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大明:太子何故造反! > 第200章 為不亡國,必須改革!
  “公既然這么說,那本院則只能為謀全局而于浙江一地行非常之手段!”

  楊廷麟因而神色嚴肅地對方國安說了起來。

  方國安則問著楊廷麟:“不知撫院打算行何非常手段?”

  楊廷麟沒有直接回答方國安,而是直接看向了在場的浙江官員:“可有猜到本院有行何手段的?諸位同僚不妨說說,說錯了也無妨。”

  眾人皆沉默不語。

  只是過了一會兒后,德清知縣陳明遇起身問道:“撫院可是想清丈田畝?進而編寫新的田冊與賦役白冊!將來既能借此逼勒士紳補繳欠稅,也能在浙江推行官紳一體納糧當差,乃至可以養民力為由,只讓士紳富戶承擔丁銀田稅,借此免小民丁銀田稅,如此賦稅不但會增加,還能減民負擔,乃至還能拿出增加的賦稅購買賑災糧,而用以工代賑的方式組織無地游民興修水利,增加糧食產量。”

  “你叫什么名字?”

  楊廷麟忙問起陳明遇來。

  “下僚乃新任德清知縣陳明遇!”

  陳明遇這時拱手回道。

  楊廷麟聽后笑了起來:“你沒說錯,甚至比本院所想的要全面!本院只想到不讓百姓只承擔賦稅,可沒想到趁此直接改革丁銀制度,而令士紳繳丁銀,再用以工代賑的方式恢復水利,如此,既上利國家,也下利百姓!”

  “你比本院更適合做撫治一方的巡撫官!”

  “韓昌黎公有言,‘聞到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又言,‘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故請受鄙人一拜!”

  楊廷麟說著就起身對陳明遇拱手作揖起來。

  陳明遇慌忙回禮。

  這令他實在是受寵若驚。

  要知道,陳明遇還是江陰典史時,可見過不少進士官僚的高傲姿態的,別說巡撫這樣的一省大員,就是知府到了縣里,都能在自己縣里正堂官面前傲氣十足,要縣令跪著說話。

  而現在楊廷麟作為巡撫竟向他作揖。

  這自然讓他不由得感嘆吏治的確大變了許多。

  沒錯。

  朱慈烺和他執政公卿們堅持嚴抓吏治后的效果,就是如今被派任的官僚即便還是會有渾水摸魚的,但的確要吏治清明了許多,至少巡撫一級的官員,已是真正忠貞愛民的清正之官。

  楊廷麟在向陳明遇拜后就坐了回去,且看著其他浙江文武官員道:“沒錯,本院就是在浙江搞一次清丈田畝,當然,現在本院還得按照陳知縣的意思增加一項方略,那就是改制的方略!不但要清丈田畝,還要推行令官紳富戶繳納丁銀,而免百姓丁銀,且不但免小民百姓丁銀,還要用的以工代賑方式來組織小民興修水利!”

  “撫院容稟!”

  這時,因是浙江官員中,少有沒有被清洗掉而升為浙江巡按的顧咸謙起身回了一句。

  楊廷麟聽后皺眉問:“顧巡按有何話要說?”

  顧咸謙則在這時坐著言道:“撫院應該明白,我們皆是流官,在這里沒有根基,而這里的田地丈量與賦稅征繳,皆是控制在胥吏手里的!偏偏這些胥吏多是世代承襲,在地方根基牢固,與許多士大夫的關系盤根錯節,也就使得他們多聽當地士紳的;所以,我們真要是做的事只利于百姓而不利于士紳胥吏的話,那就是行不通的。”

  “就算強行推行,想必也不能持久,將來難免會被清算!”

  “我們還好,畢竟是從命行事,關鍵是撫院,撫院是主持地方大政的人,一旦得罪天下士紳,而落一個苛待士紳的罪名,恐影響撫院仕途,如此豈不令朝中少一位干吏?此非社稷之福!”

  “如當年徐公儉吾先生撫應天時,也在應天強行清查投士紳逃役之戶,乃至令官紳當差,未成功不說,結果因而被罷官奪職,落罵名載道!”

  “故請公三思!”

  顧咸謙說后就起身對楊廷麟拱手行了一禮。

  楊廷麟呵呵一笑起來:“國家到了這個地步,不把稅收上去,就練不了兵,要亡國;”

  “而若不改革,只強行征稅,雖然可以讓朝廷有錢練兵,但會逼反百姓,最終還是會因后方不穩而亡國;”

  “總的來說,不改,要亡國,所以已是不改革都不行,哪里顧得了個人生死榮辱!”

  楊廷麟說后就道:“所以,這個改制是必須要改!就算吾被抄家清算也得改!至于將來的名聲,如果誰要因此罵我楊廷麟,那這人只能根本資格罵我楊廷麟,他要是這個任上,只怕連改都不敢改!”

  隨后,楊廷麟就道:“不過,巡按說的也對,改制不能只有決心沒有策略;方閣老曾對本院說過,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隅,如今雖然改制在浙江,但著眼不能只是浙江。”

  楊廷麟說著就看向方國安:“方大帥本就是浙人,若讓你再招無地浙民,尤其是浙地礦工為兵,可保證多久可以練成兵勇?”

  方國安拱手回道:“按照戚少保的練兵法,可以在一個月內練成三千兵!”

  楊廷麟聽后道:“好,本院傾抄霍、馬等叛將所得藩銀,給你撥一個三千規模的備倭營規模,讓你去練,練成后,本院將對他們有重任。”

  “是!”

  不久之后。

  方國安果然開始按照楊廷麟的吩咐招募起兵勇來。

  “你說什么?”

  “來應征的竟大半是諸生?”

  不過,讓楊廷麟沒想到的是,來應征加入備倭營的浙人大部分竟然是諸生,也就是所謂的生員。

  有功名的士子。

  方國安道:“不敢瞞撫院,浙江素來富庶,尤其是浙東一帶,故讀書人多,以至于一縣生員幾乎上千,而偏偏如今全省鄉試的幾十個名額又早已被豪紳壟斷,故寒門生員大多已不能再在舉業路上走下去,不少甚至因此不得不從事挖礦等力業,所以也才有生員許都等叛亂之事發生。”

  楊廷麟聽后沉吟了片刻:“這么說來,這是在重建一支屬于朝廷的白頭軍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