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寒門科舉 > 第70章 張夫子過往
  趙信邀請了劉翁幫著自己陪客,其他桌的客人都在有說有笑地吃飯喝酒。

  唯獨趙信這一桌,安安靜靜地用目光詢問著曹掌柜的意思。

  “曹掌柜,不知道你說的量大是什么意思?”在趙信想來,這曹掌柜能訂購多少面包?也就自己家里人吃嘛,難道他手下那些人也天天吃面包?

  下人是沒有人權的,曹掌柜能賞他們一碗飯吃,那些鏟馬糞的都要感恩戴德,還想吃面包?曹掌柜是做生意的,不是開善堂的。

  “喊什么曹掌柜?喊一聲曹叔就可以啦。”曹掌柜故作生氣地講了一句,“我知道你們的疑惑,要是平時在車馬行里面,那些仆役肯定吃不到這么好的東西呀,但是如果遠行走商道呢?”

  “不僅我自己走北邊商道,販運一些貨物需要大量人手,就是與我車馬行合作的商家,他們人吃馬嚼不一樣需要大量食物?我看面包就很不錯。”

  曹掌柜自己養得有牛馬,有時候生意差牛馬租不出去,干脆就自己走商道,在臨川府收購一些貨物,然后用自己車馬行販運,最開始碰得是頭破血流,從最小規模做起,摸爬滾打中,現在生意還是很不錯。

  也有很多走商道的人,貨物臨時增多,就需要找曹掌柜借牛馬,這種就是租賃活了,曹掌柜只需要坐收租金就可以。

  出門在外的人和在店鋪里干活可就不一樣了,吃的東西就不能太差,一個是為了保證體力,一個也是為了穩定人心,跟行軍打仗是一個道理,皇帝還不差餓兵呢。

  趙信認真地看了一眼曹掌柜,心中思量一下,“曹叔,你說的倒是可行,我之后再和你具體商討一下。”

  隨后趙信簡單說了一下,可以把面包做成正方形,這樣比圓形的面包能節省很多碼放空間,而且還可以調整酵母的量,不說做成‘法棍’那種可以當武器的面包,但是思路朝著壓縮餅干做還是可以的。

  桌上事情談妥,趙信又把話題引到朱掌柜身上,“朱掌柜,您的一品齋以現在新品爆發數量,完全不用窩在小小的鄰縣呀,有沒有想過去臨川府發展呀!”

  臨川府管轄著好幾個縣,那里才能算是經濟中心,要是錢多的燒手,甚至可以去南面的益州府,那里是整個益州的首府,聽說繁華程度相當于京師。

  朱掌柜淡淡地笑著,自己心里也有苦衷啊,不然誰愿意待在這鳥不拉屎的鄰縣,朱掌柜不想在這件事上過多交談,“趙掌柜不能看著我現在的模樣就趕我出鄰縣呀,我今天還想請你指點經營之道呢。”

  朱掌柜按著趙信的指點,把包子饅頭以及能使用堿作出的發面食物全都開發了出來,最近一品齋的生意十分紅火,但是朱掌柜始終覺得趙信留了一手,因為他覺得趙信今天開業做的面包明顯更好吃一些。

  朱掌柜相信趙信不會在秘方上耍自己,但是里面絕對還有訣竅是自己沒有摸透的,只能靠趙信指點才行。

  “哈哈。”趙信打了個哈哈,我肯定不會說賣給你的是簡陋的土堿制法呀,好東西肯定要留在自己手里才行呀,“我還要向朱掌柜學習呢,經營之道咱們談不上指點,就是相互交流。”

  接下來談天說地閑聊著,時間緩緩流逝,臨了趙信安排給每個到場的客人送了一份自家的新式面包。

  竹篾簡單編織成一個小簍子,不僅方便裝面包外帶,而且走在路上別人一看就知道你這是雁芙齋出品的面包,無形中也能帶來廣告效益,而且這種小簍子還能為村里上了年紀的叔伯提供謀生手段,雖然便宜,但是架不住量大呀。

  私塾后宅,朗朗讀書聲過后,趁著夫子剛走進后宅,趙信就跟著張夫子摸了進去。

  張夫子看著跟進來的趙信,啞然失笑,這小子還真沉不住氣,今天是休沐后第一天上學,中午剛放學,這小子就摸進來,來意不言而明。

  趙信提著桌上的茶壺,為張夫子摻了一杯茶,這種茶是和著茶葉一起煮開,然后晾涼之后,非常這個天氣使用。

  秋老虎天氣讓張夫子額頭布滿汗水,一碗涼茶下肚,暑氣已經去了大半。

  趙信腆著臉也不說話,只能張夫子自己開口。

  “你小子至于表現得這么著急嗎?”

  趙信給張夫子扇著風,驅散著秋老虎帶來的熱氣,靜靜聽著張夫子的過往。

  張夫子名叫張如之,二十年前從臨川府一個鄉村開始讀書謀生,為了賺錢讀書,三更燈火五更雞那是常態,比現在的趙信不知道苦了多少,一邊替書齋抄書,一邊自學。

  因為天資聰穎,腦袋活,在中舉之后,就與同窗好友結伴進京,準備考取進士金榜題名。

  在路上的時候,偶遇了一位姓李的翩翩公子,聽說是進京行商,張如之和同窗就搭乘李公子的車隊,一起進京,路上張如之他們談天說地聊起政略民生的時候,李公子很有興趣地加入聊天隊伍。

  一路上幾人引為知己,直至京城在望,幾人才分開。

  舉人老爺入京之后,要進行一次會試考試,在此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上榜之后,就可以按考試排名進入金鑾殿參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試,而一般情況下,殿試的成績和會試考試的排名基本是一致的,皇帝只需要勾選前十名,看著順眼就把進士三甲賜下。

  張如之確實很有一把刷子,名列二甲第一,也就是第四名,一個貧民出身的學子能名列二甲第一,不言而喻的就是考場第一,因為一甲的狀元、榜眼、探花這三人不說內定了具體人名,但是來自何處勢力,那早就是提前劃分好了的。

  張如之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改變這些,也沒有強求,可是之后,狀元就做了一個翰林院編修,張如之和榜眼探花都做了翰林院庶吉士,這下就有人吃味了。

  不久,張如之被調到東宮任職,才知道那位李公子原來就是當朝太子。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