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大明1805 > 第三七四章 收獲的季節
  大明1805正文卷第三七四章收獲的季節參觀了計算機研發中心,朱靖垣和朱仲梁祖孫兩個就返回了紫禁城。

  不過朱靖垣仍然密切關注著計算機技術的研發進度,更大型的電子管計算機和晶體管的研發情況,以后每個月都要專門向朱靖垣提交說明。

  朱靖垣日常生活中有了新的想法,也會馬上協外聯,讓人送去計算機中心。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面,朱靖垣的生活變得非常忙碌,但是要動腦子的事情反而變少了。

  現在已經到了安康四年下半年,自己在新天府該干的事情都安排的差不多了。

  新天府的局勢穩中向好,明年開春之后朱靖垣就要離開新天府了。

  朱靖垣現在忙碌的事情,主要是確認各方面發來的成果報告,到各個工廠參加各種驗收、投產、下線儀式,發放各種特殊的證書和獎勵。

  安康四年九月五日的時候,朱靖垣又去了新天府城外屬于自己的紡織廠,參加一個新的完整的人造絲針織紡織車間的驗收儀式。

  在儀式正式開始之前,紡織廠技術掌柜郝仲義,這個魯菜學徒出身的技術廠長,先來到了朱靖垣面前,滿面春風的大體說了工廠的情況:

  “殿下,俺現在敢拍著胸脯跟您說,新天府的工廠已經跟蒙縣工廠的一樣了。

  “無論是生產效率,還是產品質量,都已經與蒙縣沒有差距了,甚至可能還要更好一些。

  “如果咱們商行生產的商品不專門打產地標簽,普通人是分不出產地的。”

  朱靖垣跟郝仲義也是比較熟悉了,直接輕輕拍著這個技術廠長的肩膀:

  “好啊,這一年多看把你忙壞了,我看你都……額,好像也沒瘦……”

  郝仲義也忍不住笑了:

  “俺的確沒瘦,肚子上都長肉了,俺家里頭說,新天府果然是比蒙縣更養人啊……”

  朱靖垣微笑點頭,新天府的氣候確實比東墨洲好:

  “這邊的工人怎么樣?殷人出身的工人,和大明人出身的工人,在一起工作的情況,跟蒙縣那邊各國工人混在一起,哪邊的效率更高一些?”

  郝仲義幾乎是本能的說:

  “這邊的工人比蒙縣好,這里除了大明人就是殷人,沒有日本人、朝鮮人、南越人、暹羅人、呂宋人這些亂七八糟的成分。

  “而且,這邊的歸化殷人,生活習慣都跟大明人沒有沒有明顯區別了。

  “特別是在工廠里面,都以通識考試合格證來登記和管理的。

  “在工廠里面辦事,只看證不看出身。

  “所以在咱們的工廠里面,只有正式工、合約工、學徒工的區別,已經沒有大明人和殷人的直接區別了。

  “所有人的目標都是正式工。”

  朱靖垣聽了再次點頭,對于目前的狀況頗為滿意。

  新天府融合歸化殷人的政策已經確定,每個季度一次的通識考核已經形成慣例。

  與此同時,所有舉行通識考試的地方,當地生活的大明人也會分批陸續發放合格證,以合格證作為管理、登記、發工錢的標準證件。

  特別是進工廠,上產線這個環節。

  郝仲義為首的工廠管理層,將工廠的技術培訓與通識培養融合了。

  所有大明人進廠直接發通識考試合格證,混血殷人和殷人直接參加一次通識考試,考試合格了也發通識合格證。

  然后,所有的新工人,跟著老工人學習掌握了生產線上用的技能,正式獨立上產線工作之前再參加一次考試。

  已經拿到通識考試合格證的大明人,這次只考察生產技術和基礎知識。

  沒有拿到通識考試合格證的殷人,在學習生產技能的同時進行基礎的大明通識教育,在這次考試中同時考察通識水平和生產技能。

  生產技能不合格的,都是學徒工,生產技能合格,但是通識考試不合格的,是合約工,兩項都合格的才是正式工。

  三種工人的工錢當然是有差距的。

  學徒工和前兩者之前的差距要大一些,合約工和正式工之間的差距略小一些,但仍然足夠讓人心疼,足夠驅動合約工主動學習進步成為正式工。

  朱靖垣看到他們的規劃之后,就直接批準他們在紡織廠執行,并且在其他工廠推廣。

  郝仲義等紡織廠的管理層,只是規劃了一個管理方案。

  而朱靖垣則想的更遠一些。

  工業化,農民從農田走進工廠,從農民成為工人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身份轉變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普通人的生活方式,會發生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

  城市和工廠是社會熔爐,將來自天南海北的不同出身的人,都熔煉成了城市中人。

  這個過程,也是一個消除傳統族群認知,建立新的統一社會認知的過程。

  無論是大明人,還是大明和殷人的混血后代,還是歸化的殷人,在這里都會變成工人。

  朱靖垣跟郝仲義聊了一會兒,儀式也要正式開始了。

  兩人先后上臺,簡單的說了一句話,然后就開始放鞭炮,慶祝新車間正式投產。

  朱靖垣站在臺上,視線從下面的工匠、工人、管理層代表臉上略過,陸續發現了一些有著幾分殷人特征的人。

  殷人有自己的典型特征,但是跟大明人的區別并不大,與大明人比南洋人更加相像。

  在這個世界的大明人看來,他們就是皮膚稍微黑一點,像是來自偏遠地區的山里人。

  跟天竺、波斯、大食胡人完全不同,比他們更加像是本土的“野人”。

  神州的傳統王朝,歷朝歷代的都會努力從山里往外趕這些野人。

  所以普通大明人并不怎么抵觸吸收這種“野人”。

  更何況,這里的大明人自己,也都經歷了身份上的巨大變化。

  從農民到工人的變化,覆蓋了族群之間的變化和差異。

  朱靖垣覺得,只要不出意外,新天府的工業化全面完成的時候,也就是混血殷人、歸化殷人與大明人完全融為一體的時候。

  朱靖垣參加了儀式之后,又在郝仲義為首的高層管理的陪同下,進了新的車間視察。

  這個慶典儀式本來就是慶祝工廠正式開工,所以儀式結束之后工廠就直接開始生產了。

  朱靖垣在車間里面轉了一圈,最后帶了兩箱新產品回到宮里,分給了自己后宮的女人。

  半個月之后,朱靖垣又去參加了柴油機廠的投產儀式。

  農業、工業、工程機械、工程和車輛用的中小型柴油機工廠正式投產。

  新天府的農業和基礎機械也同步完成了本地自產。

  包括拖拉機和卡車在內的農業和工業設備即將進入全力爆產能階段。

  以新天府城為中心的農業機械化過程,也隨著拖拉機和卡車生產速度同步推廣。

  農莊人口向工廠的轉移也在同步穩定的進行。

  …………

  新天府北部,石油湖畔。

  鄭復光開著一輛朱靖垣設計的高檔汽車,順著湖岸一路向北行駛。

  石油湖外面有一個潟湖,潟湖外面是一個海灣。

  三片水域像是有三節的氣球。

  石油湖內部是淡水,海灣里面當然是咸水,潟湖是咸淡水。

  鄭復光的車開到了石油湖出口的盡頭,原本應該是進入潟湖范圍的地方。

  石油湖出口應該在這里變寬,兩側的湖岸應該向兩側轉向,伸展。

  但是現在,在湖岸應該轉向的地方,車前方的路繼續向前延伸,延伸到了潟湖里面。

  那是一條一百多米寬的堤壩,堤壩是湖中絞吸出來的砂石堆砌而成,上面鋪設了柏油路。

  鄭復光開車上了沙壩上的柏油路,順著壩頂向前行駛了幾公里的距離,側臉側臉看到幾公里外的地方出現了另外一條沙壩。

  兩條沙壩,從石油湖的出口兩側,向潟湖內部不斷延伸,一直通往外面的海灣。

  一年多前,鄭復光根據朱靖垣和林則徐的規劃,要了一批南殷洲北部抓捕的播利瓦王國的俘虜,在潟湖中順著航道兩側修建沙壩。

  今天是這兩條沙壩正式合攏的時間。

  石油湖與大海之間的潟湖被這兩條沙壩一分為三了。

  中間是一條狹長的湖水入海航道,兩側是北分成兩份的殘余潟湖。

  潟湖所在地年降水量不到四百毫米,就算是放在蒙古高原也屬于半干旱地區。

  更何況石油湖地處熱帶,蒸發量遠大于蒙古高原。

  潟湖的總體蒸發量是遠遠超過降水量的。

  潟湖維持存在的水源,就是石油湖的淡水和海灣的咸水。

  潟湖也是咸水和淡水交換的地方。

  現在石油湖有了獨立的入海通道,潟湖與石油湖和海灣都被完全隔絕開來,預計未來幾年就會迅速干涸變成沙灘鹽堿地。

  更重要的是,石油湖的淡水,與海灣的咸水,沒有了大范圍的交換空間。

  雙方只能在相對狹窄的河道內對沖。

  湖水入海的河道變得狹窄了,向外沖刷的力量也隨之變大,進而可以阻擋海水倒灌了。

  未來石油湖的含鹽量應該會逐步下降,最終降低到真正的淡水湖的程度。

  按照計劃,隨著潟湖水量的持續減少,工程隊會逐步加固現在還比較簡陋的沙壩。

  與此同時,現在石油湖的入海航道水深,也已經疏浚到了八米左右了。

  七千噸的海船已經可以直接進入,一萬噸的近海和內河船舶可以直達油湖城。

  油湖城就是馬拉開波城,大明最初接收的時候,縮減了音節取了個馬城的名字。

  后來可能是因為馬字頭的名字太多,也可能是因為當地人的習慣,慢慢叫成了油湖城。

  航道會繼續加深,理想目標是十六米,讓十萬噸的遠洋油輪直達油湖城。

  鄭復光開車趕到沙壩合攏的位置的時候,現場已經非常的熱鬧了。

  活動的準備都已經完成了,就等著鄭復光這個石油湖工程的主管來宣布了。

  鄭復光在現場劃出來的臨時停車位停車,快步跑到熱鬧非凡的工地現場。

  按照提前規劃好的流程,鄭復光親自拿起了工人遞過來的鐵鏟子,往已經填埋隔斷的沙壩中間扔了幾鏟子的沙子。

  然后真正的挖掘機和絞吸船馬上開動,將最后剩下的一點缺口抹平。

  周圍的鞭炮也立刻響了起來。

  鄭復光參加完了儀式,馬上就又開車返回了。

  石油湖的油田現在也很忙碌,原油產量正在迅速爬坡。

  石油湖這邊基本是放開了打井,不受大明本土煉油廠需求的影響。

  石油湖的原油,基本都是在新天府本地消耗的,不會送往大明本土去銷售。

  新天府的煉油廠、人造絲紡織廠、重油發電站、瀝青道路修建等等都需要這里的原油。

  可以預見的是,這些需求在未來會持續不斷的上漲,所以原有產量也要不斷的提升。

  新天府自己有足夠的石油儲備,再去從大食國運輸原油就不劃算了。

  煤炭上是沒有辦法,石油上就要盡可能自給自足了。

  …………

  巴拿馬,運河工地中部,一處已經完全合攏的水壩上。

  巴拿馬皇莊掌柜朱迪錦,把那運河工程的大工王金鵬,兩個人站在水壩上頂上聊天。

  水壩前方是熱火朝天的工地,挖掘機和卡車來來往往,火車順著在峽谷中穿行。

  數不清的勞工宛如螞蟻,用鐵鏟和手推車清楚和運輸土石。

  水壩的側面是一望無際的金黃的稻田,成群結隊的老人和孩童正在收割水稻。

  朱迪錦看著這些畫面,非常感慨也頗為自得的說:

  “按照我的計算,這季水稻收起來之后,咱們就能實現糧食自給自足了。

  “后續就不用新天府方便往我們這邊運送糧食了。

  “再過一年的話,我們甚至可以對外銷售糧食。

  “這地方真的不錯,每年能種三季水稻。

  “雨季的降水就能滿足兩季水稻自然生長,旱季可以用水庫澆灌……”

  王金鵬對朱迪錦是頗為佩服的,無論是項目管理能力,還是省錢和搞錢的能力:

  “現在工地上的工人,加上周圍種田的農夫,勞工數量也破百萬了。

  “能夠維持這些人的秩序,供應這些人的需求,這份管理經驗就是巨大的功勞了。

  “大掌柜你未來前途無量啊。”

  朱迪錦心中也是這么想的,這個活兒自己真的干好了,未來在宗室內也有一席之地了。

  不過口頭上還是要謙虛的。

  朱迪錦笑呵呵的擺手說:

  “我只是保后勤,實際工程還都是王工的事兒啊。

  “現在這整個工地八十多公里,已經實現了全線同時開挖。

  “后續不出意外的話,我們已經可以放棄當初計劃的‘保五’,直接‘爭三’了。

  “我現在看著三年內完工應該不成問題的。”

  王金鵬聽著也是認真的點頭:

  “爭三可以爭,但是保五也可以繼續保,不過換個方向,確保五年完成雙線運河建設。

  “這一百萬勞工,還是在自給自足的狀態下工作,不多用幾年就實在是太浪費了。

  “只是我擔心,工作的年限長了,這些勞工還能不能扛得住,會不會出亂子。”

  朱迪錦稍微考慮一下:

  “我覺得沒問題,我了解過這些工人的狀況。

  “絕大部分工人其實對目前的生活是比較滿意的。

  “他們之前是跟著幾個造反頭子,被大明部隊打的到處流竄。

  “絕大部分普通人和士兵,都是飽一頓饑一頓的。

  “現在他們最起碼能吃飽了,也不用整天提心吊膽的到處跑了。

  “咱們安排的工作量,在他們看來是不算很高。

  “不過人心總是得寸進尺的,這個狀態應該是不能長久維持。”

  王金鵬下意識的追問:

  “那我們要不要爭取五年完成雙線運河建設?還是用三年就放他們走?”

  朱迪錦再次考慮了一會兒:

  “我覺得可以搞,但是得用一些手段,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壓制抵觸工作的心態。

  “我覺得,讓他們這么工作兩年以后,我們應該可以嘗試開始發放少量工錢。

  “與此同時,可以設定一個考核體系。

  “名義上宣稱,他們達到某種指標之后,可以留下來成為大明殷洲藩屬國的國民。

  “基本的工錢,加上未來的出路,應該能夠讓他們繼續安穩工作幾年的。

  “不過這個要請示大食親王殿下。

  “不能馬上問,咱們倆好好規劃一下,整個基本的方案之后再去請示。”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