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 第180章 多爾袞恢復冷靜
    又是十天過去。

    時間來到了崇禎十八年的元旦。

    明軍剛走到登封縣的嵩山北麓,就開始下雪。

    看著紛紛揚揚落下的鵝毛大雪,崇禎喟然道:“元旦了,下雪了,崇禎十七年已經成為過往,從今天開始就是崇禎十八年。”

    從這一刻開始,世界線正式脫離原有的軌跡。

    想到這,崇禎不由得來了興致,想著是不是應該抄幾首詩詠志?

    但是這等好心情很快就被打碎,因為走在前面的馱馬還有驢忽然紛紛滑倒,整個隊伍也是一片混亂。

    “怎么回事?”

    金鉉打馬上前喝問道。

    有武將應道:“大人,山路原本就不太好走,剛剛又下了大雪,背著投石車組件的牲口腳下打滑,已經摔殘不少。”

    金鉉便趕緊上報崇禎,又說道:“圣上,投石車反正也沒用了,就扔了吧?”

    崇禎嘆息道:“這些投石車雖說沒用了,這些木料卻是好木料,運回徐州肯定能夠派上大用,不過既然攜帶困難那就算了,扔了吧。”

    金鉉應聲是,正要轉身離開卻又被崇禎叫住。

    “只是扔掉還不行。”崇禎說道,“還是燒掉吧。”

    金鉉道:“圣上是擔心這些木料會落入建奴手中,然后被建奴用來打造攻城器械,用來攻打洛陽城?”

    “不會吧?”朱慈炯不信道,“多鐸還敢打洛陽?”

    “多鐸肯定不甘心就此撤兵,他肯定還要打洛陽。”崇禎說道,“所以這些木料不能留下來,必須燒掉。”

    說到這里,崇禎忽然想起少林寺中還有不少大樹。

    當下崇禎便一不做,二不休,又讓兀把炭帶著一百多夷丁去少林寺,把所有的大樹都砍伐掉并且燒掉,反正一棵不能留。

    少林寺也是倒了八輩子血霉。

    寺中財物被各路流搶個精光也就罷了,現在就連寺中蓄養了上百年、原本留著用來蓋大雄寶殿的大樹也被明軍燒個精光,如果不是行正法師等老和尚拼死攔著,兀把炭真可能把千佛殿的大梁都拆下燒掉。

    ……

    但是崇禎的確是有先見之明。

    多鐸在嘗試了幾次用長梯攻城并且遭到失敗之后,便果斷停止進攻,繼而派出大量的包衣往周圍各縣搜集木料。

    多鐸準備重新打造楯車以及云梯等各種攻城器械。

    在派出包衣搜集木料的同時,多鐸又讓剩下的包衣環繞著洛陽城挖掘壕溝,準備將洛陽城內的大順軍徹底困住。

    多爾袞、多鐸兄弟雖然仇恨皇太極,但是對皇太極的軍事思想卻極為推崇,打仗的時候也經常會模彷皇太極的一些做法,比如說挖壕溝圍城。

    明軍是吃過苦頭的,但是大順軍還沒有領教過厲害。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李自成根本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

    等到李自成反應過來想派信差去潼關給劉宗敏送信時,卻發現已經出不去,整個洛陽城已經被建奴圍了個嚴實。

    不過李自成也不慌。

    因為搶到的糧食足夠三萬大軍吃半年有余。

    何況還有紅夷大炮,所以李自成毫不擔心。

    ……

    轉眼又過去半個月,崇禎已經抵達開封府。

    聽聞崇禎率軍到來,駐節在開封的河南巡撫陳潛夫趕緊率領一眾屬官出迎,當晚又在巡撫衙門設延席款待崇禎。

    一看宴席上的菜式,崇禎就知道陳潛夫也已經墮落了。

    因為以河南目前形勢根本就收不上來稅銀,甚至還要反過來拿錢賑濟流民,眼下開封的局面就全靠內務府撥付的那點兒銀子勉力維持。

    可是陳潛夫卻拿這些銀子來供他吃吃喝喝。

    從這一刻,崇禎就已經把陳潛夫打入另冊,只不過他的臉上并未表現出來,相反還跟陳潛夫有說有笑。

    陳潛夫道:“圣上此去河南已然兩月有余,不知戰果如何?”

    對于崇禎的河南之行,黃淮沿線的文官武將還是很關心的,他們不光是關心此戰的勝負成敗,更關心崇禎的安危。

    現在崇禎已經安然歸來。

    就是不知道此戰結果怎樣?

    “不算好,但是也能接受。”崇禎笑了笑,又說道,“總之,多鐸大軍進攻潼關的企圖已然是徹底落空,眼下正與闖賊大軍在河南對峙。”

    【注:這里的河南指的是河南府,非河南省】

    在回師徐州的途中,關于河南的軍報不斷的傳來。

& r />     拿了盟書回來的胡國柱甚至帶回來了潼關的消息。

    據說劉宗敏已經帶著十五萬大軍離開潼關,進駐新安縣城。

    多鐸留下部分軍隊繼續圍困洛陽,自己則帶著建奴主力又回到新安與劉宗敏對峙。

    剛得到這個消息時,崇禎甚至于有些恍忽,這他娘的可不就是松山戰役的翻版么?只不過把明軍換成了大順軍,皇太極也換成了多鐸。

    不過大順軍的那些權將軍、制將軍的表現,應該會比明軍的那些邊鎮總兵官更好,所以最終結果應該也會不同,至少慘敗應該不至于。

    崇禎又道:“短時間內雙方應該是很難分出勝負。”

    “哦是嗎?”陳潛夫笑道,“這對我大明而言可是好消息。”

    “好消息?那恐怕就未必。”崇禎搖搖頭說,“老子曰: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次我大明幫闖賊解除了滅國之危,卻未必有好結果。”

    陳潛夫道:“圣上可是在擔心闖賊會恩將仇報?”

    金鉉說道:“圣上擔心的不是闖賊會恩將仇報,而是建奴有可能會重新將我大明列為頭號勁敵,進而選擇與闖賊修好,并全力攻伐我大明。”

    崇禎擺了擺手,喟然說道:“恐怕不是可能,而是肯定。”

    盡管多鐸還在掙扎,但是他的這次南征事實上已經失敗。

    不出意外的話,不出正月多鐸大軍就會因為糧盡而撤兵。

    多鐸大軍一撤,李自成也就可以調集全部主力北上榆林,與阿濟格的西路大軍進行最終的決戰,屆時阿濟格的西路大軍最好結果也只能是無功而返,一個不慎,很可能還會吃一個大敗仗,畢竟李巖就在陜北呢。

    也就是說,這一次阿濟格、多鐸兩路大軍都將剎羽而歸。

    兩路大軍的同時失敗,想必會讓多爾袞的腦子恢復冷靜。

    冷靜下來的多爾袞還是相當可怕的,接下來他就一定會調整國策,重新將大明列為建奴的頭號敵人,然后就會一邊跟闖賊媾和,一邊集中全部兵力征討大明,甚至不排除親自領兵南征,這樣的話,大明的黃淮防線就會承受空前嚴駿的考驗。

    所以說古人是真睿智,總結出的諺語也是真的很有道理。

    就說這一次出兵豫西,挫敗了多鐸,也救了李自成一命,但是卻很可能為大明朝招來一個更強大的敵人:多爾袞!

    ……

    崇禎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事實上,多爾袞這時候就已經冷靜下來。

    阿濟格、多鐸兩路大軍僅只是稍稍受挫,多爾袞的腦子就已經恢復昔日的冷靜,并且對當面的局勢做出清醒的研判。

    對著寧完我、范文程和洪承疇三個幕僚,多爾袞喟然道:“兵分兩路,讓英親王和豫親王各領一路大軍分別討伐偽順以及南明,此事是本王失策了,即便后來本王更改了豫親王這一路大軍的目標,協同英親王合攻偽順,也是仍不足以挽回。”

    洪承疇跟寧完我、范文程對了一眼,說:“王爺,兵分兩路其實也無不可……”

    “亨九,你大可不必給本王留面子。”多爾袞一擺手說道,“當年的薩爾滸之戰,我大清因何而獲勝?大明又是因何而慘敗收場?”

    “無他,大明之所以落敗皆因兵分多路。”

    “我大清之所以勝,則是因為老汗定下的‘任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全部兵力于一個方向的聚兵戰法。”

    頓了頓,多爾袞又喟然說道:“這次,本王也是心急了,犯了兵家之大忌。”

    聽到這,范承疇忍不住又跟寧完我、范文程對了個眼神,都是目露欣慰之色,看來皇父攝政王真是恢復冷靜了。

    當下洪承疇又問道:“所以王爺的意思是?”

    多爾袞并沒有立刻做出決定,而是拿手指輕輕敲擊炕幾。

    洪承疇三人卻也不急,這樣的大事又豈能輕易做出決斷?

    好半天,多爾袞才終于說道:“三位先生,本王意欲讓豫親王大軍撤回河北,在懷慶府及衛輝府暫做休整,再將英親王大軍撤回,轉道山西進入河北與豫親王匯合,然后遣一使節赴陜西與偽順議和,最后再集中全力伐明,可否?”

    “此乃是上策!”洪承疇不假思索的道,“王爺早該如此。”

    “奴才等附議。”寧完我和范文程兩人也是毫不猶豫的支持。

    “甚好!”多爾袞欣然點頭道,“本王這便遣使召回兩路大軍。”

    頓了頓,又道:“不過對外不可提此事,只說是戰術調整即可。”

    “奴才等明白。”洪承疇三人心領神會,阿濟格、多鐸兩路大軍同時受挫,不得已下將兩路大軍合為一路,但這事肯定不能往外說,說了就難免會削弱多爾袞的威信,畢竟之前的兵分兩路出擊也是多爾袞一言而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