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穿成科舉文男主的錦鯉妻 > 第33章 中秀才的好處
  人們常說“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要做成豆腐關鍵的是需要鹵水。

  其實方青青已經按照書上的法子開始熬制鹵水,成功卻還需要一段時間。

  只等著明天鹵水做好了,以后就可以點豆腐了,這樣也可以給家里添道菜。

  如此這般的,方青青也把自己想要做豆腐的想法告訴了秀才郎。

  黎三郎卻只是說道:“家里人能夠填飽肚子就行了,你不用太折騰,別把自己累著了。”

  對方這話明顯的是在關心,方青青十分的欣慰,笑著回道:

  “不會累的,讓爹娘和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小妹侄子們都吃得開心我也就跟著高興了。”

  原本只是帶著給秀才郎喝的,變換著吃食的口味,也算是為他枯燥的讀書生活增添一點樂趣。

  結果卻是讓他的同窗看到了,對那看起來就十分好喝的豆花心動不已,又聽到“黎小妹”說到要做豆腐。

  十分的驚奇,然后請下一次“黎小妹”送飯的時候給他也帶一份豆漿。

  對方甚至表示,沒關系,他可以出錢甚至打算一竹筒的豆漿給一文錢。

  這句話,倒是給了方青青啟發,讓她對未來的生活方向有了新的思考。

  興致勃勃回到黎家的時候,本來方青青是準備去看看鹵水好了沒有之后就可以做豆腐了。

  結果卻是看到黎老頭帶著黎大郎黎二郎坐在院子里唉聲嘆氣愁眉不展的,十分錯愕,這又是出了什么事?

  卻原來,這會兒已經天氣逐漸的寒冷地里的活計不忙碌了,黎老頭打算帶著倆兒子出去找點活干貼補家用另外就是攢幾個小錢。

  家里的日子能夠一直有保障,一向靠的都是他的木工活,明年開春三郎就要去府城那邊了哪兒哪兒都需要錢。

  所以黎老頭迫切的希望著,這個冬天可以多干點活,不但是攢足了路費另外還要多帶點銀錢傍身。

  俗話說得好,窮家富路,三郎完全只能靠著自己的本事去考試那么家里人起碼要讓他無后顧之憂。

  也不知道今年怎么一回事,不但鄰近的幾個村子都沒有哪戶人家需要新打家具,甚至三人都差點走到縣城了也沒有找到活干。

  回來這么一說,黎母只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耽誤了三郎的考試那可是最最要不得的。

  “老頭子,沒事,明天再去別的地方問問。”

  黎老頭五十多歲的人了,因為平日里干多了苦活累活,整個人看起來十分的滄桑顯老。

  其實吧也才五十出頭,可是怎么看,怎么像七老八十了。

  他把煙袋子拿出來卷了煙絲重重地抽了一口,才嘆氣道:“能問的差不多都問了,哎,沒用。”

  接著又說道:“下個月要服勞役了,咱家得去一個。”

  沒幾天就是下個月了,這服勞役的話起碼是一個多月,要耽誤家里的活不說。

  修路修水渠,那可都是拿命在拼。

  其實只要出銀子就可以不去,只是,家里沒有這個錢財。

  “這縣老爺也真是的,要服役的話上個月就好,怎么非得選在入冬之后?這天寒地凍的,土也不好挖啊。”

  雖然黎母也覺得哪哪都不好,還是白了黎老頭一眼:“那是縣老爺的事情,你就不用操心那么多了。今年應該是老二去了吧?干活的時候省點力氣,身體要是受不住了也不要硬撐。”

  卻也只是安慰之詞罷了,不撐著還能如何?

  黎二嫂忍不住低頭擦了一下眼角,去年是老大去的,一個月之后都瘦的不成形回來就大病一場。

  老二的身體還比不上大哥的健壯呢,所以黎二嫂就十分的擔心。

  卻也沒有其他的辦法了,上一次老三成親家里已經花了很多,再再沒有余錢用做其他了。

  想到這里,黎二嫂瞅了方青青一眼,眼神里滿滿的都是哀怨。

  方青青打了一個寒顫,忽然想起書中的情節描寫。

  似乎就有這么一段,老二去服勞役了,黎老頭帶著老大卻是沒有找到活干。

  之后呢,為了多賺一點錢,黎老頭居然替別人去服役就為了得到三兩銀子大冬天的跟人去挖溝渠。

  身子骨當然是吃不消了,一直硬撐到最后幾天,被人抬回來的。

  之后舍不得銀子,死活不肯去看大夫,靠自己堅強的意志力硬挺著。

  一直到黎修平從學館回來,才堪堪給他請大夫看了,命雖然保住了身體底子卻是壞了。

  也因此,沒過幾年,那時黎修平才剛剛高中還只是一個窮翰林老家爹娘都沒有跟著享過福。

  他爹卻是沒有熬過一個寒冷的冬天……

  那件事,就成了黎修平心中永遠的痛,哪怕日后他位極人臣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傷卻是怎么也化解不了。

  想起來,方青青心中也是難過的,這些日子的接觸公公在家里沉默寡言卻屬于實干多干任勞任怨的那種。

  而且做的一手精細的好木工活,她只是隨便提了幾句,就用家里的廢舊材料幫她房中添了好幾樣物品用著十分的趁手。

  這件事她不知道就算了,既然提前知道了,實在是不忍心看著老爺子大冬天的為了三兩銀子去替別人服役。

  不是找不到活干,她幫他們謀求一個吧。

  “爹,娘,你們有沒有考慮過去縣城賣吃食?”

  “賣吃食?不行不行,”黎母不斷地搖頭,“做生意很難的,賣不出去虧本了家里日子就會更慘了。”

  基本上這個年代的人都是這樣的想法,不是家里沒有田地實在是活不下去了,極少會有人想要出門做生意。

  而守著一畝三分地,除了吃飯也很難另外謀到錢財,所以讀書難啊。

  老黎家在紅橋村已經算很不錯了,卻也是一大家子咬牙供著三郎一個,其他戶人家哪里有閑錢送孩子去讀書啊。

  可是方青青卻是知道,做生意賺錢不難的,只要有好的門路賣的東西質量過關不會賣不出去的。

  于是,她先問大家,之前做出來的豆漿豆花好喝不?

  當然是一致點頭了。

  又講了在學館門口遇到的事情,三郎的同窗也饞豆花,愿意出一文錢呢。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