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網 > 1627崛起南海 > 745.第745章 移民政策
    這程路當然并不是什么剛來一個月的新移民,而是隸屬于民政部下移民事務司的歸化民員工。出身山東不假,但他卻是在登萊之亂爆發前一年就到了海南島。原因自然也不是因為戰亂,而是在家鄉犯下了傷人案子,被流放到崖州服苦役。頭一年九月石碌發生暴亂的時候,程路便是在礦上做事,而且已經在苦役營里當上了工頭。出事的時候他很明智地選擇了留下,而不是跟著那些烏合之眾逃進山里,這個決定讓他在暴亂平息后獲得了重生的機會。

    程路頭腦機靈,能說會道,加之是北方人出身,所以在獲得歸化籍之后,就被民政部招攬并分配到移民營里,負責對北方來的移民進行宣傳方面的工作。澎湖移民基地投入運營之前,移民事務司就將他從三亞調了過來,以“新移民”的身份在這里出任了一個管事職務。

    程路在海漢治下待得最久的地方就是苦役營和移民營,因此對于這些初來乍到的新移民會有怎樣的心態,他還是比較了解的。要讓這些新人盡快安心下來,為海漢所用,最有效的辦法就莫過于讓其對海漢的實力能有一個粗略的認識,建立起對海漢這個“新東家”的信心。

    “海漢的首長們有一句話時常掛在嘴邊,叫做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你們想想,光是這白沙島上的營地,就收羅了近萬從北方來的百姓,每天要消耗千斤糧食,若是自家沒有產出,又能撐得了幾日?”程路不急不慢地向新人們說明道:“這臨近的澎湖島上,便有已經開始耕作的萬畝良田,今年雖然已經過了種稻谷的時節,但卻種了不少別的糧食。那瓊州島方圓五百里,你們想想要多少人才夠把耕地都開墾出來?到時候又能養活多少人?”

    “那這海漢的老爺們就是靠著種地發的家?這一圈地便是萬畝,作派倒是與我大明的皇親國戚相仿。”有人不僅咋舌道。

    明朝中葉開始,皇室就開始直接圈地直接經營莊田,收入的糧食和財產,由專門的管莊太監掌管,納入宮廷支配的物資和款項中。《明史·食貨志》中記載,“憲宗繼位,以沒入曹吉祥地位公眾莊田,皇莊之名由此始”。北直隸的順天、保定、河間等府都有大量的田地被納入皇莊名下,到正德年間的時候,皇莊占地已經超過三百萬畝,大量的民間田地被皇家圈走,所造成的冤情不勝枚舉。

    程路專門接受過相關的宣傳培訓,自然不會認同這樣的觀點,搖搖頭駁道:“海漢的農場跟大明的皇莊可不一樣,那皇莊所得的收益,普通百姓可有機會享受到分毫?而這海漢農莊的產出,卻是全都用在海漢治下的百姓身上。”

    看看眾人皆是不信的表情,程路指了指桌上的瓷碗道:“各位弟兄從山東一路過來,海漢負擔了食宿、運費,可曾向你們收過半點錢?日后你們的衣食住行,也皆由海漢承擔,這錢從哪里來?不就是通過務農做工而來?所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便是如此了。”

    有人又道:“那我等可否自行開墾耕地,向海漢納糧?”

    程路解答道:“海漢治下之地,皆歸海漢執委會所有,私人也可自行開墾,但并不會得到田地的歸屬權,而且若想自行種地,那就得不到供吃供住的待遇了。以弟兄們的境況,最好還是先老老實實服從分配,待過一兩年穩定下來,再作別的打算不遲。等你們拿到了海漢入籍許可,那時才是真正的開始。”

    “入了海漢籍,那就不是大明國的人了?”

    “大明連糊口的糧食都給不了你了,還留著何用?從你們上船那一日開始,便是吃的海漢糧了!”程路提醒道:“你們愿意做餓死的大明人,還是愿意好好活下去?”

    這不消細問,大家的答案自然是一致的。不少人心中想著,此時先為了生計委屈求全一下,等日后有了轉機,再找機會回大明不遲。程路自然能猜著這些人的想法,因為他當初入籍的時候也是如此,不過多待上一段時間之后,自然能比較出兩種社會制度的優劣差異。特別是在慢慢認識海漢的真正實力之后,愿意放棄海漢籍恢復大明子民身份的人,還真是少之又少。等這些人在海漢治下多待幾個月,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自然也會做出與自己相同的選擇,說不定還會為了早日入籍而拼命掙表現。至于極少數冥頑不靈的人,石碌礦場這類地方就是其最好的去處了。

    程路繼續介紹道:“只要入了海漢籍,不管是做工還是務農,能拿到的報酬也會多一些,想要獲得升遷當工頭的機會,那也必須先入籍才行。此外家人要在海漢治下落戶,今后孩子要入學讀書,自己要求醫看病,時時處處都是海漢籍才能獲得優待。等你們待上幾個月之后,自然便會急著要入籍了。而且這入籍的機會不是時時都有,也不是人人都行,名額有限,只有表現優異者才能得到。”

    程路所說的這些方面,與移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眾人自然是聽得仔細。有人聽完之后便問道:“程管事,聽你這意思,俺要入籍,那還得看海漢人的臉色了?”

    程路應道:“海漢人再怎么有錢,那也不能白白幫大明朝廷養著百姓不是?人家給吃給住給工錢,那挑一挑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話說回來,你若不入籍,海漢人如何信得過你?”

    “程管事來這邊才一個月,就已經入籍了?”有人想起程路先前的自我介紹,便追問道。

    程路早就想好了套詞,聞言微微一笑道:“這也是首長們信得過在下,愿意給一個機會。這種待遇并非人人會有,一般至少也要三個月才能拿到入籍的資格。”

    “三個月……”眾人互相看了看,眼里多少都有掩飾不住的失望情緒。

    聽了程路的講解之后,眾人倒是覺得入籍這件事也沒什么不可接受的,左右 ,左右都是給人打工,那自然是做待遇更好的高級打工仔比較劃算,其實無非就是變相的賣身契。不過這事居然要拖到幾個月之后,而且還不一定能夠成功,這的確是眾人始料未及的,看樣子海漢人的確是跟普通的地主有著比較大的差別。

    “也有快的法子啊!”程路看到這幫人的表情,自然就猜到了他們心頭所想,當下接著說道:“海漢人有自己的私軍,叫做海漢民團。新來的移民只要報名參軍,順利過了考核,那就算是直接入籍了。”

    程路說到這里,目光掃向個頭出眾的孫真:“這個小兄弟的身板,去吃兵糧肯定沒問題!”

    孫真直愣愣地應道:“可俺只會種地打理莊稼,不會殺人打仗。”

    程路失笑道:“不會可以學啊,而且這民團服滿三年兵役便可選擇退伍,回來再種地也行,到時候起碼是個管事,不需從底層的初級勞工做起了。這海漢民團入伍就算二級勞工,拿的兵餉比種地要高,要說有什么缺點就是訓練苦點,可會不像大明的兵爺們那么清閑。”

    當下便又有人問起這初級勞工是怎么回事,程路少不得又將海漢的勞工積分等級制度簡單解釋了一遍。而這對于新移民來說無疑像是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他們從未想過給地主做長工居然還有這般方式,而且聽起來似乎也有升遷的上升通道存在,普通勞工可以一步一步升到工頭、隊長、高級管事乃至更高的職位,升入海漢人的衙門里當官也不是不可能,這些在他們原來所處的社會環境中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眾人聽了程路的介紹之后,便各自在心頭盤算起來,若是從初級勞工做起,需要多久才能做到程路現在的職位。不過再想想這勞動積分也得等到入籍之后才開始計算,讓人不免有點泄氣。

    “程管事,這當兵報名在哪里,回頭請你帶俺去吧!”眾人還在各自盤算之際,卻聽到孫真居然就已經拿好了主意。

    程路上下打量孫真一番,點點頭道:“好!等會吃過午飯,便帶你去報名!”

    程路在孫真這個宿舍待了將近一個小時才離開,他所管轄的第二大隊分到了一百名新移民,每個十人小隊都得由隊上的幾名管事干部完成類似這樣的談話工作。回頭估計還得將目前的住宿再作調整,安排一些老移民混居進去當舍長,帶帶這些新人適應環境。

    到了中午時分,果然有鐘聲響起,眾人便拿了碗筷出門,見外面的人都朝著一個方向去,就默默地跟在后面。走了一段之后果然便看到了一處竹棚底下一字排開好幾口大鍋,而先到的人已經拍成了幾列縱隊,排隊領取食物。眾人也知道這排隊是海漢人的規矩,只要是超過三人的隊列那就必須要排隊,當下也默默地站到了隊尾。

    來到海漢的第一頓正餐內容說不上豐盛,但份量還是不錯的,每人領到了一個大饅頭、一碗加了咸魚干的菜粥。穿梭在隊列間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拿著鐵皮喇叭不停地大聲重復道:“拿完食物之后回到自己的住處去,不要在這里停留堵塞道路!”

    孫真領到食物之后幾乎找不到自己的住處,還好同舍有個細心的,說宿舍門外掛著“丙十七”的門牌。于是眾人很快找到了“丙字列”的宿舍,然后順利地找到了自己的住處。此時每間宿舍外面的屋檐下都蹲著一排男子在大口進食,場面倒也頗為新奇。

    吃完飯之后,眾人便拿著碗筷到宿舍區的水槽旁排隊清洗餐具。這里有一口自流井,供應第二大隊所有宿舍的生活用水。

    眾人回到宿舍中歇了沒多一會兒,程路便又來了,同行的還有一個穿著灰衣灰褲的男子,一身短打行頭顯得十分干練,頭上戴著一頂帶短檐的布帽,腰間還插著一把一尺多長的火銃。眾人在碼頭上見過類似的打扮,知道這便是海漢民團的軍官,當下都站起身來。

    “湯少尉,便是這位小兄弟要報名參軍。”程路翻了翻手上的移民登記簿又道:“編號幺幺零二零三七,名字是孫真,山東登州人,現年十九歲,本地無家人。”

    被稱作湯少尉的軍官打量了孫真,點點頭道:“身板不錯!是你要報民團參軍吧?”

    孫真點點頭道:“俺想早點入籍!”

    湯少尉笑了笑道:“行啊,只要你能吃苦,入籍也就幾天的事。”

    “俺能吃苦!”孫真立刻應了一句。

    “那帶上你的東西跟我走吧!”湯少尉打量了一下剩下的人,然后轉頭離開,程路朝孫真使個眼色,緊緊地跟在了后面。

    孫真根本就沒什么個人物品,想了想把床上那套新發換洗衣服連同鋪蓋卷和枕頭都一并收了,抱著出了屋。湯少尉見了啞然失笑道:“這些東西就不用帶了,軍中都會配發的。”

    孫真臉上一紅,又回屋把東西全放下,打著空手出來:“俺沒別的東西了。”

    打算靠參軍來盡快入籍的新移民并不止孫真一個,上午的宣講活動顯然是有一定的成效,孫真跟著這兩人在營區里轉了一圈,陸陸續續居然收羅出了十幾個人。孫真對其中不少人的面孔都還留有印象,應該都是這一批從海州登船的難民。

    在搜羅完報名人員之后,湯少尉便帶著這些人出了移民營地,向南走到海邊碼頭。在這里孫真又發現了由其他海漢軍官帶著的另外兩隊人,其中也有不少熟面孔。三隊人馬加在一起,倒是有四五十人之多,而且幾乎都是青壯男子。看樣子這些人和自己一樣,都是打算走投軍這條捷徑了。很快海上來了一條兩百料的廣船,靠岸后軍官們便開始招呼眾人登船。