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帝國最強駙馬關寧 > 第540章 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

[]
登基做了皇帝,走上人生巔峰,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
這是所有人認知中的皇帝,可關寧卻沒有任何這樣的感覺,他唯一的感覺就是累!
永和宮已經住了六個人,登基大典結束,又有一個人住了進去,那就是曾經的督捕司司首莫宣。
用不了多久,應該還會有一個,起兵時大軍路過一個名為泗城的地方,在那里遇到曾經跟關氏商號有合作,卻因此而受到牽連使得家族遭受到清算,只剩其一人的故人。
那女子名為柳菲,頗有盛名,才貌雙全。
她原本是被當地官員留著,準備進獻給在京高官的,但關寧攻打下泗城,也讓她免于受災。
不過其家族畢竟是因自己而受牽連,只剩一人孤苦伶仃,關寧生出憐憫之心,當時承諾待他功成時,若柳菲愿意,可侍奉身邊。
關寧記得承諾,已經派人前往泗城去接了,到時永和宮就會有七個人住。
房間倒是足夠,就是床有些小了。
關寧還尋思著換個大床,但根本沒有時間。
新朝建立,一切都要從頭開始,需要處理的事情太多。
朝廷各衙主要官員已經任命,但還有主要副官還未補齊,另有很多要職空缺,這些都需要他親自決定。
人事就是最大的事。
這還是在京城,更嚴重的是地方,因內戰而一片糜爛,行政管理基本崩潰,陷入停擺狀態,趁機衍生出不少流寇盜匪團伙,致使民不聊生。
是做皇帝了,可大康是無錢無糧無人。
首要做的是盡快恢復穩定,實際上嚴重缺人。
不對,應該是缺有才干的官員!
關寧深吸了口氣,覺得煩躁,便走出了外面。
這是一個并不算大的空間,擺放了幾張桌子,新任的內閣官員就在這處理政務。
除正式任命的內閣官員外,各部尚書都加封內閣大學士,也算內閣官員,并且他們每日必須在此地召開廷議。
這個辦公署已經更名為文淵閣,也就是內閣所在地,每日都會舉行閣議。
現在看來,所有事務都繞不開六部之事,聚集在此共同商議形成決議,有助于提高效率。
關寧的御書房也搬到了這里,不過是私分的,這樣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找他們商議。
這也只是暫時的,后續還會有多項改革陸續進行,現在最重要的是恢復政務平穩……
“陛下。”
“陛下。”
見得關寧出來,幾人皆是起身行禮問候。
關寧隨意擺手,示意眾人坐下。
他看著盧照齡問道:“你這邊還有沒有舉薦的官員,空缺還是有些大。”
在這個房間內,正對著北面跟他辦公署隔開的墻上,掛著一張大康的地圖。
上面有很多線條勾畫,并以不同顏色劃分區域,有深色,有灰色,還有一片紅色。
紅色區域內圈畫出來的就是南方,尤其是東南地帶,那是他兵力未踏足的地方,嚴格的說還不是他的統治范圍。
目前已經快馬加鞭送去登基消息,還不知會有什么反應。
他現在想的是盡快把實際統治區域建設起來。
聽到關寧詢問,盧照齡面露難色道:“能夠舉薦的,都已經提交了,其余那些官員恐怕不符合您的要求。”
“這些年吏治不清明,地方官員尸位素餐的多,真正干事的少。”
他又問道:“要不舉行一場恩科?”
“新皇即位,舉行恩科大典,也能起到安撫人心的作用。”
“不行。”
關寧開口道:“國家還未實現真正一統,南方那邊是順是反還不確定,北方民生都未恢復,人人食不果腹,這些情況還不具備恩科的條件。”
他說的是實情。
“現在需要一批人來實現平穩過渡。”
關寧才發現真到用人時,還真的是挺難。
他大概了解過,其實大康的讀書人真的不少,畢竟也是延續兩百七十余年的王朝,在這方面發展也算完善。
但實際上真正能考中為官的很少。
進士一科進士不足三百人,庶吉士只有三十余人,即便是算上舉人,都不足千數。
在進士及第后,除了前三甲,其余的進士還要再考一輪,算是更進一步的選拔,被錄取之后,就能成為翰林院的庶吉士。
這一輪考試決定了他們的仕途,成為庶吉士就能在京中各部衙任職,甚至能成為皇帝近臣。
薛懷仁當年走的就是這個路子。
而無法成為庶吉士的人,只能算是進士及第,也不過是任職個縣令。
可能一輩子都不見得進京為官。
大康的讀書人也是內卷的厲害,讀了一輩子書,讀到垂垂老矣都不一定能考得上舉人。
等考上了,還要跟那些世家貴族去搶幾個為數不多的名額。
這樣下來,其實能真正做官的人很少,能成為有用的官員更少。
關寧覺得這種制度有問題,升遷不明。
那些好不容易中舉的人做了縣令,可能他一輩子就在那個位置,已經沒有盼頭,又怎么愿意勤政為民?
再說在京的各部衙高官,都沒有地方主政經驗,又怎么能真正做到體察民情?
致理之遣,莫急于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
關寧陷入沉思。
安民,治理的前提,就是核吏治。
新朝新政,這一步就從吏治開始!
正在他思緒間,盧照齡開口道:“國子監祭酒祝淼昨夜找到了臣,他請臣為陛下您傳話,新朝建立,正值用人之際,而國子監眾學子,則是可用之人。”
“國子監?”
關寧微微一怔,這幾日忙碌,他倒是忘了還有國子監。
之前他也曾在國子監學過,對其也有了解,說是貴族之學并無差錯。
其內生源平民跟貴族的比例大約為二八,這也是實際國情。
但不得不承認,國子監確實是大康學術開明之地,那里有各種專業閣舍,教授繁雜,學明義理。
是可用之人。
“只是……”
盧照齡猶豫道:“您在登基之前曾對世家貴族多有清算,并因言論之事,抓了不少人,其中不乏國子監學子,因而他們對您有些抵制,可能不愿意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