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福氣滿滿,農家媳婦美食致富 > 第444章 腐乳,大樹遠行
  王嫣和沈月白都很喜歡豆腐魚丸湯,兩個人都喝了幾碗湯了。

  高歸和岑福幾人就沒那么喜歡魚丸湯了,覺得味道太淡,他們還是更喜歡麻辣魚頭和水煮魚雜。

  “這魚頭好吃,又香又辣,吃起來還很嫩!”

  “這盤菜又是啥,里面的東西吃起來很綿軟,味道還不錯。”

  “是魚雜,”戚滿滿笑道,“就是魚肚子裝的那些,有魚腸、魚泡這些,魚籽是綿軟的,魚腸和魚泡是脆脆的口感。”

  “魚肚子里的東西?”岑福睜大眼睛,“這些東西也能吃?”

  “我還是第一次吃魚肚子的東西呢,這么做還真好吃!”

  戚滿滿失笑,“不是第一次了,以前家里做水煮魚,也會把這些丟進去煮的,今天是魚雜多,所以單獨煮了一鍋。”

  “是嗎?我以前都沒吃出來……”

  宋長冬和高柔娘兩人今天格外安靜,半句沒點評,專心搶著菜吃,最后兩個魚頭高歸和高知非兩人硬是沒搶過他們。

  一頓飯吃完,仍有些意猶未盡,想著戚滿滿之前說的魚丸能吃火鍋,高柔娘提議道:“滿滿,晚上我們吃火鍋怎么樣?我去鎮上再買些魚回來!”

  岑福和宋長冬倆師徒馬上應和,戚滿滿失笑:“好,晚上吃火鍋。”

  高柔娘要去鎮上,戚滿滿叫她幫忙多帶一些豆腐回來。

  她打算待會再做個腐乳。

  再過幾天高家人就要回京準備高知非的婚事了,高知非的婚事就在下個月下旬,不出意外那個時候她正好在做月子,去京城是去不成了,不過可以準備些吃的送給高家人。

  家里賣的香腸這些早就給他們備好了,戚滿滿打算再做個腐乳,主要是她自己也饞這口了。

  如今天氣還沒回暖,做腐乳也合適。

  戚滿滿午睡起來,高柔娘兄妹也回來了,讓多帶些豆腐回來,高柔娘也沒客氣,直接把鎮上的豆腐全給買回來,連人家的工具也一并帶了回來。

  讓高柔娘陪著高歸他們,戚滿滿叫上朱青竹幾人進了灶房,先把竹篩子清洗干凈拿到院里晾干水分,再準備一些干凈的稻草,等竹篩子曬干后把稻草鋪上去。

  買回來的豆腐清洗干凈切成方塊,均勻的放在稻草上,豆腐之間的間隔盡量均勻,方便之后發酵,豆腐放好后把竹篩子搬到院里曬一個半時辰。

  最后蓋上干凈的紗布,把豆腐放到陰涼通風處自然霉變。

  如今溫度適宜,大約三天就能霉變成功,在高家人離開前就能做好。

  把豆腐弄好也到了吃晚飯時間,眾人圍在院里的灶前熱熱鬧鬧吃了一頓晚飯。

  魚丸下火鍋又是別樣的滋味,高歸岑福幾人也喜歡上了魚丸,一盆半的魚丸一晚上就吃完了,聽戚滿滿說魚丸還有其他吃法,高家人第二天又拎著魚來了宋家。

  三天后,豆腐霉好,準備一碗高度白酒,把霉豆腐一塊塊放入白酒中,白酒殺菌且有助豆腐第二次發酵。

  這事交給了朱青竹三人來做,戚滿滿則去準備調料,五香粉、花椒粉、辣椒粉、鹽、胡椒粉按比例倒進碗中攪拌均勻。

  浸泡過白酒的豆腐每一塊每一面均勻的裹上調料,放入能夠密封的壇子中,最后倒入熟油浸泡,密封好再發酵五天左右就能吃了。

  豆腐準備的多,戚滿滿準備的小壇子也不少,一共裝滿了十小壇,戚滿滿直接給高柔娘拿了九壇。

  “封個五天就可以吃了,拿去下飯下饅頭做菜都可以,腐乳味道重,吃得時候用筷子稍微夠一點就行了。”

  高家這次回京,王慕青和方如玉也會一起去,即是參加高知非的昏禮,方如玉也要準備春闈了。

  戚滿滿把給他們準備好的香腸、花生這些一并給了高柔娘,他們走那一天就沒去送了。

  作坊已經開始做工,戚滿滿精神好的時候也會去作坊那看看,轉一圈就回家。

  家里走完了親戚,戚滿滿就叫了宋磊和李紫云過來,讓他們準備去府城了。

  她打算生完孩子再回府城,宋長春也會留下來陪她,府城的大事小事就全部交給宋磊和李紫云來負責。

  “要是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事,去問問清月和孟東家,這倆人都信得過。”

  宋磊和李紫云回府城第二天,李大樹也準備和那商人遠行了。

  去年一年的時間,李大樹把時間全部花在了練武上面。

  他年齡大了,學起來比小孩子費勁,孩子們學兩個時辰,他就練四個時辰,硬生生在一年內學到了能在馬存義手下過二十來招而不敗,馬存義都服了。

  李大樹有了保命的本事,苗嬸子也看開了,他要上水商的船,苗嬸子沒再阻攔,只是家里兩個孩子一下都走了,既牽掛又難受,得了空閑就來找沈小梅和李香芹閑聊。

  李香芹兩人也知道她心里不好受,但凡她過來都是放下手里的活計陪著她說話。

  又過了幾天,宋實幾個孩子終于把村塾大大小小的事商量出來了,從村塾要修多大到夫子們的束脩、每個班收多少錢,考慮得面面俱到。

  村塾的事有了章程,沈章也召開了村民大會,他和宋實三人大致計算過,要把村塾修得像個樣子,至少需要五百兩銀子,戚滿滿那里給了兩百兩,村里人一共再出個三百兩就可以了。

  沈章是村長,帶頭捐了三十兩銀子,宋大伯和孫獵戶這些家里賺錢比較多的,也捐了二十兩銀子。

  村里其他人捐的就要少很多,但最少的也有五百文,除去幾家沒有捐款的,一共湊到了四百三十七兩,和五百兩銀子還有些差距。

  岑福和沈月白知道后,一人又捐了一百兩銀,修村塾的錢就足夠了,還有剩余,以后修繕村塾也能用。

  沈章把每家每戶的捐款一一記好,這是要鐫刻在村塾墻上的。

  沈章開始忙起了村塾的事,宋實和沈仁準備和宋長冬一起明年參加童試,修村塾的事就沒管了,專心在家精進學業,何安玉則跟著沈章忙上忙下,她年齡小,做事卻極有章程,記賬安排人事都很利落。

  村塾還沒開起來,何安玉在村里人心中的形象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