

  以百年計,哪怕老朱按照‘經濟之學’將大明的生產與分配兩大體系做得再完善,都不可避免某些歷史趨勢。

  第一個是人口的自然增長。

  隨著天下重新安定,人口增長的速度將會不斷加快,不需百年,大明人口就能翻一翻,兩三百年之后,人口至少也是當下的四五倍。如果大明能夠順利進入工業時代,人口的增長只會更加快速,若不做出限制,將來某一天,達到十億都不是沒有可能。

  這里又是老朱能看懂的一個點。

  老朱當然知道,幾百年后,這個國家的人口竟然可以膨脹到14億。

  想要填飽如此巨量人口的肚子,需要多么龐大的資源,可以想見。

  這里又牽扯到第二個必然的歷史趨勢,分配之道也無法扭轉的某些社會趨勢。

  因此,只能專注生產。

  于是來到第三個標題,名叫‘量變質變’。

  這一段圍繞兩條曲線圖進行講解。

  農業時代發展到鐵器廣泛應用階段,短期內,農業生產想要提升,只能通過笨拙的不斷進行更多開墾、不斷興修水利、不斷篩選推廣良種等措施進行,因此,糧食產量只能維持一種緩慢的量變級別增長。

  如同文中相應一條角度平緩逐漸向上的增長曲線。

  相比起來,同樣是農業時代,人類向大海進行索取的漁業生產,卻還處于幾乎類似于‘刀耕火種’的原始狀態,這從東南沿海最豐饒的舟山漁場每年魚獲才區區1500噸就可見一斑。

  不說全球1億噸,哪怕大明周邊,至少也有每年1000萬噸的漁業捕撈潛力,1000萬噸對1500噸,后者幾乎等于沒有。

  因此,只要開始發力且措施得當,不同于農業生產只能走量變趨勢,未來十年之內,大明漁業生產就能出現一次質變。

  朱塬設定的10年期目標,恰好是之前與薛戍說起的100萬噸。

  這依舊只相當于大明周邊海洋捕撈潛力的十分之一。而且,這份目標也并不是隨便拍腦袋得來。

  參照未來500料級別的標準海船規格,這是朱塬為接下來海運和海捕漁船設定的一個標準。

  還是出于風險和成本等綜合考慮。

  木質帆船階段,500料船只建造起來最為便捷,維修也更方便,相比起來,再大的船只,建造和維修的難度都更高,一旦傾覆,一次性損失也更大。

  因此,私人不會限制,但公共層面,除了海軍艦船,另外的海運和海捕,都盡可能向便宜穩妥的500料靠攏。

  五百料海船,將來組織海捕,朱塬希望達到的目標是每年四季漁汛收獲總量同樣為500擔。

  這是朱塬在文案中引入的又一個新單位。

  沿海論魚獲,比較普遍的就是‘擔’,不過,這年代的單位還不統一,有120斤一擔,有90斤一擔,作為十進制的擁躉,朱塬希望統一為100斤一擔。

  每艘船每年魚獲500擔,就是50000斤,想要達到10年之后100萬噸的目標,也即20億斤,只需要建造4萬艘標準的500料海船。

  確實是‘只’。

  眾所周知,中國人從來都是最擅長爆產能的一群人。

  只是大明東南沿海當下的底蘊,每年建造大小船只幾千艘都不成問題,將來有計劃地持續推動,只要材料足夠,每年造船上萬,也是小意思。

  因此,十年時間,積累4萬標準500料的海捕專用船只,甚至都是相當保守的估計。

  十年,100萬噸,2000萬擔,那怕其中生產者消耗一半,剩余1000萬擔,對于開國初期急需資源進行各方面建設的大明來說,都是一份絕對無法無視的龐大資源。

  這同時也是一次短期的生產力爆發性質變,是大明短期內唯一能找到的一次質變途徑。

  完成了這次質變,獲得一份額外的龐大資源,大明也能更加充裕地進行國家建設,乃至不需要通過壓榨百姓潛力,就能更加穩妥地走向工業時代。

  朱塬的第四個標題,是‘舟山漁場’。

  相比重點講述的第三個標題,第四個標題,主要是介紹現實所見以及后來記憶中一些舟山漁場相關。

  這是中國沿海最大的天然漁場。

  恰好,朱塬在明州,近水樓臺,且今年的大黃魚汛已經到來,他希望以舟山漁場作為一塊‘試驗田’,初步將大規模海捕框架搭建起來。

  最后一個標題,是‘具體措施’。

  朱塬提議,成立‘明州海洋發展集團’,下轄‘明州漁業生產公司’、‘明州船舶制造公司’、‘明州海捕器械公司’、‘明州海產加工公司’、‘明州海產銷售公司’等一系列子公司。

  只看名字,各個子公司的職責就一目了然。

  海捕前期,魚獲暫時只供應軍方,但將來,隨著海捕規模越來越大,天下也轉向太平,就需要進行更加細致的加工與銷售,實現集團內部的可持續發展。

  通過明州海洋發展集團,朱塬希望將沿海漁民,以及缺少土地的底層流戶,全部都置入下屬的一系列子公司當中。

  這也是一份長遠考量。

  朱塬這里又引入了一個‘就業’的概念。

  隨著人口的自然增長,只是土地肯定無法滿足所有人需求,這就需要國家創造更多就業。

  漁業,絕對是容納就業人口的一個非常龐大的潛在蓄水池,將來全球范圍內進行海洋開發,只此一項,全產業鏈確保1000萬就業機會,并養活5000萬人,輕而易舉。

  只是這一項產業,哪怕大明就此停步不前,依舊長期滯留在農業社會,也足夠確保這個國家百年之內百姓各有所養。

  百姓各有所養,天下自然安平。

  東閣內。

  不知不覺,老朱已經將這份方案反反復復地看了很多遍,直到耳邊響起急切的呼喚聲,他回過神,一臉不悅地瞪過去,才發現是馬氏。

  時間竟已是午時末。

  面對妻子關切的目光,老朱怔怔與她對視片刻,終于沒頭沒尾地喃喃開口道:“咱……真是,上天眷睞呵!” 無盡的昏迷過后,時宇猛地從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節內容,請下載星星閱讀app,無廣告免費閱讀最新章節內容。網站已經不更新最新章節內容,已經星星閱讀小說APP更新最新章節內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鮮的空氣,胸口一顫一顫。

  迷茫、不解,各種情緒涌上心頭。

  這是哪?

  隨后,時宇下意識觀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個單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現在也應該在病房才對。

  還有自己的身體……怎么會一點傷也沒有。

  帶著疑惑,時宇的視線快速從房間掃過,最終目光停留在了床頭的一面鏡子上。

  鏡子照出他現在的模樣,大約十七八歲的年齡,外貌很帥。

  可問題是,這不是他!下載星星閱讀app,閱讀最新章節內容無廣告免費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歲氣宇不凡的帥氣青年,工作有段時間了。

  而現在,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紀……

  這個變化,讓時宇發愣很久。

  千萬別告訴他,手術很成功……

  身體、面貌都變了,這根本不是手術不手術的問題了,而是仙術。

  他竟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難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頭那擺放位置明顯風水不好的鏡子,時宇還在旁邊發現了三本書。

  時宇拿起一看,書名瞬間讓他沉默。

  《新手飼養員必備育獸手冊》

  《寵獸產后的護理》

  《異種族獸耳娘評鑒指南》

  時宇:???

  前兩本書的名字還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時宇目光一肅,伸出手來,不過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開第三本書,看看這究竟是個什么東西時,他的大腦猛地一陣刺痛,大量的記憶如潮水般涌現。

  冰原市。

  寵獸飼養基地。

  實習寵獸飼養員。網站即將關閉,下載星星閱讀app為您提供大神裴玄黃的洪武生存指南

  御獸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