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 > 第二百一十章 氣節
  果不其然,這話題一下子引起了李世民的興趣。

  一雙虎目緩緩在程處默他們幾個五大三粗的身上掃過,心頭樂呵呵一笑!

  最后目光又回到楊帆身上,有些鄙視地問道:“哦!你們幾個臭小子居然還會談論如此高雅的問題,那汝說說,什么是氣節?”

  顯然,李世民根本不相信這幾個憨貨能說出什么有高度的見解。

  楊帆緩緩拿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茶水,腦中組織了一下思緒,不急不緩的說道:“說到氣節,這就包括到方方面面,但大致可以分為大小兩種,不知陛下想聽哪一種?”

  “汝說呢?”

  李世民的好心情頓時被楊帆這廝給破壞了,有些咬牙切齒的蹦出了幾個字。

  他發現只要跟楊帆聊天真的很難心平氣和。

  因為這小子從來不按照常理去說話。

  如果是一般人,皇帝問話,你只要面面俱到、仔細徐徐道來便行,哪還要讓皇帝做選擇的?

  作為皇帝,一切要盡在掌握之中,滿朝文武只有這混不吝的小子才敢讓朕做選擇。

  見李世民神色有些變化,楊帆暗暗鄙視。

  這人的脾氣也太古怪、太讓人難以琢磨了,動不動就發脾氣,也是讓人給慣出來的。

  李二陛下又沒有來大姨媽,干嘛非得跟中年婦女一樣的臭脾氣。

  想來不管男女都是有更年期的說法。

  楊帆心中雖然吐槽不已,口中卻是不慢:“以微臣之見,氣節大致可以分為個人氣節與國之氣節。”

  “哦,那汝具體說說,朕倒想聽聽汝有什么高見,說得好,重重有賞,說得不好,趕緊滾犢子去多讀一點書,不要丟人現眼。”看楊帆很上道,李世民龍顏稍緩,反而配合起來。

  雖然清楚楊帆很有才華,但李世民根本不相信一個乳臭未干的臭小子能懂氣節這種高大上的東西。

  說到氣節,都是那種七老八十、垂垂老矣亦或者有過某種經歷的人才有資格說出來的話。

  楊帆不慌不忙,緩緩說道:“陛下可知道漢朝張騫出使西域的典故。”

  李世民點了點頭,雖然沒有學富五車的學識,但張騫通西域的典故還是知道的。

  只聽楊帆徐徐說道:

  “建元元年,漢武帝劉徹即位,張騫任皇宮中的郎官。

  建元三年,漢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

  張騫于長安出發,經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后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

  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

  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后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于諸國。

  張騫出使西域本為貫徹漢武帝聯合大月氏抗擊匈奴之戰略意圖。

  但出使西域后漢夷文化交往頻繁,中原文明通過“絲綢之路”迅速向四周傳播。

  因而,張騫出使西域這一歷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張騫對開辟從中原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卓越貢獻,舉世稱道。

  不過依微臣看來,張騫更讓人敬佩的卻是個人氣節。

  張騫兩次被匈奴俘虜,隨行的人員死的死降的降,但他堅持本心,拒絕了匈奴高官俸祿的誘惑。

  這寧死不屈的精神,就是個人的高風氣節。

  這也是世人由衷佩服的原因,所以其典故廣為流傳,可以稱之為個人氣節之典范,陛下以為然否?

  李世民深以為然,點頭贊同。

  隨即楊帆繼續說道:“如今大唐比漢朝更興盛、更繁榮,但卻甚少有這樣的高風亮節之輩,甚至很多人卑躬屈膝,腰桿子直不起來,例如上次遇見的歐陽率更。”

  李世民見楊帆又扯到了歐陽詢的身上,皺著眉頭問道:“為何汝對歐陽率更如此不喜?上次他都被汝氣得在床上躺了半月有余。”

  楊帆憋了憋嘴,說道:“微臣的話不是針對某一個人,而是根本就看不起這一類人,仁者愛人,人恒愛之,頂天立地者,人恒敬之!”

  李世民對楊帆的話顯然有些不贊同,幫襯道:“怎么說歐陽率更也是名滿天下的大儒,作為后輩,豈能隨意說他的不是?”

  楊帆有些無語,心說,自己哪是單獨對歐陽詢不滿,而是對提出和親的所有人都不滿,只是不能明著說出來。

  既然李世民要攤到個人頭上,楊帆當然也不虛,開口反駁道:“名氣高、歲數大就能胡言亂語么,一個人如果做人毫無氣節,如何讓人尊敬,即使才華再高,也是如浮云一般漂浮。”

  李世民倒也沒有生氣:“今時不同往日,如今大唐也算國安民定,張騫之類的事很難出現,而歐陽率更教書育人,一門心思撲在學問上,對大唐也是諾大的貢獻,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微臣沒有否認這些老前輩的學問和貢獻,但是這種人毫無氣節,自己又是個軟骨頭,教書育人想來也培養不出有氣節的學生,恐有誤人子弟之嫌!”楊帆不以為然,鄙視地說道。

  顯然,楊帆話里有話,若有所指,作為人精的李世民當然能聽出來。

  只是沒想到楊帆會有如此大的怨氣,于是喝斥道:“有話就說,有屁就放,如此陰陽怪氣繞來繞去,汝以為朕是昏聵無能的君王?”

  “微臣想說的是,極個別人無氣節是小,但如果影響到他人或者對朝廷大事指手畫腳就讓人看不起了,人一旦無氣節,會讓國也無氣節?”楊帆渾然不懼。

  李世民詫異地道:“國家也有氣節么?那一個國家怎么才算有氣節?”

  繞了一大圈,終于問到了點子上,楊帆暗暗松了一口氣。

  楊帆緩緩站起身來,雙手背于身后,裝逼地踱步走來走去,說道:“國之氣節就是氣節最淋漓盡致的體現,也是個人氣節的升華,微臣歸納為: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